2008年11月28日星期五

出租车罢工风暴席卷中国:全新形式的多重效应

本文网址: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8/11/28/20084.html
傅海/中国重庆出租车司机罢工风暴产生示范效应,海南三亚、甘肃永登、广东汕头、河南南阳、陕西周至、湖北随州等地随之效尤。罢工司机没有口号、纲领和组织,以自发、扩散方式实现罢工,大多获地方政府良好回应,重庆组建出租车驾驶员协会,首现民间工会雏形,反映出中国建立对话协商机制的重要,也显示中国式街头民主的最新路径。

一场出租车(计程车、的士、德士)司机罢工风暴正席卷中国。从西部的重庆开始,扩散到海南的三亚、甘肃永登、广东汕头、茂名和广州,以及河南南阳、陕西周至等地,而湖北随州的出租车从十一月二十四日开始停运罢工,到二十六日仍在继续。出租车这个涉及公众利益的行业曾一度被人视为暴利行业,但是成天辛苦奔波的广大出租车司机却没有获得多少利益,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压榨、畸形市场机制的挤压下,成为现代的「骆驼祥子」。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出租车司机罢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司机的生存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怨气和矛盾反而越积越深。而十一月初重庆出租车司机罢工成功无疑起到良好示范效果,让各地的「骆驼祥子」看到了翻身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各地零星的罢工、群体事件不断,但此次出现在一个直辖市内的大规模行业性罢工,以及罢工后重庆当局表现出的愿意协商解决的姿态,获得外界的普遍关注。通过罢工,中国普通劳动者的声音以一种「极端」方式得以传达,同时也反映出中国诉求反馈和对话协商机制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中国式街头民主的可能路径。

十一月三日,在地处中国西南的山城重庆,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停运,抗议垄断性经营的出租车公司对他们的层层盘剥。罢工持续了二天,司机们发洩著自己的不满,而最终重庆当局以一种近年来罕见的协商方式令此次群体性事件得以平息。历来以开明姿态出现的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部分的士司机对话,并承诺解决问题。

没有口号,没有纲领,甚至组织者都无迹可寻,司机们採用一种近乎于自发、扩散式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罢工,并终于得到重庆当局的回应,这给全国的出租车行业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同样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业们以启发。很快,一个月内,在其他近二十个省市都出现了类似的出租车罢工运动,中国出租车行业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的矛盾几乎在同一时间爆发,这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此次的重庆出租车大罢工,从发起到成功实施,仅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虽然重庆当局曾经非常希望找出罢工的组织者或是发起人,然而却遇到极大的困难,重庆出租车业者此次採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组织方式,这让寻找组织者的工作进展艰难。

很多重庆出租车业者认为,由于之前厦门PX项目散步事件、上海磁悬浮铁路散步事件以及彭州化工项目散步事件(中国民众用「散步」代指「游行示威」,语义上弱化了对抗,起到自我保护的功效)都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打压驱散,有关组织者在事后都多多少少付出了代价,因此这次重庆的罢工事件的组织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形式,因此至今没人能够说得清到底是谁组织了此次行动。

群体运动的全新形式

十月末,在重庆的出租车司机经常出没的加气站、加油站、座套更换点甚至是廉价餐厅,司机们得到了关于发起此次罢工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只有少部分是通过散发传单传播的,而大部分都通过司机之间的口耳相传,而这种形式几乎很难被追查。

根据公安机关内部的调查显示,此次发起罢工所散发的传单共有三个版本,而传单上甚至写明希望得到传单的司机自己複印五份再进一步扩散给其他司机,这种形式给重庆警方的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这意味所有的複印点都有嫌疑,而散发传单的人很多都是并不相干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显然组织者并不希望自己被找到。

早在奥运之前,重庆部分出租车司机已经组织过一次失败的罢工示威行动。七月,在该市奥体中心和南坪分别有上百辆出租车自发聚集,做无声抗议。但当时由于警方威胁要进行摄录、罚款,司机的阵线随即崩溃,示威被驱散。

不同的是,此次罢工并没有车辆聚集示威,发起者只是敦促司机们不要将车开上公路,这让政府几乎没办法作出反制。「是的,这和游行示威不一样」,一位希望匿名的出租车司机说:「我们只是待在家里,没有聚众,他们就没有理由抓人,有人追究的话大不了就说自己那天病了在家休息。」

事实上,很多参与罢工的业者认为,罢工根本无需什麽人去精心组织,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愿意付诸行动,只是没有机会。很多司机都承认,在得到十一月三日罢工的信息后都击节叫好,并自发呼告更多的同行业者一起参与,信息得以如传销一样迅速的扩散。「这根本不是个阴谋,最多算是个阳谋,可以说是一次顺应大家意愿的合谋。」一位参与者这样形容。

在重庆这座庞大的直辖市,出租车曾经作为重庆转轨市场经济后的新生行业,具有标志性意义。但长久以来,随著整个市场的逐步开放,旧有的出租车行业却陷入了体制病态。而这种病态造成的矛盾积蓄至今,终于以罢工的形式爆发。在呼吁司机罢工停运的传单上,加气难、管理费高、运价低、罚款多等等原因被罗列出来,这几乎得到所有业者的一致认同。

有司机认为,在出产天然气的重庆地区根本不应该出现加气站气压不足的现象。由于重庆出租车早已全部改装为天然气动力,加气方便与否几乎决定著这个行业的运行,但大多数时候,重庆加气站气压过低,每个气站往往每天只有四分之一的气泵能够工作,这使得加气等待时间加长,进而造成加气站附近交通堵塞,寸步难行。

在司机们看来,每次加气至少要等待一个小时,而为了保证每天的收入,「我们就必须超时工作,每天要干十馀个小时」。也有不少司机怀疑,气压不足是天然气公司达到涨价目的的阴谋,否则作为天然气产地的重庆按理不应如此紧张。

高额的管理费令罢工者们觉得加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收入。由于重庆出租车公司实行管理费制度,出租车司机不但要缴纳几乎全部的购车费用,还要每日向出租车公司缴纳人民币四百元(约五十九美元)上下的管理费,而这几乎佔每个司机每天八成到九成的收入,司机们认为自己已经无利可图,如果违章被罚,当天很有可能要倒贴蚀本。

在重庆出租车业界,流行著很多潜规则,这更让司机们觉得自己成了案板上的肥肉,由于交管部门执行严格的违章惩罚制度,很多交通执法人员以此牟利。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当场删除一段交通违章录像,贿赂相关人员的价格已经从一盒龙凤呈祥香烟(十三元)涨价到一盒玉溪香烟(二十三元)。曾有一名司机在贿赂执法人员并逃过惩罚后发现,该人员包中至少已有几十盒同样的香烟。这样的情况在重庆市出租车司机之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事实上,虽然生存境况长期恶劣,但最近的一条新规定却被大多司机认为是真正的罢工导火索。重庆市运输管理部门新近出台了针对出租车行业绕路、拒载等问题的严厉的专项整顿政策。据称,这一政策自今年十月下旬执行,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结束,政策规定:拒载一次罚款五百元,如果拒载孕妇或老人,罚款八百元。而且执法部门罚款后,公司还要追加罚款。三次违规后吊销出租车营运权。

一位参与罢工的司机表示,如此恶劣的生存状况还要实行「如此恶政」,已经使业者忍无可忍,在他看来,十年前他们曾经因近二千元的收入步入白领阶层,是中高收入阶层,而以如今的物价水平,再加上各个方面的层层盘剥,他们已经是这个城市的低收入者以及弱势群体,「说实话,我们真的过不下去了」。

出租车罢工停运几乎使重庆市公共交通系统大半瘫痪,著实令这座本就交通不便的山城感到困扰。仅仅二天之后,重庆市政府已经开始公开承认司机们的抱怨是真实存在的弊端。事实上,在罢工持续的二天里,重庆当局的前后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罢工之初,重庆当局在公开场合以及新闻发布会中多次指出,此次「停运」是一小部分人操纵策划,而部分营运出租车遭遇一些「暴徒」打砸,致使「受阻」无法营运。重庆当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声称要严惩肇事者,找出主谋,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行业秩序。

罢工开始后,很多被怀疑与此次罢工有关的人士遭到警方传唤,不少出租车司机被要求指认有组织者嫌疑的人。一名被带到公安局分管出租车部门的司机回忆,在罢工的第二天,警方让他交代并指认罢工组织者,而事实上他完全不知道。

据一位知情者称,在重庆出租车行业内有号召力的司机杨孝明在三日至五日的三天里,被先后五次从家中带走,他被警方怀疑是此次罢工的主使者。他甚至在凌晨被警方从家中带走,并前后有各级警方人员讯问,令其交代事实。而最终,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杨孝明参与了此次罢工的组织活动。

据称,在十一月五日凌晨,警方对待杨孝明的态度明显缓和,警方甚至希望他写一些对于出租车行业的意见与建议,而当时已有消息显示,几个小时后,六日一早,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已决定会见部分出租车司机,协商解决此次事件,并将对全市直播会见过程。

消息公布后,重庆当局的对外口径虽然仍然坚称此次停运事件大部分司机是「受阻」停运,并声称将继续追查打砸车辆的不法分子,但首次承认司机们的诉求是真实存在的弊端,并承诺将听取司机们的诉求。

很快,市委书记薄熙来再次展示了他开明、亲民的形象,他不但宣称反对一些官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首先想到打击、压制的错误态度,进而表示重庆出租车司机所反映的情况确属弊端,政府理应设法解决。这样的姿态令其在重庆民众间得到了广泛好评。立竿见影的是,重庆各加气站气压立即得到提升,充分保障出租车加气的需要。

罢工事件平息后,重庆出租车业者得到承诺,政府会设法降低各公司强加的不合理的部分管理费,并加大力度治理影响行业秩序的黑车(非法运营的车辆)问题。但在很多司机看来,虽然政府对待此次事件的姿态非常好,但将解决出租车行业各种病灶的希望寄託在几条新规定上显然并不实际。

长期以来,重庆出租车行业乃至全国大多数地区建立起了一套排他的、垄断性质的出租车经营体系。由于政府掌控发放出租车公司经营许可权,且制定整体出租车辆运营数量,造成整个行业无法完全以市场规律自主运行。

在全国各地,实际情况几乎雷同,由于政府涉足出租车行业利益分配,造成各地出租车公司淮入门槛具有排他性,「有来头、有关系」才能经营这种一本万利的无风险垄断生意,进而造成目前各地出租车公司除去收取高额管理费外,并不真正关心企业竞争以及发展前景。

当下,全国包括重庆在内的很多地方,这样的制度病灶下,甚至车辆的日常检修及司机社会保险都无从谈起,出租车公司名副其实地成为不停榨取普通劳动者利润的「榨汁机」。

此次被怀疑为罢工组织者的杨孝明曾经希望建立自己的出租车公司,但是经过一番接洽、申请后,他发现,这根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介绍,杨孝明被工商部门告知,如想注册出租车公司以及办理营业执照,按照政府对该行业的特别规定,他必须首先拥有合法运营的出租车,但问题来了,目前没有正当营业执照的他,根本无法得到政府发放的合法运营的出租车执照,事情到此成了死循环。

显然,杨孝明的遭遇说明了问题——在中国,出租车公司这样的行业,淮入门槛极为特殊——而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有司机担心,亲民开明的市委书记薄熙来可能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有司机指出,此次参与会面的司机是经过各出租车公司事先挑选的,很多代表根本并不开车,他们所提的诉求也与大多数司机大相径庭。

「我早就和公司打招呼说我想参加会面」,一位希望匿名的司机抱怨:「公司跟我说,你添什麽乱啊,你这麽大嗓门……」有司机认出,在接见时,某公路运输分公司尹姓办公室主任也混坐在出租车司机代表中间。「你说他们提的什麽上厕所难的问题有必要吗?」一位司机抱怨。

据一位要求匿名的司机透露,他的一个朋友作为司机代表去参加了接见会,回来后跟他说,「你放心吧,政府这回一定给你们降『板板钱』(方言,指管理费)」。事实上,他的这个朋友是个一人拥有五辆出租车的二老板。十一月三日四日两天,重庆当局指示各公司尽快让所属出租车恢复运营,以此为第一要务。各公司随即开始敦促罢工的司机们上路。很少有司机响应。

此时,大量司机聚集在重庆市区各大路口,自发组成纠察队,劝阻仍在运营的出租车要「注意团结」,这一行为一直从白天持续到凌晨。事实上,他们所谓的「劝阻」并不那麽温和。仍在运营的个别出租车遭到「纠察队」的阻截和打砸,司机梁晓彬(化名)告诉笔者:「这种人,大家都是为了全体的利益在奋争,他们就想趁机捞一笔,想想就让人生气。」很快,纠察队已不再口头劝阻,仍在运营的车辆必须冒险通过他们的砖头雨。有车辆被掀翻,有司机被打伤。

为了刺激上路,各公司不约而同的开始运用市场手段,提出奖励上路司机,并在重庆全市设置站点向开车前来的司机发放奖金。奖金被设定为每人二百元。不久重庆当局对外宣布:已有近一千辆出租车恢复运营,城市交通得到改善。

罢工潮形成多重效应

不过,对于广东汕头的罢工出租车司机来说,虽然也取得了成功,但是相比重庆还是有那麽点遗憾。汕头出租车司机多为外地过来,而且被认为「帮派林立」,因此汕头的士司机罢工事件平息后被当地政府部门贴上「黑势力煽动」的标籤。但不管怎样,这次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还是形成诸多积极效应,无论从民众还是政府方面来说。以重庆的哥为代表的出租车司机,探索了中国式街头民主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而重庆政府部门从最开始定性为「幕后黑手操纵罢运」转变为承认罢运诉求的合理性,反映出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工作的不足以及对话协商机制的缺乏。

而在此之前,中国各地政府对待出租车罢工不是消极拖延,就是採取抓人、胁迫等高压手段,但在十一月的罢工潮之中,各地出租车司机的诉求都在相当程度上得到尊重和满足。尤其明显的是,各地政府反应迅速,积极对话协商,罢工时间都不长。此外,为防止司机罢工潮的到来,各地纷纷採取预防措施,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与出租车司机对话,承诺解决行业问题;深圳给出租车司机推出减租三个月等措施;长春则推出十七项措施保障的士司机权益;广州在重庆事件之后就开始採取预防措施,降低租金,媒体还声称让十一月十五日拟发动的罢工流产,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一起意外事件还是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形成司机罢工事件,并与警方发生肢体衝突。

但是这次全国出租车司机罢工潮形成的积极效应远不止这些。不但老百姓对罢工事件叫好,推动政府反思,而且包括新华网在内的各级媒体都充分报道了罢工事件,更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十一月十三日发出通知,要求推进出租车企业组建工会。三亚等地方政府领导人也支持出租车司机组建自己的协会。有学者认为,组建工会和协会后有利于行业规范和自律,至少像罢工行动中的一些暴力行为就可以受到约束。儘管中国的协会或工会都要在政府主管部门控制下生存,但出租车罢工潮推动形成的民间工会已出现雏形,值得关注。

儘管出租车司机罢工潮给中国带来不少积极进步迹象,但是罢工潮的蔓延和效仿给不少地方政府带来「麻烦」,因此也有人担心中国政府在这次罢工潮之后走向「政治反动」,会进一步加紧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