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

http://www.sendspace.com/file/qt48ug
http://www.sendspace.com/file/fgtkj5
http://www.sendspace.com/file/1l13ii

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

什么是大开眼界?说说天眼与松果体 (文/李守力) - 国学之窗[李

什么是大开眼界?说说天眼与松果体(文/李守力)

一、现代科学对松果体的研究成果


松果体在两眉中心向后方的沿在线,在头脑的中间偏后一点的地方,镶于我们中脑后方的一个扁锥型小体,大小及形状近似一颗豌豆。从人体的生理解剖学来看,这个长在大脑和小脑之间的松果体,在医学上推测可能是一个已经退化了的、而且作用不明的器官。


=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t=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src="http://photo6.hexun.com/p/2007/0806/118459/b_C5E55347BB5A657B0934014D93FB3715.jpg" border=0>


松果体英文:Pineal



=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t=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src="http://photo6.hexun.com/p/2007/0806/118459/b_DDB887A8586E7A4F544B30D5D9D409F5.jpg" border=0>

第三只眼出现在胚胎发育两个月时,即晶体、感光器和间脑区域的神经细胞形成阶段。奇怪的是,它刚一出现,马上就开始退化。著名的海克尔生物基因定律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根据这一定律,胚胎在很短的时期内会经历其所属物种的整个进化史。即人类在胚胎时期能够出现我们的先祖所具备的某些形态特征。人类学家认为,人体的某个器官会发生退化,然后便不复存在。从古代两栖动物的进化中可以发现它们同样伴有退化。新西兰的斑点楔齿蜥已经存在了2亿年,它的颅骨上有很小的眼眶,在一层透明的膜下隐藏着一只真正的眼睛。古生物学家发现,许多灭绝的爬行动物头顶都有眼睛,它是这些动物视觉器官的重要补充。正是因为具有这一独特的器官,爬行动物才对地震、磁暴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非常敏感。


 


 
而松果体在高等脊椎动物脑内,真的是个退化了的器官吗?
1999年4月,在《科学》这本科学界权威杂志上,一些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用一些因为基因缺失而造成视网膜感光能力缺损的小白鼠,进行一连串实验。实验结果发现,虽然小白鼠的感光受体基因缺失,但是他们的松果体在受光刺激下,调整分泌褪黑素的功能完全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视网膜感光受体基因缺失的老鼠,感光能力如常。
也就是说,在视网膜无法发挥感光功能的情况下,松果体仍然可以感光。其实已有大量证据显示,松果体可能是直接感光器官。科学家已认识到松果体与视网膜非常类似,有人甚至就把松果体叫做“折迭的视网膜”。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视网膜感光系统缺失情况下,松果体调整褪黑素分泌的功能仍然正常。
哺乳动物可能有一条通向松果体、鲜为人知的隐秘传递光信号的通路。



松果体是人类神秘的“第三眼”所在之处,可以透过静心、冥想、练气功、打坐等等,由体内的能量激发活化它的原始功用,可以捕捉到肉眼所看不见的不可见光,不需经过瞳孔、水晶体、视神经等的传导,直接在脑海中成像。
一般人都很相信自己这双肉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所谓眼见为凭,看不见的就不相信,其实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人,透过身体力行上述的种种修炼方法,开启了他们的第三只眼。这只眼睛开启了之后,他们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大开眼界,也才认识到这双肉眼的局限性有多大。


由于现代医学对松果体所分泌的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功能日益了解,我们得以进一步窥知松果体的奥秘。


 
松果体与褪黑激素


 
松果体在我们幼年时体积最大,随着年龄增长,便逐渐钙化、萎缩。
松果体会根据所接收到的光量多少来决定褪黑激素分泌的量,藉由对光的敏感度,松果体充当了人体内的一个「时钟」,掌控着每天苏醒和睡眠的时间。人体在夜间睡眠时,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通常在夜间11时至隔日凌晨2时分泌最为旺盛,清晨以后的分泌量则急遽下降。
褪黑激素在体内的浓度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而言,自出生三个月后开始上升,六岁时达到最高峰,青春期之后,褪黑激素的浓度则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褪黑激素对人体的影响



褪黑激素的化学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在人体内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监视着体内各种腺体、器官的运作,指挥各种荷尔蒙维持在正常的浓度;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降低心脏负担;它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品质、调节生物时钟、缓解时差效应,而且具有加强免疫功能、抵抗细菌病毒及预防癌症、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
褪黑激素是由负责神经传输功能的血清张力素(serotonin)转化而来。白天时,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极为活跃,心灵动荡散乱,需要更多的血清张力素来供应神经细胞;而到了晚上或静坐时,情形就恰恰相反,有意识的活动变少了,因此有更多的血清张力素转化为褪黑激素。可是一旦眼球见到光,褪黑激素的合成就会被抑制住了,这就是为什么夜班工作者、深夜开灯睡觉者,免疫功能可能会下降,也较易罹癌的原因。
美国有两项研究发现,深夜明亮的灯光会减低女性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和增加雌激素的水平,这使得夜班工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机率增加。对于猝死儿的研究也发现,有些猝死儿的松果体发育不全,脑部的褪黑激素量过低,脑部无法处理自由基,使得自由基对脑部造成伤害。另有一项儿童及成年人忧郁症的研究发现,精神病的病人其体内褪黑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的人。


 
褪黑激素在食物中的分布:


 
褪黑激素普遍存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内,食物当中含量较多的有∶燕麦、甜玉米、米、姜、蕃茄、香蕉、大麦等,但是它们的含量的百分比均不高。此外,摄取诸如海带、黄豆、南瓜子、西瓜子、杏仁果、花生、酵母、麦芽等食物,也有助于褪黑激素的合成。
吃的少也有助于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研究指出吃得少的老鼠,年届高龄时,其松果体仍能保持和年轻老鼠一样的健康,并且能保持褪黑激素分泌的规律,体内的褪黑激素浓度也还有年轻老鼠的八成左右;反观不限制食量的高龄老鼠,它们体内的褪黑激素浓度大约只剩下四成左右。



研究报告指出,平常有静坐的妇女,她们在夜间体内的褪黑激素浓度比一般妇女高。此外像日间运动也有助于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夜间运动则适得其反。所以,想要保持松果体的年轻,建议您要少食、素食、多运动、从事静坐冥想,并过个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


 


二、松果体为什么会退化?


在原始先天气功阶段,人类的所有动物的松果体都没有退化,当时的人类和动物的松果体不在脑内,而是长在眉心,称为天眼,具有内视、透视、微视和遥视功能;由于先天阶段的人类眼界比我们宽阔几十万倍,所以智慧高超。这就是为什么越古老的经典著作越深奥越难解的缘故。5000年前成书的〈易经〉、〈黄帝内经〉能预测未来,发现人体十二经络,气候运行和疾病发生规律的五运六气。而现代科学尚难于望其项背!


人和动物的寿命是其性成熟期的5倍。松果体还能分泌褪黑激素以抑制人的性成熟,所以寿命很长。


松果体所以退化,是人类的心灵不断污染的缘故。


科学研究证明,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在人体内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监视着体内各种腺体、器官的运作,指挥各种荷尔蒙维持在正常的浓度;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降低心脏负担;它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品质、调节生物时钟、缓解时差效应,而且具有加强免疫功能、抵抗细菌病毒及预防癌症、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


人类进入后天阶段以后,追逐名利,贪欲增强,精神高度紧张,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反作用于松果体,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随着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的抑制,松果体便开始钙化、缩小、不断退化。

三、用气功手段开天目的危险性


有人追求特异功能,用自己炼的真气导引到松果体部位,使松果体视觉细胞激活,于是有了第三视觉。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松果体的退化是非常合理的,现代人面对的精神压力比先天自然时期的人大无数倍,大脑的耗氧量只够维持两只肉眼处理信息,如果天眼再打开,能量需重新分配,人就会失去现代人的许多功能。


很多开了天眼的人,有的突然肉眼失明,有的变得痴呆,等等。所以如此,因为我们已不具备天眼的道德基础。天眼是天人的眼睛,是纯善人的眼睛,人是能量守恒的,有得必有失。


但是如果我们修心养性,涵养道德,多吃素食,注意休息,我们脑内的松果体会分泌褪黑激素,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得到健康的身体。


少数修炼者,由于先天和后天的素质很高,获得了健康的天眼,他的每次使用,也都是在为民造福,这样的使用不会亏损能量的。而这不是一般的修炼者所能达到的。

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手相

http://www.sendspace.com/file/69fko0

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日语 开卷有益

http://www.sendspace.com/file/9ce89d

ビジネス日本語専門用語

会長——会长    社長——社长    頭取——银行行长    副社長——副社长専務——专务董事  常務——常务董事  部長——部长      課長——科长代理——代理    補佐——助理    代表取締役——董事长  取締役——董事株式総会——股份总会  取締役会——董事会  株式会社——股份公司有限会社——有限公司  合名会社——联合公司  合資会社——合资公司相互会社——互济公司  人事部——人事部   営業部——营业部広報部——宣传部   管理部——管理部   総務部——总务部開発部——开发部   企画部——企画部   販売部——销售部購買部——采购部   資材部——材料部   経理部——会计部マーケティング——市场   財務——财务  システム——系统株主——股东   従業員——职工   担当常務——主持日常工作的人法務部——法律事务部  所属——附属1、特殊法人(とくしゅほうじん)-特殊法人2、親会社(おやがいしゃ)-母公司、控股公司3、子会社(こがいしゃ)-子公司4、本社(ほんしゃ)-总公司5、支社(ししゃ)-分公司6、社訓(しゃくん)-社规7、経営理念(けいえいりねん)-经营理念8、重要事項(じゅうようじこう)-重要事项9、稟議制度(りんぎせいど)-书面传阅请示制度10、日程表(にっていひょう)-日程表1、軟主張(なんしゅちょう)-灵活主张2、日程表(にっていひょう)-日程表3、妥協(だきょう)-妥协4、社運(しゃうん)-公司的命运5、販売戦略(はんばいせんりょく)-销售战略6、市場調査(しじょうちょうさ)-市场调查7、主力製品(しゅりょくせいひん)-主打产品8、中堅子会社(ちゅうけいしがいしゃ)-骨干分公司9、考慮(こうりょ)-考虑10、検討(けんとう)-讨论1、折衷(せっちゅう)-折中2、撤退(てったい)-撤退3、目標達成(もくひょうたっせい)-完成目标4、提案(ていあん)-提案5、合理化(ごうりか)-合理化6、効率化(こうりつか)-效率化7、販売政策(はんばいせいさく)-销售对策8、決議(けつぎ)-决议,决定9、議案(ぎあん)-议案10、計画案(けいかくあん)-计划书1、協調性(きょうちょうせい)-协调性2、再考(さいこう)-重新考虑3、ノウハウ-技术情报,诀窍4、廃合(はいごう)-撤消与合并,调整5、指示(しじ)-指示6、定例(ていれい)―例会,惯例7、根回し(ねまわし)-做事前工作8、事前打診(じぜんだしん)-事先试探,探询9、権限委譲(けんげんいじょう)-下放权利10、柔軟配置(じゅうなんはいち)-灵活部署1、QCサークル ―小集团活动,小组活动2、OJT-社内教育3、TQC-品质活动4、在宅勤務(ざいたくきんむ)-在家工作5、先行投資(せんこうとうし)-先行投资6、増額(ぞうがく)-增额7、予算管理(よさんかんり)-预算管理8、四半期(しはんき)-季度9、コスト削減(さくげん)-削减成本10、売上(うりあげ)-销售额アポイントメント【APPOINTMENT】--约会,也可略为"アポ"。 粗利--销售额的总利润。售价和进货价的差。 イエスマン【YES-MAN】--不提出自己的意见,一直表示赞成的人。イノベーション【INNOVATION】--革新、主要指划时期的新产品或生产方法的技术革新。イベント【EVENT】--事件、为了商品的促销所作的策划。運転資金--工场、营业部等开动机器,制造商品、销售等营业活动每天所需的费用。栄転--荣升 応酬話法--推销员在推销商品时的说话技巧。親会社--拥有分公司50%以上股份的并对分公司的经营责任负责的公司,或委托转包企业进行产品制造加工的公司。オンライン【ON-LINE】--计算机联机,可以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外資系企業--和外国的企业有密切资本关系的企业总称。掛--赊帐,也称 可処分所得--个人的所得中,扣除税金的部分,可以用于储蓄和消费支出。カルチャーウォーズ【CUITURE WARS】--文化竞争。真正的信息化社会到来的同时,企业之间行业的区分变得模糊。那种"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企业"开始确立其优势的时候。企业间的竞争不是"经济",而成了"文化"的竞争。クーリング、オフ【COOLING OFF】--在商业的营业所以外的场所,签定分期付款销售契约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契约开始后7日之内,可以取消。クライアント【CLIENT】--广告主,广告客户。 クレーム【CLAIM】--交易中要求改善的不满之处。指品质不良安排不当或店员的态度。 経常利益--销售额除去成本称为"销售总利润"。"销售总利润"除去销售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称为营业利润。从营业利润除去营业外费用,加上营业外收入称为经常利润。決算--企事年初根据予算定出年末的营利数额,予算报告在得到董事会认可后申报税金。 減価償却--折旧 国際収支--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服务资金借贷等各种各样的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合计。コスト、パフォーマンス【COST PERFORMANCE】--价格性能比 コンセプト【CONCEPT】--愿意是概念的意思。商务用语中指商品形象。在宅勤務【TELECOMMUTING】--在自己家中通过传真、个人电脑、信息网络与公司相连,工作的方式。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SYSTEM ENGINEER】--系统工程师。从事于电脑的系统分析、统计设计的人,也称"SE"。出向--调职。生涯職業生活計画【CAREER DEVELOPMENT PROGRAM】--人才培训综合计划。 人材派遣業--备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为别的公司临时需要提供人材援助。人事異動--根据人事考核,将职员分别调动至更合适的岗位和职务的人事变动。人事考課--一般1年1次或2次,由上司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情况和能力进行判定。スケールメリット【SCALE-MERIT】--规模的特点。规模(大的)优点。セールスプロモーション【SALES PROMOTION】--(利用报纸、广播、展览会提高服务质量等进行的)推销、 扩大销路。生理休暇--女性在生理日从事还合适工作时,根据劳动法68条,根据本人的请求应给与休假。設備投資--为获得利益,对机器设备进行投资。第三セクター【THE THIRD SECTOR】--由官民共同出资,成立的企业。退職金--辞职时,得到的一次性支付的退职金。代表取締役--董事会的代表。第四次産業--信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ダイレクトメール【DIRECT MAIL】--略称"DM",邮寄广告,信件广告。 店卸--盘点,清点(存货)。 単身赴任--职员接到调动工作的命令,离开家人只身去别处工作。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应向债权人提供的保证。 データバンク【DETA BANK】--直译是信息银行的意思。就是指存有个领域信息的,在必要时可马上取得的大 型计算机系统。 定年制--职员达到一定年龄是不管本人是否愿意,必需退休的制度。 タナント【TENANT】--承租人、房客、租地人,主要指大厦、事务所和店铺的人(公司)。 テリトリー制【TERRITORY SYSTEN】--限制销售的范围、地域。 転勤--根据公司的业务命令,改变工作的地方。 内示--非正式通知。根回し--(为达到某种目的)事先疏通,事先协商。年功序列--按任职年数提职加薪、论资排辈。 年末調整--在12月决定1年的工资和奖金,并计算出所得税,从每月的工资中事先扣除应交纳所得税的部分。ノウハウ【KNOW HOW】--知识、技术、要领。多指未公开的技术。ヒーブ【HEIB】--家政学家(担任把企业和消费者连结起来的职务)。必要経費--为提高收入所必需使用的费用。 フィードバック【FEED BACK】--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 ブーメラン現象【BOOMERANG PHENOMENON】--先进的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投入资本, 在原地进行生产,再将产品返销到先进的国家,和先进国 家的企业进行竞争的现象。 付加価値--在购入的原材料和商品的价值上,加上独有的制造和销售的技术。产生出本公司独有的价值。ブレーン【BRAIN】--脑(子)。提供知识援助的顾问。ブレゼンテーション【PRESEN TATION】--广告、销售用语、特别准备的礼物或特别的提案。フレックス、タイム【FLEX TIME】--自由时间工作制。 プレミアム【PREMIUM】--奖金、保险费、佣金(利息、工资以外的)酬金、手续费(股票等)超过票面金额。プロジェクトチーム【PROJECT TEAM】--公司日常事务中,为实现某个课题而组织的项目组。 ヘッド、ハンター【HEAD HUNTER】--从事搜罗优秀人才的行业。ベンチャー企業【VENTURE BUSINESS】--直译只冒险行业。现指大企业让有专业技术和富有创造力的人进行 的研究开发或以独特的想法为经营手段的中小骨干企业。ペンディング【PENDING】--保留。訪問販売--上门销售。発起人--提出新计划的人。创办公司的人,成立股份制公司时,至少要7名发起人。ボトムアップ【BOTTOM-UP】--将下属意见反映上去的车间管理方法。マーチャンダイジング【MERCHANDISING】--商品供应计划,商品化计划。マネジメント【MANAGEMENT】--经营管理。マルチ商法【MULTILEVEL MARKETING PLAN】--传销。 見積もり--对预算的估计。メーカー【MAKER】--制造业者。モニター【MONITOR】--(市场调查、产品试用结果等的)定期报告员。ヤミカルテル--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结成的不合法的贸易限制。有価証券--支票、股票、国债等票券。有給休暇--不扣工资的休假。 ユーザー【USER】--用户。リース【LEASE】レンタル【RENTAL】--都是出租的意思,基本可通用。稍有区别,租借给正在筹备所需的物 品的人时用"リース",借出方持有物品,而借方只从中借一部分自 分所需的物品时用"レンタル"。リスク【RISK】--营业上的危险。リベート【REBATE】--回扣。ルート、セールス【ROUTESALES】--巡回销售,向主顾送货到门(任其选购)。累進税率--随着所得增多,税率也提高的税制。ロイヤルティ【LOYALTY】--对于公司的忠诚。ロイヤルティ【LOYALTY】--专利使用费、专利权、版权费。 労働基準法--宪法27条规定的有关报酬、就业时间、休息等其他劳动条件的法律规定。 ワードプロセッサー【WORD PROCESSOR】--文字(信息)处理机。 1、取り入れる(とりいれる)-采用,导入2、築く(きずく)-构筑,建立3、率直(そっちょく)-诚实,正直4、名のり(なのり)-通报姓名5、ありふれるー常见6、なによりー最好7、取引(とりひき)-交易8、一人前(いちにんまえ)-独立,够格的人9、パートナ -伙伴10、コピー取り(こぴーどり)ー复印*********************************************************** ビジネス日本専門用語 1、終身雇用(しゅうしんこよう)-终身雇用2、年功序列(ねんこうじょれつ)-论资排辈3、社内教育(しゃないきょういく)-公司内部培训4、中途採用(ちゅうとさいよう)-临时录用5、昇進(しょうしん)-提升6、入社年次(にゅうしゃねんじ)-参加工作年限7、給与制度(きゅうよせいど)-工资制度8、実力重視(じつりょくじゅうし)-重视实力9、配置転換(はいちてんかん)-人员的调配10、指名解雇(しめいかいこ)-强令解雇

提供一些浏览日文网站(动漫)的基础词汇

提供一些浏览日文网站(动漫)的基础词汇
まんが:漫画
アニメ:动画
4コマ漫画:4格漫画
ゲーム:游戏
テレビ:电视
コンピュータ:电脑
ネット :NET 网络
ファイル:文件
ダウンロード :下载
オンライン:ON LINE 在线
サイト:站点
パスワード:密码
ページ:页面
ホームページ:主页
トップページへ:BACK TOP PAGE 回首页。「へ」再这表示去哪里
インフォメ-ション:通知;报告
ニュース :消息
リスト:清单
コラム:评论
スタッフ:策划
シナリオ:脚本
ギャラリ:GALLERY画廊
イラスト:插画
カラー:这里指彩画
ラフ:初稿
オリジナル:原创
版権物:指有版权的(动画,漫画。游戏)
いただき物:(网站间的)赠品
コミック:原意是戏剧,在这里指连载志
ソフト:软件
サークル活動:聚会活动(多指同人)
ショッピング:购物
オプション :选择
カテゴリ :类型
掲示板:BBS
チャット/chat 聊天
メール :Mail 邮件
リンク:链接
I P アドレス(IP address):IP地址  
アイコン(icon):图标
アカウント(account):账号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access point):接入点
アクティブ ウィンドウ(active window):活动窗口
アクティブにする(activate):激活
アスキーコード:ASCLL码
アダプタ(adapter):适配器
アップグレードする(upgrade):昇級
アップデートする(update):更新
アップロードする(upload):上传
アドレス(address):地址
アドレス帳(address book):地址簿
アナログ(analog):模拟
アニメーション(animation):动画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application):应用软件
アプレット(applet):小程序
アンインストールする(uninstall):卸载
暗号化する(encryption):加密
アンチウィルスソフト(antivirus software):杀毒软件
eコマース(e-commerce):电子商务
イーサネット(Ethernet);以太网
イタリック(italic):斜体
インストールする(install):安装
インターネット エクスプローラ:IE浏览器
インタフェース(interface):界面
インプット(ポート)する(input):输入
インボックス(inbox);收件箱
ウィザード(wizard):向导
ウィルス(virus/computer virus):病毒
【ブラスター(Blaster):冲击波】
ウェッブマスター(webmaster):站长/斑竹
上書きする(overwrite/save):覆盖
エクスポートする(export):输出
プレーヤー(player):播放器
エラー(error):错误
エラーメッセージ(error message):错误提示
エンターキー(Enter key):回车键
お気に入り(my favorite):收藏夹
オプション(option):选项
オンラインショッピング(online shopping):网上购物
オンラインショップ(online shop):网上商店
カーソル(cursor):光标
海贼版(pirate edition)盗版
解凍する(depression);解压
カウンター(counter):计算器
拡張子(extension):扩展名
仮想(virtual):虚拟
キー入力する(key-in):键入
クリックする(click):点击
公式サイト(official site):官方网站
コピー(copy);拷贝
ごみ箱(trash box);回收站
サーチエンジン(search engine):搜索引擎
削除する(delete):删除
サポートする(support):支持
シェアウェア(shareware):共享软件
自己解凍ファイル(self-extracting file):自解压文件
ショートカット(shortcut);快捷方式
ショートカットキー(shortcut key):快捷键
スクリーンセーバー:屏保
スクロールバー:滚动条
セットアップする:设置
ソースコード :源代码
ディレクトリ:目录
テキスト:文本
ドラッグする:拖动,拽
ドローソフト:绘图软件
名前を付けて保存(save as):另存为
バージョン:版本
パッケージソフト:软件包
バッチ処理:批处理
パッチソフト:补丁
ピクセル:像素
ビデオ オン デマンド:视频点播
フリーソフト:免费软件
プレビュー:预览
プロキシサーバ:代理服务器
プログラム:程序
ヘルプ:帮助
ミラーサイト:影像站点
右ボタン:右键
左ボタン:左键
メールボックス:信箱
メッセージボード:留言板
リードミー ファイル:自述文件
ロールプレイングゲーム:角色扮演游戏
ログアウトする:退出
ログインする:注册

日语综合语法难点+笔记

补格助词に的用法
1,存在的地点/ /存在句有2种格式:
① 教室に(补语)机が(主语)あります(谓语)。这是补主谓结构,あります译成“有”。全句译成“教室里有桌子。”
② 机は(主语)教室に(补语)あります(谓语)。这是主补谓结构,あります译成“在”。全句译成“桌子在教室里。”
不论在哪种存在句,物体存在的地点,都用“に”表示,称作“存在的地点”。另外,存在句中还有个问题是:人和动物用いる、います。其存在地点仍然用“に”表示。
2,具体时间/ /在日语中表示时间有2种:一个是象今日(きょう)、去年(きょねん)、来週(らいしゅう)、今朝(けさ)、夕べ(ゆうべ)等等单个的时间名词。另一个是年、月、时、星期等等直接有数词的时间名词,称作“具体时间”。用具体时间时后面要加“に”。
如:「私は今朝(单个的时间名词)6時に(具体时间名词)起きました。」“ 我今天早晨6点钟起床了。”
「山田さんは1998年に(具体时间名词)大学を卒業しました。」“山田先生在1998年大学毕业了。”
「水曜日に(具体时间名词)テストがあります。」“星期三有考试。”
3,动作的对象/ /英语的及物动词做谓语的句子中有双宾语,即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日语中没有间接宾语,英语的间接宾语在日语中用带に的补语表示,就是“动作的对象”用带に的补语表示。
「先生は学生に(对象)日本語を教えます。」“老师教学生日语。”
「私は田中さんに(对象)手紙を出しました。」“我给田中发了信。”
4,动作的落脚点/ /“落脚点”的概念容易和“对象”混淆。“对象”应该是人或者是动物之类有生命的东西;而“落脚点”是动作的归宿。
「李さんは朝早く教室に(落脚点)来ました。」“小李一大早就来到教室。”
「バスに(落脚点)仱盲苹嵘绀匦肖?蓼埂!埂俺斯?财?等ス?尽!?lt;BR>「先生は?澶耍?浣诺悖┳证驎??蓼埂!埂袄鲜ν?诎迳闲醋帧!?lt;BR>「この用紙に(落脚点)名前と電話番号を書いてください。」“请在这张表格上写上姓名和电话号码。”
5,移动的方向/ /一般移动方向用“へ”表示。而这时的へ可以用に代替。
「明日ペキンに(移动方向)行きます。」“明天我去北京。”
「来年アメリカに(移动方向)留学します」“明年我去美国留学。”
6,变化结果/ /事物经过变化,由一种事物变成了另一种事物。这里有2种情况:
① 客观地描述事物的变化,或者说客观地力量促使了事物的变化,用“名词+になる”的形式。
「大学を卒業して、教師に(变化结果)なりました。」“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
「出張でシャンハイに行くことに(变化结果)なった。」“因为出差,要去上海了。”
② 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了这个变化,用“名词+にする”的形式。
「来週海外へ旅行に行く事にしました。」“决定下周去海外旅行。”
「今後火曜日を日本語の勉強日にする。」“我决定今后把星期二定为日语学习日。”
③用 “名词+になっている”和“名词+にしている”的形式来分别表示“规定和制度”以及“自己决定后一直执行”。
「学校は、夜12時に校門を閉める事になっている。」“学校规定午夜12时关门。”
「私は毎日2時間日本語を勉強する事にしている。」“我每天都学习日语2小时。”
7,来去的目的/ /在移动动词的前面表示移动的目的,名词或动词连用形后面加 に再加动词。
「町へ買い物に(移动的目的)行きます。」“上街去买东西。”
「レストランへ食事をしに(移动的目的)行きます。」“去餐馆吃饭。”
「忘れ物を取りに(移动的目的)家へ帰りました。」“回家去取忘遗忘了的东西。”
「先生の授業を聞きに(移动的目的)学校に来ました。」 “到学校来听老师讲课。”
8,比较的对象//这个形式主要用于进行比较。但是和“より”不同,是表示对于一些事物的自己的能力。
「私は寒さに強い。」“我不怕冷。”
「あの人は酒に強い。」“那个人酒量大。”
「彼は自分に厳しい。」“他对自己很严格。”
「あの母親は子供に甘い。」“那个母亲对孩子太溺爱。”
「私は歴史に弱い。」“我不擅长历史。”
从这些例句可以看出:虽然日语的形式是基本相同的,但是翻译成为中文后就很不一样了。这里就日语有日语的形式,中文有中文的形式,绝对不是一样的。
9,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原因/ /一般认为で表示原因,但是用に表示原因和で不一样,是专门用于引起心理的和生理的现象的动作之前,强调内在原因。
「余りの可笑しさに、思わず笑い出した。」“因为太可笑了,所以忍不住笑起来了。”
「長い間の勉强に疲れ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而疲倦了。”
「生活に困る。」“生活很困难。”
10,特殊动词的要求/ /有一些动词,不遵守一般的格式,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勤める(工作)”“住む(居住)”“泊まる(暂住)”等,虽然都是行为动词,但是其动作场所不用“で”而用“に”。(我估计还有一些动词属于这一类。)
「私は中国銀行に勤めています。」“我在中国银行工作。”
「先生はウルムチに住んでいます。」“老师住在乌鲁木齐。”
「ペキンでは北京飯店に泊まりました。」“在北京,我住在北京饭店。”
11,被动式动作的主体/ /在被动式的句子中,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不用“は”“が”,而用“に”。
「弟は兄に(动作主体)殴られた。」“弟弟被哥哥打了。”
「私は子供に(动作主体)時計を壊された。」“我的表被孩子弄坏了。”
「雨に(动作主体)降られて風邪を引いた。」“被雨淋了而感冒了。”
12,使役态动作的主体/ /在使役态的他动词句子中,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不用“は”“が”,而用“に”。(自动词句子中 ,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用“を”)
「先生は学生に本を読ませました。」“老师让学生读书。”
「この仕事は私にさせてください。」“这个工作请让我作吧。”
13,被役态的外界力量/ /在被役态句子中,表示外界强迫的力量用“に”。
「私は妻に病院へ行かされました。」“我被妻子逼着去了医院。”
「 私が飲みたいのではありません、飲まされたのです。」“不是我想喝的,是他们灌我的。”

补格助词で的用法。
下面是补格助词で的用法。最后还介绍一下,同样是で,但是不是补格助词,而是其他词类的用法,以免混淆。
1 活动场所/ /在以行为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中,活动场所用で表示。
「私達は学校で(活动场所)勉強をします。」“我们在学校学习。”
「邉訄訾牵ɑ疃?∷?┻動会を開きます。」“在运动场举行运动会。”
2 比较范围/ /事物进行比较时总是有一个比较的范围,经常说“在……范围内……。”这个比较范围用で表示。
「中国では(比较范围)、北京大学が一番有名です。」“在中国,北京大学最有名。”
「私達のクラスでは(比较范围)、李さんが最も真面目です。」“在我们班小李最认真。”
3 工具/ /当人做某种行为时,往往依赖于某些工具。在句子中直接表示所使用的工具,就用で表示。
「バスで(工具)会社に行きます。」“乘公共汽车去公司。”
「万年筆で(工具)名前を書きます。」“用钢笔写名字。”
「彼達は日本語で(工具)話しています。」“他们用日语在交谈。”
注意:用で表示工具时,一定要直接在工具名词后面加で表示,不能加进动词。试比较:「バスに仱盲苹嵘绀诵肖?蓼埂!拐饩浠叭匀灰氤伞俺斯?财?等ス?尽!钡?且蛭?昧硕?剩?硐址绞骄陀辛吮浠??
4 方式/ /主要是描述动作主体的数量。
「私は一人で(方式)住んでいます。」“我一个人住着。”
「学生たちは五人で(方式)先生の家に行きました。」“学生们五个人去了老师家。”
「皆で(方式)歌を歌いましょう。」“大家一起唱歌吧。”
5 总和/ /和上一项不同,单价或者一个人的不加で,2个以上的合计值就要加で。
「靴下は一足5元です、3足で(合计)15元です。」“袜子1双5元,3双就是15元。”
「一人3冊だと10人で(合计)30冊になります。」“如果一个人3本,10个人就是30本。”
「一軒5m必要としたら、20軒で(合计)100m必要です。」“如果一家需要5米,那么20家就需要100米。”
6 原因/ /表示构成后面情况的原因。
「地震で(原因)家が倒れました。」“因为地震,房子倒了。”
「山田さんは病気で(原因)会社を休みました。」“山田先生因为生病,请假没有上班。”
「事故で(原因)電車が遅れました。」“因为事故,电车误点了。”
和表示工具的情况类似,这里必须是单独地使用“名词+で”,如果采用了动词,虽然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地震が起きて(原因)家が倒れました。」
「山田さんは病気になって(原因)会社を休みました。」
「事故が発生して(原因)電車が遅れました。」
7 材料/ /表示物体的构成原料或材料,可以用で表示。但是同时也可以用から表示。它们的没有严格的区别,但是一般认为,一个物体直接能看出原材料的(即物理变化)用で表示;如果已经看不出来原材料的(即化学变化),一般用から表示,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用で表示。
「このテーブルは木で(原材料,即物理变化)作られています。」“这个餐桌是由木材制作的。”
「米から(原材料,即化学变化)酒が作られます。」“米可以造酒。”
另外,表示公共汽车或电车拥挤时,由于其原因是人造成的,人成了充满车厢内部的原料,所以人用で表示。公路堵车也一样。
「バスの中は人で(原材料)ぎっしり詰まっています。」“公共汽车里挤满了人。”
「道路は車で(原材料)渋滞です。」“公路塞车了。”
8 时间限定/ /表示限定的时间用で表示。
「夏休みは明日で(时间限定)終わりです。」“暑假明天结束。”
「一時間で(时间限定)30ページ読みました。」“一个小时读了30页。”
「今日の授業はこれで(时间限定)終わります。」“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9 特殊词汇要求:後で/ /有一些词汇,不符合一般规律,有特殊的要求。这里介绍要求で的词汇。
「前に、後で」表示时间,应该用に,但是表示在后面时,习惯地用で。
「日本の礼儀では、ご飯の前に‘頂きます’と言い、ご飯の後で(特殊要求)は‘御馳走様’と言う。これは、昔は神様に感謝していたが、今は食事を準備してくれた人に感謝する。」“在日本的礼节中,吃饭前说‘我要吃了。’,吃饭后说‘吃饱了。’过去是对神表示感谢,现在是对准备了这餐饭的人表示感谢。”

除了补格助词で以外,在日语中有出现で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
1 .だ的连用形:中顿、否定/ /2个带有对比性或者相关的判断句并成一个句子的时候,前面句子的判断助动词だ就变成连用形で表示中顿。敬体的判断助动词です因为没有连用形で,所以借用だ的连用形で表示中顿。这里的で不是补格助词。「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田中先生是日本人。”「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小李是中国人。”
「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中顿)、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田中先生是日本人,而小李是中国人。”
「これは私の鞄では(否定)ありません。」“这个不是我的书包。”
2.形容动词连用形之一/ /形容动词的词尾和判断助动词类似,是だ和です。其连用形之一是で。形容动词连用形で的用法很多,如并列、对比,连接,否定等等。注意这不是补格助词,其判断方法是で的前面是形容动词。
「公園は静かで、動物園は賑やかです。」“公园里很安静,而动物园很热闹。”(并列、对比)
「此所は奇麗で静かな公園です。」“这里是美丽而安静的公园。”(连接)
「デパートの中は、静かではありません。」“百货公司里不安静。”(否定)
3.接续助词て的浊化/ /接在动词连用形的后面构成连接式时,五段动词要音变,而且接续助词て要浊化变成で。
「私は毎日日本の小説を読んで(浊化)います。」“我每天读日本的小说。”
「試験が終わったので、最近はのんびり遊んで(浊化)います」“考试结束了,所以我悠闲的玩。”
4接续词で/ /接续词では有时简化成で。由于接续词一般都出现在句首,所以容易辨别。
「授業は終わりましたね。で(接续词)、後はどうしますか。」“课程结束了。那么以后怎么办呐?”
动词形式


一.动词连用形
1 变化规则
① 五段动词:
a: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い段字。(又称连用形1)
b:在后接「て、ても、ては、た、たら、たり」时,五段动词的连用形发生音变浊化(又称连用形2)。
② 一段动词:去掉动词词尾中的る(同未然形)。
③サ变动词:する变成し。する==し。勉強する==勉強し。④カ变动词:くる变成き。来る(くる)==き
2 各种实用例
A连用法:a,连用形+始まる、続ける、終わる等构成复合动词。
① 読みかけた本の頁に印をつける。“在读了一部分的书页上作记号。”
② 食べおわったら片づけてください。“吃完了后给收拾一下。”
③ 勉強し続けるためには丈夫な体が必要です。“为了继续学习,需要健康的身体。”
④ 来遅れたら待ちませんよ。“来晚了,我可不等你呀。”
b,连用形+やすい、にくい等来构成复合形容词。
① この万年筆は書きやすいです。“这只钢笔很好写。”
② この服はとても格好がいいが、非常に着にくい。“这件衣服很时髦,但是很不好穿。”③ この部分は把握しやすい内容だ。“这一部分是很容易掌握的内容。”
④ ここはなかなか来にくい場所である。“这里是很不容易来的地方。”
c,动词连用形2+て+(狭义的)补助动词。
① 兄は今本を読んでいます。“哥哥现在正在读书。”
② 美味しいので、全部食べてしまいました。“因为好吃,所以全部吃光了。”
③ 友達が来るから、部屋を掃除しておきました。“因为朋友要来,所以我把房间收拾干净了。”
④ ここへ来てみてはじめて此所の立派さに驚いた。“来到这里,才知道这里的壮观程度。”
d, 连用形+名词构成复合名词。
① 読み物はたくさんあるけれど、本当に読んだのはそれほど無い。“书很多,但是真正读过的,没有几本。”
② 忘れ物をしないように気を付けてください 。“请注意,不要忘掉东西。”
B,中顿法:连用形。
a,用于连接2个单句,使之变成一个并列句。
① 雨が降り、風も吹いている。“又下雨,又刮风。”
② ご飯も食べ、御酒も飲みます。“又吃饭,又喝酒。”
③ 日本語の勉強もし、コンピュータの勉強もする。“又学日语,又学计算机。”
④ 山田さんも来、田中さんも来た。(一般用来て)“山田来了,田中也来了。”
b,用于连接2个单句,使之表示2个连续的动作。
① 朝起きて、歯を磨き、顔を洗った。“早晨起床后,刷牙、洗脸。”
② ご飯を食べ、お茶を飲んだ。“吃饭(后)喝茶。”
③ ラジオ体操をし、ジョキングをした。“作广播操,再慢跑。”
④ 鈴木さんが来、公演をした。(一般用来て)“铃木先生来了,并进行了讲演。”
c,表示动作的状态原因。
① 傘を持ち、出て行きました。“拿着伞出去了。”
② 見たい映画を見、満足しました。“看了想看的电影,所以很满意。”
③ 先生が説明をし、皆は分かりました。“因为老师进行了说明,所以大家都明白了。”
④ 林さんが来、とても賑やかになりました。(一般用来て)“因为小林来了,所以变得非常热闹起来。”
C,名词法:一些动词连用形=表示动作的名词
a,单独的名词
① 変なことを言って笑いの種になりました。“说了不得体的话,被人当成了笑料。”
② この店はつけが出来ません。“这个店不能赊帐。”
③ 新疆の少数民族は踊りが上手です。“新疆的少数民族的擅长舞蹈。”
b,动词连用形或形容词词干+动词连用形(名词)
① 読み書きはできますか。“你会读和写吗?”
② 早起きは体に良いです。“早起对身体有好处。”
③ 行き来ともにバスでした。“来回都是公共汽车。”
D,来去的目的 连用形+に+来去动词
① 食品を買いに行きます。“去买食品。”
② 本を借りに図書館へ来ました。“去图书馆借书。”
③ 邉訄訾剡動をしに行きます。“到运动场去进行运动。”
E,部分助词的要求:连用形+ながら、つつ、つ、しだい。
① 本を読みながら食事をする。“边看书,边吃饭。”
② 悪いと知りつつ、返事を出さない。“明知不对,但是就是不回信。”
③ 世の中は持ちつ持たれつである。“人间是相互支持的。”
④ 出来るかどうかは私のやり次第である。“能否成功就看我的劲头了。”
F,部分助词的要求:连用形+て、たり、たら、ても、たって(五段动词音变浊化)
① 町へ行って買い物をする。“上街去买东西。”
② 日曜日には音楽を聴いたり、小説を読んだりする。“星期日,听听音乐,读读小说。”③ 北京へ行ったら辞書を買ってきてください。“如果你去北京的话,请给我买词典来。”
④ 雨が降っても明日の邉踊幛暇Aけます。“即使明天下雨,运动会继续进行。”
⑤ いくら勉強したって、良い成績が取れない。“怎么学习,也不能取得好成绩。”
G,表示愿望:动词连用形+愿望助动词たい(自己)、たがる(別人)。
a,直接表示时愿望助动词たい(自己)、たがる(別人)。
① 私は外国に行ってみたいです。“我很想去外国看看。”
② 李さんも行きたがっています。“小李也想去。”
b,后面有补充部分时,别人也用愿望助动词たい。
①李さんも行きたいと言っています。“小李说他也想去。”
② 両親に会いたいと友達への手紙に書いています。“我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很想见父母。”
c,暂时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想入非非)只能用愿望助动词,不能用“打算”的形式。
① 私は月の世界を見たいです。“我想看看月球。”② 王さんは海底山脈が見たいと言っています。“小王说他想看海底山脉。”
H,构成敬体句:动词连用形+敬体助动词ます。
① 私は山田と申します。“我叫山田。”
② 先生はもうお帰りになりました。“老师已经回去了。”
③ 明日猛君は来ません。“明天阿猛不来。”
④ 今日は仕事が少なかったので疲れませんでした。“今天工作少,所以不累。”
I,表示过去或者完了:动词连用形+过去助动词た(五段动词音变浊化)
a,表示过去的事情,肯定和否定都用过去时。
① 昨日は雨でした。“昨天是雨天(昨天下雨了。)”
② 昨日は雨が降りませんでした。“昨天没有下雨。”
b,表示完了,完成了用过去时,没有完成用现在时。
① 今日は一日雨が降りました。“今天下了一天的雨。”
② 天気予報は雨だと言っていますが、まだ降りません。“天气预报说有雨,但是还没有下。”
J,表示好象、差一点:动词连用形+样态助动词そうだ。
a,表示动作好象要出现。
① 今日は遅刻しそうです。“今天有可能迟到。”
② 今日は雨も降りそうもないです。“今天不象要下雨的样子。”
b,差一点出现的动作
① もう少しで車にぶつかりそうになりました。“再差一丁点就撞车了。”
② もうちょっとで遅刻しそうになりました。“差一点点就迟到了。”

二.动词终止形
1动词(包括五段动词、上下一段动词、サ变动词、カ变动词)的终止形就和动词原形(基本形、辞书形)一样。
2 各种实用例
A,句子终止结束。
① 私は町へ行く。“我上街去。”
② 田中さんは毎朝6時に起きる。“田中先生每天早晨6时起床。”
③ 来年から日本語を勉強する。“从明年起学习日语。”
④ 日曜日に王さんが来る。“星期日小王要来。”
B,一些助词要求前面动词变成终止形。如:から、けれども、が、か、 と、とも、とて、し、なら、しか、や、とか、など等等。
a、格助词:
① 李さんは午後町へ行くと言いました。“小李说他下午上街去。”
b、接续助词:
① 私は町へ行くから、手紙を出してきて上げましょう。“我上街去,所以帮你发信吧。”
② 田中さんは毎朝6時に起きるけれども、学校へ行くのは8時です。“田中先生每天早晨6时起床,但是去学校是8点钟。”
③ 来年から日本語を勉強するが、どれだけ覚えられるだろうか。“从明年起学习日语,但是能记住多少呢?”
④ 今日は休みだし、天気もいいし、人出が凄い。“今天是休息日,而且天气又好,所以到处都是外出的人。”
⑤雨がふるとて、訓練は続ける。“即使下雨,训练继续进行。”
⑥ 春になると、花が咲く。“一到春天,花就开了。”
⑦ 王さんが行くなら、私も行く。“如果小王去,那么我也去。”
⑧ いかにできるとも、油断は大敵だ。“即使再能干,麻痹大意是大敌。”
c、副助词:
①日曜日に王さんが来るかどうかわからない。 “我不知道星期日小王来不来。”
②こうなったら、謝るしかない。“到了这个地步,只有道歉了。”
③そんなことをするなどはいけませんね。“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不好啊。”
④ 朝早く散歩へ行くとか、体操をするとかしています。“早晨很早去散散步,或者做做体操之类。”
⑤ 食うや食わずの哀れな暮らし。“饥一顿、饱一顿(有一顿、没一顿)的贫穷生活。”
C,一些助动词要求前面动词变成终止形。
如:推量助动词らしい,否定意志助动词まい,比况助动词みたいだ,传闻助动词そうだ,否定命令助动词な等等
a,推量助动词らしい,表示对客观事物的推测,可以用于动词的肯定、否定、过去等等(其实,否定是按形容词的终止形、过去时是按助动词的终止形加各种助动词构成的)。
①明日は雨が降るらしい。“明天可能要下雨。”
② 王さんは来ないらしい。“小王可能不来了。”
③ 兄はもう御飯を食べたらしい。“哥哥好象已经吃过了饭。”
b,比况助动词みたいだ,用来表示动作的委婉的判断、比喻、示例等等。
①この空模様は雨が降るみたいだ(委婉的判断)。“这个天空的状态,好象要下雨了。”
②花吹雪とは、雪が降るみたいに花びらが散ってくる様子を言う(比喻)。“‘花雪’是指花瓣象下雪一样飞落下来的样子。”
③一般市民が食事出来るみたいな店を大惺程盲妊预Γㄊ纠!耙话闶忻衲芄怀苑怪嗟牡胤浇小〔凸荨!?lt;BR>c,传闻助动词そうだ,表示听说的内容,可以是肯定、否定、过去等等。
①話によると、田中さんは中国に行くそうだ。“据说,田中先生要去中国。”
②今度の新しいサッカーチームには、李さんは入っていないそうだ。“听说这次新的足球队没有小李。”
③昨夜先生の家でサヨナラパーティがあったそうだ。“听说昨晚在老师家里举行了告别宴会。”
d,否定意志助动词まい,表示说话人的否定意志和否定推量。
①誰も旅行に行くまいし、のんびり家で休もう。(否定推量)“反正谁都不去旅行,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
②あんな所は二度と行くまい。(否定意志)“那种地方,我再也不去了。”
e,否定命令助动词な,表示不准做的事情。
① あんな所には二度と行くな。“那种地方,再也不要去了。”
②図書館だから大きな声で喋るな。“这里是图书馆,请不要大声喧哗。”
D,终止形+だろう、でしょう表示敬体和简体的推测。
① 山田さんは近いから早く来られるでしょう。(敬体)“山田家很近,能早点来吧。”
② 小林君はまだ辞書を買っていないだろう。(简体)“小林还没有买词典吧。
动词形式


三.连体形
1动词(包括五段动词、上下一段动词、サ变动词、カ变动词)的连体形就和动词原形(基本形、辞书形)一样。
2 各种实用例(括号的最后都是动词的连体形)
A,放在体言前面修饰体言,做定语。构成连体形的动词,可以是一个动词,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句子。
① ここは(私が勉強している)学校です。“这里是(我学习的)学校。”
② 今は(日本語を習う)時間です。“现在是(学习日语的)时间。”
③ 昨日は日曜日でしたから、(普段サラリーマンで混雑する)銀行通りも静かでした。“昨天是星期日,(往日因上班人员而嘈杂的)银行大街也很安静。”
④ 明日は(先生が来られる)日なので、部屋を綺麗に片付けておきます。“明天是(老师来的)日子,所以事先把房间收拾干净。”
注意:当主谓结构的句子做定语时,定语句的主语可以用が和の,但是不能用は。
如上面的例句:ここは(私 の 勉強している)学校です。(正确)ここは(私 は 勉強している)学校です。(错误)
B,当用言部分必须要名词化时,用其连体形与形式体言相连,就可以完成名词化的过程。由于名词化了的句子的词性不同,可以分别构成主语、宾语、状语、补语等。
① (私が勉強している)のは日本語です。“(我学习的)[内容]是日语。”(和形式体言一起构成主语)
② 私は(王さんが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る)のを知っています。“我知道(小王在学习日语)[事情]。”(和形式体言一起构成宾语)
③ (古くなった)のでも良いですから、貸してください。“(即使变旧了的)[东西]也行,请借给我吧。”(和形式体言一起构成原因状语从句的补语)
④ 李さんは(日本語で手紙を書く)ことができます。“小李能够用日语写信。”(和形式体言一起构成对象语)
C,一些接续助词要求前面动词变成连体形。如:ので、のに、ものを、ものの等等。
① (私は町へ行く)ので、午後は来ません。“我上街去,所以下午就不来了。”
② 田中さんは(毎朝6時に起きる)のに、よく遅刻します。“田中同学每天早晨6时起床,但是经常迟到。”
③ (来年から日本語を勉強するという)ものの、どれだけ覚えられるだろうか。“从明年起学习日语,但是能记住多少呢?”
④ (子供が病気になった)ものを、親は何もできなくて、焦るばかりだ。“孩子生病了,但是母亲不能为他做什么,只有干着急。”
D,一些助动词要求前面动词变成连体形。如:比况助动词ようだ。
① (明日は雨が降る)ようだ。“明天似乎要下雨。”(委婉的判断)
② 家の中が汚くて、(勉強できる)ような場所が探せない。“房子里非常脏,能学习之类的地方根本找不着。”(示例)
③ 花吹雪とは、(雪が降る)ように花びらが散ってくる様子を言う。“‘花雪’是指花瓣象下雪一样飞落下来的样子。”(比喻)。
④ (良い成績が取れる)ように祈ります。“祝你取得好成绩。”(希望)
E,一些名词为基础的词汇,构成惯用形,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含意,要求前面的动词都是连体形。如:ところ(时间)、ほど、おかげで、くせに、せいで、ために、ばかりに、はず、わけ、かぎり、まま、つもり、とおり、うえに、以上等等。有的文法书把这部分归于形式体言,但是由于与基本的形式体言の、もの、こと不相同,所以另立条目。
①ところ(时间)Δ(食事をしている)ところに友達がきた。“我正在吃饭的时候,朋友来了。”
②ほど(越来越……)Δこの本は(読めば読む)ほど分からなくなる。“这本书,越看越看不懂。”
③おかげで(多亏了……)Δ(王さんが手伝ってくれた)おかげで、良いレポートができた。“多亏了小王帮忙,写出了好报告。”
④くせに(明明……,还……)Δ(知っている)くせに知らないふりをしている。“明明知道,还装成不知道的样子。”
⑤せい(只怪……)Δ(あまり勉強をしなかった)せいで、試験に失敗した。“只怪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考试失败了。”
⑥ために(为了……)Δ(新しい家を買う)ために、一生懸命金をためている。“为了买新房子,拼命存钱。”
⑦ばかりに(只因为……‘得到不好的结果’) Δ(儲けようとして株に手を出した)ばかりに、大失敗を起こした。
“只因为想赚钱而介入股票,酿成了大失败。”
⑧はず(应该……‘推测’) Δ王さんは(もうすぐ来る)はずだ。“小王应该很快就来。”
⑨わけ(理由)Δ彼は(今日遅刻した)わけを先生に話している。“他给老师讲述自己迟到的理由。”
⑩かぎり(只要……,就……)Δ私は(働ける)限り、頑張ろうと思う。“我只要能干活,就打算拼命干。”
(11)まま(保持原样)Δ疲れて(服を着た)まま寝てしまった。“太累了,穿着衣服就睡着了。”(12)つもり(打算)Δ明日は日曜日だから、(母の家に行く)つもりだ。“明天是星期日,打算去母亲的家。”
(13)とおり(按照……)Δ(説明書に書いてある)とおり操作したら成功した。“按照说明书写的操作,就成功了。”
(14)うえに(再加上)Δ友達の家で、(食事をご馳走になった)上に、お土産まで貰った。“在朋友家,吃了饭,而且还得到了礼物。”
15)以上(既然……,就……)Δ(決心した)以上、必ず実行してみせる。“既然下了决心,就一定实行给大家看看。” 
F,在简体句连体形后面补加のです、ものです、ことです,表示专门的意思。
① 补加“のです”表示对相应问题的说明解释的语气。如果是用“のですか”提问,则要求对方回答原因和理由。口语当中“のです”经常简化为“んです”。「王さんはいませんが、(町へ行った)のですか。」「ええ、さっき出て行きました。」“小王不在,是上街了吗?”“是的,刚才出去了。”「あなたはなぜ(毎日外出する)んですか。」「いま、歯の治療に(病院に通っている)んです。」“你怎么天天外出啊?”“现在我治疗牙齿,天天去医院哪。”
② 补加“ものです”表示:
/a,惊讶。こんなところに美味しい店があるなんて、想像もつかないものですね。“这样的地方有好吃的饭馆,真让人难以相信呀。”
/b,回忆。(子供の時、よくこの山に登った)ものです。“小孩时,经常爬这个山来着。”
/c,理所当然的道理。(人間は必ず死ぬ)ものです。“人总是要死的。”但是要注意,不是任何补加“ものです”都是上述的情况,如下的是句子只是表示“是某种东西”,这里的もの就不是形式体言。これは(山田さんが勉強に使う)ものです。“这是山田同学学习用的东西(工具)。”
③ 补加“ことです”表示“是这样的事情。”//やれやれ、これは(面倒な)ことだ。 “哎呀,这是麻烦的事情呀。” 
G,关于惯用形にしたがって、に違いない、にしろ,等等的前面有动词时,究竟是要求终止形还是连体形的问题,各种教科书及文法书都不相同。我本人认为应该是终止形。
①(試験が近づく)にしたがって、不安が強まる。“随着考试临近,心里的不安就增加着。”
②(あの人は家から学校に通っている)に違いない。“那个人一定是每天从家里上学。”
③(忙しかった)にしろ、電話くらいは掛けてくるものだ。“尽管再忙,也应该给家里打个电话。”

三.未然形
1 变化规则
① 五段动词:动词词尾变成其所在行的あ段字。
読む→よま 書く→かか 死ぬ(しぬ)→しな 呼ぶ(呼ぶ)→よば 上がる→あがら
② 一段动词:去掉动词词尾中的る。
食べる(たべる)→たべ 起きる(おきる)→おき 着る(きる)→き 寝る(ねる)→ね
③サ变动词:根据不同的需要,する分别变成し、さ、せ。する→し、さ、せ。勉強する→勉強し、勉強さ、勉強せ。
④カ变动词:くる变成こ。来る(くる)→こ
2 各种实用例
A 否定:未然形+ない
① 私は本を読まない。(我不读书。)
② 田中さんは晩御飯を食べなかった。(田中没有吃晚饭。)
③ 毎日遊んで勉強しない。(每天玩,不学习。)
④今日は日曜日だから、山田さんは来ない。(今天是星期日,所以山田不来。)
B 被动、可能:未然形+れる、られる
① 弟は兄に殴られた。(弟弟被哥哥打了。)
② 眠くて、朝早く起きられない。(太困了,早晨不能起早。)
③ 授業中話をして先生に注意された。(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了。)
④ 道路が渋滞で早く来られない。(道路拥挤,不能早来。)
C 敬语:未然形+れる、られる
① 小林先生はいつもお宅で新聞を読まれます。(小林先生总是在家读报纸。)
② 佐藤先生は学校まで遠いので、朝早く起きられます。(佐藤先生家离学校很远,所以每天早晨很早起床。)
③ 社長は会議に参加されました。(总经理参加了会。
④ 今朝部長はとても早く来られました。(今天早晨部长来得很早。)
D 使役:未然形+せる、させる
① 母は妹を買い物に行かせる。(母亲让妹妹去买东西。)
② 看護婦は患者にお粥を食べさせる。(护士喂病人吃稀饭。)
③ 先生は学生にテキストを朗読させる。(老师让学生读课文)
④ 親戚が引越しなので、母は私を手伝いに来させました。(亲戚要搬家,母亲派我来帮忙。)
E 被役:未然形+される、させられる
① 行きたくないのですが、母に病院へ行かされました。(我不想去,但是被母亲逼着,去了医院。)
② 子供の時は食べたくない物を沢山食べさせられました。(下时候,有很多不想吃的东西,都被逼着吃了。)
③ 皆の仲間に入ると、したくないことまでさせられます。(和伙伴们在一起,被逼着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
④ 毎日学校に来させられますが、自分でも何をしているか分かりません。(每天被逼着上学,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
F 否定推量和否定意志(五段动词除外):
未然形+まい(其他还可以终止形+まい)
① こんな酸っぱい果物は二度と食べまい。(这样酸的水果,我再也不吃了。)
② 天気が悪いから、浅田さんは来まい。(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浅田先生不会来了。)

常用的呼应惯用型
1.いつでも----です。 什么时候都------。
2.いつまでも----ます。 ------到永远。
3.いつも(つねに)----ます。 总是------。
4.いま----ているところです。 正在------。
5.いま----ようとしているところです? 刚想------。
6.必ずしも----とは限らない。 未必------。
7.必ず----ます。 一定------。(决心)
8.必ずしも----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并非------。
9.きっと----だろう(でしょう)。 大概------。(可能性很大)
10.きっと----に違いない。 一定------。(推测把握很大)
11.決して----ではありません。 绝对不是------。
12.決して----ません。 决不------。
13.さっきまで----ていたところです。 到刚才为止一直在------。
14.さっき----たところです。 刚------完。
15.全然----ません。 完全不------。根本不------。
16.全部----ます。 完全------。
17.たぶん----だろう(でしょう)。 大概------。
18.たまに----ます。 偶尔------。
19.出来る限り----ます。 尽量------。
20.出来る限り----たほうがいいで。 尽可能------为好。
21.できるだけ----ます。 尽量------。
22.できるだけ----たほうがいいです。 尽可能------为好。
23.とうとう(ついに)----た。 终于------了。(好坏事均可)
24.どうしても----ません。 怎么也不------。
25.どうも----みたいです。 好象是------。
26.ときどき----ます。 有时------。
27.どんなに----だろう(でしょう)。 多么------呀。
28.なにも----ません。 什么都不------。
29.なんとか----そうです。(样态) 大概勉强能------。
30.なんとか----そうです。(传闻) 听说勉强能------。
31.ほとんど----ます。 几乎都------。
32.まるで----のよう(みたい)です。 和------特别像。
33.まるで----とそっくりです。 几乎和------一样。
34.めったに----ません。 难得------。
35.もし----たら、----。 如果------。
36.もしかしたら----かもしれない。 也许------。
37.もしかすると----かもしれない。 也许------。
38.やっと----た。 好不容易------了。(好事)
39.やっと----たばかりです。 好不容易刚------完。
40.よく----ます。 常常------。
动词变化


動詞の使い方
基本形
例えば:「使う(五段)、食べる(一段)、勉強する(サ変動詞)、来る(カ変動詞)」
ます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い段+ます。(使います)」
「一段動詞 去る+ます。(食べます)」
「サ変動詞 する――>します。(勉強します)」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ます」
否定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あ段+ない。(使わない)」
「一段動詞 去る+ない。(食べない)」
「サ変動詞 する――>しない。(勉強しない)」
「カ変動詞 来る――>こない」
意志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お段+う。(使おう)」
「一段動詞 去る+よう。(食べよう)」
「サ変動詞 する――>しよう。(勉強しよう)」
「カ変動詞 来る――>来よう」
仮定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え段+ば。(使えば)」
「一段動詞 去る+れば。(食べれば)」
「サ変動詞 する――>すれば。(勉強すれば)」
「カ変動詞 来る――>来れば」
受身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あ段+れる。(使われる)」
「一段動詞 去る+られる。(食べられる)」
「サ変動詞 する――>される。(勉強される)」
「カ変動詞 来る――>来られる」
使役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あ段+せる。(使わせる)」
「一段動詞 去る+させる。(食べさせる)」
「サ変動詞 する――>させる。(勉強させる)」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させる」
使役受身:
「五段動詞 う段――>あ段+される。(使わされる)」
「一段動詞 去る+させられる。(食べさせられる)」
「サ変動詞 する――>させられる。(勉強させられる)」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させられる」
て形:
「五段動詞 く接尾――>去く+いて(続く―>続いて)。 む、ぬ、ぶ接尾――>去む、ぶ、ぬ+ん+で(飲む―>飲んで、学ぶ―>学んで、死ぬ―>死んで)。 す接尾――>去す+し(話す―>話し)。う、つ、る接尾――>去う、つ、る+って(買う―>買って、打つ―>打って、売る―>売って)」
「一段動詞 去る+て。(食べて)」
「サ変動詞 する――>して。(勉強して)」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て」
たい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い段+たい。(使いたい)」
「一段動詞 去る+たい。(食べたい)
「サ変動詞 する――>したい。(勉強したい)」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たい」
ず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あ段+ず。(使わず)」
「一段動詞 去る+ず。(食べず)」
「サ変動詞 する――>せず。(勉強せず)」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ず」
命令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え段。(使え)」
「一段動詞 去る+ろ。(食べろ)」
「サ変動詞 する――>しろ。(勉強しろ)」
「カ変動詞 来る――>来い」
可能形
「五段動詞 う段――>え段+る。(使える)」
「一段動詞 去る+られる。(食べられる)」
「サ変動詞 する――>できる。(勉強できる)」
「カ変動詞 来る――>来られる」
格助词的固定用法


1,上车用に,下车用を。/ /上下车辆、船只、飞机等时注意“上车用に,下车用を”。这里に表示动作的着落点,を表示移动动词的起点。这里使用的动词主要有「乗る、乗り込む、飛び乗る、滑り込む、押し乗る和降りる、飛び降りる」等等动词,其共同点是自动词。
因此,请注意这时的を不是宾格助词,而是补格助词,所以,表示动作起点的车辆、船只、飞机等都是补语而不是宾语。这里名词带补格助词に做补语,没有人不理解;但是,名词带を(补格助词)做补语是经常困绕初学者的问题。有的人说:用から代替を行不行,当然不是不行,不过,这样的用法比较少。
例句:①毎日バスに乗って出勤します。我每天乘公共汽车上班。
②朝寝坊したので、時間ぎりぎりに電車に飛び乗りました。因为早晨睡过头了,跳上了即将开车的电车。
③飛行機に乗るのは、今回が初めてです。乘飞机,这次是第一次。
④悪いことだと知りながら、ラッシュの時はバスに押し乗りする。明知不好,但是在上班高峰期,硬是挤进公共汽车里
⑤バスを降りて10分歩くと学校に着きます。下了公共汽车走10分钟就到学校。
⑥もうすぐ授業の時間なので、電車を飛び降りて走って来た。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跳下电车就跑来了。
⑦皆の出迎えの中、新婚夫婦は手を繋いで、船のタラップを降りてきた。在大家的欢迎当中,新婚夫妇手牵手,从船的舷梯走下来。
2,前面用に,后面用で/ /在动作的先后顺序上,经常使用带有定语的“前”“后”词汇(这里的规律不包括空间的前和后)。这时在一般情况下,用“前に,后で”的规律。为什么不都用に或者で,我也讲不出道理,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所以这里指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
例句:① 御飯の前に、手を洗います。饭前洗手。
② 回答をする前に、良く考えます。回答问题之前,要认真思考。
③ 風呂に入る前に、食事をします。洗澡之前吃饭。
④ 手を洗った後で、食事をします。洗手后吃饭。
⑤ 良く考えた後で、解答をします。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
⑥ 食事をした後で、風呂に入ります。吃饭后再洗澡。
 其实,过去时连体形+後で=连用形+てから。另外,从习惯来说,後で是补语,但是不用这个补格助词で,只用“……後”,以状语的形式出现也是可以的,即在④-⑥的句子中去掉で,句子是完全成立的。
3,勤める用に、働く用で
关于工作和上班,过去日语中是分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用“……に勤める”和体力劳动用“……で働く”。但是现在已经不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但是选择的动词与助词的关系仍然保留。例:
①私は銀行に勤めています。我在银行工作(上班)。
②兄は父の会社で働いています。我的哥哥在父亲的公司工作。
③結婚前は学校で働いていましたが、今は何処にも勤めていません。结婚前我在学校工作,但是现在(哪儿也)没有工作。
4,自己决定用にする、别人决定用になる。
决定做某一件事情,自己主观决定,用名词+ にする或者动词+ことにする;别人(领导、上级、集体)客观决定,用名词+になる或者动词+ことになる。有时自己也在决定事情的成员里,但是客观地描述这一事情也用名词+になる或者动词+ことになる。自己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后,确实一直进行,则用名词+ にしている或者动词+ことにしている。客观决定后一直进行,则用名词+になっている或者动词+ことになっている,一般译成“规定为……”。从下面的日汉对照的句子中,可以发现翻译时要灵活。
例句:
① 大学を卒業して、教師になりました。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
② 子供を大学生にしたいです。我想让孩子上大学。
③ 休暇を取って北京へ旅行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申请了休假,决定去北京旅行。
④ 明日から北京へ出張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从明天起,我要去北京出差了
⑤ 私は毎日2時間日本語を勉強する事にしています。我(自己决定)每天学习日语2个小时。
⑥ 学校は夜10時が門限になっています。学校规定晚上10时关大门。
5,往高走,过程用を,目的地用に。
我们平时说“登山”,说「山に登る」,但是也会遇到「山を登る」,有人感到奇怪。其实,这里的登る是自动词,を是补格助词,表示移动动词移动的范围。那么这2句有什么不同呢?前者是强调登山的目的,力求登顶;而后者是强调登山的过程,登不登顶是无所谓的。但是有一条要注意,如果说「山に行く」是表示行动的方向,也可以说「山へ行く」,但是绝对不能说「山を行く」。
例句:
① 夏休みに山に登りました。暑假里我去登山了。
② 日曜日に山を登りましたが、頂上には到達しませんでした。星期日我去登山了,但是没有登顶。
③ 階段を上って(のぼって)二階に上(あ)がる。登上楼梯,上了二楼。
6,友達と相談する、先生に相談する。
补格助词と的一个功能是表示必须有2个人的动作的对手。如练习会话、打乒乓球、商量、打架等动词在执行时必须有对手,而且2个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有时只有一方的要求,而另一方没有这样要求时,と就改成に,即:双向用と、单向用に。这里注意不一定所有的双向动作都改成单向,要考虑是否合理。
例句:
①来週の旅行の件について、友達と相談した。与朋友们商量了下周旅行的事情。
②今後の進学について先生に相談に乗って頂いた。就今后升学问题,请教了老师(请老师出了主意
③ やくざが別の組の若者と喧嘩をした。流氓和别的组织的流氓打架了。
④ やくざのような青年が知らない若者に喧嘩を吹っかけてきた。象个流氓样子的青年向不认识的青年挑衅。
⑤ クラスメートと会話の練習をした。和同班同学进行会话练习。
⑥先生に会話の練習をお願いした。向老师请求进行会话练习。
7,言表内容具体用と,抽象用を。言う、思う、考える、話す、感じる、申す、存じる、書く、呼ぶ等都称作言表动词,它所表示的内容,有抽象的概念,也有具体的内容。这里强调一下:抽象的概念用を,具体的内容用と。如:我的名字叫田中。日语说:「私は名前を田中と申します(言います)。」 一般情况下,把“名前を”省略掉。但是如果说“请你把名字写在纸上。”,「名前を紙に書いてください。」如果是说“请在纸上写‘田中。”「紙に田中と書いてください。」所以,名字是抽象的概念,而田中就是具体的内容了。另外,补充一下。如果用补助动词てある时,表示抽象概念的部分,名词+を变成名词+が,而名词+と的部分不变。
例句:①ここに電話番号を書いてください。请在这里写下电话号码。
②部屋のドアに(部屋番号が)301と書いてあります。房间的门上写着(房间号码)301。③明日は良い天気になると思います。我想明天会变成好天气。
④明日の天気を心配します。我担心明天的天气。
⑤先生が学生の名前を呼んでいます。老师在喊学生的名字。
⑥先生が「王さん、王さん」と呼んでいます。老师喊:“小王,小王。” 
8,バスに乗り換える、バスを乗り換える。
換える和乗り換える的用法很有意思:同一类的物品进行更换用を,不同的物品之间的更换用に。如:在某个车站公共汽车换乘另外的公共汽车用を,而如果是由无轨电车换乘公共汽车就用に;但是如果是由1路电车换乘2路电车,虽然都是电车,但是前后是不同的电车,所以还得用に。
例句:
1. 新年になったので、日記帳を換えた。新しいのに換えた。到了新的一年,所以更换了日记本,换成了新的。
② 家に帰ると普段着に換える。一回家,就换成平时的衣服。
③ 大連まで飛行機で飛んで、そこから船に乗り換える。 乘飞机飞到大连,然后再换乘轮船。
④ 私は南門でバスを乗り換える、3番バスから1番バスに乗り換える。 我在南门换公共汽车,由3路车换乘1路车。
9,庭に椅子を作る、庭で椅子を作る。
表示场地的に和で、很有文章。表示空间时に用来表示动作的落脚点,译成中文可用“往、向”;而用で表示动作的场所,一般都译成“在”。
下面讨论“庭に椅子を作る”和“庭で椅子を作る”具体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庭に椅子を作る”表示在一个院子里安装椅子。这里的に表示椅子的落脚点。至于这把椅子是在哪里做的,没有说明:可以在别的地方做,也可以在这个院子里做。
“庭で椅子を作る” 表示做椅子的动作在院子里进行,而不在房间里。至于做好了的椅子拿到哪里去,没有说明。
把上面的2个句子合在一起,可以说这样的句子:“为了在院子里安装椅子,所以在院子里做了一天椅子。” 「庭に椅子を作るために、一日庭で椅子を作ったのだ。」
 类似上述的句子,还有:
① 客間で荷物を広げないでよ。不要在客厅摊开行李。
② 客間にカーペットを敷いたらどうですか。 在客厅铺上地毯怎么样?
③ 机の上で和服を広げたら、もう畳めなくなった。在桌子上摊开了和服,就再也叠不起来了
接续词和接续助词


在日语中,经常见到けれども、が、と等等词汇。它们是接续词,又是接续助词。接续词和接续助词是常用的词汇,这两种词汇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这里对此进行说明。再有,把主要的接续词和接续助词介绍给大家。

一、接续词和接续助词在句中的位置
A : 第 一 句。接续词 ,第 二 句 。
B : 从 句 + 接续助词 , 主 句 。
 根据上面的A可以看出,接续词位于2个句子当中,一般情况下,位于前面句子的句号后面。接续词后面一般用逗号隔开,然后,再引出后面的句子。因此,不同的接续词起到以不同的形式连接前后2个句子的作用,但是与前后2个句子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再看B句。这里表示着接续助词在句中的位置。首先看到,有主句和从句,说明有接续助词的句子是主从句的复句。从句就是主句的状语从句。其次,整个句子中只有最后才有句号,这说明,在使用接续助词的句子,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接续助词是句子的一部分。再有,在从句中,接续助词是紧跟在从句后面,中间没有标点符号隔开,所以就产生了接续方式,也就是牵扯到从句谓语的活用形问题:不同的接续助词要求不同的从句谓语活用形,就给使用带来了复杂的问题。简单概括起来,接续词和接续助词的共同点是:连接2个句子,使之成为有一定关系的句群,而且形成类似的相互关系;而不同点是因为位置和接续方式的不同,在句子结构和复杂性上造成了区别。接续词和接续助词前后的关系,主要有:表示同等的并列关系、虽然但是的让步关系、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表示假如的条件关系、表示前后的递进关系等等。下面根据不同的关系,一个个加以介绍。

二、各种接续词和接续助词
1,表示同等的并列关系
A,接续词有:および、ならびに、また、かつ、あるいは、または、なお、つまり等等。其中有的只是词与词的连接。如:および、ならびに等等。
例句: 彼は優れた学者である。また、有名な小説家でもある。(他是个优秀的学者。同时又是有名的小说家。)
② 父の兄は娘が一人あります。つまり、わたしは従姉妹があるのです。(父亲的哥哥有个女儿。也就是说,我有个堂姐妹。)
③ 教室内での飲食及び喫煙を禁止する。(禁止在教室里饮食和吸烟。)
④ この地方は風光明媚で、かつ文化的遺産も多く、観光地として発展してきた。(这一地区风光明媚,而且文化遗产丰富,一直作为旅游地区发展着。)
⑤ 明日はこの会議室で話し合います。なお、明後日の場所は別に通知します。(明天在这个会议室交谈。另外,后天的地点另行通知。)
B,接续助词有:て、たりたり、し、ながら、つつ、つ、がてら等等。
例句:① 冬は寒くて、夏は暑い。(冬冷夏热。--て前面要求连用形。)
② 卵は安いし、栄養もある。(鸡蛋又便宜,又有营养。--し前面要求终止形。)
③ テレビを見ながら食事をする。(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ながら前面要求连用形。前后2件事,后面是主要的。)
④ 都市の発展を促進しつつ、環境も改善していく。
(促进城市发展,同时要改善环境。--つつ前面要求连用形。前后2件事,后面是主要的。)⑤ 日曜日には小説を読んだり音楽を聞いたりする。(星期日,读读小说,听听音乐。--たり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后面动词加する,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加する或者です。)
⑥ 世の中は持ちつ持たれつだ。(世上都是互相帮助。--つ前面要求连用形。)
⑦ 散歩がてら、買い物をした。(散步的同时,买了东西。--がてら前面是动词连用形和サ変动词词干。前后2件事,前面是主要的。) 
2,"虽然但是"的让步关系
A,接续词有:しかし、それなのに、だけど、だが、けれども、でも、それでも等等。
例句:
① 今日は天気が非常に悪い。しかし(だけど、だが、けれども、でも)、生活のために外出せざるを得ない。(今天天气很不好,但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
② 昨日は土曜日で、子供達が来る日だった。それで、美味しいものを沢山作った。それなのに、誰も来なかった。(昨天是星期六,是孩子们要来的日子。所以,做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谁也没有来。)
③ もう冬になってそうとう寒い。それでも,彼は毎日ジョキングを続けている。(已经到了冬天相当冷。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天坚持进行跑步锻炼。)
B,接续助词有:ても、とて、が、けれども、のに、ものの、ものを、とも、くせに等等。
例句:①雨が降っているが(とて、けれど、ものの)、訓練は中止しない。(雨在下着,但是训练没有停止。--が、とて、けれど前面要求终止形,ものの前面要求连体形。)
②雨が降っても、訓練は中止しない。(即使下雨,训练也不停止。--ても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
③もう少し早く来たらよかったのに(ものを)、バスはもう出てしまった。(再来早些就好了。公共汽车已经开走了。--のに、ものを前面要求连体形。)
④いくらできるとも、油断は大敵きだ。(即使很能干,马虎大意是很危险的。--とも前面要求终止形。)
⑤知っているくせに、知らない振りをしている。(明明知道,但是装成不知道。--くせに前面要求连体形。)
3,表示“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
A,接续词有:それで、そこで、そのため、それがゆえ、だから、で、ですから、なぜなら(ば)、というのは等等。前面的都是前因后果,而なぜなら(ば)、というのは是前果后因。
例句:
① 今日はとても暑かった。それで(そのため、それがゆえ、だから、で)、パソコンの警報が鳴った。(今天天气太热。所以,计算机的警报都响了。)
② 雨が良く降ります。ですから、何でも黴が生えます。(总是在下雨。所以什么东西都发霉。)
③ 分からなくて困った。そこで、先生に尋ねた。(因为不懂而感到为难。所以请教了老师。)
④最近は風邪を引く人が多い。なぜならば(というのは)、天気が不安定だからだ。(最近感冒的人很多。这是因为天气不稳定的缘故。)
B,接续助词有:から、ので、て、ために等等。
例句:
① 天気が悪いから、山へ行くのは止めましょう。(天气不好,我们就不上山了吧。--から前面要求终止形。)
2天気が悪いので(から)、山へ行くのは止めました。(天气不好,我们没有上山。--ので前面要求连体形。)
3山へ行くのを止めたのは、天気が悪かったからです。(我们之所以没有上山,是因为天气不好的缘故。)
④ 風邪を引いたために、会社を休みました。(因为感冒了,所以没有上班。 --ために前面要求连体形。)
⑤ 事故を起こして、怪我をしました。(因为引起了事故,所以受伤了。--て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
4,表示假如的条件关系
A,接续词有:そうすれば、そうしたら、そうだったら、そうでしたら、でしたら、だったら、だとしたら、だとすると等等,表示在前面条件实现了的情况下,将会出现后面的情况。
例句:
① あの人は全国歌謡コンクールで優勝したらしいです。そうでしたら(でしたら、そうだったら、だったら)、北京転勤になるかも知れませんね。(那个人好象在全国歌唱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如果真的这样,也许会调到北京呢。)
② 今回、山田さんが局長になるそうです。だとしたら(だとすると)、今後の方針は変らないでしょう。(听说这次山田先生要当局长了。如果是这样,今后的方针大概不会变化呀。)
③ 私は来月帰国します。そうすれば(そうしたら)、子供の進学に有利になると思います。(我下个月回国。我想这样对孩子的升学有好处。)
B,接续助词有:ば、と、たら、なら、ものなら等等,表示不同情况下的假定情况。但是,例句中⑥-⑨不是假定,⑥是既定条件;⑦ー⑨是由ば构成的惯用形。
例句:
① 北京へ行くなら(ものなら)、秋がいいですよ。(如果是去北京,秋天最好。--なら前面要求终止形,ものなら前面要求连体形。)
② 北京へ行ったら、良い辞書を買ってきてください。(如果你去北京,替我买本好词典来。--たら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
③ 北京に行けば、良い辞書が買えます。(如果去北京,就能买到好词典。--ば前面要求假定形。)
④ 雨が降れば(降ったら)、ここに泊まって行ったらいいです。(如果下雨,就住到这里好了。)
⑤ 王さんが来ると(くれば、来たら)、いいのだが。(如果小王来了就好呢。--と前面要求终止形。)
⑥ 北京に行ったら、高校の友達に会いました。(我去了北京,就见到了高中同学。)
⑦ 北に行けば行くほど寒くなります。(越往北去越冷。)
⑧ ここには山もあれば川もあります。(这里又有山又有河。)
⑨ 山だと思ったら、すぐ川が見えた。(刚刚看见了山,就马上又看见了河。)
5,表示前后的递进关系
A,接续词有:すると、そして、そのうえ、さて等等。
例句:
① 雨がふった。すると山が青くなった。(下雨了。于是山绿了。)
② 山田さんは町へ行った。そして、食べ物を沢山買ってきた。(山田先生上街了。而且买回来很多食品。)
③ 大雨が降った。その上、風も強かった。これは畑への影響が酷いであろう。(下大雨了,再加上风也很大。这对地里的作物影响很大吧。)
④ 仕事は一段落した。さて、明日は何をしようか。(工作告一段落了。那么明天干什么呢?)
B,接续助词有:て、うえに、うえで、てから等等。
例句:① 朝起きて、歯を磨き、顔を洗って、新聞を読む。(早晨起床,刷牙、洗脸,然后看报纸。)
② 御飯を食べた上に、スープも沢山飲んだので、お腹がいっぱいになった。(吃饭而且喝了很多汤,肚子饱饱的了。--上に前面要求连体形。)
③ この事は重大なので十分に考えた上で、返答します。(这件事情很重大,让我充分考虑后,再给你回答吧。--上で前面要求过去时连体形。)
④この事は重大なので十分に考えてから、返答します。 (这件事情很重大,让我充分考虑后,再给你回答吧。--てから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
敬语


日语的敬语.
分成:敬他语、自谦语和郑重语3种,这里分别讲述。
一、敬他语。
这是为了尊敬对方或者话题人物而使用的描述对方或者话题人物的行为的语言。共有如下5种形式。
1,敬语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动词未然形(五段动词)+れる,动词未然形(其他动词)+られる
「先生は明日学校に来られます。」“老师明天来学校。”
「社長はこの資料をもう読まれました。」“总经理已经读过了这个资料。”
这类句子的特点是:句子结构与普通的句子相同,只是动词变成了敬语形式(未然形后面加了敬语助动词),另外句子中的主语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物。
另外要注意:サ变动词未然形+られる时:サ变动词词干+し(未然形)+られる=サ变动词词干+される(しら约音=さ)
所以サ变动词的敬语态是:サ变动词词干+される
如:「社長は会議に出席されません。」“总经理不参加会议。”
在遇到“实义动词+て+补助动词”加敬语助动词时,敬语助动词加到补助动词上而不加到实义动词上。
如:「先生が新聞を読んでいます」
改成敬语时:「先生が新聞を読んでおられます。」(正确)(いる后面加敬语助动词时,用おる变化,成为おられる)。
「先生が新聞を読まれています。」(错误)
2,敬语句形。敬语句形是用固定的句形表示的敬他语。
①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になる,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になる
如:「先生はもうお帰りになりますか。」“老师您要回去了吗?”
「先生は何時ごろ御出勤になりますか。」 “老师您几点上班?”
这里要注意:A,当动词的连用形只有一个字母(兼用一段动词)时,不用这个句形。
B,动词是敬语动词时,不用这个句形。C,外来语构成的动词,不用这个句形。
②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です ,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です
如:「先生はもうお帰りですか。」“老师您要回去了吗?”
「先生は何時ごろ御出勤ですか。」“老师您几点上班?”
这里注意:A,这个句形没有时态变化,时态用相关的副词表示。
如:(将来时)「先生は明日お帰りですか。」“老师明天回去吗?”(现在时)
「先生は今お帰りですか。」“老师现在回去吗?” (过去时)
「先生はもうお帰りですか。」“老师已经回去了吗?”
B,“存じる”是“知る”的自谦语,但是可用这个句形,表示尊敬。
如:「先生ご存知ですか。」“老师,您知道吗?”
③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くださる,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くださる
这个形式用在对方或话题人物对说话人有影响或受益时使用。
另外,くださる后面加ます时,变成くださいます。
如:「山下先生が文法をお教えくださいます。」 “山下老师教我们文法。”
「いろいろご指導くださっ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承蒙各方面指导,深感谢意。”
④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ください ,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ください 这个句形比动词连用形(五段动词音变浊化)+て+ください要客气。
如:「先生、このお手紙をお読みください。」“老师,请读这封信。”
3,用补助动词なさる构成敬他语。(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なさる ,(ご)+さ变动词词干+なさる
なさる是する的敬语,这里要注意なさる(连用形)+ます时,变成:なさいます,其否定形是なさいません。请求用なさい或なさいませ。
如:「先生はもうお帰りなさいますか。」“老师您要回去了吗?”
「先生は何時ごろ御出勤なさいますか。」“老师您几点上班?”
「どうぞこちらでお休みなさいませ。」“请在这边休息。”
4,敬语动词。除了上述的一般动词经过变化表示敬语外,有一些动词有专门的敬语动词。
「 明日先生は学校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明天老师您来学校吗?”
「先生は中華料理を召し上がった事がありますか。」 “老师您吃过中国菜吗?”
「先生は明日来ないとおっしゃいました。」 “老师说他明天不来。”
「明日会議がある事を先生はご存知ですか。」 “老师您知道明天开会吗?”
这里的 いらっしゃいます、召し上がった、おっしゃいました、ご存知ですか分别是来ます、食べた、言いました、知っていますか的敬语动词。如下表:
基本形 敬语动词
行く, いらっしゃる→いらっしゃいます, おいでになる→おいでになります
来る,いらっしゃる→いらっしゃいます, おいでになる→おいでになります
いる, いらっしゃる→いらっしゃいます, おいでになる→おいでになります
する,なさる→なさいます 言う,お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います
見る,御覧になる→御覧になります 食べる, 召し上がる→召し上がります
飲む,召し上がる→召し上がります,くれる,下さる→下さいます,与える ,くださる,たまわる
5,表示尊敬的接头词和结尾词
A, 用接头词お和ご(御)接在与对方有关的名词前面,以此表示尊敬。
如:お手紙、お弁当、お宅、ご兄弟、ご主人、ご親戚等。B, 用结尾词:様、さん、殿、君,接在与对方有关的名词后面,以此表示尊敬。如:田中様、李さん、社長殿等。C  [代词]:あなた そちら
二、自谦语。这是用自谦的语言描述自己和自己一方的行为动作,用来表示对对方和话题人物的尊敬。
1,自谦句形
①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する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する
如:「ここでお別れします。」“在这里(与您)分手吧。”
「では、ご案内しましょう。」“那么,我来(给您)领路吧。”
注意:这个自谦句形不能用在单纯的说话人自己本身的行为动作及不涉及对方的行为动作上。换言之,“必须用在与对方有关的自己的动作上”。
②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いたす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いたす
如:「先生のお荷物、私が御持ち致しましょうか。」 “老师,您的东西,由我来帮您拿吧。”
「私はロビーで御待ち致しております。」 “我在大厅里等您。”
其实,这个句形和上面的完全一样,只是客气程度更加强了些。因此,也只能用于“与对方有关的自己的动作上”。
这里还应该注意:有些さ变动词后面加いたす时,前面不加ご。
如:「失礼致します」而不用「ご失礼致します」。这个规律在后接する也一样,说:「失礼します」而不用「ご失礼します」。

一:只有自动词没有它动词的动词
いる。ある、咲く、行く、来る、寝る、眠るく、泣く

二:只有它动词没有自动词的动词
買う、打つ、殺す、聞く、試みる、?話す、読む、見る、思う、考える、
三:下一段动词多为它动词其相对的动词为自动词
すすめる、<它>すすむ<自>並べる<它>並ぶ<自>止める<它>止める<自>乗せる<它>乗る<自>
向ける<它>向く<自>立てる<它>立つ<自>倾ける<它>倾く<自>
四:サ行五段动词一般为它动词,其对应的为自动词
倒す<它>倒れる<自>起こす<它>起きる<自>出す<它>出る<自>回す<它>回る<自>隠す<它>隠れる<自>现す<它>现れる<自>乱す<它>乱れる<自>溃す<它>溃れる<自>落す<它>落らる<自>燃やす<它>燃える<自>痛む<它>痛める<自>まとめる<它>まとまる<自>流す<它>流れる<自>届ける<它>届く<自>こばす<>こばれる<>
垂らす<它>垂れる<自>
接受动词


授受动词
这里有4个概念希望在学习中注意:
1,方向:“授”和“受”是物资的交递的2个相反的方向。
表示“授”的动词是指物资从自己的身边移到别人的身边,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是物资“向外”移动;而“受”时表示物资从别人那里移到自己的身边,所以是物资“向内”移动。(在图中用箭头表示)
“向外”包括:第一人称给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给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给第三人称。
“向内”包括:第三人称给第二人称;第二人称给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给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间的交递情况,另外加以说明。
2,在进行物资的交递时有双方的人,这里就又要弄清楚谁是主语谁是补语的问题,也就是是主语给补语,还是补语给主语的问题。(在图中,外侧有注,内侧则相反。)
3,在进行物资交递时的双方,谁的地位、年龄高的问题。不同地位的人的选择的语言是不相同的。
4,由于授受动词是他动词,所以,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
(1),上げる(あげる主语给补语,向外。表示说话人(我,主语)给对方(你,补语)或者别人(他,补语)物资。当给予的对方比自己地位高时,用:差し上げる(さしあげる),相反对方比自己低时(特别是给动物喂食和给植物浇水等),可以用:遣る(やる)。给出物资的人是主语,用は表示,接受者是补语,用に表示。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如果给的物资有数量,数量就在动词前面表示,不带任何助词。
例句:Δ私は友達にレコードを3枚上げます。(我给朋友3张唱片。)
Δ私は先生にお手紙を2通差し上げました。(我给老师发了二封信。)
Δ私は弟に辞書を遣りました。(我给弟弟一本词典。)
Δあなたは先生に年賀状を差し上げますか。(你要给老师送贺年卡吗?)
Δあの絵は私が上げたものです。(那张画是我给的。)
当第三人称给第三人称时,说话人必须是与给出方是同一方的人(主语),否则就不能用这个形式。
Δ(私の)弟は友達に映画の切符を上げました。(我弟弟给他的朋友电影票。[说话人和自己的弟弟是同一方人,弟弟是给出方。])
Δ父は釣ったばかりの新鮮な魚を隣の奥さんに上げました。(父亲把刚刚钓来的新鲜鱼给了隔壁的夫人。[说话人和自己的父亲是同一方人,父亲是给出方。])
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
Δ友達は弟に万年筆を上げました。(×)(朋友给弟弟钢笔。[我的弟弟和说话人是同一方,但是弟弟是接受方,所以是错误的。])
Δ先生はあなたに良い点数を上げましたか。(×)(老师给你好分数了吗?[在老师和“你”之间,“你”靠近说话人,而“你”是接受方,所以是错误的。])
(2),呉れる(くれる) 主语给补语,向内。
表示对方(你,主语)或者别人(他,主语)给说话人(我,补语)物资。当给予的对方比自己地位高时,用:下さる(くださる),相反对方比自己低时仍用:呉れる(くれる)。
给出物资的人是主语,用は表示,接受者是补语,用に表示。但是由于接受者是说话人,所以经常省略。 因此,用呉れる(くれる)做动词的句子如果没有接受者,可以认为接受者就是说话人(我)。 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如果给的物资有数量,数量就在动词前面表示,不带任何助词。
例句:
Δ友達はレコードを2枚くれました。(朋友给了我2张唱片。)
2,先生は私たちに立派な絵を下さいました。(老师给我们很精美的画。)
3,先生はあなたに年賀状を下さいましたか。(老师给你贺年片了吗?)
4,この万年筆は山田さんが下さったのです。(这个钢笔是山田先生给的。)
当第三人称给第三人称时,说话人必须是与接受方是同一方的人(补语),否则就不能用这个形式。
1,妹のクラスメートは妹にきれいな人形をくれました。(妹妹的同班同学给妹妹一个很漂亮的玩具娃娃。[说话人和妹妹是同一方人,妹妹是接收方。])
2,先生はいい辞書を息子に下さいました。(老师给我儿子一本好词典。[说话人和儿子是同一方人,儿子是接受方。])
3,田中さんはあなたにお土産をくれましたか。(田中先生给你礼物了吗?[说话人和“你”是同一方的人,“你”是接受者。])
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
1,私の先生は校長先生にお手紙を下さいました。(×)(我的老师给校长写了一封信。[我和我的老师是同一方的人,但是在句中老师是授予方,所以是错误的。])
2,息子はあなたにお土産をくれましたか。(×)(我儿子给你礼物了吗?[说话人和“儿子”是同一方的人,而句中“你”是接受者,儿子是授予方,所以是错误的。])
(3),貰う(もらう)  补语给主语,向内。
表示对方(你,补语)或者别人(他,补语)给说话人(我,主语)物资。也可以说:说话人(我,主语)从对方(你,补语)或者别人(他,补语)得到物资。当给与的对方比自己地位高时,用:頂く(いただく),相反对方比自己低时仍用:貰う(もらう)。  给出物资的人是补语,用から或に表示,接受者是主语,用は表示。但是由于接受者是说话人,所以经常省略。 因此,用貰う(もらう)做动词的句子如果没有接受者,可以认为接受者就是说话人(我)。 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如果给的物资有数量,数量就在动词前面表示,不带任何助词。
例句:
1,(私は)誕生日に親戚からたくさんプレゼントを貰いました。(在生日的时候, 我从亲戚那里得到了很多礼物。)
2,卒業式に先生から励ましのお言葉を頂きました。(毕业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说了鼓励的话。)
3,あなたはお父さんにどんな贈り物を頂きましたか。(你从父亲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礼物?)
4,これはあなたから貰った葉書です。(这是你给我的明信片。)
当第三人称给第三人称时,说话人必须是与接受方是同一方的人(主语),否则就不能用这个形式。
1,友達から貰った万年筆を、息子は大事にしています。(儿子很珍惜朋友给他的钢笔。[说话人和儿子是同一方的,而且做主语。])
2,父は同僚からパイプを貰って喜んでいます。(父亲从同事那里得到烟嘴很高兴。[父亲和同事当然父亲是和说话人同一方,而且父亲作主语。])
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
「教師の日」に学生は先生に記念品を貰いました。(×)(教师节学生给老师礼物。[老师是接受者,但是用了に,学生是授予者,但是用了は,这都是错误的。根据句子的意思判断。])
上面讲解了关于3种授受动词的基本用法,下面再讲一下几点容易搞错的问题。
1,(2)和(3)的物流方向是一样的,都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物资,所以是向内的。不同的是谁做主语,这是区别くれる和もらう这2个动词的根本所在。在没有特别限制的情况下,究竟选择哪一个,全在于说话人想把谁作主语。一般来讲,最好在句子中主语统一,让听者不发生混乱。
如:「友達から貰った万年筆を、息子は大事にしています。」(儿子很珍惜朋友给他的钢笔。)这是由2个单句合成而形成的:「息子は友達から万年筆を貰いました。」「息子はその万年筆を大事にしています。」这里出现了2次「息子」,都是主语。即使合成后省略了前面的一个,但是从动词「 貰いました」还可以看出「息子」是主语。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说成:「友達がくれた万年筆を、息子は大事にしています。」这就是由:「友達が息子に万年筆をくれました。」「息子はその万年筆を大事にしています。」合成而成。在前面句子中「息子」是补语,而在后面句子中「息子」是主语。 只要不造成混乱,用哪个都可以。
2,(1)是物流向外的。这只有1个。在授受动词中不存在别人从说话人手中拿走物资,而且作主语的。如果一定要说出这样的句子,那就不属于授受动词,而是用另外的形式:「友達は私のところから万年筆を持っていきました=私は友達に万年筆を上げました。」
3,授受动词除表示直接的物资交递以外,还可以用补助动词的形式表示动作的来往。即: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もらう。最后要记住下面的表:
授受动词种类 对方比自己低 平等 对方比自己高 谁给谁 方向
あげる やる あげるさ しあげる 主语给补语 向外
くれる くれる くださる 主语给补语 向内
もらう もらう いただく 补语给主语 向内
自动和他动


自动词和他动词区别的重要性

自动词和他动词区别的重要性 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开始学习动词时,一般不大注意动词的自他性。当学习到相当多的动词后,文法中才开始强调动词的自他性。但这时已经学了不少动词,重新认识其自他性就显得相当困难。因此,完全有必要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在开始学习动词时,学习一个动词就同时记住其自他性,对后来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下面说明动词的自他性在文法中的不同作用。
1,构成不同含义的句型。自動詞:窓が開いた。 窗户开着。 (自动词和主语相连)他動詞:私は窓を開けた。 我把窗户打开。(他动词和宾语相连)
2,构成不同的被动句。自動詞:友達に来られて宿題ができなかった。????友達が来て楽しく遊んだ。 (自动词的被动式表示受到损失而主动句没有此义)他動詞:学生が先生に褒められた。????先生が学生を褒めた。(他动词的被动式与损失与否无关 )
3,构成不同的使役句。自動詞:母は妹を町に行かせた。????妹は町に行った。(自动词的使役态使动作主体变成宾语)他動詞:先生は学生に本を読ませた。????学生は本を読んだ。(他动词的使役态使动作主体变成补语)
4,构成存续体。自動詞 :(不能构成てある形式) 他動詞:?澶俗证瑫?い皮ⅳ搿?nbsp;
5,自动词+ている与他动词+てある的区别。自動詞: 窓が開いている。他動詞: 窓が開けてある。(翻译时都译成“窗户开着”。但自动词句子只说明现象,而他动词的句子说明有人有目的地打开着。)
以上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句,说明动词自他性的不同使用方法。如果不准确掌握到处的自他性,则不能正确组成句子和理解句义

以“す”结尾的动词都是他动词 例: 鳴らす、消す、表す

あ段+る结尾为自动词, え段+る结尾为他动词(有特例)
例: 集まるー集める、 あたるーあてる
   特別:割る(他動詞)ー割れる(自動詞)
滑る(自動詞)
      个人以为,很多“れる”结尾的词都是自动词

当“す”结尾和“え段+る”结尾同时出现时,“す”结尾的是他动词
 例: 消す(他動詞)ー消える(自動詞)

动词分类
动词是表示人以及事物的动作,作用及存在的词。
动词可按其语法作用和活用(即:词尾变化)形式进行分类。
一,按语法作用分类
1, 他动词-------可以带宾语的动词
他动词相当于英语中的及物动词。由他动词构成的句子的主要特征为:
(主语が)宾格を 谓语(他动词)
例: (私が)コーヒーを飲む。/(我)喝咖啡。
2, 自动词---------无须带宾语的动词
自动词相当于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由自动词构成的句子的主要特征为:
(主语が) 谓语 (自动词)
例: (車が)走る。/(汽车)奔驰。
二,按活用形式分类
1, 五段活用动词
五段活用动词是动词中的一个大家族。词尾形式多样,词尾变化分布广,学习时应掌握其规律性的东西。
词尾特征:词尾共有九种形式,均为「う」段假名。即:
く、ぐ、す、つ、ぬ、ぶ、む、る、う
动词举例:書?く、泳?ぐ、出?す、立?つ、死?ぬ、
遊?ぶ、飲?む、作?る、買?う
注:「?」前的为动词词干。「?」后的假名为动词词尾。
2, 一段活用动词
①上一段活用动词
上一段活用动词的词尾为两个假名,最后一个假名均为「る」,「る」前的假名为「い」段假名。
   所谓「上一段」,是以五十音图的五段之「う」段为中心段,因「い」段位于中心段「う」段之上一段,故以「い」段假名作词尾的动词称之为「上一段」动词。
    词尾特征:词尾假名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い」段,最后一个为「る」。即:
い段假名(い、き、ぎ、し、じ、ち、に、ひ、び、み、り)+る
    动词举例:いる、起?きる、落?ちる、似る、浴?びる
注:由两个假名构成的词,其第一假名身兼二职:既是词干又是词尾。
②下一段活用动词
下一段活用动词词尾亦为两个假名,最后一个假名亦为「る」,「る」前的假名为「え」段假名。
 因「え」段位于五十音图中心段「う」段之下一段,故以「え」段假名词尾的动词称为「下一段」动词。
    词尾特征:词尾假名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え」段,最后一个为「る」。即:
エ段假名(え?け?げ?せ?て?ね?へ?べ?め?れ)+る
    动词举例:寝る、見?える、受?ける、出る、食?べる
3, カ行变格活用动词
カ变动词的基本形式仅有一个最常用动词,即「来る」。
4, サ行变格活用动词
サ变动词的基本形式仅有一个,即「する」。但サ变动词还拥有许多派生词,其派生词形式为:
汉语词汇+する     (如:勉強?する       哕?#12539;する)
    外来语词汇+する     (如:カバー?する       ノック?する)
  无论何种形式的サ变动词,其活用范围仅限于「する」。
三,动词分类小结
动词分类如下所示:
      动词名称 词尾特征
五段活用动词 词尾假名:一个 均为段「う」假名
上一段活用动词 词尾假名:两个 「い」段假名+る
    下一段活用动词 词尾假名:两个 「え」段假名+る
カ行变格活用动词 仅有一个词 来る
    サ行变格活用动词   基本形式仅一个 する
在辞典中,每一个动词均标明两重身份,即:自动词或他动词之身份,以及活用类别之身份。
如:
書く(他?五)-----他动词?五段活用
起きる(自?上一)-----自动词?上一段活用
来る(自?カ)-----自动词?カ行变格活用
する(自他サ)-----自动词?他动词?サ行变格活用
在记单词时,必须同时记住动词的两重身份。这对于掌握动词的词尾变化及正确运用至关重要。
事实上,动词的活用分类,一般从词形上就可以看出。因一段动词、カ变动词、サ变动词的词尾假名中均有「る」存在,所以动词的词尾假名如果不是「る」,则一定属于五段动词。
此外,词尾假名带「る」的动词也不难区分。按照「汉字+假名」之标准书写方式,五段动词后一般只剩下一个假名(如:作る、回る);而(上?下)一段动词后一般剩两个假名(如:起きる、食べる、)。カ变动词(来る)和サ变动词(する)因各为一个,也很容易记住。
       快速区分动词活用类别口诀
词尾若非「る」,百分之百是「五段」;
词尾若是「る」,「くる」是カ变;
    「する」是サ变;
     形单影只是「五段」;
     比翼双飞是「一段」。
当然,语言规律总难免有例外,有少数动词,或在词形上、或仅从读音上很难区分其动词活用类别。这类易混淆动词,可专门记忆。

易混淆动词一览表
▲ 形式上或读音似一段,实际上为五段的动词:
しる「知る」     はしる「走る」      かえる「帰る」
かぎる「限る」    へる「減る」       はいる「入る」 
しめる「湿る」    きる「切る」       いる「要る」
てる「照る」
▲ 形式上似五段,实际上为一段的动词:
出来る[できる]
参考资料:《实用日语文法》计 钢 著
ラ行特殊五段活用動詞
尊敬动词「いら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る」「なさる」「くださる」的活用变化比较特殊,属「ラ行」五段活用动词。其活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为:连用形与命令形相同,均将词尾「る」变成「い」。
か」的类型和用法


「か」可以是疑问助词,也可以是副助词,副助词的用法更多一些。
1,疑问助词。
接在各种终止形句子后面,构成疑问句。
「今日は暑いですか。」,「今日は暑いか。」,「今日は暑いでしょうか。」这3句话都问“今天热吗?”但有男女的不同,也有客气程度的不同。其他在否定句、以及反问句形式中也可使用。 这里提出有一种以反问的形式表示基本肯定看法的句子,容易引起错觉。
如:「あの人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那个人不是学生 。” 明确表示不是学生。
「あの人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か。」“那个人不是学生吗?” 说话人的态度基本上认为是学生。
所以多一个「か」所表达意见的态度就有很大不同。这是日语中不明确表态而造成理解困难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的理解方法是把 「ではありませんか。」完全去掉。
又如:「今日は早くないじゃありませんか。 “今天你来得不早呀。”
这里,「じゃ」是「では」的口语形式;「ありませんか」和「ないですか」完全相同。这句话去掉后面的「じゃありませんか。」就变成了「今日は早くない。」,就可以译成“今天来得不早”了。

2,副助词
① 接在各种疑问词后面,使得疑问词失去疑问意义,变成不定和泛指。这时可以代替主格助词和宾格助词,但与补格助词只能连用。
「誰かいますか。」“有什么人吗?”其意思是问“有人吗?”
「何か勉強していますか。」“你正在学习什么吗?”其意思是问“你正在学习吗?”「何処かへ行きたい。“我想去什么地方。”其意思是说“想出去走走。”
在这种情况下,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但由于有了「か」,疑问词不起作用,句子由特指疑问句变成了一般疑问句。因此,遇到这样的问话,首先要表态「はい」或「いいえ」,然后再回答具体内容。
如:「教室に誰かいますか。」“教室里有人吗?”
「はい、王さんがいます。」“是的,小王在。”
「いいえ、誰もいません。」“不,谁有没有。”

② 表示怀疑的推测,有“或许因为”,“可能是”,“也许是”。
「風邪を引いたのか、寒気がする。」“也许是因为感冒了,我有点发冷。”
「気のせいか、顔色が悪いように見える。」“也许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脸色不好。”
「会議はもう終わったかもしれない。」“也许会议已经开完了。”
这里的「かもしれない」一般都作为惯用形“也许”。

③ 表示2个以上的事物中不确定选出哪一个,“或者”。
「午後の会議は王さんか李さんが出席します。」“午后的会议,小王或者小李参加。”
「食うか食われるかの時が来た。」 “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了。”
这句话直译是:“已经到了‘吃掉别人’或是‘被别人吃掉’的时候了。”
「行けるかどうか、後で返事します。」“是否能去,过后再给你回话。”
这里的「かどうか」一般都作为惯用形“是否”。
④ 「……か……かに」是个惯用形,可译为“刚要做……的时候,”
「家を出るかでないかに電話がかかってきた。」“刚要出家门,电话打来了。”
这里的「家を出るかでないかに」相当于「家を出ようとした時」。
「から」的类型和用法


「から」的类型有补格助词和接续助词。除这2种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
1.补格助词:(1)补格助词から接在体言后面,表示“时空的起点”。
时间起点:「私たちの授業は8時から始まります。」 译为:我们的课从8点种开始。
空间起点:「私は北京から来ました。」 译为:我从北京来。
在使用当中经常和补格助词「まで」共同使用。
时间起终点:「私たちの授業は8時から12時までです。」译为:我们的课从8点到12点。
空间起终点:「北京からウルムチまでかなりの距離があります。」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有相当的距离。

(2)补格助词から接在体言后面,表示构成物品的原料。
一般是表示经过化学变化的物品的原料。这里所谓化学变化是指物品的原材料已经不能一眼看出来。而物理变化是从物品上能够看出其原料的,这样时原料一般用「で」。
化学变化:「米から酒を作る。」译成:由米做酒。
物理变化:「木で椅子を作る。」译成:用木头做椅子。

(3)补格助词から接在体言后面,表示授受动词「もらう」的授予者。
「私は田中さんから良い辞書をもらいました。」 译成:我从田中先生那里得到一本好词典。 这里的「から」可以用「に」代替。
2.接续助词:接在句子终止形后面构成原因状语从句,表示后面主句的原因。可以用与主观情况下,可以后接意志性词语。
「今日は寒いですから、誰も来ません。」 译成:今天由于天气冷,所以谁也不来。
「天気が良いから、町へ行きましょう。」 译成:今天天气好,所以上街去吧。

3.「てから」的用法:动词连用形(五段动词音变浊化)+から表示“动词之后”。
这个から是补格助词或者是副助词,说法不一。
「ご飯を食べてから風呂に入ります。」 译成:吃过饭再洗澡。
「と」的类型和用法


「と」可以是并列助词、补格助词,也可以是接续助词,用法比较多。应该根据句子结构、连接方式等来判断其类型及使用方法。
1.并列助词。
接续方法:体言+と+体言
体言+と+体言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词团,在句中当一个词用。后面接不同的格助词形成不同的成分。
例:「私と春子さんは友達です。」(新的词团作主语) 译为:“我和春子是朋友。”
「私と春子さんの教室はあそこです。」(新的词团作定语) 译为:“我和春子的教室在那儿。”
「明日と明後日、私は実験をします。」(新的词团作状语)译为:“明天和后天,我做实验。”
「夏休みには、北京と上海へ行きます。」(新的词团作补语) 译为 :“在暑假里,去北京和上海。”
用「と」连起来的小词团里,「と」前后的词具有同等的地位,前后可以对调。
2.补格助词
①主语的合作者或对手。
接续方法:体言+と
例:「私は山田さんと町へ行きました。」(合作者) 译为:“我和山田上街了。”
「私は山田さんと会話の練習をしました。」(对手) 译为:“我和山田进行会话练习。”
这里当动词是可以一个人进行的动作时,[体言+と] 就是主语的合作者;当动作必须是双方完成时,[体言+と] 就是主语的对手。如上面的“上街”是可以单独完成的,“山田”就是“我”的合作者;而“练习会话”必须两人完成,所以这句话中的“山田”就是“我”的对手了。这个区别有时并不显得很重要,但有时是必须搞清楚的。
例如:「解放前、中国の労働者階級は、農民階級と一緒に帝国主義者と戦った。」
译为:“解放前,中国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在一起,与帝国主义者进行了斗争。”这句话中,“農民階級”是“労働者階級”的合作者,而“帝国主義者”是“労働者階級”的对手。

②称谓内容 。
接续方法:体言+と言う
例:「私は孫と申します。」 译为:“我姓孙。
「これは電話と言うものです。」 译为:“这是称作电话的东西。--这个东西叫电话。”
这是给某个事物下定义的句子。

③说话、思考等的内容。
接续方法:句子+と言った。(思った。)
例:「先生は明日テストすると言いました。」 译为“老师说:明天考试。”
一般地说,格助词只接在体言后面,但补格助词则不同,可以接在句字后面。
3.接续助词。
接续方法:从句终止形 +と、+主句。
用と连接主句和从句时有两种情况:恒定条件,译成:“一……,就……。”
假定条件,译成:“如果……,就……。”
例:「春になると、花が咲く。」译为:“一到春天,花就开了。”
「試験が無いと、あまり勉強しません。」 译为:“如果没有考试,就不大学习。”
接续助词的特点是前后都是句子,而且一般各有各的主谓关系,能够与补格助词区别开来。
(一)副助词(なり、なりと、なりとも):


1,接在体言后面,表示最低要求(=でも),言外之意还有更好的,与“でも”表示“哪怕”“譬如”之意的用法相同。
例句:
① 電話なり(なりと、なりとも)かけてくれれば良いのに。“哪怕是给我来一个电话也好呢。”
② 母に一日なりと会いたい。“哪怕是一天,也想和妈妈见面。”
③ 家内になりとおことづけ願います。“请你给我爱人捎口信。”
④ 二三日なりと貸してください。“哪怕是两三天,借给我一下吧。”
2,接在体言后面,表示任意地列举一个,表示“之类”(=でも)。
① 医者になりと相談したらどうですか。 “和医生(其他人也行)商量一下怎样?”
② お茶なりと貰おうか。“我要点茶(之类)吧。”
③ どこへなりとお供します。“去什么地方,我都奉陪。”
3,接在疑问词后面表示全面肯定(どこなりと、だれなりと、なんなりと、どうなりと):
① 見たい人は誰なりと見に行きなさい。“谁想看,谁就去看吧。”
② 何処なりと行ってしまえ。“愿意去哪就去哪儿吧。”
③ どうなりと私はかまいません。“我不管,爱怎样就怎样。”
④ 何なりと言いなさい。“随便说吧。”
4,接在名词和动词、助动词的终止形后面表示“或者……或者……”之意。
① 電話なり手紙なりで知らせる。 “用电话或者写信通知。”
② 大なり小なり害を受けた。“多多少少受了害。”
③ バスでなり、自転車でなり早く行っておいでなさい。“坐公共汽车还是骑自行车,请快去快来。”
⑤ 行くなり帰るなり勝手にしなさい。 “去还是回来,随你便吧。”
⑥ 食べるなり食べないなり、あなたの自由です。“吃不吃,随你自由。”
5,接在名词后面表示“按……的方式”。
① 今回はぼくなりにちょっと添削してみました。“这次就按照我的方式修改了一下。”
② 子供は子供なりの考えがある。“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想法。”
③ 我々は我々なりの方式で行く。“我们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做。”
6,接在名词后面表示“形状”。
① 卵なりの形。“椭圆形。”
② 弓なりになった。“成了弓形。”
③ 実が鈴なりに生った“果实累累。(果实像一串铃铛那么多。)”
7,接在动词终止形或连用形后面表示“按……样子”。
① 言うなりになる。“惟命是从。”
② 言いなり放題。“任人摆布。”
8,接在名词后面,和(……のままで)类似,表示保持原样。
① 果物を皮なり食べる。 “吃水果连皮吃。”
② 靴なり部屋に入る。“穿鞋进屋。”
(二)接续助词:
1,接在用言终止形后,与(……すると、すぐ……)同一意思,表示“一……就马上……”。
① 朝起きるなり、友達に電話を掛けた。“早晨一起床,就给朋友打电话。”
② 子供は母親の顔を見るなり、泣き出した。“孩子一看见母亲,就马上哭起来了。”
③ 車の音を聞くなり、外に飛び出した。“一听见车子的声音,就马上冲到门外。”
2,接在动词过去时后面,和(……たまま)(……たきり)类似,表示前面动作后的情况保持不变。
① 行ったなり帰ってこない。“去了就没有回来。”
② 買ったなり、まだ使ったことがない。“买了,但是一直没有用过。”
③ 寝たなり、起き上がれない。“躺下了,就不能起来了。”
(三)文语判断助动词,相当于现代日语的だ或者である。(它本身可以按其活用形活用,但是这里只用其终止形):
接在名词后面表示“断定”。
① 本日は晴天なり。“今天是晴天。”
② 千円なり(也)。“一千圆整。” 
(四)文语形容动词「なり活用」词尾。(它本身可以按其活用形活用,但是这里只用其终止形):
① 彼女は一代の美貌なり。“她是绝代佳人。”
② 我が故郷は遥かなり。“我的故乡很遥远。” 
(五)不属于上述的其他词类的变化:
1,“鳴る”的连用形“なり”。
① ベルがなり、子供たちは教室を出て行った。“铃声响过,孩子们走出了教室。”
②待ちに待っていた電話が鳴り、受話器を取る手が震えた。“等待已久的电话铃声响了,拿话筒的手在颤抖着。”
2,表示变化的“になる”的中顿“になり”。
① 春になり、鮮やかな花が咲き乱れている。“到了春天,鲜艳的花朵盛开。”
② 教え子たちは立派な社会人になり、教師は肩の荷が下りた。“学生们成为优秀的工作人员,教师放下了重担。”
「の」


可以是领格助词、主格助词、形式体言,还可以表示同位语。
1.领格助词。
接续方法:体言+の+体言 前面的[体言和の]一起形成定语,作后面体言的连体形修饰语。
例如:「私は日本語の教師です。」译成:“我是日语(的)教师。”这里「日本語」是体言,与领格助词「の」一起构成定语,来修饰「教師」。
2.主格助词--作定语句的主语 。
接续方法:体言+の+谓语+体言
前面的[体言+の+谓语]形成句子,构成后面体言的定语。这里要注意:句子要以连体形出现:动词和形容词与基本形相同,名词句和形容动词「だ」变「な」。
例如:「ここは私の勉強している大学です。」
这里「私の勉強している」是定语句,是用来修饰「大学」的。定语句中「私」是「勉強している」的主语。这时主语后面可加「の」和「が」,而不能加「は」。
「ここは私が勉強している大学です。」(正确)
「ここは私は勉強している大学です。」(错误)
「勉強している」是连体形,不过和基本形是一样的。 全句译成:“这里是我学习的大学。”
又如:「器の奇麗な料理は食欲が出る。」
这里「器の奇麗な」是描写句「器が奇麗だ」作定语句时的变化, 作「料理」的定语。这里「器」是句子的主语,「奇麗だ」是谓语。当它作定语时,主语用「の」 或「が」表示,「奇麗だ」变成连体形「奇麗 な」。整个句子译成“器皿好看的菜能引起食欲。”
3.同位语。
接续方法:体言+の+体言
从接续方法上看和领格助词一样,但作同位语时,在「の」前后的体言必须表达同一事物。例如:「留学生の山田さんは今上海にいます。」译成:“留学生山田先生現在在上海。
这里的「留学生」和「山田さん」是一个人,之间的「の」就是表示前后是个同位关系。
4.形式体言
(1)在日语句中,主语、宾语、补语等都要求是体言,如果不是体言的用言或句子作这些成分时, 就必须在谓语成分后面加一个形式体言「の」,其作用是使谓语成分名词化。
例如:「私が勉強しているのはこの学校です。」
这里的「の」代表了 「私が勉強している」的地方,在句子中是主语。
全句译成:“我学习的地方是这个学校。”
又如: 「借りた本は全部返さないといけないと言うので、私は借りたのを全部返しま した。」
这里的 「の」代表了我借的书,在句子中是宾语。
全句译成:“说是必须全部还清借的书,所以我把我借的(书)全部还掉了。”
(2)有时在完全明了的情况下,可以把一部分体言省略,这时 「の」一方面仍然起到领格助词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还代表了省略了的体言。
例如:「この鞄は私の鞄です。」这句话可以省略为:「この鞄は私のです。」这里的「の」身兼两职,也称作形式体言。
(3)在句子中带有解释和说明,或者要求对方解释和说明时,经常用「のです」接在简体句连体形的后面。这时的「の」也是个形式体言。
例如:「どうして運動会を中止したのですか。」
「明日雨 が降るのです。」
前面一句话用「のです」提出问题,后面一句话也用「のです」,但这时是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全句译成:“‘为什么不开运动会了?’‘因为要下雨。’” 如上说述,同样一个「の」,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下有不同的用法,翻译起来意思也就完全不同。所以对这样的词汇,一方面要记住可能有若干种不同情况,而另一方面还要记住各种接续方法及译法,否则只记个别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肯定形式
1、名词、形容动词:
名词
形容动词词干 + であれば

①、学生 → 学生であれば
②、にぎやかだ → にぎやかであれば

2、动词:
将动词词尾变成同
行的"え"段假名   +  ば
する → すれば くる → くれば
歩く → 歩けば 話す → 話せば

3、形容词、助动词【ない】及【たい】

词干即去"い" + ければ
高い → 高ければ  恥ずかしい → 恥ずかしければ
いい → よければ  難しい → 難しければ
ない → なければ  たい → たければ

二、否定形式

1、名词、形容动词:
名词
形容动词词干 + でなければ
①、先生でなければ
②、鮮やかでなければ

2、动词:

动词变否定即"ない"形后  → 去"い" + ければ
①、食べる → 食べない → 食べなければ
②、買う → 買わない → 買わなければ

3、形容词、助动词【たい】

变否定即"ない"形后  → 去"い" + ければ
①、新しい → 新しくない → 新しくなければ
②、軽い → 軽くない → 軽くなければ

「まで」的类型和用法


关于「まで」究竟属于什么助词,不同的文法书各有己见,但不外乎是补格助词和副助词2类。有一些书上说是这2种;有的书则认为只是副助词,在补格助词里不提。在这里我采用了前者进行说明。
1,补格助词
① 补格助词「まで」表示时空的终点。在「まで」前表示的时空范围内连续地或一直保持某种状态。
时间终点:「9時まで勉強します。」“我学习到9时。(9时前我一直学习。9时以后就不学习了。)”
空间终点:「北京まで飛行機で行きます。」“我乘飞机去北京。(再远就不去了。)”
使用「まで」经常与「から」共同使用。有关内容请查阅前一节「から」的内容。

②「まで」和「までに」的区別
a ,「まで」用在表示连续动作的结束时间,
如:「朝6時まで寝ます。」“睡到早晨6时。”
「来年までここにいます。」“到明年为止,我一直在这里。”
这里的「寝ます」和「います」都是连续动词。
b ,「までに」表示瞬间动词出现的最后时刻,即表示“……之前”。
如:「昼までに終わるでしょう。」“中午之前会完吧。”
「6時までに帰ってきます」“6时之前回来。” 这里的「終わる」和「帰る」都是瞬间动词。
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辨别「まで」和「までに」的题目。这时首先要判断哪个是连续动词,哪个是瞬间动词。一般情况下这个判断正确了,区别也就不成问题了。当然,平时使用也是遵循这个原则。
③「いつまでも」原意为:“到什么时候都……”可看作副词,译为:“永远”;
「どこまでも」原意为:“到任何地方都……”可看作副词,译为:“到底”;
「あくまでも」是由表示厌烦的「飽く」加「までも」构成,与「どこまでも」相同。
2,副助词。 副助词「まで」表示的内容有:
①表 示“甚至……”,“连……”。和「さえ」的用法类似。
「子供の喧嘩に大人まで出てきた。」“小孩子打架连大人都出来了。”
「そんなことをすると、子供にまで笑われる。」 “你干这样的事情,甚至孩子都要耻笑你呀!”
由于「まで」是副助词,所以接体言作主语时可以代替主格助词,宾语时也相同。但作补语时,必须和补格助词重叠。
②表示限定,用「までだ」表示“只能那样”「までもない」表示“没有必要”。
「本人が嫌だと言ったらそれまでだ。」“本人说不愿意,也只好这样了。”
「わざわざ行くまでもない。」“没有必要特意前去。”


「わけ」日文汉字写成「訳」、和「翻訳」的「訳」一样,但在使用当中是完全不同的。用在「翻訳」时,就是和中文的“翻译”的意思完全一样,除「翻訳」外,还有「通訳」、「訳す」等。

「訳」读作「わけ」时,单独使用是“理由”“原因”,是个实意名词。
例如:今日、彼が遅刻した訳が分からない。
(搞不清楚他今天迟到的原因。)
訳も無いのに彼は遅刻した。
(没有什么理由,他就迟到了。)

一般情况下,组成惯用形较多,特别是组成“补充型”惯用形很多。下面一一加以说明。
由于「わけ」是名词,所以在句子中前面必须是用言和助动词的连体形。

1、……わけがない/わけはない([没有理由]不可能……,不会……)
「 薬も飲まないで、治るわけがないでしょう。」
(不吃药,病怎能治好呢。[不能治好呀。])

2、……わけだ。/というわけだ。(当然……,自然……)
「彼はずっと日本にいるから、日本に詳しいわけだ。」
(他一直在日本,当然很了解日本情况呀。)

3、……わけではない。(并不是……,并非……)
「 私は普段料理を余り作らないが、料理が嫌いなわけではない。」
(我平时不大做菜,但并不是不爱做菜。)

4、……わけにはいかない。([因为没有条件]不可以……,不能……)
「 頭が痛いが、仕事が多いので、休む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头疼,但因为工作忙,不能休息。)

zjw读者提问的一句话:
「かならずしもぜんぶがしごとをもたなくてもいいわけでしょう。」
这句话是应用了2。的惯用形,同时还利用了
「かならずしも……なくてもいい」(未必一定要……)
所以可译为:“自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工作。”
语法总结1


1、…であろうと、…であろうと
「であろう」由「である」的未然形「ろ」加推量助动词「う」构成。这个句型表示[无论…,无论…] [无论…还是…]。
  *大人であろうと、子供であろうと、みんなこの番組が好きで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着个节目。)
2、…だけで(いい)
「だけ」起限定作用。「だけで」后续肯定表示在某种限定情况、状态下所出现的肯定的结果。
  *朝ご飯は牛乳とパンだけでいい。(早饭光牛奶和面包就行了。)
3、…なくてはならない
「なくてはならない」接在动词未然形下面,表示与行为者一直无关,非做不可的事情。[必须…] [非…不可]。
  *今日十一時までに帰らなくてはなりません。(今天必须在十一点之前回去。)
4、…とよい
「动词终止形+とよい」可表示建议。也可用「といい」。一般「とよい」用语书面语。
  *なにか困ったことがあったら、私に電話するとよいです。(如有什么为难的事,可以给我来个电话。)
5、これでは…
「これでは」假设若是出现前面提到的某种状态,就会出现某种结果,往往是讲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结果。
  *返すお金はない?これでは困るなあ。(没有钱还?这样,事情就不好办了。)
6、…にも
「にも」接在动词以及动词型活用助动词之后,表示[即使…也…] [不管…都…]。
  *電話をかけようにも、電話番号がわかりません。(即使想打电话也不知道电话号码。)
7、…というわけだ
「というわけだ」用于说明、解释某种情形、事情的原委,类似汉语的[是这么回事]等。
  *三十年先だったら、定年になるまでずっとローンを支払ってい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いうわけですか。(三十年后,也就是说到退休前一直要偿还贷款吗?)
8、…までもない
「まで」表程度。「までもない」接在动词连体形下面,表示事情尚未达到「まで」前面动词所表示的程度。[不必…] [用不着…] [无须…]。
  *こんな小さな事は院長に報告するまでもありません。(这点小事无须向院长报告。)
9、…とされている
「とされている」是词组「とする」的被动态,表示一般所公认的事实。
  *この病気は現代医学ではなかなかなおりにくいとされています。(据认为这种病在现代医学是很难治好的。)
10、必ずしも……ない
副词「必ずしも」和否定呼应使用,表示因有例外,所以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不一定……]。
  *辞書は必要ですが、参考書は必ずしも必要ではありません。(辞典是需要的,但是参考书不一定需要。)
语法总结2


1、…う(よう)か、…まいか
「まい」是表示否定推量的助动词。在口语中接在动词的终止形后面,非五段动词也可接在未然形后面。也可表示否定意义的决心和意志。「…う(よう)か、…まいか」是「まい」构成的惯用句型,表示[要…,还是不要…]。
  *今晩、映画を見ようか、見まいかと迷ういました。(我有点犹豫今晚要不要去看电影。)
2、めったに…ない
「めったに」下接否定语,表示[不常…] [很少…]。
  *こんなすばらしい試合はめったに見られませんね。(这么精彩的比赛可是少见。)
3、別に…ない
副词「別に」下接否定语,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并不…]。
  *味はまあまあで、別においしいものとは言えない。(味道一般,谈不上好吃。)
4、…ところから
「ところから」接在用言连体形之后表示后句判断的根据、理由,并暗示还有其它各种理由的存在。多用于书面语。
  *土が湿っているところから、昨夜は雨だったらしいと考えた。(从地上是湿的这一点来看,我想昨晚像是下过雨了。)
5、…どころか
「どころか」是接续助词,接在体言、形容动词词干(或连体形)、动词和形容词的连体形后面。「どころか」否认前项,并在后项提出与前项相差很远或内容相反的事实,后句内容积极或消极皆可。[不但…而且] [岂止…而且]。
  *彼と話をするのはいやなどころか、顔も見たくない。(不用说跟他说话,连看一眼也觉得讨厌。)
6、…というと
「…というと」用于揭示话题,表示[说起…] [若说] ,与「…といえば」相近。
  *外国語を習うには、どうすればいいか、というと、まずよく外国語で話すことです。(若说怎样才能学好外语,首先是要经常用外语说。)
7、…というほど…ない
「…というほど」表示达到某种值得一提、称得上的程度。可用于结句,也可后接体言。一般后接否定式。
  *この町にはデパートというほどのデパートはありません。(这镇上没有像样的百货商店。)
8、…はずがない
「はずがない」接在活用词连体形后面,表示讲话者认为[不可能…] [不会]有某事。
  *悪いことをしたのだから、このままですむはずがない。(做了坏事,不可能就这样算了。)
9、…をもとにして
此句型表示[以…为依据] [以…为参考]。「…をもととして」与「…をもとにして」意思相同,但多用于书面语。
  *この映画は同名小説をもとにして作りかえたものだ。(这部电影是以同名小说为素材改编的。)
10、…によっては
「によっては」与「によって」不同在于它强调的是个别,不是一般情况。表是[由于…不同…] [有时候…] [有的地方…] [某些…]。
* その話を聞けば、人によっては怒るかもしれない。(听了这话,有的人也许会生气。)
语法总结3


1、どんなに…か
「どんなに…か」表示感叹,一般用于书面语。
  *読んでみると、どんなにつまらないかわかるよ。(读了你就知道有多无聊。)
2、…てはどう
接在动词接「て」的连用形后面,表示提出某项建议提供考虑,征求意见。「…てはいかが」更客气。
  *夏休みに学生に社会調査をさせてはどう?(暑假让学生做次社会调查怎么样?)
3、…ぐらいは…
表示最低限度。[起码…] [最低限度…]的语气。
  *新聞など読めなくても、自分の名前ぐらいは書けるでしょう。(即使看不懂报纸什么的,起码自己的名字总会写的吧。)
4、…ではなく、…だ
「…ではなく、…だ」表示[不是…,而是…]。「…ではなく」接在名词或用言连体形+の的后面。
  *文法をよく知っているかどうかは問題ではなく、それより話せることが大切だ。(懂不懂语法不是个问题,会说才是主要的。)
5、…ことと存じます
「…ことと存じます」表示讲话人的推测,因表达方式非常恭敬,「こと」前面的定语要用表示尊敬的方式。[想必…]。
  *いい大学にご入学なさって、ご両親もお喜びになられたことと存じます。(您考上了好的大学,想必您的父母很高兴。)
6、なんにもならない
「なんにもならない」是个词组,表示[无济于事]。
  *車を買っても、免許がなくては、なんにもならない。(即使买了车,如果没有驾驶执照也是无济于事的。)
7、どうしても…ない
副词「どうしても」后续否定意义的词表示[怎么也不…]。
  *私はどうしてもあの人の意見に賛成できない。(我怎么也不能赞同他的意见。)
8、…ばかりに
「ばかりに」接在用言、活用词连体形后面,表示由于某种原因,做了平时不做的事情或只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不尽人意的结果。很多场合讲话者常有遗憾、后悔的感觉。
  *学歴がないばかりに、いい会社に就職できない。(只因为没有学历,所以不能在好的公司就职。)
9、そんなに…ない
「そんないに…ない」表示[不那么…] [不怎么…]。
  *おなかはそんなにすいていないが、のどがずいぶんかわいている。(肚子倒不怎么饿,嗓子可是干极了。)
10、二度と…ない
这个句型表示[再也不…]。
  *二度とあなたの顔なんか見たくないわ。(我再也不要看见你了。)
1、动词「かける」
  a、表悬挂。--->オーバーを洋服掛けにかけてください。(请把大衣挂在衣架上。)
  b、表示戴上、盖上等意思。--->目がますます悪くなって、もうめがねをかけないと、?澶巫证?姢à胜?胜辘蓼筏俊?眼睛越来越差,不戴眼镜已经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
  c、表示浇(水)等。--->ちょっと味が薄いから、ソースでもかけましょうか。(味道有点儿淡,浇点辣酱油吧。)
  d、表示花时间或金钱。--->二週間もかけてこのレポートを書きました。(花了两个星期写成了这篇学习报告。)
  *、慣用。--->医者にかける(就医)、声をかける(打招呼)、目をかける(加之照顾)、鼻にかける(自高自大)
  #、(接尾)接动词连用形表示动作的开始,中途。--->鶴は、織物を半分織りかけたまま、遠い空へ飛んでいってしまいました。(仙鹤留下织了一半的布,向遥远的天空飞去。)
2、终助词「かな」
  (接在体言、活用词连体形后面,用于口语。)
  a、表示自问。--->おや、何か音がしたけど、だれかきたのかな。(咦,有什么声音,是不是有人来了吧?)
  b、表示质疑。--->李さんの住所を君は知っているかな。(你知道老李的住址吗?)
  c、用「…ないかな」的形式表示盼望的心情。--->早く返事が来ないかな。(回信早点来就好了。)
3、接续词「それとも」「あるいは」「または」
  a、「それとも」只用与于疑问句之间的连接,一般用于口语。--->バナナ、それともみかん、どっちが食べたいの?(香蕉或者桔子,你想吃哪种?)
  b、「あるいは」既可用语疑问句之间,又可用于非疑问句场合,一般多用于书面。
用于疑问句时,可与「または」「それとも」替换。 --->医者を呼んで来ましょうか、あるいは薬でも買ってきますか。(去请医生来,还是买药来?)
非疑问句时主要用于词与词连接,一般选择前者的可能性较大,可与「または」替换。--->?ⅳ毪い锨啶违ぅ螗?蚴工盲茣??胜丹ぁ#ㄇ胗煤谏?幕蚶渡?哪??础#?BR>    用「AもあるいはBも…」的形式,不表示两者选一,而是表两者都…。--->傘も、あるいはレインコートもこの雨では全く役に立ちません。(这个雨伞或雨衣都不顶用。)
  c、「または」用于疑问句时可与「あるいは」「それとも」替换,用于非疑问句时可与「あるいは」替换。--->日本円または米ドルでお支払いができます。(可以用日元或美元支付。)
4、「込む」构成的复合动词 
  a、表示进入的意思。--->風が部屋の中に吹き込みました。(风吹进了房间。) 
  b、表示深入或持续。--->会議中、彼はずっと黙り込んでいます。(开会时,他一直沉默着。)
5、接尾词「中」
  a、读音为「ちゅう」时(一般写汉字),表示在某范围内,[在…之中]、[在…期间]。或表正在做某件事时,[正在…中]。--->睡眠中は静かにしてください。(睡觉时请安静。)
  b、读音为「じゅう」时(一般写假名),接在时间名词后表整个期间,接在场所、地名等名词后表整个范围。--->世界じゅうどこへも自由に行けるといいですね。(如能自由地去世界各地就好了。)
1、…ないで(なくて)すむ
这个句型表示[用不着…也行] [不…也可以]。
  *買わないですむなら買わないでください。(如果不买也可以的话,那就请别买。)
2、…と比較にならない
表示由于两者相差太大而不能放在一起比。
  *私の苦労などあなたたちとは比較になりません。(我的辛苦和你们不能比。)
3、さっぱり…ない
副词「さっぱり」后续否定的表达方式,表示[完全不…] [一点儿也不…]。
  *あの人の気持ちはさっぱりわかりません。(我一点儿也不明白他的意思。)
4、わけのわからない
「わけのわからない」是惯用词组,表示[莫名其妙的]等等。
  *そんなわけのわからないことを言うものではない。(不该说那些莫名其妙的话。)
5、どうやら…らしい(ようだ)
副词「どうやら」表示[仿佛] [多半]等意思,常和「らしい」「ようだ」「そうだ」等表示推量的助动词呼应使用。
  *どうやら君は僕より日本語になれるのが早かったみたいだね。(你好象比我快地习惯了日语的表达方式。)
6、(た)かと思うと
「かと思うと」接在动作过去时后面,表示刚完成前项,紧接着进行或出现后项。[以为是…却…] [刚…接…]等。
  *ゆうべは眠れなくて、やっと寝たかと思うと、もう朝だった。(昨晚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就已经是早晨了。)
7、…ように見える
这个句型表示[看上去像是…]。
  *本物のように見えますが、実は偽者です。(看上去像是真的,其实是假货。)
8、「动词连体形+かわりに」
「かわりに」接在名词+の、动词连体形后面,表示补偿、报答、替代等。句子前后项须是有同等价值,是可以交换的。
  *中国語を教えれあげるかわりに英語を教えれもらいました。(我教他汉语,请他教我英语。)
9、…にしてみれば
词组「…にしてみれば」是接续词用法的表达方式,表示站在那个立场上考虑的话。[在…看来] [作为…来说]。
  *母にしてみれば、これは無駄遣いです。(在母亲看来,这是浪费钱。)
10、て(は)いられない
前接动词连用形,表示动作的主题在心情上无法再保持原来的某种状态。
  *急ぐので、あしたまで待ってはいられません。(因为很急,所以不能等到明天。)
语法总结5+6


1、かといって
「かといって」是词组,表转折。[虽说是如此,但是…]。
  *不合格の学生がかわいそうだ。かといって合格させるわけにもいきません。(不及格的学生是很可怜,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让他及格。)
2、見劣りがする
惯用词组,表示相形见拙,逊色。
  *これと比べると、他はものはみな見劣りがするね。(跟这一比,其他的都相形见拙了。)
3、「手にする」
惯用语。表示拿在手里,或得到、获得。
  *かれはペンを手にして何かを書いています。(他手里拿着笔在写着什么。)
4、どうのこうの
「どうのこうの」是副词,表示[这呀那呀] [说长道短]。与此相似的表达有「どうこう」等。
  *今さらどうのこうのと言っても始まりません。(时至今日,再说这个说那个也没用了。)
5、道理で
「道理で」是个副词,表示[怪不得] [无怪乎]。
  *ゆうべ徹夜したのか、道理で眠そうな顔をしているね。(昨晚熬夜了吧?难怪一付睡眠不足的样子。)
6、…よりましだ
接名词、动词或活用词终止形之后,表示[总比…好]。
  *これもいいものじゃないけど、ないよりましだ。(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总比没有要强些。)
7、ばかにならない
惯用语,表示不可轻视,不可小看。
  *交通費もばかにならないから、近い所はなるべく歩いていく。(交通费也不可小看,所以路近的地方我尽可能走着去。)
8、…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接在动词连体形或动词否定式后面,表示由于受到某种情理等的约束和显示,不好做某件事。
  *いくらいやでも、やめるわけにはいかない。(无论怎么讨厌,也不能辞去不干。)
9、なにも…(ない)
「なにも」是个副词,下接否定表示[并(不…)] [(不)必…,(不)特别…]。
  *なにもわざわざ買いに行かなくてもいい、私のを使ってください。(不必特意去买,就用我的好了。)
10、…とは予想されなかった
表示[出乎意外] [不曾料到…]。
  *AチームはBチームに負けるとは予想されなかった。(没想到A队会输给B队。)
1、に限らず
接在名词后面,表示[不限于…] [不论…都] [不仅…]。
  *鈴木さんに限らず、誰でも油断すると失敗しますよ。(不仅是铃木,无论是谁如果疏忽了就会失败。)
2、…にともなって
接在名词、动词连体形后面表示[随着…] [伴随…]。
  *今後も工業の発展にともなって公害はひどくなるばかりだろう。(随着工业的发展,今后公害也将会越来越严重吧。)


3、ざるを得ない
「ざる」是文语否定助动词ず的连体形。「ざるを得ない」接在动词未然形后面,表示[不得不…]。一般限于文章中使用。
  *途中バスが故障したので帰らざるを得なかった。(半路上车坏了,我们不得不又回来了。)
4、…に決まっている
接在用言种植形式体言后面,表示[注定…] [必然…]。
  *薬を飲まなければ治らないに決まっている。(不吃药病必然不会好。)
5、…とする
接在动词、活用形的终止形后面,表示[假设…] [假定…]。
  *Xは5だとします。(假设X是5。)
6、…ねばならぬ
「ね」是否定助动词「ぬ」的假定形。「ねばならぬ」表示[必须…]。一般用于书面语。
  *レポートは土曜日までに出さねばならぬ。(学习报告必须在星期六之前交。)
7、…にしたがって
接在动词终止形后面,表示[随着…]。
  *国が豊かになるにしたがって、私たちの生活も豊かになりました。(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富足起来。)
8、…ばかりか
接在体言、用言连体形后面,意思与「ばかりでなく」相同。
  *あの人は漢字ばかりか、ひらがなもかたかなも書けない。(他不用说是汉字,就连平假名和片假名也不会写。)
9、…となっている
表示规定。
  *スピーチの内容は自由ですが、時間は八分以内となっています。(演说的内容可以自定,但时间规定八分钟以内。)
10、…とは思えない
语法总结7


1、…て見せる
表示一定做好某件事的决心和意志。
  *明日の試合には、きっと勝って見せるぞ。(明天的比赛我一定赢给你看。)
2、…における
接在名词后面,表示地点、场合,也可以表示[关于…方面]等含义。一般不用于口语。
  *音楽における彼の才能は実にすばらしいものです。(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实在了不起。)
3、…かのように
表示[好象]、[似乎]。
  *私を殴るかのように、父は手を上げました。(父亲扬起手,好象要打我似的。)
4、びくともしない
副词「びくとも」和「しない」呼应使用,表示一动也不动和处之坦然。
  *扉は押しても引いてもびくともしない。(无论是推还是拉,门还是一动不动。)
5、(た)とたん(に)
「とたん(に)」接在动词过去时或连体词「その」之后,表示[正在那一瞬间发生了…]。
  *そらは暗くなったとたん、雨が降り出した。(天刚黑,雨就下了起来。)
6、…どころではない
接在体言、用言、活用词后面表示强烈的否定。[岂止] [远非] [哪能]。
  *海は冷たかったどころじゃありません。まるで氷のようでした。(还水岂止是冷,简直就像冰。)
7、なんとも言えない
表示无法形容、难以表达、说不清。
  *あの人は本当になんとも言えない変な人だ。(他真是个无法形容的怪人。)
8、…からには
接在动词、活用词终止形后面,名词性谓语句用「であるからには」的形式。后续决心、判断、义务等内容,表示[既然…就…]。
  *中国に来たからには、中国の習慣にしたがいます。(既然来中国了,就遵循中国的习惯。)
9、う(よう)と
接续助词「と」接在助动词「う」「よう」「まい」后面,和「ても」相同,表示逆态假定前提。[不管…也] [即便…也] [无论…也]。
  *誰に何と言われようとかまわない。(不管谁说什么我也不在乎。)
10、一方だ
前接用言连体形,表示某种状态、倾向、情况[越来越…]。
  *「寒くなりましたね。」「ええ、これからは寒くなる一方ですね。」(天气冷起来了啊。)(是啊,往后该是越来越冷了。)
1、一概に…ない
这个句型表示[不能一概地…] [不能笼统地…]。
  *成績が悪い人は勉強が不まじめな人だとは一概に言えない。(不能一概而论说成绩不好的人都是学习不认真的人。)
2、いながらにして
习惯表达方式。表示[不出门就能…] [呆在(某个地方)就能…]。
  *電話のおかげで、いながらにしていろいろな人と話をすることができる。(由于有了电话不出门就能和许多人交谈。)
3、っぱなし
「っぱなし」是一种构词成分,接在动词连用形后面,表示对某种状态放置不管。
  *ラジオをかけっぱなしのまま眠っている。(开着收音机睡着了。)
4、…ことだ
前接用言连体形,表示[应该…] [最好…] 。之前动词一定是现在时。
  *休みには勉強のことなど忘れて、十分に楽しむことだ。(休息时就该把学习的事给忘了,玩个痛快。)
5、…ということは…ということだ
用来说明事物。[这就是说…] [这就说明…]。
  *この本が理解できたということは、よく勉強したということですよ。(这本书弄懂了,那就说明你很好地用功了。)
6、…ずには…ない
「ず」是否定助动词「ぬ」的连用形。「ずには」后续否定形式,表示[不…的话就不…]。
  *勉強の方法を変えずには、成績が上がるはずがない。(学习方法不改变的话,成绩就上不去。)
7、いずれにせよ
「いずれ」是代名词,表示「どちら」「どれ」的意思。「せよ」是「する」的命令形。「いずれにせよ」表示[不管怎么样…] 。
  *いずれにせよ、今度のことは君が悪い。(不管怎么说,这次的事情是你不好。)
8、とうてい…ない
副词「とうてい」和否定式或带有否定意义的词呼应使用,表示[怎么也做不到]。
  *国民の声を聞かずには、とうていよい政策をつくれない。(不倾听国民的呼声,是怎么也制定不出好的政策来的。)
9、ことに
常用于表达自己的惊讶或喜悦等感情,多接「驚く」「困る」「不思議」「残念」等词后。
  *うれしいことに、十年も続けた研究がとうとう成功した。(令人高兴的是,坚持十年的研究终于成功了。)
10、なんと…だろう
「なんと」是词组,做副词用。这个句型表示对眼前某一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感叹无比。讲话语气随便时,「なんと」可以变成「なんて」。[多么…啊]。
  *なんとかわいそうな子だろう。(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佛说入胎经

山中易人按:人们说释迦牟尼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乃真实不虚。两三千年前就把我们人类从受精到出生的全过程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现代科技正逐渐证明他老人家说的一点都不假。《佛说入胎经》是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堂弟难陀(他老人家还一位堂弟叫阿难)的对话记录的佛经,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实际上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望易学和佛学爱好者好好研读之。另外,将做母亲和父亲的网友最好也读读,结合科学生育的医学书籍来读会获益匪浅。
这部经文是这样引出的:释迦牟尼出家后,他的皇位传给了难陀,一日,释迦牟尼入定后看到难陀出家的机缘到了,于是就到难陀的皇宫乞食,可是难陀是有名的妻管严,当然,也主要是难陀老婆看大哥、二哥都出家了,难陀再出家皇位就空缺了,再者难陀也很爱他漂亮老婆……。于是,释迦牟尼就带难陀到天堂、地狱看了一翻,并特别把人出生的因果详细的讲了一遍……。
欢迎网友转载,最好注明出处: 中国周易在线 20TV.cn。另外,我们没有做白话翻译是因为:一,这部经文并不难懂;二,非高僧大德之人翻译出来会有偏差。在此请网友谅解!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与大比丘众无量人俱。尔时世尊。有弟名曰难陀。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乐见。难陀于彼缠绵恋着无暂舍离。染爱情重毕命为期。世尊观知受化时至。即于晨朝着衣持钵。将具寿阿难陀为侍者。入城乞食次至难陀门首而立。以大悲力放金色光。其光普照难陀宅中皆如金色。于时难陀便作是念。光明忽照定是如来。令使出看乃见佛至。即便速返白难陀曰。世尊在门。闻此语已。即欲速出迎礼世尊。时孙陀罗便作是念。我若放去。世尊必定与其出家。遂捉衣牵不令出去。难陀曰。今可暂放。礼世尊已我即却回。孙陀罗曰。共作要期方随意去。以庄湿额而告之曰。此点未干即宜却至。若迟违者罚金钱五百。难陀曰。可尔。即至门首顶礼佛足。取如来钵却入宅中。盛满美食持至门首。世尊遂去即与阿难陀。世尊现相不令取钵。如来大师威严尊重不敢唤住。复更授与阿难陀。阿难陀问曰。汝向谁边取得此钵。答曰。于佛边取。阿难陀曰。宜授与佛。答曰。我今不敢轻触。大师默然随去。世尊至寺。洗手足已。就座而坐。难陀持钵以奉。世尊食已告曰。难陀。汝食我残不。答言。我食。佛即授与。难陀食已。世尊告曰。汝能出家不。答言出家。然佛世尊昔行菩萨道时。于父母师长及余尊者所有教令曾无违逆。故得今时言无违者。即告阿难陀曰。汝与难陀剃除须发。答曰。如世尊教。即觅剃发人。为其落发。难陀见已告彼人曰。汝今知不。我当不久作转轮王。汝若辄尔剃我发者。当截汝腕。彼便大怖裹收刀具。即欲辞出。时阿难陀便往白佛。佛便自去。诣难陀处问言。难陀汝不出家。答言。出家。是时世尊。自持瓶水灌其顶上。净人即剃。便作是念。我今敬奉世尊。旦为出家暮当归舍。既至日晚寻路有行。尔时世尊。于其行路化作大坑。见已便念孙陀罗斯成远矣。无缘得去。我今相忆或容致死。如其命在至晓方行。忆孙陀罗愁苦通夜。尔时世尊知彼意已。告阿难陀曰。汝今宜去告彼难陀。令作知事人即便往报。世尊令尔作知事人。问曰。云何名为知事人。欲作何事。答曰。可于寺中捡挍。众事。问曰。如何应作。答言。具寿凡知事者。若诸比丘出乞食时。应可洒扫寺中田地。取新牛粪次第净涂。作意防守勿令失落。有平章事当为白僧。若有香花应行与众。夜闭门户至晓当开。大小行处常须洗拭。若于寺中有损坏处。即应修补。闻是教已。答言。大德如佛所言我皆当作。时诸比丘于小食时执持衣钵。入劫比罗城为行乞食。于时难陀见寺无人。便作是念。我扫地了即可还家。遂便扫地。世尊观知。以神通力。令扫净处粪秽还满。复作是念。我除粪秽。方可言归。放帚收持粪秽无尽。复作是念。闭户而去。世尊即令闭一房竟更闭余户。彼户便开。遂生忧恼。复作是念。纵贼损寺此亦何伤。我当为王更作百千好寺倍过于是。我宜归舍。若行大路恐见世尊。作是思量即趣小径。佛知其念从小道来。既遥见佛不欲相遇。路傍有树枝荫低垂。即于其下隐身而住。佛令其树举枝高上其身露现。佛问难陀。汝何处来可随我去。情生羞耻从佛而行。佛作是念此于其妇深生恋着。宜令舍离。为引接故。出劫比罗城。诣室罗伐。既至彼已。住毗舍佉鹿子母园。佛念难陀愚痴染惑。尚忆其妻爱情不舍。应作方便令心止息。即告之曰。汝先曾见香醉山不。答言未见。若如是者捉我衣角。即就捉衣。于时世尊犹如鹅王。上升虚空至香醉山。将引难陀左右顾盼。于果树下见雌猕猴。又无一目即便举面直视世尊。佛告难陀曰。汝见此瞎猕猴不。白佛言见。佛言。于汝意云何。此瞎猕猴比孙陀罗谁为殊胜。答言。彼孙陀罗是释迦种。犹如天女。仪容第一举世无双。猕猴比之。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佛言。汝见天宫不答言未见。可更捉衣角。即便执衣还。若鹅王上虚空界至三十三天。告难陀曰。汝可观望天宫胜处。难陀即往欢喜园。婇身园粗身园交合园圆生树善法堂。如是等处诸天苑园花果浴池游戏之处。殊胜欢娱悉皆遍察。次入善见城中。复见种种鼓乐丝竹微妙音声。廊宇疏通床帷映设。处处皆有天妙婇女。共相娱乐。难陀遍观见一处所。唯有天女而无天子。便问天女曰。何因余处男女杂居受诸快乐。汝等何故唯有女人。不见男子。天女答曰。世尊有弟名曰难陀。投佛出家专修梵行。命终之后当生此间。我等于此相待。难陀闻已踊跃欢欣速还佛所。世尊问言。汝见诸天胜妙事不。答言已见。佛言。汝见何事。彼如所见具白世尊。佛告难陀。见。天女不。答言已见。此诸天女比孙陀罗。谁为殊妙。白言世尊。以孙陀罗比此天女。还如香醉山内以瞎猕猴比孙陀罗。百千万倍不及其一。佛告难陀修净行者有斯胜利。汝今宜可坚修梵行。当得生天受斯快乐。闻已欢喜默然而住。尔时世尊便与难陀。即于天没至逝多林。是时难陀思慕天宫而修梵行。佛知其意。告阿难陀曰。汝今可去告诸比丘。不得一人与难陀同座而坐。不得同处经行。不得一竿置衣。不得一处安钵及着水瓶。不得同处读诵经典。阿难陀传佛言教告诸比丘。比丘奉行皆如圣旨。是时难陀既见诸人不共同聚。极生羞愧。后于一时。阿难陀与诸比丘。在供侍堂中。缝补衣服。难陀见已便作是念。此诸比丘。咸弃于我不同一处。此阿难陀既是我弟。岂可相嫌。即去同坐。时阿难陀速即起避。彼言。阿难陀。诸余比丘事容见弃。汝是我弟何乃亦嫌。阿难陀曰。诚有斯理。然仁行别道。我遵异路。是故相避。答曰何谓我道云何尔路。答曰。仁乐生天而修梵行。我求圆寂而除欲染。闻是语已倍加忧戚。
尔时世尊知其心念。告难陀曰。汝颇曾见捺洛迦不。答言未见。佛言。汝可捉我衣角。即便就执。佛便将去往地狱中。尔时世尊在一边立。告难陀曰。汝今可去观诸地狱。难陀即去。先见灰河。次至剑树粪屎火河。入彼观察。遂见众生受种种苦。或见以钳拔舌捩齿抉目。或时以锯 [ 利 - 禾 + 皮 ] 解其身。或复以斧斫。截手足。或以牟 [ 矛 *( 替 - 曰 + 貝 )] 镵身。或以捧打槊刺。或以铁锤粉碎。或以镕铜灌口。或上刀山剑树碓捣石磨铜柱铁床受诸极苦。或见铁镬猛火沸腾热焰洪流煮有情类。见如是等受苦之事。复于一铁镬空煮炎热中无有情。睹此忧惶。问狱卒曰何因缘故。自余铁镬皆煮有情。唯此镬中空然沸涌。彼便报曰佛弟难陀。唯愿生天专修梵行。得生天上暂受快乐。彼命终后入此镬中。是故我今然镬相待。难陀闻已生大恐怖。身毛皆竖白汗流出。作如是念。此若知我是难陀者。生叉镬中。即便急走诣世尊处。佛言。汝见地狱不。难陀悲泣雨泪哽咽而言。出微细声白言已见。佛言汝见何物。即如所见具白世尊。佛告难陀。或愿人间或求天上勤修梵行有如是过。是故汝今当求涅槃。以修梵行勿乐生天而致勤苦。难陀闻已情怀愧耻默无所对。尔时世尊知其意已。从地狱出至逝多林。即告难陀及诸比丘曰。内有三垢。谓是淫欲嗔恚愚痴。是可弃舍。是应远离。法当修学。
尔时世尊。住逝多林未经多日。为欲随缘化众生故。与诸徒众往占波国。住揭伽池边。时彼难陀与五百比丘。亦随佛至往世尊所。皆礼佛足在一面坐。时佛世尊见众坐定。告难陀曰。我有法要。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所谓入母胎经。汝当谛听。至极作意善思念之。我今为说。
难陀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难陀。虽有母胎有入不入。云何受生入母胎中。若父母染心共为淫爱。其母腹净月期时至。中蕴现前。当知尔时名入母胎。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中蕴有情。或有二手二足。或四足多足或复无足。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若天中有头便向上。人傍生鬼横行而去。地狱中有头直向下。凡诸中有皆具神通乘空而去。犹如天眼远观生处。言月期至者谓纳胎时。难陀有诸女人。或经三日。或经五日半月一月。或有待缘经久期水方至。若有女人身无威势。多受辛苦形容丑陋无好饮食。月期虽来速当止息。犹如干地洒水之时即便易燥。若有女人身有威势。常受安乐仪容端正得好饮食。所有月期不速止息。犹如润地水洒之时即便难燥。云何不入。父精出时母精不出。母精出时父精不出。若俱不出皆不受胎。若母不净父净。若父不净母净。若俱不净亦不受胎。若母阴处为风病所持。或有黄病痰癊。或有血气胎结。或为肉增。或为服药。或麦腹病蚁腰病。或产门如驼口。或中如多根树。或如犁头。或如车辕。或如藤条。或如树叶。或如麦芒。或腹下深。或有上深。或非胎器。或恒血出。或复水流。或如鸦口常开不合。或上下四边阔狭不等。或高下凹凸。或内有虫食烂坏不净。若母有此过者。并不受胎。或父母尊贵。中有卑贱。或中有尊贵。父母卑贱。如此等类亦不成胎。若父母及中有俱是尊贵。若业不和合亦不成胎。若其中有于前境处无男女二爱亦不受生。
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于过去生所造诸业。而起妄想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风大雨及云雾想。或闻大众闹声。作此想已。堕业优劣。复起十种虚妄之相。云何为十。我今入宅。我欲登楼。我升台殿。我升床座。我入草庵。我入叶舍。我入草丛。我入林内。我入墙孔。我入篱间。难陀其时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应知受生名羯罗蓝。父精母血非是余物。由父母精血和合因缘。为识所缘依止而住。譬如依酪瓶钻人功。动转不已得有酥出。异此不生。当知父母不净精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
复次难陀。有四譬喻。汝当善听。如依青草虫乃得生。草非是虫虫非离草。然依于草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身作青色。难陀当知。父精母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因缘和合大种根生。如依牛粪生虫。粪非是虫虫非离粪。然依于粪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身作黄色。难陀当知。父精母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因缘和合大种根生。如依枣生虫。枣非是虫。虫非离枣。然依于枣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身作赤色。难陀当知。父精母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因缘和合大种根生。如依酪生虫身作白色。广说乃至因缘和合大种根生。复次难陀依父母不净羯罗蓝故。地界现前坚鞕为性。水界现前湿润为性。火界现前温暖为性。风界现前轻动为性。难陀若父母不净羯罗蓝身。但有地界无水界者便即干燥悉皆分散。譬如手握干糗灰等。若但水界无地界者即便离散。如油渧水。由水界故地界不散。由地界故水界不流。难陀羯罗蓝身。有地水界无火界者。而便烂坏。譬如夏月阴处肉团。难陀羯罗蓝身但有地水火界无风界者。即便不能增长广大。此等皆由先业为因更互为缘。共相招感识乃得生。地界能持。水界能摄。火界能熟。风界能长。难陀又如有人若彼弟子熟调沙糖。即以气吹令其增广。于内虚空犹如藕根。内身大种地水火风业力增长亦复如是。难陀非父母不净有羯罗蓝体。亦非母腹。亦非是业。非因非缘。但由此等众缘和会。方始有胎。如新种子不被风日之所损坏。坚实无穴藏举合宜。下于良田并有润泽。因缘和合方有牙茎。枝叶花果次第增长。难陀此之种子。非离缘合牙等得生。如是应知非唯父母非但有业及以余缘而胎得生。要由父母精血因缘和合方有胎耳。难陀。如明眼人为求火故将日光珠置于日中。以干牛粪而置其上。方有火生。如是应知。依父母精血因缘合故方有胎生。父母不净成羯罗蓝号之为色。受想行识即是其名说为名色。此之蕴聚可恶名色托生诸有。乃至少分刹那我不赞叹。何以故。生诸有中是为大苦。譬如粪秽少亦是臭。如是应知生诸有中少亦名苦。此五取蕴色受想行识。皆有生住增长及以衰坏。生即是苦。住即是病。增长衰坏即是老死。是故难陀。谁于有海而生爱味。卧母胎中受斯剧苦

复次难陀。如是应知凡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注:指人怀胎38个七天,共266天,将近9个月)。
初七日(注:第1个七天)时胎居母腹。如 [ 打 - 丁 + 屑 ] 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名羯罗蓝。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方始现前,难陀。
第二七日(注:第2个七天)胎居母腹。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于母腹中。有风自起名为遍触。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頞部陀。状如稠酪。或如凝酥。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四界现前。难陀。
第三七日(注:第3个七天,下同)广说如前。于母腹中。有风名刀鞘口。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曰闭尸。状如铁箸。或如蚯蚓。于七日中四界现前。
难陀,第四七日广说如前。于母腹中。有风名为内门。从先业生吹击胎箭名为健南。状如鞋楥。或如温石。于七日中四界现前。
难陀,第五七日广说如前。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摄持。此风触胎有五相现。所谓两臂两 [ 月 * 坒 ] 及头。譬如春时天降甘雨。树林郁茂增长枝条。此亦如是五相显现。
难陀第六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广大。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肘两膝。如春降雨荑草生枝。此亦如是四相显现。
难陀。第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为旋转。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手两脚。犹如聚沫。或如水苔。有此四相。
难陀。第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翻转。此风触胎有二十相现。谓手足十指。从此初出。犹如新雨树根始生。
难陀。第九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分散。此风触胎有九种相现。谓二眼二耳二鼻并口。及下二穴。
难陀。第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坚鞕。令胎坚实。即此七日于母胎中。有风名曰普门。此风吹胀胎藏。犹如浮囊。以气吹满。
难陀。第十一七日。于母胎中。有风名曰疏通。此风触胎令胎通彻。有九孔现。若母行立坐卧作事业时。彼风旋转虚通。渐令孔大。若风向上上孔便开。若向下时即通下穴。譬如锻师及彼弟子以槖扇时上下通气。风作事已即便隐灭。
难陀。第十二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曲口。此风吹胎。于左右边作大小肠犹如藕丝。如是依身交。络而住。即此七日。复有风名曰穿发。于彼胎内作一百三十节无有增减。复由风力作百一禁处。
难陀。第十三七日。于母腹中。以前风力知有饥渴。母饮食时所有滋味。从脐而入藉以资身。
难陀。第十四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线口。其风令胎生一千筋。身前有二百五十。身后有二百五十。右边二百五十。左边二百五十。
难陀。第十五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莲花。能与胎子。作二十种脉。吸诸滋味。身前有五。身后有五。右边有五。左边有五。其脉有种种名及种种色。或名伴。或名力。或名势。色有青黄赤白豆苏油酪等色。更有多色共相和杂。难陀。其二十脉。别各有四十脉。以为眷属。合有八百吸气之脉。于身前后左右。各有二百。难陀。此八百脉。各有一百道脉眷属相连合有八万。前有二万。后有二万。右有二万。左有二万。难陀。此八万脉。复有众多孔穴。或一孔二孔。乃至七孔。一一各与毛孔相连。犹如藕根有多孔隙。
难陀。第十六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甘露行。此风能为方便。安置胎子二眼处所。如是两耳两鼻口咽胸臆。令食入得停贮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譬如陶师及彼弟子。取好泥团安在轮上。随其器物形势安布令无差舛。此由业风能作如是。于眼等处随势安布。乃至能令通过出入气息。亦无爽失。
难陀。第十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毛拂口。此风能于胎子眼耳鼻口咽喉胸臆食入之处。令其滑泽。通出入气息。安置处所。譬如巧匠若彼男女。取尘翳镜以油及灰。或以细土揩拭令净。此由业风能作如是。安布处所无有障碍。
难陀。第十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如日月轮大云覆蔽。猛风忽起吹云四散。光轮清净。难陀。此业风力。令其胎子六根清净亦复如是。
难陀。第十九七日。于母腹内。令其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腹时。先得三根。谓身命意。
难陀。第二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坚固。此风依胎左脚生指节二十骨。右脚亦生二十骨。足跟四骨髆有二骨。膝有二骨。 [ 月 * 坒 ] 有二骨。腰髁有三骨。脊有十八骨。胁有二十四骨。复依左手生指节二十骨。复依右手亦生二十。腕有二骨。臂有四骨。胸有七骨。肩有七骨。项有四骨。颔有二骨。齿有三十二骨。髑髅四骨。难陀。譬如塑师或彼弟子先用鞕木作其相状。次以绳缠。后安诸泥。以成形像。此业风力安布诸骨亦复如是。此中大骨数有二百。除余小骨。
难陀。第二十一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生起。能令胎子身上生肉。譬如泥师先好调泥泥于墙壁。此风生肉亦复如是。
难陀。第二十二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浮流。此风能令胎子生血。
难陀。第二十三七日于母腹内。有风名曰净持。此风能令胎子生皮。
难陀。第二十四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滋漫。此风能令胎子皮肤光悦。
难陀。第二十五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持城。此风能令胎子血肉滋润。
难陀。第二十六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生成。能令胎子身生发毛爪甲。此皆一一共脉相连。
难陀。第二十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曲药。此风能令胎子发毛爪甲悉皆成就。难陀。由其胎子先造恶业悭涩吝惜。于诸财物坚固执着不肯惠施。不受父母师长言教。以身语意造不善业。日夜增长当受斯报。若生人间。所得果报皆不称意。若诸世人以长为好彼即短。若以短为好彼即长。以粗为好彼即细。若以细为好彼即粗。若支节相近为好。彼即相离。若相离为好彼即相近。若多为好彼即少。若少为好彼即多。爱肥便瘦。爱瘦便肥。爱怯便勇。爱勇便怯。爱白便黑。爱黑便白。难陀。又由恶业感得恶报。聋盲喑哑愚钝丑陋。所出音响人不乐闻。手足挛躄形如饿鬼。亲属皆憎不欲相见。况复余人。所有三业向人说时。他不信受不将在意。何以故。由彼先世造诸恶业。获如是报。难陀。由其胎子先修福业好施不悭怜愍贫乏。于诸财物无吝着心。所造善业日夜增长。当受胜报。若生人间。所受果报悉皆称意。若诸世人以长为好则长。若以短为好则短。粗细合度支节应宜。多少肥瘦勇怯颜色无不爱者。六根具足端正超伦。词辩分明音声和雅。人相皆具见者欢喜。所有三业向人说时。他皆信受敬念在心。何以故。由彼先世造诸善业。获如是报。难陀。胎若是男。在母右胁蹲居而坐。两手掩面向母脊住。若是女者在母左胁蹲居而坐。两手掩面向母腹住。在生藏下熟藏之上。生物下镇熟物上刺。如缚五处插在尖摽。若母多食或时少食。皆受苦恼。如是若食极腻或食干燥。极冷极热。咸淡苦醋。或太甘辛。食此等时皆受苦痛。若母行欲。或急行走。或时危坐。久坐久卧。跳踯之时悉皆受苦。难陀当知。处母胎中。有如是等种种诸苦。逼迫其身不可具说。于人趣中受如此苦。何况恶趣地狱之中苦难比喻。是故难陀。谁有智者。乐居生死无边苦海受斯厄难。
难陀。第二十八七日。于母腹中。胎子便生八种颠倒之想。云何为八。所谓屋想。乘想。园想。楼阁想。树林想。床座想。河想。池想。实无此境妄生分别。
难陀。第二十九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花条。此风能吹胎子。令其形色鲜白净洁。或由业力令色黧黑。或复青色。更有种种杂类颜色。或令干燥无有滋润。白光黑光随色而出。
难陀。第三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铁口。此风能吹胎子。发毛爪甲令得生长。白黑诸光皆随业现。如上所说。
难陀。第三十一七日。于母腹中胎子渐大。如是三十二七。三十三七。三十四七日已来。增长广大。
难陀。第三十五七日。子于母腹支体具足。
难陀。第三十六七日。其子不乐住母腹中。
难陀。第三十七七日。于母腹中。胎子便生三种不颠倒想。所谓不净想。臭秽想。黑暗想。依一分说。
难陀。第三十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蓝花。此风能令胎子转身向下。长舒两臂趣向产门。次复有风名曰趣下。由业力故。风吹胎子。令头向下双脚向上。将出产门。难陀。若彼胎子。于前身中造众恶业。并堕人胎。由此因缘将欲出时。手脚横乱不能转侧。便于母腹以取命终。时有智慧女人。或善医者。以暖苏油。或榆皮汁及余滑物。涂其手上。即以中指夹薄刀子利若锋芒。内如粪厕黑闇臭秽可恶坑中。有无量千虫恒所居止。臭汁常流精血腐烂深可厌患。薄皮覆盖恶业身疮。于斯秽处。推手令入。以利刀子脔割儿身。片片抽出。其母由斯受不称意极痛辛苦。因此命终。设复得存与死无异。难陀。若彼胎子善业所感。假令颠倒不损其母。安隐生出不受辛苦。难陀。若是寻常无此厄者。至三十八七日。将欲产时母受大苦。性命几死方得出胎。难陀。汝可审观。当求出离。
尔时世尊复告难陀。汝今既知胎苦生苦。应识凡受胎生者是极苦恼。初生之时。或男或女。堕人手内。或在衣等。安在日中。或在阴处。或置摇车。或居床席怀抱之内。由是因缘。皆受酸辛楚毒极苦。难陀。如牛剥皮近墙而住。被墙虫所食。若近树草树草虫食。若居空处诸虫唼食。皆受苦恼。初生亦尔。以暖水洗受大苦恼。如癞病人皮肤溃烂脓血横流。加之杖捶极受楚切。生身之后。饮母血垢而得长大。言血垢者。于圣法律中即乳汁是。难陀。既有如是种种极苦。无一可乐。谁有智者。于斯苦海而生爱恋。常为流转无有休息。生七日已。身内即有八万户虫。纵横啖食。难陀。有一尸虫名曰食发。依发根住常食其发。有二户虫。一名伏藏。二名粗头。依头而住常食其头。有一户虫。名曰绕眼。依眼而住常食于眼。有四户虫一名驱逐。二名奔走。三名屋宅。四名圆满。依脑而住常食于脑。有一户虫名曰稻叶。依耳食耳。有一户虫。名曰藏口。依鼻食鼻。有二户虫。一名遥掷。二名遍掷。依唇食唇。有一户虫。名曰蜜叶。依齿食齿。有一户虫。名曰木口。依齿根食齿根。有一户虫名曰针口。依舌食舌。有一户虫。名曰利口。依舌根食舌根。有一户虫。名曰手圆。依齶食齶。复有二户虫。一名手网。二名半屈。依手掌食手掌。有二户虫。一名短悬。二名长悬。依腕食腕。有二户虫。一名远臂。二名近臂。依臂食臂。有二户虫。一名欲吞。二名已吞。依喉食喉。有二户虫。一名有怨。二名大怨。依胸食胸。有二户虫。一名螺贝。二名螺口。依肉食肉。有二户虫。一名有色。二名有力。依血食血。有二户虫。一名勇健。二名香口。依筋食筋。有二户虫。一名不高。二名下口。依脊食脊。有二户虫。俱名脂色。依脂食脂。有一户虫。名曰黄色。依黄食黄。有一户虫。名曰真珠。依肾食肾。有一户虫。名曰大真珠。依腰食腰。有一户虫。名曰未至。依脾食脾。有四户虫。一名水命。二名大水命。三名针口。四名刀口。依肠食肠。有五户虫。一名月满。二名月面。三名晖曜。四名晖面。五名别住。依右胁食右胁。复有五虫。名同于上。依左胁食左胁。复有四虫。一名穿前。二名穿后。三名穿坚。四名穿住。依骨食骨。有四户虫。一名大白。二名小白。三名重云。四名臭气。依脉食脉。有四户虫。一名师子。二名备力。三名急箭。四名莲花。依生藏食生藏。有二户虫。一名安志。二名近志。依熟藏食熟藏。有四户虫。一名盐口。二名蕴口。三名网口。四名雀口。依小便道食尿而住。有四户虫。一名应作。二名大作。三名小形。四名小束。依大便道食粪而住。有二户虫。一名黑口。二名大口。依髀食髀。有二户虫。一名癞。二名小癞。依膝食膝。有一户虫。名曰愚根。依胫食胫。有一户虫。名曰黑项。依脚食脚。难陀。如此之身甚可厌患。如斯色类。常有八万户虫。日夜啖食。由此令身热恼羸瘦疲困饥渴。又复心有种种苦恼。忧愁闷绝众病现前。无有良医能为除疗。难陀。于大有海生死之中。有如是苦。云何于此而生爱乐。复为诸神病之所执持。所谓天神龙神八部所持及诸鬼神。乃至羯吒布单那。及余禽兽诸魅所持。或为日月星辰所厄。此等鬼神作诸病患。逼恼身心。难可具说。
佛告难陀。谁于生死乐入母胎。受极辛苦。如是生成。如是增长。饮母乳血及诸饮食。妄生美想渐至长成。假令身得安乐无病。衣食恣情寿满百岁。于此生中睡眠减半。初为婴儿。次为童子。渐至成长。忧悲患难众病所逼。无量百苦触恼其身。难可说尽。身内诸苦难忍受时。不愿存生意便求死。如是之身苦多乐少。虽复暂住必当谢灭。难陀。生者皆死无有常存。假使药食资养寿命得延年岁。终归不免死王所杀送往空田。是故当知。生无可乐。来世资粮应勤积集。勿作放逸。精修梵行。莫为懒惰。于诸利行法行功德行纯善行。常乐修习。恒观自身善恶二业。系在于心。勿令后时生大追悔。一切所有爱乐之事。皆悉别离。随善恶业趣于后世。难陀。寿命百年有其十位。初谓婴儿位卧于襁褓。二谓童子乐为儿戏。三谓少年受诸欲乐。四谓少壮勇健多力。五谓盛年有智谈论。六谓成就能善思量巧为计策。七谓渐衰善知法式。八谓朽迈众事衰弱。九谓极老无所能为。十谓百年是当死位。难陀。梗概大位略说如是。计准四月以为一时。百年之中有三百时。于春夏冬各有其百。一年十二月总有一千二百月。若半月为数。总有二千四百半月。于三时中各有八百半月。总有三万六千昼夜。一日再食总有七万二千度食。虽有缘不食亦在其数。不食缘者。所谓嗔恨不食遭苦不食。或求索不得。睡眠持斋掉戏不食。事务不食。食与不食而共合集。数有尔许。并饮母乳。人命百年我已具说。年月昼夜及饮食数。汝应生厌。难陀。如是生成长大身有众病。所谓头目耳鼻舌齿咽喉胸腹手足疥癞癫狂水肿欬嗽风黄热癊众多疟病支节痛苦。难陀。人身有如是病苦。复有百一风病。百一黄病。百一痰癊病。百一总集病。总有四百四病。从内而生。难陀。身如痈箭。众病所成。无暂时停。念念不住。体是无常苦空无我。恒近于死败坏之法不可保爱。难陀。凡诸众生复有如是生受苦痛。谓截手足眼耳鼻舌头及支分。复受狱囚枷锁杻械鞭打拷楚饥渴困苦寒热雨雪蚊虻蚁子。风尘猛兽及诸恶触。种种诸恼无量无边难可具说。有情之类常在如是坚鞕苦中。爱乐沉没。诸有所欲苦为根本。不知弃舍更复追求。日夜煎迫身心被恼。内起烧然无有休息。如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四威仪中行立坐卧。亦皆是苦。若常行时不立坐卧。即受苦无乐。若常立时不行坐卧。若坐不行立卧。若卧不行立坐。皆受极苦而无安乐。难陀。此等皆是舍苦求苦。唯是苦生。唯是苦灭。诸行因缘相续而起。如来了知故。说有情生死之法。诸行无常非真究竟。是变坏法不可保守。当求知足深生厌患勤求解脱。难陀。于善趣中。有情之类。生处不净苦剧如是。种种虚诳说不可尽。何况具说于三恶趣饿鬼傍生地狱有情所受楚毒难忍之苦。
复次难陀。有其四种入于母胎。云何为四。一者有情正念入。正念住。正念出。二者正念入。正念住。不正念出。三者正念入。不正念住出。四者三皆不正念。谁是正念入住出。如有一类凡夫有情。性爱持戒。数习善品。乐为胜事。作诸福行。极善防护。恒思质直不为放逸。有大智慧临终无悔。即便受生。或是七生预流。或是家家。或是一来。或是一间。此人由先修善行故。临命过时虽苦来逼受诸痛恼。心不散乱正念而终。复还正念入母胎内。了知诸法由业而生。皆从因缘而得生起。常与诸魔作居止处。难陀应知。此身恒是一切不净窟宅。体非常住。是愚痴物诱诳迷人。此身以骨而作机关。筋脉相连通诸孔穴。脂肉骨髓共相缠缚。以皮覆上不见其过。于热窟中不净充满。发毛爪齿分位差别。执我我所故。恒被拘牵不得自在。常出涕唾秽污流污黄水痰癊烂坏脂腻肾胆肝肺大肠小肠屎尿可恶。及诸虫类周遍充满。上下诸孔常流臭秽。生熟二藏盖以薄皮是谓行厕。汝应观察。凡食啖时牙齿咀嚼。湿以涎唾咽入喉中。髓脑相和流津腹内。如犬咬枯骨妄生美想。食至脐间呕逆覆上还复却咽。难陀。此身元从羯罗蓝。頞部陀。闭尸。健南。钵罗奢佉。不净秽物。而得生长。婴儿流转乃至老死轮回系缚如黑闇坑。如臭坏井。常以咸淡苦辛酸等食味而为资养。又母腹火烧煮身根不净粪锅。常婴热苦。母若行立坐卧之时如被五缚。亦如火炙难可堪忍。无能为喻。难陀。彼胎虽在如是粪秽坑中众多苦切。由利根故心不散乱。复有一类薄福有情。在母腹内或横或倒。由其先业因缘力故。或由母食冷热碱酸甘辛苦味不善调故。或饮浆水过量。或多行淫欲。或饶疾病。或怀愁恼。或时倒地。或被打拍。由是等缘母身壮热。由身热故胎亦烧然。由烧然故受诸苦恼。由有苦故便即动转。由动转故。或身横覆不能得出。有善解女人。以苏油涂手。内母腹中。缓缓触胎令安本处。手触着时。胎子即便受大苦恼。难陀。譬如幼小男女人以利刀削破皮肉散灰于上。由斯便有大苦恼生。胎子楚毒亦复如是。虽受此痛。由利根故正念不散。难陀。此胎如是住母腹中。受如斯苦。又欲产时辛苦而出。由彼业风令手交合。支节拳缩受大剧苦。欲出母胎身体青瘀。犹如初肿难可触着。饥渴逼迫心悬热恼。由业因缘被风推出。既出胎已被外风触如割涂炭。手衣触时皆受极苦。虽受此苦。由上利根故正念不乱。于母腹中知入住出悉皆是苦。难陀。谁当乐入如是胎中。难陀。谁是于母腹正念入住不正念出。难陀。如有一类凡夫有情。性乐持戒修习善品。常为胜事作诸福行。其心质直不为放逸。少有智慧临终无悔。或是七生预流。或是家家。或是一来。或是一间。此人先修善行临命终时。虽苦来逼受诸痛恼。心不散乱。复还正念入母胎中。了知诸法由业而生。皆从因缘而得生起。广说如上。乃至出胎。虽受如是诸极苦楚。由是中利根故入住正念。不正念出。广说如上。乃至谁当乐入如是胎中。
难陀。谁是正念入胎。不正住出。难陀。如有一类凡夫有情。性乐持戒修习善品。常为胜事作诸福行。广说如上。乃至临终无悔。或是七生预流等。临命终时众苦来逼。虽受痛恼心不散乱。复还正念入母胎中。由是下利根故。入胎时知住出不知。广说如上。乃至谁当乐入如是胎中。
难陀。谁是入住出俱不正念。如有一类凡夫有情。乐毁净戒不修善品。常为恶事作诸恶行。心不质直多行放逸。无有智慧贪财悭吝。手常拳缩不能舒展。济惠于人恒有希望。心不调顺。见行颠倒。临终悔恨。诸不善业皆悉现前。当死之时猛利楚毒痛恼逼切。其心散乱。由诸苦恼。不自忆识我是何人。从何而来今何处去。难陀。是谓三时皆无正念。广说如上。难陀。此诸有情生在人中。虽有如是无量苦恼。然是胜处。于无量百千俱胝劫中。人身难得。若生天上常畏坠堕。有爱别离苦。命欲终时。余天告言。愿汝当生世间善趣。云何世间善趣。谓是人天。人趣难得。远离难处更复是难。云何恶趣。谓三恶道。地狱趣者。常受苦切极不如意。猛利楚毒难可譬喻。饿鬼趣者。性多嗔恚无柔软心。谄诳杀害以血涂手。无有慈悲形容丑陋见者恐怖。设近于人受饥渴苦。恒被障碍。傍生趣者。无量无边。作无义行无福行无法行无善行无淳质行。互相食啖。强者凌弱。有诸傍生。若生若长若死。皆在暗中不净粪尿垢秽之处。或时暂明。所谓蜂蝶蚊蚁蚤虱蛆虫之类。自余复有无量无边。生长常暗。由彼先世是愚痴人。不听经法恣身语意。贪着五欲。造众恶事。生此类中受愚迷苦。难陀。复有无量无边傍生有情。生长及死皆在水中。所谓鱼鳖鼋鼍蝉蛭蚌蛤虾蟆之类。由先世业身语意恶。如上广说。难陀。复有无量无边傍生有情。闻屎尿香。速往其处以为食饮。所谓猪羊鸡犬狐貉雕鹫乌蝇蜣螂禽兽之类。皆由先世恶业所招。受如是报。难陀。复有无量无边傍生之类。常以草木及诸不净。充其饮食。所谓象马驼牛驴骡之属。乃至命终由先恶业。受如是报。
复次难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烧然极大炎热。无一众生不被烧煮。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炽盛猛火。贪求前境色声香味触法。难陀。云何名为炽盛猛火。谓是贪嗔痴火。生老病死火。忧悲苦恼毒害之火。常自烧然无一得免。难陀。懈怠之人多受众苦。烦恼婴缠作不善法。轮回不息生死无终。勤策之人多受安乐。发勇猛心。断除烦恼。修习善法。不舍善轭。无休息时。是故汝今应观此身。皮肉筋骨血脉及髓不久散坏。常当一心勿为懈怠。未证得者勤求证悟。如是应学。难陀。我不共世间作诸诤论。然而世间。于我强为诤论。所以者何。诸知法者不与他诤。离我我所共谁为论。由无见解起妄执故。我证正觉作如是语。我于诸法无不了知。难陀。我所言说有差异不。难陀言。不也世尊。如来说者无有差异。佛言善哉善哉。难陀。如来所说必无差异。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欲令世间长夜安乐获大胜利。是知道者。是识道者。是说道者。是开道者。是大导师。如来应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间之人无知无信。常与诸根而为奴仆。唯见掌中不观大利易事不修难者恒作。难陀。且止如斯智慧境界。汝今应以肉眼所见而观察之。知所见者皆是虚妄。即名解脱。难陀。汝莫信我莫随我欲。莫依我语莫观我相。莫随沙门所有见解。莫于沙门而生恭敬。莫作是语。沙门乔答摩是我大师。然而但可于我自证所得之法。独在静处思量观察。常多修习随于用心所观之法。即于彼法观想成就正念而住。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难陀。云何比丘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如是难陀。若有比丘。于自内身随观而住。勤勇系念得正解了。于诸世间所有恚恼。常思调伏。是谓随观内身是苦。若观外身及内外身。亦复如是。难陀。次于集法。观身而住。观灭而住。复于集灭二法。观身而住。即于此身。能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见。或但有念无依而住。于此世间知无可取。如是难陀。是谓比丘于自内身随观而住。外身内外身为观亦尔。次观内受外受及内外受而住。观内心外心及内外心而住。观内法外法及内外法而住。勤勇系念得正解了。于诸世间所有恚恼。常思调伏观集法住。观灭法住。复于集灭二法观法而住。即于此身能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见。或但有念。于此世间知无可取。如是难陀。是谓比丘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难陀。若有丈夫禀性质直远离谄诳。于晨朝时来至我所。我以善法随机教示。彼至暮时自陈所得。暮以法教旦陈所得。难陀。我之善法现得证悟。能除热恼。善应时机。易为方便。是自觉法。善为覆护。亲对我前闻所说法。顺于寂静。能趣菩提。是我所知。是故汝今见有自利见有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等法应常修学。于出家法谨慎行之。勿令空过。当获胜果无为安乐。受他供给衣食卧具病药等物。令其施主获大福利。得胜果报。尊贵广大。如是难陀。应当修学。复次难陀。未有一色是可爱乐。能于后时不变坏者无有是处。不起忧悲不生烦恼者。亦无是处。难陀。于汝意云何。此色是常。为是无常。大德。体是无常。难陀。体既无常为是苦不。大德。是苦若无常。苦即变坏法。我诸多闻圣弟子众。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不。白言。不也世尊。于汝意云何。受想行识是常无常。大德。皆是无常。难陀。体既无常。为是苦不。大德。是苦若无常苦即变坏法。我诸多闻圣弟子众。计受等是我我有受等。受等属我我在受等中不。不也世尊。是故应知凡是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所有诸色皆非是我。我不有色。色不属我。我不在色中。如是应以正念正慧而审观察。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此等亦非是我。我亦非有此等。我亦非在此中。如是应以正念正慧而审观察。若我多闻圣弟子众。如是观察于色厌患。复于受想行识亦生厌患。若厌患已即不染着。既无染着即得解脱。既解脱已自知解脱。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尔时世尊说此法已。时具寿难陀。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五百比丘于诸有漏心得解脱。尔时世尊重说伽他。告难陀曰
若人无定心  即无清净智
不能断诸漏  是故汝勤修
汝常修妙观  知诸蕴生灭
清净若圆满  诸天悉欣庆
亲友共交欢  往来相爱念
贪名著利养  难陀汝应舍
勿亲近在家  及于出家者
念超生死海  穷尽苦边际
初从羯罗蓝  次生于肉疱
肉疱生闭尸  闭尸生健南
健南暂转变  生头及四支
众骨聚成身  皆从业因有
顶骨合九片  颔车两骨连
齿有三十二  其根亦如是
耳根及颈骨  齶骨并鼻梁
胸臆与咽喉  总有十二骨
眼眶有四骨  肩偶亦两双
两臂及指头  总有五十骨
项后有八骨  脊梁三十二
此各有根本  其数亦四分
右胁边肋骨  相连有十三
左胁相连生  亦有十三骨
此等诸骨锁  三三相续连
二二相钩牵  其余不相续
左右两腿足  合有五十骨
总三百十六  支柱于身肉
骨节相钩缀  合成众生体
实语者记说  正觉之所知
从足至于顶  杂秽不坚牢
由此共成身  脆危如苇舍
无梢唯骨立  血肉遍涂治
同机关木人  亦如幻化像
应观于此身  筋脉更缠绕
湿皮相裹覆  九处有疮门
周遍常流溢  屎尿诸不净
譬如仓与篅  盛诸谷麦等
此身亦如是  杂秽满其中
运动骨机关  危脆非坚实
愚夫常爱乐  智者无染着
洟唾污常流  脓血恒充满
黄脂杂乳汁  脑满髑髅中
胸鬲痰癊流  内有生熟藏
肪膏与皮膜  五藏诸腹胃
如是臭烂等  诸不净同居
罪身深可畏  此即是怨家
无识耽欲人  愚痴常保护
如是臭秽身  犹如朽城郭
日夜烦恼逼  迁流无暂停
身城骨墙壁  血肉作涂泥
画彩贪嗔痴  随处而庄饰
可恶骨身城  血肉相连合
常被恶知识  内外苦相煎
难陀汝当知  如我之所说
昼夜常系念  勿思于欲境
若欲远离者  常作如是观
勤求解脱处  速超生死海
尔时世尊说是入胎经已。具寿难陀。及五百比丘。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

前 言
  讲到人道生命的来源,我们要再抽出《大宝积经》卷五十六的《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也就是《佛说入胎藏会》。一两千年来,古人从来没有把这部经当作重点来研究,大家也都没有留意。
  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它涉及心物一元——尤其以人为本位的生命的大科学。同时和气脉的变化、习气的转化,都有关系。一般人学佛都想超凡入圣,但是自己身心改变不了,科学性的生命来源弄不清楚,那么不管你怎么修道、打坐,都是白费。所以我希望在座能有同学发心,根据原文把它写成白话;同时再配合现代医学的资料,把它们掺和起来,对于人本位的身心科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上面是一九九四年六月间,南怀瑾老师在“身心科学”这个系列讲座中,在讲解《入胎经》时所作的提示。基于这个原因,笔者“困而行之”的作了这个尝试。试着在怀师精辟的开示下,把这部《入胎经》与现代医学结合,同时配合一部分传统中医的概念。
  其中现代医学的西医部分,要感谢妇产科权威黄昌发医师所提供的资料与指导。同时感谢潘庭松先生协助图片之处理;以及王泽平、吴美珍、周明珠、赖月英、谢锦扬诸位女士、先生,百忙中抽空代为校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此书排版中,因缘际会,恰逢周勋男先生应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之邀,就“胎养与胎教”作专题讲演。勋男先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多年,相关著作等身。融汇古今中外各家学说,相互比类发明。于近代心理学领域中,独树风格。承其俯允,将“胎教与胎养”讲稿赐下,以光篇幅,实为读者之幸。又蒙其不弃,为序勉励,在此一并致谢。
  在这个崭新的尝试中,个人觉得受益不少。惭愧的是,由于在修证,以及医学方面的限制,书中的不足之处,全由笔者自负其责;同时冀望高明不吝赐予指正,藉收抛砖引玉之效,则更为所盼,是为幸甚!

周 序
  有些人听说李淑君译著的《佛说入胎经今释》,就要出版了,而感到惊异,彷佛这跟学佛修道有什么关系?生都已经生下来了,还要去研究干嘛!
  其实,本书正是对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的最好答复。了解了生,自然有助于了解死;反之亦然。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正是人类千万年来所想知道,也是所有宗教首要解答的问题。
  这也不禁使我想起几十年前,怀师在谈起中印文化的重大区别时,说过在生死这两大扇门前,中国文化本着《易经》乾卦生生不已的精神,往生门这边看;印度文化则本着解脱痛苦烦恼的精神,往死门这边看。其实,中国文化讲的易,就是变化,也就是印度文化讲的无常。变化与无常都是对同一现象的描述,但“言为心声”,不同的语言文字就表征了不同文化的心态。怀师又说,这只是从宏观的立场来看,若从微观的立场来看,中国文化的代表——儒家,又何尝不慎终追远,而制定出一套非常隆重完整的葬礼?至于印度文化的代表——佛教,怀师则特别提出佛说有关入胎、住胎等经典,要我们注意研究。
  于是开始留意有关文献,结果发现早在一九六○年十月的《人生杂志》上,即有陈钦铭居士所撰写的“佛说入胎藏会与胎生学之比较研究”,颇为赞叹。但似感有所不足,乃继续搜集有关胚胎学之中外著作,虽然有所猎读,也知道宋代戴侗学者说过的一句话:“欲于待,则书之成未有日也。”但终究没有提起笔来。
  而今看到李淑君的书稿,倍感深获我心。跟近乎四十年前,陈居士所撰该文比较起来,李淑君这本释著青出于蓝的地方有四:
  一、补足了前者略而不论的难陀出家及说入胎经的因缘,而这一部分是既有趣味又深具启发性的;
  二、不只译述了《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以大正藏版为准,即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一,唐·义净译),并参酌该经第五十五卷(即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第十三,唐·菩提流志译),使字义更为明晰;
  三、得力于中外人体胚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译述起来,自然比前者详细很多,尤其又附有精心绘制的插图,使人更一目了然;
  四、书中并提出一些使人深思的问题,至于文字之清新流畅,则犹为其余事。
  阅读了这本以《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为主的译述后,有兴趣进一步探讨的读者,可将本书附录的该经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卷,及《佛说胞胎经》一齐研究。例如,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中有入胎,第五十六卷说:“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于过去生所造诸业,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复起十种虚妄之相。”而第五十五卷则讲得更强烈、更露骨:“父母和合之时,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嗔,父流胤时,谓是己有;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嗔,母流胤时,亦谓己有。若不起此嗔爱心者,则不受胎。”而对于前者之“十种虚妄之相”,则依有无福德,而“虚妄之相”有别。
  至于第五十七卷,世尊则谈出胎后的生老病死之苦,而勉励弟子应以正念正慧而审观察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由厌患而不染着,即得解脱,并自知解脱而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对于较为被动,而依赖性重的难陀,世尊则以罕见的强烈语气,加以激励:“难陀,汝莫信我,莫随我欲,莫依我语,莫观我相,莫随沙门所有见解,莫于沙门而生恭敬。莫作是语,沙门乔达摩是我大师。然而但可于我自证所得之法,独在静处思量观察。常多修习随于用心所观之法,即于彼法观想成就,正念而住。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
  第五十七卷还谈到有四种有情入于母胎:一、正念入住出;二、正念入住,不正念出;三、正念入,不正念住出;四、入住出皆不正念。能正念入住出的有情,是“性爱持戒,数习善品,乐为胜事,作诸福行,极善防护,恒思质直,不为放逸,有大智慧,临终无悔,即便受生。”即使临终、入胎、住胎、出胎受诸痛苦,但都能正念不乱。要再世为人,当取法乎上,其他三种就不必列举了。
  至于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说胞胎经》,虽然只是后来唐译《大宝积经》第五十七卷的前半部,但它同竺法护另译的《修行道地经》,已提前影响了晋、南北朝、隋代的中华文化了。尤其后者对于“逼寿尽故,其人身中四百四病,前后稍至,便值多梦,而睹瑞怪,而怀惊恐”,着墨甚多,而于入胎之五阴,叙述简明:“入于胞胎,是为色阴;欢喜之时,为痛乐阴;念于精时,是为想阴;因本罪福缘得入胎,是为行阴;神处胞中,则应识阴。如是和合,名曰五阴。寻在胎时,即得二根:意根、身根也。”其所述之住胎周期变化,也甚为扼要,当对北齐徐之才之撰著《逐月养胎方》有所影响或启发。
  因此,清代名医张路玉认为唐代孙思邈所转述徐之才的养胎法,“与《大集经》吻合,求其细则受胎在母腹七日一变,展转相成。”对于不足月而产下来,却能长育长年者,则提出他的看法:“此各经荣养与七日之变,皆不及期,而养胎之气仍周徧也。”依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来说,第六个月的胎儿处于独立生存的边缘,这时出胎大都会因肺的不成熟,而在数日内死亡;第七个月末,胎儿脑皮质的六层结构已可辨认出来,这时出胎,虽然死亡率很高,但已能存活了。
  要是胎儿死掉,孕妇(或及其丈夫)固然伤痛,但若是有意杀胎,依《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来说,罪同杀阿罗汉,属无间地狱罪。近年来由日本为求心安而供奉婴灵的歪风,传来台湾,却成为敛财的工具。有此种情形者,可依此经殷勤忏悔,并修习十二因缘,以得清净,再念念守护菩提心,则可免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拉杂写来,不觉东方之既白。想起庄子曾有方生方死之说,引伸起来,也可说:睡如入胎,醒如出胎。人生数十年,可归之于一昼夜;一昼夜也可绵延于无际。
  谨以此赘语为李淑君之《佛说入胎经今释》致贺,并盼望她在此良好的出发点上,写出更多的好书来。
                               周 勋 男
                             一九九八年七月廿一日
◎缘起◎ 佛说入胎经今释01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注1】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与大比丘众无量人俱。尔时,世尊有弟,名曰难陀,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乐见。难陀于彼缠绵恋著,无暂舍离,染爱情重,毕命为期。
【注1】梵文 Bhagavat 的译音,又译为薄伽婆。就是中文“世尊”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弟,名叫难陀。从小,在哥哥耀眼的光辉下,他没有引起太多的瞩目。事实上,他也是一表人材,那古铜色而泛著光泽的肌肤,衬托著端正的五官、挺拔的英姿,比释迦牟尼佛高昂的身躯略矮三寸,只要不和那长得无懈可击的世尊站在一起,任谁都要打心底赞上一声,好个美男子。
  至于他的夫人孙陀罗,是全国闻名的绝色美女,不论她在哪里露面,总是吸引了数不清的人,想要一睹那千娇百媚的风姿。
  夫妻两人缠绵绯恻,恩爱逾常,相互许下了生生世世、永结连理的誓言。

◎光中化缘痴情子◎ 佛说入胎经今释02

  世尊观知受化时至,即于晨朝,著衣持钵。将具寿【注2】阿难陀为侍者,入城乞食。次至难陀门首而立,以大悲力放金色光。其光普照难陀宅中,皆如金色。于时难陀便作是念:『光明忽照,定是如来。』令使出看,乃见佛至。即便速返,白难陀曰:『世尊在门。』闻此语已,即欲速出,迎礼世尊。
【注2】年长的出家比丘称呼年轻的出家比丘为“具寿”;年轻的出家比丘称呼年长的出家比丘为“大德”。
  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佛在劫比罗城的多根树园里,带领著一大群的出家弟子们修行。世尊知道这个弟弟的出家因缘差不多到了。
  于是第二天大清早,就披上袈裟,拿着钵盂,叫了个年轻和尚,原本是他堂弟的阿难,一道去城里乞食。
  走到难陀的家门口,释迦牟尼佛停了下来,无限慈悲的放出金光。顿时,难陀的家中,不可思议的就笼罩在一片祥和灿烂的金光里。
  正在屋里和孙陀罗卿卿我我的难陀,忽然看到这神奇的瑞相,心想,一定是成了佛的哥哥来了。兴冲冲的赶紧起身,一边忙着披上衣服,一边吩咐仆人快去看个究竟。仆人赶到门口,果然见到世尊慈祥肃穆的站在一片光中。匆匆的行了礼,又赶紧跑回屋里通报主人。难陀一听,满心欢喜的,就要赶着出外迎接。

  时,孙陀罗便作是念:『我若放去,世尊必定与其出家。』遂捉衣牵不令出去。难陀曰:『今可暂放。礼世尊已,我即却回。』孙陀罗曰:『共作要期,方随意去。』以庄湿额,而告之曰:『此点未乾,即宜却至。若迟违者,罚金钱五百。』
  孙陀罗眼见出家成道的世尊,竟然来到家门口,施展神通,放出金光;而自己丈夫对这位兄长,又如此倾倒。一股不安的直觉涌上心头,丈夫这么一去,多半要被拐了出家。如胶似漆的恩爱,怎么割舍得下。一阵心酸,禁不住的泪水就如雨而下。哭哭啼啼的,怎么也不放难陀出去。难陀被娇妻哭得不忍,忙不迭的好言宽慰着说:“你不要担心,出家成道的哥哥难得光临,我总得出去接驾。行了礼就马上回来,绝不会耽搁的。”一边说着,一边温存的为孙陀罗擦拭满脸的泪水。
  孙陀罗这才勉强放开了难陀,拿起自己的胭脂膏,点了一滴在难陀的额上。半是忧虑,半是娇嗔的说:“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依了你。可是不许你和他多说话,这点胭脂没干之前,你就得回来。如果耽搁了,要罚你五百钱。”

◎此情可待成追忆◎ 佛说入胎经今释03

  难陀曰:『可尔。』即至门首,顶礼佛足。取如来钵,却入宅中,盛满美食,持至门首。世尊遂去,即与阿难陀。世尊现相,不令取铢。如来大师威严尊重,不敢唤住,复更授与阿难陀。阿难陀问曰:『汝向谁边,取得此钵?』答曰:『于佛边取。』阿难陀曰:『宜授与佛。』答曰:『我今不敢轻触大师。』默然随去。
  阿难陀对娇妻的约法,满口应承下来,然后忙不迭的赶到门口,见到久未晤面,已得大成就的兄长----释迦牟尼佛,正安祥肃穆的站在一片光中。难陀情不自禁,毕恭毕敬的跪了下去,照印度当时礼拜出家人的规矩,顶礼了世尊。然后起身,接过世尊手中的钵盂,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回屋里,盛了满满一钵最精致可口的饭菜。为了赶在胭脂没干之前,回去向娇妻报到,又连走带跑的捧到门口。正要恭恭敬敬的送到世尊手上,世尊忽的一转身,迈开步子走了。
  难陀弄不清怎么回事,愣住了。好在看见出家的堂弟----阿难还站在门口,赶紧把这一钵盂丰盛的饭菜,往阿难手里送去。
  已经转身过去的世尊知道了,又运用隔空传音的神通,吩咐阿难,不要接过这钵饭菜。阿难遵照世尊的吩咐,不肯从难陀手中接过这个钵盂。
  难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很想把出家成佛的兄长叫住,问个究竟。但是慑于如来神圣肃穆的威严,又不敢贸然开口。情急之下,只得再一次把这钵饭菜,求阿难收下。
  阿难知道了世尊的心意,就问难陀:“方才你是从谁手里,取走这个钵孟的呢?”难陀答说:“世尊。”
  阿难于是说:“那就是了,你既然从他手里拿的,照佛家规矩,你就得再亲自送回他手上,这才是供养的礼数。”
  难陀急得叫苦连连:“哎呀,究竟怎么回事啊!原本欢欢喜喜的出来见他,怎么搞成这样!也不知怎的,每次见到世尊,我就没了主张。他转身走了,我也不敢叫住,生怕冒冒失失,触犯了他。罢了,罢了,这件事你既然帮不上忙,我也就不勉强了。”
  难陀无可奈何,只好硬起头皮,不声不响的跟着世尊,一步一步的,就走到了多根树园。
  园子里古树参天,一阵阵清风,间或传来几声鸟叫和虫呜,洋溢著一股离尘出世的气氛。只是难陀一路苦恼着娇妻的约法,所以对这座令人心旷神怡的道场,也就好像视若无睹。

  世尊至寺,洗手足已,就座而坐。难陀持钵以奉,世尊食已,告曰:『难陀,汝食我残不?』答言:『我食。』佛即授与。
  终于,到了寺里。只见世尊对他还是不理不睬,自顾自的清洗了手脚,然后盘腿而坐。坐定后,这才不慌不忙的从难陀手里接过那钵饭菜。
  难陀总算把一路捧着的这钵饭菜交了出去,真是如释重负,好不痛快啊!可是不知怎的,碰到世尊,他似乎就傻了,整个人呆呆的,把钵交给世尊后,他就这么愣在原地站着。
  过了一会儿,释迦牟尼佛吃好了,钵里还剩了些饭菜,他就转过头问身边的难陀:“你吃不吃我剩下的饭菜?”难陀一听,忙不迭的回说:“吃,吃。”恭恭敬敬的把钵捧了过来。里面的饭菜早就冷了,心里又焦虑的牵挂著孙陀罗。可怜的难陀,根本食不知味,就胡乱把那些剩菜剩饭,三口两口的塞进肚里。

◎无可奈何发落去◎ 佛说入胎经今释04

  难陀食已,世尊告曰:『汝能出家不?』答言:『出家。』『然佛世尊昔行菩萨道时,于父母师长及余尊者所有教今,曾无违逆。故得今时,言无违者。』即告阿难陀曰:『汝与难陀剃除须发。』答曰:『如世尊教。』
  世尊等难陀把饭吃完了,就问他:“你能不能出家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问得难陀一头雾水。自己正要回家,怎么问起出家?他错愕茫然的朝世尊望去,只见这位成佛的尊长,洋溢著一片肃穆祥和的气氛。没敢多加思索,难陀随口就说:“好,我出家。”
  释迦牟尼佛听了,点点头。同时让他明白,历来的佛祖们在还没有成就之前,都非常努力的行菩萨道。对于父母师长的教诲,都牢记在心,不敢轻易违背。作了这番叮咛后,就交代阿难,准备为难陀剃度。

  即觅剃发人,为其落发。难陀见已,告彼人曰:『法今知不?我当不久作转轮王。汝若辄尔剃我发者,当截汝腕。』彼便大怖,裹收刀具,即欲辞出。时,阿难陀便往白佛,佛便自去,诣难陀处问言:『难陀,汝不出家?』答言:『出家。』是时,世尊自持瓶水,灌其顶上,净人即剃。便作是念:『我今敬奉世尊,旦为出家,暮当归舍。』
  没多少功夫,剃头的师父来了,把布包解开,里面是一样样剃头的道具。难陀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你给我看清楚了!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很快就要作转轮圣王了。你敢动我一根头发,小心我把你的手给砍了。”剃头的吓得赶紧裹起布包,冲出门口。正要跑开时,世尊来了。
  原来,阿难在门口听到难陀的叫骂,早已飞快的跑去禀报世尊。世尊没有生气,也没有指责,只是平和的问难陀:“你不出家了吗?”难陀一看到世尊,只好又硬起头皮说:“出家。”
  释迦牟尼佛于是亲自拿起水瓶,把水倒在难陀头上。剃头师父这才战战兢兢,把难陀的头发剃了。
  难陀坐在那里,眼看一撮撮黑亮卷曲的头发掉在地上,好不懊恼。孙陀罗在家不知急成什么样了!怎么办呢?为了对世尊的尊重,头只好剃了。事到如今,姑且就白天出家,晚上再溜回家去吧!主意打定,就乖乖的坐在那里落了发。

◎一进佛门归不得◎ 佛说入胎经今释05

  既至日晚,寻路有行。尔时,世尊于其行路,化作大坑。见已,便念:『孙陀罗斯成远矣,无缘得去,我今相忆,或容致死?如其命在,至晓方行。』忆孙陀罗,愁苦通夜。
  好不容易捱到天黑,僧团都睡熟了,难陀终于蹑手蹑脚的开溜了。世尊早已知道他的打算,这时又施展神通,在他回家的路上变了一个大坑。难陀一路摸黑,到了这里,忽然碰到这个摸不到边,又见不到底的大坑,心想惨了,老天怎么如此作弄人啊!和孙陀罗一别,难道就再也见不到面了吗?
  对娇妻的挂念和焦虑,简直无法忍受,真是五内俱焚,痛苦得好像就要死过去了。他心里默默的念着,假如天亮时,自己还活着,到时候再回家去吧!

  尔时,世尊知彼意已,告阿难陀曰:『汝今宜去告彼难陀,今作知事人。』即便往报:『世尊今尔作知事人』。问曰:『云何名为知事人?欲作何事?』答曰:『可于寺中捡校众事』。问曰:『如何应作?』
  世尊知道了他心里的盘算,没等天亮,就叫阿难去找难陀,叫他做寺里的“知事人”。所谓“知事人”,也就是现在寺里的执事。阿难照世尊的指示,果然找到了满面愁苦的难陀。
  难陀听了阿难的传话,几乎晕了过去,有气没力的问:“什么是知事人?做些什么事呢?”
  阿难告诉他:“就是在寺里照顾一些大大小小的事。”难陀听了,还是一头雾水的追问:“到底做些什么具体的事呢?”
 
◎一头雾水◎ 佛说入胎经今释06

  答言:『具寿,凡知事者,若诸比丘出乞食时,应可洒扫;寺中田地,取新牛粪,次第净涂;作意防守,勿令失落;有平章事,当为白僧;若有香花,应行与众;夜闭门户,至晓当开;大小行处,常须洗拭;若于寺中阴损坏处,即应修补。』闻是教已,答言:『大德,如佛所言,我皆当作。』
  阿难于是逐项解说,“譬如:比丘们出去乞食的时候,你就负责留守,洒扫寺庙的里里外外;地上如果脏了,你就拿些没有臭味的新牛粪,把它涂抹干净;注意防守门户,别把东西丢失了;如果政府方面的官员来了,记得告诉主事的比丘;如果有人供养香花,就把它安放了供众;晚上休息时,关好门户;每天清早,再把门窗打开;大大小小的走道,经常清洗干净;寺里有损坏的地方,就赶紧修补。”
  难陀听了,实在无奈,只好说:“大德,既然是佛的吩咐,我一定照办。”于是又拖着千斤沉重的步子,随着阿难,回到寺里。

  时,诸比丘于小食时,执持衣钵,入劫比罗城为行乞食。于时,难陀见寺无人,便作是念:『我扫地了,即可还家。』遂便扫地。
  当时,正是早餐时候。寺里的比丘们,都披了袈裟,拿著钵盂,到城里乞食去了。
  难陀一看,四下无人,好不开心!心想,只要把地扫干净了,就赶紧溜回家去吧!于是拿起扫把,飞快的扫起地来。

  世尊观知,以神通力令扫净处粪秽还满。复作是念:『我除粪秽,方可言归。』放帚收持,粪秽无尽。复作是念:『闭户而去。』世尊即令闭一房竟,更闭余户,彼户便开。遂生忧恼。复作是念:『纵贼损寺,此亦何伤?我当为王,更作百千好寺,倍过于是。我立归舍。若行大路,恐见世尊。』作是思量,即趣小径。
  世尊在定中观察著,心念一动,难陀刚扫过的地,就又堆满了粪便垃圾。难陀来不及多想,赶紧又再清理这些新冒出来的垃圾。那里想到,刚清理好,回转身,又是一堆。急急忙忙,扫过来,扫过去,却怎么也清理不完。莫可奈何,又气急败坏,只好把心一横,想到,干脆把门关了,趁着寺里没人,赶紧溜回家去吧!
  想到这里,扫把一扔。快步跑去把房门关好,再转身去关另一扇房门。奇怪了,前面刚关好的房门又开了。赶紧,再回头跑去关那扇房门。就这样跑过来、跑过去,房门却怎么也没办法关好。只见难陀前前后后,跑得满头大汗,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忽的念头一转,他想到:“我很快就登王位了。纵使现在开溜,寺庙被抢了,或者被破坏了,等我做了国王,再修上百座、千座更好的赔他,总说得过去了。”
  想到这里,好不快活,终于可以放心的开溜了。急急忙忙,大踏步的出了寺庙。走大路嘛,好走些,但是恐怕遇上世尊。想想,还是绕道小路吧!
  一路上,连走带跑,满脑子盘旋的都是他那娇妻孙陀罗的身影。一会儿想着,孙陀罗现在到底怎样了?肯定和自己一样,正万分痛苦、忍受着离别的煎熬吧!一会儿又想着,娇妻看到自己终于回来了,又会怎么样呢?多半要投进怀里痛哭一场吧!自己可要好好温存赔礼,为孙陀罗抚去所有因离别而起的创伤。

  佛知其念,从小道来。既遥见佛,不欲相遇。路傍有树,枝荫低垂,即于其下,隐身而住。佛令其树举枝高上,其身露现。佛问难陀:『汝何处来?可随我去。』情生羞耻,从佛而行。
  正在想入非非、缠绵俳恻之际,小路的尽头忽然出现一尊熟悉的身影。糟了!那不是世尊吗?哎呀!冤家路窄啊!佛陀正朝着他,迎面走来。
  原来,世尊始终注意着难陀的起心动念。眼看难陀想尽办法的要跑回家,只好亲自现身,当面拦截了。
  难陀一见,忙不迭的往路边的林子里钻。恰好有株茂盛的大树,枝叶低垂,他大气不敢出的,就躲到这丛枝叶后面。
  没一会儿功夫,佛陀走到这棵大树的旁边。心念一动,垂到地面的枝叶,忽的往上举了起来。蹲在那儿的难陀再也躲不住了,窘得只想有个地洞好往里钻。
  佛陀望着满脸胀得通红的难陀,没有任何责难,只是心平气和的问:“你这是从那儿来呢?你既然出来了,就跟着我去走走吧!”

  佛作是念:『此于其妇深生恋着,宜令舍离。』为引接故,出劫比罗城,诣室罗伐。既至彼已,住毘舍佉鹿子母园。佛念难陀愚痴染惑,尚忆其妻,情爱不舍,应作方便,令心止息,即告之曰:『汝先曾见香醉山不?』答言:『未见。』『若如是者,捉我衣角。』即就捉衣。
  眼看这个弟弟对妻子痴迷到这个地步,佛陀想着,要怎么样接引,才能让他彻底的放下呢?
  这么一路想着,就出了劫比罗城,来到室罗伐的毗舍佉鹿子母园。主意有了, 于是佛陀停下脚步,问身边的难陀:“你到过香醉山没有?”难陀答:“没有。”
  佛陀笑眯眯的说:“好,如想见香醉山的话,你就抓住我的衣角,带你走一趟。”

◎欲海情天又一转◎ 佛说入胎经今释07

  于时,世尊犹如鹅王,上升虚空,至香醉山。将引难陀,左右顾盼。于果树下见雌弥猴,又无一目,即便举目直视世尊。佛告难陀曰:『汝见此瞎弥猴不?』白佛言:『见。』佛言:『于汝意云何?此瞎弥猴比孙陀罗,谁为殊胜?』答言:『彼孙陀罗是释迦种,犹如天女。仪容第一,举世无双。弥猴比之,千万亿分不及其一。』
  难陀照世尊所说,抓住了他的衣角。只觉世尊就如鹅王似的翩然飞起,翱翔在青山白云之间。难陀又讶异又欣喜的随着世尊飞翔在浩瀚无涯的虚空。只见鹿子母围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所有尘世的烦恼缠绵,似乎也都随之远去了。
  不一会儿功夫,到了香气袭人、花木扶疏的香醉山。难陀但觉耳目一新,四处浏览著宜人的景观。这时,一株果树下,有只瞎了一只眼的母猴,正朝世尊这里望着。
  世尊慈祥的问难陀:“你看到那只瞎猴子吗?”难陀点头说:“嗯,看到了。”世尊接着问:“你觉得她长得怎么样?和孙陀罗比那个漂亮呢?”难陀听了,啼笑皆非的说:“这怎么比啊!孙陀罗是高贵的释迦种姓,貌似天仙,仪态万千,实在是一代佳人。您怎么拿这只瞎猴子来比呢?您如果一定要比的话,那么,这只瞎猴子实在连孙陀罗的千万亿分之一都不如啊!”

  佛言:『汝见天宫不?』答言:『未见。』『可更捉衣角。』即便执衣,还若鹅王,上虚空界,至三十三天。告难陀曰:『汝可观望天宫胜处。』难陀即往欢喜园、婇身园、粗身园、交合园、圆生树、善法堂,如是等处。诸天苑园、成果、浴池、游戏之处,殊胜欢娱,悉皆遍察。次入善见城中,复见种种鼓乐丝竹微妙音声。廊宇疏通,床帷映设,处处皆有天妙婇女,共相娱乐。
  佛陀听了笑笑,接着问:“你到过天宫吗?”难陀摇头说:“没有。”于是佛陀又嘱咐他,捉好了衣角。
  随即,难陀又像方才那样,随着世尊飞了起来,真是好不快活。正飞得过瘾时,到了三十三天。
  世尊对看得目瞪口呆的难陀说:“这里有不少美妙的景观,你不妨四处去走走看看。”
  有了世尊这番话,难陀喜不胜收的各处逛去。一路浏览了欢喜园、婇身园、粗身园、交合园、圆生树、善法堂等处。只见天上这些园林里,尽是些奇花珍果;一处处天然的浴池,清澈见底,掩映在花木扶疏的园林里;天人天女们无忧无虑的玩乐着;真是满目春光,实在让人陶醉而流连忘返。
  出了这片园林,难陀进入了善见城。只听仙乐飘飘,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其中的宫殿、回廊,自然也是别有一番气象。最引人遐思的,则是一处处浪漫优雅的床帐。天人天女们随处欢乐着,享受着。

  难陀遍观,见一处所,唯有天女,而无天子,便问天女曰:『何因余处男女杂居,受诸快乐。汝等何故,唯有女人,不见男子?』天女答曰:『世尊有弟,名曰难陀。投佛出家,专修梵行,命终之后,当生此间,我等于此相待。』难陀闻已,踊跃欢欣,速还佛所。
  其中有一处,最是不同。放眼望去,尽是一群婀娜曼妙的天女,却不见天子的身影。难陀忍不住好奇的问:“我看其他地方,都是天人和天女们快活的玩乐着。怎么你们这里只有天女,没有天子呢?”
  天女们听了,其中有位嫣然的笑着说:“世尊有个弟弟难陀,随佛出家后,专志修行。命终后就会上生这里。我和这些姐妹们,就是等着服侍他的。”原本流连不忍去的难陀一听,乐得心花怒放,周身酥软。既兴奋,又感动的,跑回佛陀身边。

  世尊问言:『汝见诸天胜妙事不?』答言:『已见。』佛言:『汝见何事?』彼如所见,具白世尊。佛告难陀:『见天女不?』答言:『已见。』『此诸天女比孙陀罗,谁为殊妙?』白言:『世尊,以孙陀罗比此天女,还如香醉山内以瞎弥猴比孙陀罗,百千万倍不及其一。』佛告难陀:『修净行者,有斯胜利。汝今立可坚修梵行,当得生天,受斯快乐。』闻已欢喜,默然而住。尔时世尊便与难陀,即于天没,至逝多林【注3】。是时,难陀思慕天宫,而修梵行。
【注3】旧称只陀林,或者只洹林。原本是逝多太子的园林,所以称为逝多林。后为须达长者(又称给孤独长者)买下,建了精舍献给佛陀,所以又称为只洹精舍。
  这时候,世尊仍在原地安逸的坐着。看到欢欣雀跃的难陀,笑著问他:“你看到了那些殊胜美妙的景观了吧?”难陀兴高采烈的,把所看到的,一一说了出来。
  佛陀接着问他:“那些天女比起孙陀罗究竟那个漂亮呢?”难陀一听,毫不迟疑,大摇其头的说:“唉呀,说实话孙陀罗比起那些天女,简直就像香醉山的那只瞎弥猴了,实在是百千万分之一都不如啊!”
  佛陀听了,笑嘻嘻的对难陀说:“你看,清修梵行就会有这等好处。现在你该知道我不是无缘无故的把你骗来出家的吧!只要你坚定信心,好好修行,将来就能升天,享受无比的欢乐。”难陀听了,好不快活,终于心悦诚服的,愿意随佛出家了。
  于是世尊带着难陀,离开天宫,回到了他们清修的道场。从此,难陀思念着天堂的美妙,开始努力认真的修行了。

◎一样梵行两样情◎ 佛说入胎经今释08
 
  佛知其意,告阿难陀曰:『汝今可去告诸比丘,不得一人与难陀同座而坐,不得同处经行,不得一竿置衣,不得一处安钵及著水瓶,不得同处读诵经典。』阿难陀传佛言教,告诸比丘。比丘奉行,皆如圣旨。是时,难陀既见诸人不共同聚,极生羞愧。
  佛陀知道难陀的心思,于是找来阿难,让他转告各个比丘,不要和难陀同座而坐,不要和他同处经行,也不要跟他同竿晒衣服、同处放钵盂、取水,甚至不要和他同处读诵经典。比丘们听了,如奉圣旨般的依教而行。
  一向被人奉承惯了的难陀,如今每个人对他都不理不睬,甚至刻意的回避,实在是既难过又难堪。
 
  后于一时,阿难陀与诸比丘在供侍堂中缝补衣服。难陀见已,便作是念:『此诸比丘嫌弃于我,不同一处。此阿难陀既是我弟,岂可相嫌?』即去同坐。时,阿难陀速即起避,彼言:『阿难陀,诸余比丘事容见弃,汝是我弟,何乃亦嫌?』阿难陀曰:『诚有斯理,然仁行别道,我遵异路,是故相避。』答曰:『何谓我道?云何尔路?』答曰:『仁乐生天,而修梵行;我求圆寂,而除欲染。』闻是语已,倍加忧戚。
  有一天,阿难和一些比丘们在供侍堂里缝补衣服。
  难陀看到了,顿时温暖起来。心想,这些比丘们嫌弃我、不理我,阿难是我堂弟,他总不会嫌我。被人冷落多时的难陀,总算见到了亲人,好生宽慰的朝供养堂走去,坐到阿难身边。
  没想到阿难没等难陀坐下,也忙不迭的走开来。这时,难陀再也忍不住了,埋怨道:“这些比丘们没缘没故的不理我,也就罢了!你是我弟弟,怎么也躲着我?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啊!”
  阿难说:“不错,你是我哥哥。可是我们现在却是各走各的,我们并非同道啊!所以你过来,我就走开,这是很自然的,并不足怪,你怎么埋怨我呢?”
  难陀没好气的说:“你们把我从宫殿里弄出来,跟着你们住破庙、去托钵,又打坐、又熬腿的,我都跟着你们做了,现在却说什么各走各的路,这算那门子道理啊!”
  阿难不急不忙的说:“事实如此啊,你为了生天享乐,所以打坐修行;而我们是为了涅盘清净,所以力除欲染。我们实在是不同路啊!”难陀听了,没有话说,心里比原先更为郁闷难过。

◎生天下地缘一念◎ 佛说入胎经今释09

  尔时,世尊知其心念,告难陀曰:『汝颇曾见捺洛迦不?』答言:『未见。』佛言:『汝可捉我衣角。』即便就执,佛便将去,往地狱中。尔时,世尊在一边立,告难陀曰:『汝今可去观诸地狱。』难陀即去。先见灰河,次至剑树粪屎火河,入彼观察,遂见众生受种种苦:或见以钳拔舌,捩齿抉目;或时以剥解其身;或复以斧,斫截手足;或以矛铲身;或以棒打矟刺;或以铁槌粉碎;或以熔铜灌口;或上刀山剑树、碓捣石磨、铜柱铁床,受诸极苦;或见铁镬猛火沸腾、热焰洪流,煮有情类。
  难陀的起心动念,始终都在佛陀的观照中。这时候,佛陀就问他:“你见过捺洛迦(地狱)吗?”难陀听了,摇摇头说:“没有。”于是,佛陀又让他捉住自己的衣角。一眨眼功夫,他们到了地狱。同上次去天堂时一样,世尊叫难陀随意四处走走。
  难陀好奇的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条灰暗的河流,随后经过剑树粪尿火河。汹涌的河里满是尿粪,河的两岸是一株株插满了剑刃的树丛。一路走去,到处是惨不忍睹的酷刑。有的被铁钳拔舌;有的被敲落牙齿;有的被挖掉眼睛;甚至有的被锯子割解身体;或者被斧头砍断手脚;被铁钻铙身;还有的被带着利刺的棒子抽打;或者被铁槌槌得肉飞血溅;或者被烧得滚烫的铜浆、铁浆,往嘴巴里灌;有的被扔上刀山、剑树;还有的被放在石臼里捣得血肉模糊;有的被绑在火烫的铜柱、铁床上,一个个被折磨得鬼哭神号着。

  见如是等受苦之事。复于一铁镬,空煮炎热,中无有情。睹此忧惶,问狱卒曰:『何因缘故,自余铁镬皆煮有情,唯此镬中空燃沸涌?』彼便报曰:『佛弟难陀,唯愿生天,专修梵行,得生天上,暂受快乐。彼命终役,入此镬中。是故,我今燃镬相待。』难陀闻已,生大恐怖,身毛皆竖,白汗流出。作如是念:『此,若知我是难陀者,生叉镬中?!』即便急走,诣世尊处。
  难陀一路看得手脚发软,只想尽快转身回去。又看到一个个大铁锅,煮着沸腾的水,水里翻滚着一些被煮得皮开肉绽的众生。其中有个铁锅,只见水煮得沸腾,里面却什么都没有。难陀忍不住好奇的走去,问锅边的狱卒:“怎么其他锅子里都煮着一些受报的众生,唯独这个锅子,却只有水在翻滚着,里面什么都没有呢?”
  狱卒听了,面无表情的说:“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弟,叫难陀。他出家后,为了生天的福报,努力的修行打坐。等他将来升了天,享受过天堂的欲乐之后,就要下到这滚水里受报了。时间过得很快,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来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把水煮滚了等他。”
  难陀听了,吓得浑身冷汗,想着:“如果他们知道我就是难陀,很可能现在就把我往锅里扔了。”想到这里,禁不住两脚发软,拚了命的往回跑去。

  佛言:『汝见地狱不?』难陀悲泣雨泪,哽咽而言,出微细声白言:『已见。』佛言:『汝见何物?』即如所见,具白世尊。佛告难陀:『或愿人间,或求天上,勤修梵行,有如是过。是故,汝今当求涅盘,以修梵行。勿乐生天,而致勤苦。』难陀闻已,情怀愧耻,默无所对。尔时,世尊知其意已,从地狱出,至逝多林,即告难陀及诸比丘曰:『内有三垢,谓是淫欲、嗔恚、愚痴。是可弃舍,是应远离,法当修学』。
  回到世尊身边,世尊照例问他,看到了些什么。难陀还没开口,已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了。哽哽咽咽的,把所看到的说了出来。
  佛陀听了,慈祥的说:“难陀啊,你出家修行,不论是为了人世的功名富贵,或者是为了天上的欲乐享受,都会受到这样严重的果报。所以,今后你要好好发心,立志做到清净圆明,千万不要再贪求生天的欲乐了。”
  难陀听了,惭愧得说不出话来。
  佛陀知道难陀彻底悔悟了,于是又把他带出地狱。
  回到逝多林的只园精舍,语重心长的对难陀以及其他在场的比丘们说:“淫欲、嗔恚、愚痴是三种根本的染污,称为三毒。这是修行人必须特别注意,并且努力去除的。”
  从此,难陀老老实实的安下心来,规规矩矩的在逝多林开始了修行的生活。

◎入胎与不入胎◎ 佛说入胎经今释10

  尔时,世尊住逝多林未经多日,为欲随缘化众生故,与诸徒众往占波国,住揭伽池边。时,彼难陀与五百比丘,亦随佛至往世尊所,皆礼佛足,在一面坐。时,佛世尊见众坐定,告难陀日:『我有法要,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所谓:入母胎经,汝当谛听。至极作意,善思念之。我今为说。』难陀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几天之后,为了随缘度化,世尊前往占波国的住揭伽池边。难陀和五百位比丘追随同去。这些弟子们等世尊坐定后,非常虔诚的顶礼佛足,而后在世尊的身边盘腿而坐。
  世尊等大家坐定后,对难陀说:“我现在要讲些东西,从头到尾都很重要。里面的内容很有意思,而且和清净梵行有关。我要讲的就是《入母胎经》,生命进入母胎的经过,以及在母体里面的成长变化。难陀,这些主要是为你而讲,你要好好用心听啊!”
  难陀诚诚恳恳的说:“是。我一定好好用心的听。”

  佛告难陀:虽有母胎,有入不入。云何受生入母胎中?
  佛陀开始说了:“虽然有个母体,但是有时候能够怀孕受胎,有时候不能。究竟怎么样才能进入母体受胎呢?”

  若父母染心,共为淫爱,其母腹净,月期时至,中蕴现前。当知尔时,名入母胎。
  “腹净”,指的是经期过后,而母体的生殖器官又没有感染,也没有其他疾病的状态。
  “月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月经,事实上它指的是每个月的排卵期。后面,我们还会作详细说明。
  “中蕴”,就是所谓的中阴身,又叫中有身。六道中任何一道的生命结束后,还没有再转生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时,这一段的生命状态统称为中阴身。
  现在,我们看一下这段经文。它说,假使女性的经期过了,又正好是排卵期,这个时候,父母两人动了情欲,进行房事,而准备投胎的中阴身恰好现前,这就入胎了。
  讲了入胎的大原则后,释迦牟尼佛接着对中阴身又作了些介绍。

  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地狱中阴,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阴,其色如烟;饿鬼中阴,其色如水;人天中阴,形如金色;色界中阴,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原无中阴,以无色故。
  中阴身的相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形色端正;一种容貌丑陋,有时候就像烧焦了的扭曲的木头似的。
  如果是堕为畜牲的中阴身,则经常像水肿似的;转生人道、天道的中阴身,往往带著金黄色的光;至于上升色界天的中阴身,就非常鲜白;如果上生再高层的无色界天,它的中阴身就看不到了,因为无色界本来就是没有形相的。

  中蕴有情,或有二手二足,或四足多足,或复无足。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
  这些中阴身,有的是两只手、两只脚;有的是四只脚,或者很多的脚;也有的是没有脚。随着每个生命先前所造的业因,应该转生到那个业道,这个中阴身就会呈现那个业道的生命的影相。

  若天中有,头便向上;人、傍生、鬼,横行而去;地狱中有,头直向下口。
  如果因善业所感,转生天上,中阴身就头朝上的上升而去;如果转生为人,或者畜牲,或者饿鬼,这些中阴身就横身而去;如果下堕地狱,中阴身就头朝下的向下而去。

  凡诸中阴,皆具神通【注4】,乘空而去。犹如天眼,远观生处。言月期至者,谓纳胎时。
【注4】指中阴身的相似神通。由于业力所限,不能完全自主。有时自然呈现,有时不起作用,所以和修炼所得的神通不同。严格说,只有成了佛,得了第六通----漏尽通,才算是真正的神通。没有得漏尽通之前,即使修炼而得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都只能算是五种通力,或者简称为五通。此处译为“神通”,是方便说法。
  不论那一种中阴身,它们都有通力,随着业力所感,乘空而去,丝毫不受山河大地,或者房屋墙壁等有形物质的阻隔。它们同时具备了如天眼般的特异功能,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应到跟自己有缘的一些受胎机会。因此,如果有个女人的排卵期到了,她身边就会涌集着来自各地,等着入胎的中阴身。
◎期水的奥妙◎ 佛说入胎经释11

  难陀,有诸女人,或经三日,或经五日、半月、一月,或有待缘,经久,期水方至。
  这里所谓的“期水”,相当于现代西医所谓周期性分泌的女性荷尔蒙。不论卵巢的排卵,或者排卵后子宫的受孕准备,都受体内性荷尔蒙的影响。
  我们知道,荷尔蒙(Horomone)又称为激素,或者内分泌素。是一种分泌物,也可以说是一种体液。由一些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直接进入血液,流经全身,能够控制并调节各器官的生长及功能。这是现代医学近百年才有的发现。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当然不会用现代医学的术语,但是他提出了“期水”这个名词。其中的“水”,正好符合了现代医学中荷尔蒙的液体状态;至于“期水”两个字里的另一个字“期”,则恰恰点出了女性荷尔蒙的“周期性”变化。
  简简单单的“期水”两个字,如此精要的诠释荷尔蒙这个受孕的关键。我想,不仅中医,即使西医从业人员,也要对此叹为观止了。
  为了解释上面这段有关“期水”的经文,为了对影响受孕的荷尔蒙有比较详细的认识,我们先看看目前西医对母体受孕的一些研究成果。
  一、卵子
  我们知道,胎儿由受精印发育而成。所以,首先让我们看看卵子。
  每个女婴出生时,卵巢内有好几百万个原始卵巢滤泡( Primary Follicle),简称卵泡。以后部分会退化,到青春期开始时,大约还有三十万至四十万个。到了女子停经期,就只剩下寥寥可数的几个卵泡了。
  女性在发育成熟,能够生育的期间,每个月经周期,都有十数个卵泡同时增长。它们生长、发育的程度不同。每个周期中,通常只有一个卵子发育成熟;有时,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子同时成熟。
  二、女性荷尔蒙
  除了卵子,另外一个受孕的主要关键,就是女性荷尔蒙。如果只有卵子,而女性荷尔蒙分泌不足的话,那么我们也只有望卵兴叹了,因为它是不可能受孕的。
  “荷尔蒙”是照英文(Hormone)译音过来的用词。它的中文意译,又叫“激素”。女性荷尔蒙是一个统称,它包含了几种不同作用的荷尔蒙。分别促使卵子成熟;子宫受孕;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
  为了对这本经里的“期水”与受孕的关键,有比较透彻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对女性荷尔蒙作个大概的介绍。它的分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卵泡期(Follicular Phase):这时期所分泌的荷尔蒙,主要功能是促使卵子成熟。
  每个月月经期过后,脑下垂体前叶分泌滤泡刺激素( 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 简称 FSH)。这种荷尔蒙经脑下垂体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促使卵巢内卵滤泡的生长和发育。
  当卵滤泡生长发育时,卵巢又分泌一种荷尔蒙,叫做雌激素(Estrogen)。同样的,也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进而促使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壁的腺体和微血管的数目也同时增加。
  (二)黄体期(Lutein phase):这个时期所分泌的荷尔蒙,主要功能是使子宫适于受孕。
  大约每个月经周期的第十四天左右,也就是排卵之后,脑下垂体前叶又分泌一种女性荷尔蒙,叫黄体生成激素( Luteinizing Hormone简称LH)。这种荷尔蒙直接进入血液,刺激卵滤泡中黄体(Lutein)的增长。这时候卵巢则分泌出第二种的卵巢荷尔蒙,这就是妊娠激素,又称为黄体素(Progesterone)。
  黄体素配合前一段时期,也是由卵巢分泌出来的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相互争竞,使子宫内膜更加增厚,腺体和微血管的数目更加增多,子宫腔腺素的分泌也随着增加。于是,这时子宫内膜更厚、更软、更温润,血液供应更丰富。为受精卵的著床,做出了温暖、舒适而又丰盛的准备。
  三、女性月经周期
  对于卵子和女性荷尔蒙有了一点概括的认识之后,我们再看看女性的月经周期。
  每个月经周期大约二十八天,分成三期。
  (一) 增殖期
  这个时期,卵巢内的卵泡成熟,排出卵子,释放到子宫。所以,又称为卵泡期。大约相当于月经期的第四至第十四天(子宫出血作为第一天) 。
  卵泡成熟过程中,分泌雌激素,使上次月经后的子宫内膜修复、增生;子宫内膜血管、腺体增多。
  (二) 分泌期
  大约是月经周期中的第十五天至第二十八天。这时卵巢内形成黄体,又称黄体期。黄体分泌的妊娠激素,配合前一时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显著增生,血管增多,腺体高度分泌。
  (三) 月经期
  周期中的第一至第四天左右。如果卵子没有受孕,黄体很快就萎缩,雌激素和妊娠激素分泌减少,于是子宫内膜退变、脱落,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月经。
  整个周期多数为一个月左右,但也有极少数的例外。有些女性每两个月才有一次月经;也有的四十多天一个周期,甚至三个月,乃至一年才出现一次生理周期。
  所以,在常规情况下,每个月一次月经的话,那么在月经的第三至第五天之后,雌激素开始分泌。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两千五百年前,没有任何医学研究仪器时,释迦牟尼佛这一段的讲话。
  原经文说,“有诸女人,或经三日,或经五日、半月、一月,或有待缘,经久,期水方至。”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的话,那就是:有的女人或许经过三天,有的或许经过五天,也有的或许经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甚至不定期,过了很久,各方面条件具足了,“期水方至”,才有周期性的内分泌。
  《入胎经》这一段,对于女性荷尔蒙与受孕的关键,当然不如现代医学讲得精细。但是,远在两千多年前,对于生命受胎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却让人不得不油然起敬。
  我们如果借用现代医学常识,把这段经文略作引申,那就是:月经经期的第三天,或者再过几天,女性荷尔蒙又开始周期性的分泌。但也有例外,或许经期的半个月之后,或者一个月之后,或者要经过很久,女性荷尔蒙才再度分泌。
  
  若有女人,身无威势,多受辛苦,形容丑陋,无好饮食,月期虽来,速当止息。犹如干地,洒水之时,即便易燥。
  “身无威势”,什么意思呢?中国古时候,宦官被割去生殖器,叫做“去势”。在中国古文里,“势”有时也象征着性能力;如果用现代话来说,也可以说是第二性征的态势。
  一个女性,如果女性荷尔蒙不足,那么第二性征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胸部平坦、臀部窄小。看起来,就显得女性的气势不足,这就是“身无威势”。
  如果一个女性的女性荷尔蒙不足,而相对的,男性荷尔蒙偏高,那么她的皮肤很可能会显得粗糙,脸上甚至会长出胡须,体毛也比较多,骨骼粗大,甚至有喉结,声音往往也显得比较粗阔。总之,缺乏女性原有的柔润之美,所以经文这里说她“形容丑陋”。
  由于内分泌系统不是维系生命的最主要的器官,所以,一旦我们面临外在的刺激或压力,这个系统最先受到影响,甚至于关闭。因此,如果一个女性过度辛劳,或者极度的营养不良,女性荷尔蒙都会受到影响,而分泌减少。所以说“月期虽来,速当止息。”这个“月期”,指的就是就是周期性分泌的女性荷尔蒙。虽然有分泌,但是很快就停止了。“犹如干地,洒水之时,即便易燥。”就好像一块干燥的土地,即使洒了一点水,很快就又干了。
 
  若有女人,身有威势,常受安乐,仪容端正,得好饮食,所有月期,不速止息。犹如润地,水洒之时,即便难燥。
  相反的,如果一个女人,“身有威势”,女性荷尔蒙充足,“常受安乐”,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状态,都很舒适、快乐。“仪容端正”,长得健康饱满。“得好饮食”,营养充足。那么“所有月期,不速止息”,女性荷尔蒙充足,不会分泌一点就停止。“犹如润地,水洒之时,即便难燥。”就好像一片润泽的土地,水洒在上面,不会马上干掉。
  释迦牟尼佛把决定生育的最关键的因素----女性荷尔蒙,作了大概的介绍。然后又不厌其详,继续叙述不能受孕的另外一些状况。

◎不能入胎面面观◎ 佛说入胎经释12
 
  云何不入?
  怎么样不能入胎呢?
  佛经上所谓的入胎,就是现代医学术语的受孕。

  父精出时,母精不出。
  这里的“母精”,是指母体的卵子。父亲射了精,释放了精子,而母亲当时没有排卵,或者体内根本没有卵子。

  母精出时,父精不出。
  所谓“父精不出”,用现代医学语言加以解释的话,有下列几种状况:
  1.阳萎,性无能,不能勃起,也无法正常射精。
  2.虽然射精,但精液中精子的浓度不够。
  3.虽然射精,但精液中没有精子。
  遇到这几种状况,即使母体排了卵,仍然不会受孕。

  若俱不出,皆不受胎。
  当然,如果男性没有射精,或者精子的浓度不够,或者根本没有精子,而女性又没有排卵,那么就更不可能受孕了。
 
  若母不净,父净;若父不净,母净;若俱不净,亦不受胎。
  这里的“不净”,主要是指生殖器官的各种感染,或者疾病。
  如果父亲方面健康无病,而母亲方面有感染;或者母亲方面健康无病,而父亲有感染;或者父母双方都有毛病;那么就不能受孕。照现代医学论据,这种情况下即使受孕,婴儿也很可能会因而导致先天性的各种缺陷。

  若母阴处,为风病所持;或有黄病痰癊;或有血气胎结;或为肉增;或为服药;或麦腹病、蚁腰病;或产门如驼口;或中如多根树;或如犁头;或如车辕;或如藤条;或如树叶;或如麦芒;或腹下深;或有上深;或非胎器;或恒血出;或复水流;或如鸦口,常开不合;或上下四边,阔狭不等;或高下凹凸;或内有虫食,烂坏不净;若母有此过者,并不受胎。
  这一大段,是叙述妇科的各种疾病。如果母体有上面任何一种毛病,都无法受孕;即使受了孕,也会流产;或者导致胎儿其他先天性的缺陷。
  这本经典是一千多年前的文字,而且又从梵文翻译过来。当然,对这些妇科病的叙述就显得古怪。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透过这些文字,大略推测出这些妇科病究竟何所指。譬如:
  1.“风病”:照中医理论,“阴虚生风”,阴部会有非感染性的搔痒。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阴虚”,也就是肾水不足。照西医说法,关系到性荷尔蒙的分泌不足。譬如停经后的妇女,有时阴部就有非感染性的搔痒。在这种女性荷尔蒙不足的阴虚情况下,当然就不可能受孕了。
  2.黄病痰癊:黄带。
  3.血气胎结:相当于现在西医所谓的“子宫内膜异位”。
  4.肉增:息肉。
  5.服药:两千多年前,印度或许就有避孕之类,或者堕胎之类的药。这个“服药”,也可能指服用药物而引起的副作用,影响到“宫寒”,或者性荷尔蒙的分泌,以致影响到受孕。
  6.产门如驼口:这里的产门,应指子宫口。子宫口轻度脱垂,看起来就好像驼口。
  7.如犁头:子宫完全脱垂,看起来就像犁头。
  8.中如多根树:子宫肌瘤。
  9.如藤条,如树叶:子宫肌瘤。
  10.腹下深:子宫下垂。
  11.恒出血:子宫出血。
  12.如鸦口:子宫口不合。
  13.内有虫食,烂坏不净:子宫颈糜烂。
  其中还有些语意不十分明确的妇科病,我们就不妄加推测了。
  上面是释迦牟尼佛所讲述,生理方面不能受孕的一些病症,其中许多与现代医学的论据吻合。
  下面释迦牟尼佛继续叙述的,则超出了现代医学的验证范围。换言之,这也是现代医学或其他有志于身心科学的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把生命的本质、功能,以及各种现象,加以现代科学化的验证,并提出客观的、数据性的报告。
  生命究竟怎么回事?
  从时间而言,有没有轮回?
  从空间而言,有没有六道?除了肉眼所见,以及目前人类所发明的仪器所观察到的,究竟有没有他方世界的存在?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
  生命的能量是否无限?
  生命的物质状态,有可能青春永驻吗?有可能长生不死吗?
  生从那里来?死往那里去?
  有灵魂的存在吗?怎么投胎转生的呢?这点恰好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这本经典里所要阐述的。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释迦牟尼佛对不能入胎,所作的另一部分叙述。这些是现代医学还无法验证的。

  或父母尊贵,中有卑贱;或中有尊贵,父母卑贱。如此等类,亦不成胎。
  或者父母是受人尊敬的,高贵的,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是卑贱的;或者父母是卑贱的,而等着人胎的中阴身却是尊贵的。双方的格局、运势、因缘配合不来,那么就不能受孕成胎。

  若父母及中有俱是尊贵,若业不和合,亦不成胎。
  又假如父母和等着入胎的中有都是尊贵的,但其他的一些业缘配合不来。譬如,这对父母应该有孝顺的孩子,可是等着入胎的中阴身,却是他们的冤家,不会孝顺他们,那么,也不会入胎。

  若其中有,于前境处,无男女二爱,亦不受生。
  如果等着入胎的中有,没有碰到男女两性的作爱,那么也就无法受孕成胎。
  (松下山人按:在父母交合时,中有爱男根,就入胎为女;中有爱女根,就入胎为男;如果中有既不爱男根,又不爱女根,也就不入胎受生。)

◎入胎风情◎ 佛说入胎经释13
 
  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
  那么,中阴身怎么样才能进入母胎呢?

  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
  如果母体不在月经期中,而且没有任何妇科毛病;进行两性关系时,正好中阴身现前;而父母双方又都没有上面说的各种缺陷;同时,父母和等着人胎的中阴身,又有相互对应的业缘;那么,这个中阴身才能入胎。
 
  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于过去生所造诸业,而起妄想,作邪解心。
  中阴身在就要入胎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颠倒的妄想。如果投胎为男的话,那么就对母亲产生爱欲,而讨厌父亲;相反的,如果投胎为女的话,就对父亲产生爱欲,而厌憎母亲。
  由于过去多生的业缘,碰到这对男女交合时,这个中阴身就生出更进一步的邪念、妄想。
  今按:(1)这种心理状态的叙述,和西方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学有相近之处。
  所不同的,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学是透过梦的解析,往前追溯到两、三岁的婴儿时期。认为男婴基于下意识的两性关系,对母亲有好感;同样的,女婴则基于下意识的两性关系,对父亲有好感。至于胎儿时期的心理状态,佛洛依德,乃至整个西方心理学都还无法触及;更不要说生命入胎前的这一段了。
  而释迦牟尼佛的观察,则是透过实证的如实知、如实见而来。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照顾到每一个环节。
  (2)这段经文里,所谓“而起妄想,作邪解心”,讲得非常含蓄。在其他经典,譬如《中有论》,专门叙述中阴身的变化与转生,对这一段就讲得比较具体。如果中阴身就要投胎为女的话,这时候眼前所看到的,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同时,这个中阴身生起了很强的欲念。紧接着,一点动随万变,她不再看到什么男女的交合;强烈的欲念使得她完全投入,在她的世界里,她已经如醉如痴的取代了原来的女主角。随着这一念性欲,配合上父母方面的增上缘(前面说过,各种可以入胎的条件),这个游魂似的中阴身就钻进了娘胎,和受精卵搅在一起。生命的精神状态,就又和物质结和在一起,又开始了一段有血、有肉的生命历程了。
  这就是欲界生命入胎的欲念境界,也就是分段生死开端的一念根本无明。
  (3)广义来说,整个中阴身就是一团“无明”。
  由于无明,所以生命那股运“行”不息的动力,就处在“行阴”的境界。
  中阴身的生命状态,就像处在梦中。一段梦境出现,不一定持续多久,糊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又转成另一段梦境。这分分秒秒“奔流不止”的业气,就由于“行阴”的滚动,配合着无始以来,“识阴”所夹带的各种种子,而不停的流转着。
  不但中阴身,即使我们现有的这个生命,生理方面的生、老、病、死,甚而细胞的新陈代谢;乃至心理方面的思潮起伏,念头生灭,也都受着“行阴”的笼罩和影响。打起坐来,杂念纷飞,不能静止,不能气住脉停,都跟它有密切的关系。
  在凡夫而言,这是行阴;但是在圣人而言,却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股奋发的动力。
  所谓“因地而倒,就地而起”,经过身心修炼,跳出三界,不受这股生死业力的牵制,而能自由自在,任意往生的神通妙用,同样也是靠这股“行”的力量的发挥。
  (4)如果配合欲界生命的“十二因缘”来说,“无明”的中阴身,缘藉“行”阴的运转,夹杂着的“识”阴,感应到男女的交合。一刹那,几乎同时,这个中阴身燃起了非常强烈的欲念,这也就是阿赖耶“识”,无始以来所夹带的爱欲的种子。紧接着,由这一念种子的带动,又浑浑噩噩的涌现出一连串,其他杂七杂八的种性。
  用生命的“十二缘起”来简单归纳的话,这一段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接下来,这个生命又进入什么境界呢?
  现在让我们看看《入胎经》下面怎么说的:

  生寒冷想,大风大雨及云雾想,或闻大众闹声。作此想已,随业优劣,复起十种虚妄之相。云何为十?我今入宅,我欲登楼,我升台殿,我升床座,我入草庵,我入业舍,我入草丛,我入林内,我入墙孔,我入篱间。
  这时,由于各人阿赖耶识所含藏的各种不同种子的配合,有些生出寒冷的感受;有些呈现大风、大雨的境界;也有些出现一片云雾;或者听到很多人的吵闹声。
  这些境界呈现之后,为了避寒,为了躲风、躲雨,或者为了逃避喧杂的吵闹声,随着各人业力的不同,马上又出现一些虚妄的境界。譬如:
  躲进屋去;走上楼去;走上楼台;坐上高位;躲进一间草屋;躲进树叶搭起的小棚;钻进草丛;躲到树林里;钻进墙孔;穿入篱间。
  今按:(1)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心生种种法生”。随着男女欲“念”的起动,阿赖耶识中“色法”的种子蠢蠢将动。譬如经文上说“生寒冷想”,这就是“火大”的变化;“大风大雨,及云雾想”,则是“风大”、“水大”的变化;“或合大众闹声”,则为“风大”配合“地大”的变化。
  所以,这一段也可以说是精神世界要转入物质世界;精神就要跟物质结合的一个最初的临界。
  (2)如果要更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那就涉及《楞严经》所谓的“性空真火,性火真空”、“性空真风,性风真空”、“性空真水,性水真空”,以及“性空真地,性地真空”等。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生命科学里一个终极的核心问题。生命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精神力量为第一因,主导一切?或者是物质基础为最根本的原动力?先有心?还是先有物?心物又怎么结合的?这些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作交代,我们这里暂时提出问题,以后再作讨论。
  这一段是中阴身入胎的关键处,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文,继续看下去:
 
  难陀,其时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
  这些境界虽如梦幻,但是只要心念随之而转,神识就入了胎。
  今按:(1)随各人业力的不同,所呈现的境界不同,受胎的果报也不同。如果境界呈现的是上楼,或者坐上高位,那就是出生好的家庭;如果在这个境界里,进了草屋,那就很可能投生贫穷的家里;如果是进了草丛,或者树林,那多半就转入畜牲道了。
  (2)曾经有个修行人,有一次在坐中出了阴神,沿著斋房后面的小路,往林子里走。一路走去,就是平常散步的小径。再往前走去,是平常没有进去过的地方,那里有座房屋,大红色的门。他看得奇怪,这个大红门是从前一直没见过的,到底怎么回事?好奇的走上前去,开了红门帘,往里探头一看,有个女的躺在床上,张着两腿,正在生孩子。
  这个修行人一看,陡的一惊,觉得自己太不规矩,赶紧缩回身子。里面一个产婆模样的妇人,看到他,笑嘻嘻的招呼他进去,他却怎么也不肯,急急忙忙的赶紧往回走。
  这么一急,回过神来,自己竟然在屋里打坐。
  回想方才的境界,不像一般的妄想。下了座,往屋后那片林子走去。沿着平常散步的那条小路,清清楚楚,方才出神时所走的,就是这里。路的尽头,挡着竹篱,平常不让人进去的,所以他一向也不往里走。但是由于刚才坐中的境界,实在奇怪,所以这次他就继续往里走。守园子的人看见,大声叫嚷著,怎么也不让他进去。理论了半天,后来他把打坐中奇怪的境象说了出来,那个人总算勉强放行。进了竹篱,沿著小路继续走,哪里有什么大红门的屋子,那个地方正好是个猪圈。听守园的人说,方才母猪生了窝小猪,其中一只生下来就死了。
  这个修行人听到这里,吓得一身冷汗。修行这么多年,差点变成了猪。要不是当时心存正念,如果对着女人的下体,动了一丝邪念;或者昏头昏脑的,被产婆拉进房里寒喧,那么他就钻进母猪肚子里了。
  这是近代人的一则公案,发生在抗战时期。由此,我们同时想到古德大师曾经说过,修行人常入无想境界,而以此为满足的话,来生果报很可能会是猪。
  (3)从前述公案来看,更让我们警惕于修行的艰难,和平常起心动念的不可轻易。所以,多年来怀师一再强调,修行最重要的,在于“心理结使”的解脱。而般若宗的代表性经典《金刚经》,在修持方法上,也强调“善护念”的重要。
  (4)至于密宗“六成就”的修法,更基于这个认识,提出了非常具体而次第分明的修证体系。第一步,是修气修脉的“灵热成就”,身体的气脉修通了,这是色身方面的基础功夫。
  第二个,“幻观成就”的修持,是心理上把所有的外境,乃至个人身心,都看成虚幻的假相。它的妙处,就在于透过这个观法,心理结使很自然的,比较容易转薄而转化。
  然后是第三步的“梦成就”,夜以继日,在梦境中继续照顾心念,使得念念清明,进而转变心念,甚至于转变梦境。否则,梦境都无法转的话,生死来时,又怎么解脱!(从佛学观点来看,睡梦是个小生死。)严格说,“梦成就”之后,进而醒梦一如了,白天才真正进入如梦如幻的“幻观成就”。
  第四,是身心清净的“净光成就”。
  有了前面这些基础,然后才可能达到下面的“中阴身成就”;或者“颇哇成就”(转识成就),临终时依仗佛力、他力,往生他方佛国。
  如果没有前面那四步身、心双方的扎实根基,单独专心修持中阴成就或颇哇法,生死到来时要想有把握,那是很困难的。
  经过这一步步的真修实证,生死来时才能够做得了主。
  一般显教攻击密宗,认为太重视气脉,太执着色身。但是,从“六成就”的修证次第,我们可以看到,密宗只是以气脉成就为基础;主要重心,仍然在于心性的解脱。同时,我们也可以更明确的体认到,身心的相辅相成,以及修持的不可躐等。

  应知受生,名羯罗蓝。父精母血,非是余物。由父母精血,和合因缘,为识所缘,依止而住。
  “羯罗蓝”是梵文的翻音,又译成“凝滑”或“父母不净和合”,指受精卵第一个七天的阶段。
  “为识所缘”,中有的神识由于前面的动念,入了胎,与受精卵结合,这就是生命“十二缘起”中的“识缘名色”。从方才精神世界中的物理成份,进一步与物质世界结合。
  “为识所缘,依止而住。”这几个字很有意思。我们知道,缘有四种: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绿。现代医学把受精卵当成生命发育、成长的根源。但是从佛学观点来看,这个受精卵只是“去后来先作主公”的阿赖耶识所缘的缘。
  由于阿赖耶识“执藏”的特性(也是根本无明所在),就把这一小颗受精卵当成自己,“依止而住”。
  从此,执着这一小块胚胎的成长、发育,又开始了一个分段生死的过程。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人类,都把“这段生命”,认为是神圣的,珍贵的,乃至无价的。但是,在佛的眼中看来,它只是一些因缘凑和,在某段时间、空间里存在、变化的现象。因此,释迦牟尼佛继续说:

  譬如依酪、瓶钻人功,动转不已,得有酥出,异此不生。当知父母不净精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
  释迦牟尼佛拿酥油的形成,来作比方。当时印度制造酥油,是把牛奶倒进锅里,然后加进一小块乳酪,一边煮,一边不停的搅动,经过一段时间,把它倒进桶里。等它冷了,上面一层凝结的皮拿出来再提炼,就炼出酥油。其余的,再经过加工就成为乳酪。所以,酥油是由鲜奶掺上乳酪,经过提炼而产生的。
  原先的父精、母卵,和后来附了神识的胚胎(这里又称为羯罗蓝身)的关系,也是如此。这个最初期的分段生命,就是各种因缘聚合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复次难陀,有四譬喻,汝当喜听。如依青草,虫乃得生。草非是虫,虫非杂草;然依于草,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身作青色。难陀当知,父精母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因缘和合,大种根生。
  恐怕难陀还是不很清楚,释迦牟尼佛接着又作几个比方。
  首先拿草虫作例子。那些草虫,因为依附了青草,才生长起来。青草并不是虫子的生命,但是草虫却依赖着青草这个助缘,才能生存。而且,由于以草为生的原因,所以身子往往就像青草的颜色一样。又譬如菜里面的小虫,往往也是像菜一样的颜色。
  羯罗蓝身和父精、母卵间的关系也是一样,藉着父精、母卵的因缘和合,发展出一段新的生命的四大、六根。
 
  如依牛粪生虫,粪非是虫,虫非离粪;然依于粪,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身作黄色。难陀当知,父精母血,羯罗蓝身,亦复如是。因缘和合,大种根生。
  又好比牛粪生出的虫。牛粪当然不是虫,但是离开了牛粪,也就没有这个虫。必须依附牛粪,因缘凑和,才生出虫来。这种虫的颜色,就接近牛粪的颜色。
  释迦牟尼佛举了这个例子,继续对难陀说,父精母卵和这个小胚胎的关系,也是如此。有了父精母卵,再加上中有的神识,以及各种因缘的配合,才生出了一段新的生命。

  如依枣生虫,枣非是虫,虫非离枣。然依于枣,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身作赤色。难陀当知,又精母血羯罗里身,亦复如是。因缘和合,大种根生。
  又譬如枣子生虫,枣子不是虫,但是离开了枣子,就生不出这个虫。这种虫的颜色,就类似枣子,是红色的。
  父精母卵和羯罗蓝身的关系,也是如此,由于各种因缘的聚合,才有这一段新的生命的开始。

  如依酪生虫,身作白色。广说乃至因缘和合,大种根生。
  好比乳酪生的小白虫,也是同样道理。事实上,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因缘聚会而来。
 
  复次难陀,依父母不净羯罗蓝故,地界现前,坚鞕为性;水界现前,湿润为性;大界现前,温煖为性;风界现前,轻动为性。
  由于胚胎是藉由父母的精子、卵子而来,所以这个新的生命就蕴藏了如同父母所有的地、水、火、风这四大的性质。
  所谓地大,是坚实的生理结构。譬如骨骼、肌肉。
  水大,则是湿润的,呈现液体状态的生理部分。譬如血液、淋巴、荷尔蒙,以及其他体液。火大,指温暖的生理功能。譬如所呈现出的体温。风大,则是具有轻、动特质的生理机制。主要指身体内部的气机,同时也包括了吸入的氧气,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
 
  难陀,若父母不净羯罗蓝身,但有地界,无水界者,即便干燥,悉皆分散,譬如手握干糗灰等。
  如果由受精卵而来的羯罗蓝身,只有地大,而没有水大的成份,那么就干燥的分散开来。好像用手握上一把干面粉,怎么也捏不到一起。

  若但水界,无地界者,即便离散,如油渧水。
  如果只有水大,没有地大,那么就会流散。好比油滴在水上,怎么也不可能凝聚起来。

  由水界故,地界不散;由地界故,水界不流。
  由于水大的作用,地大才能凝聚在一起;相对的,由于地大的作用,水大才不会流散。

  难陀,羯罗蓝身有地水界,无火界者,而便烂坏,譬如夏月,阴处肉团。
  难陀,羯罗蓝身但有地水火界,无风界者,即便不能增长广大。
  初期的胚胎(也就是这里所谓的羯罗蓝身),如果只有地大、水大的成份,而缺少火大的功能,它就会像夏天里,放在阴暗处的一块肉,很快就烂了。
  如果初期的胚胎具备了地大、水大、火大等成份,但是缺少风大的话,这个胚胎就不会成长。
 
  此等皆由先业为因,更互为缘,共相招感,识乃得生。地界能持,水界能摄,火界能熟,风界能长。
  四大的成份、结构,乃至日后的发育、成长状况,都由各个生命先前所造作的业因而来;而后,四大之间,乃至身心之间,又相互为缘,相辅相成的形成了新的生命。
  归纳来说,地大有把“持”的性能;水大有收“摄”的作用;火大能帮助发育、成“熟”;风大则促使成“长”。

  难陀,又如有人,若彼弟子熟调沙糖,即以气吹,令其增广,于内虚空,犹如藕根。内身大种,地水火风,业力增长,亦复如是。
  释迦牟尼佛不厌其详的,继续为难陀作解说。
  他说,难陀啊,又譬如吹糖人的师徒,技术很好,很会调制糖浆,他们能用特制的糖浆吹出,里面是中空的各种形状的东西。就好像里面是中空的莲藕那样。四大所构成的,我们这个生命,也是同样的原理,藉着父精、母卵的物质基础,以及自己所挟带的业气,相互为缘,渐渐成长。

  难陀,非父母不净,有羯罗蓝体;亦非母腹,亦非是业,非因非缘,但由此等众缘和会,方始有胎。
  难陀,并不是有了父精母卵,就一定会形成有生命的胚胎;也不是因为有了子宫,就一定能孕育新的生命;同时,也不是因为阿赖耶识挟带了各种善业、恶业的种子,就能形成新的生命。
  一个新的生命,是必须上面所说的各种因缘凑合了,才会产生。

  如新种子,不被风日之所损坏,坚实无穴,藏举合宜,下于良田,并有润泽,因缘和合,方有芽茎,枝叶华果,次第增长。难陀,此之种子,非离缘合,芽等得生。
  譬如一颗新的种子,没有被风吹日晒所损害,也没有受到其他的损伤,保存得很好;把它种到一块好地上,同时定期浇水。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这颗种子才会发芽,长出枝叶,然后开花结果,不断的成长。
  总之,一颗种子如果没有其他因缘的配合,是不会发芽的。

  如是应知,非唯父母,非但有业及以余缘,而胎得生。要由父母精血,因缘和合,方有胎耳。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父母两个结合,就会有新的生命;也不是有了中阴身,业识种子就能入胎;必需要父精母卵,再配合各种因缘,才会产生新的生命。

  难陀,如明眼人,为求火故,将日光珠置于日中,以干牛粪而置其上,方有火生。如是应知,依父母精血,因缘合故,方有胎生。
  释迦牟尼佛这里又拿印度当时的取火,来作比方。
  他说,难陀啊,好比要取火的话,就要把日光珠(凸透镜)对着阳光,放在乾的牛粪上,过一段时间,才会生起火来。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知道,父精母卵还需要其他因缘的配合,才可能受孕成胎。

  父母不净成羯罗蓝,号之为色受想行识,即是其名,说为名色。
  中有的神识一旦入胎,这颗小小的受精卵已经不单纯是生理细胞的组合,它同时和合着意识方面的活动。
  一个新的生命,在母体里形成了。
  这颗小小的胚芽,照佛法的分析、归纳,已经具备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
  在色、受、想、行、识里面,“色”是指物质、生理部分,看得见的,譬如胚芽的细胞、组织。其余的,“受、想、行、识”是看不见的,属于精神、意识层面的,我们可以把它一起归纳为“名”。于是,佛法就把胚芽、胚胎这段生命,拢总叫为“名色”。也因此,中阴身入胎,进入受精卵这个过程,在“十二缘起”里,就称它作“识缘名色”。
  现在回过头,看前面这段原文,释迦牟尼佛继续对难陀说,父精母卵所结合成的羯罗蓝,具备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生命的现象与功能口色、受、想、行、识归纳起来,又可以叫它为“名色”。

  此之蕴聚可恶,名色托生诸有,乃至少分刹那,我不赞叹。何以故?生诸有中,是为大苦。
  色、受、想、行、识又叫“五蕴”。“蕴”,有聚集的意思。欲界、色界的生命,是由这五种因素聚合而来。这“五蕴”里面,包含了很多阴暗面,障碍了自性的光明,所以又叫“五阴”。
  由于“五蕴”、“五阴”的聚合,形成了痛苦、烦恼的生命,所以这里说“蕴聚可恶”。
  现在我们接下来看这段原文的第二句,“名色托生诸有”:
  这个“名色”,我们前面说了,就是“五蕴”的别名。在这篇文章里,也就是指前面那段文字里的“羯罗蓝”,那颗小小的受精卵。那么,什么叫“诸有”呢?
  佛学里面所谓的“诸有”,是指各种不同的生命领域。三界一共有“二十五有”。
  欲界:四个恶道(地狱、畜牲、饿鬼、阿修罗),加上人道的四大洲,还有天道的六层欲界天,一共是十四有。
  色界:四个禅天,加上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一共是七有。
  无色界:四空天,是四有。
  加起来,一共就是二十五有。这里面,欲界、色界的生命都是由“五蕴”所构成。至于无色界,因为没有形色,所以没有“色蕴”,只由“四蕴”所构成。
  现在,这段原文的“名色托生诸有”,这个“诸有”,因为对应着“名色”--也就是“五蕴”,所以它不包括“无色界”。同时,这里的“名色”又因为指的是上面那段的羯罗蓝,所以,它所对应的“诸有”,就只限于“欲界”的各种生命,只有十四有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这段原文,释迦牟尼佛说,五蕴聚合,构成了痛苦、烦恼的生命。不管这个小小的胚芽托生到那个生命领域,福报再好,痛苦再少,我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欢喜、赞叹。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生在三界里面,就是痛苦的。

  譬如粪秽,少亦是臭。如是应知,生诸有中,少亦名苦。
  好比脏臭的粪便,即使再少量,也是臭的。同样道理,只要在六道中,不论生在那一界,烦恼再少,也还是不究竟,还是没有脱离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有进一步的解释。

  此五取蕴,色受想行识,皆有生住增长,及以衰坏。
  所谓“五取蕴”,也就是“五蕴”。“取”就是求取、执着的意思。在小乘里,“取”是“烦恼”的代名词;在大乘的唯识里,“取”是“贪爱”的代名词。总之,执取在贪爱的烦恼中,就是“取蕴”的意思。
  前面说过,生命是五蕴的组合,而五蕴之间又相互为缘,都在生、住、增长、衰坏的变化中。

  生即是苦,住即是病,增长、衰坏即是老死。是故难陀,谁于有海,而生爱味?卧母胎中,受斯剧苦。
  所谓“生即是苦”,简单说,“生”,本身就是苦。生命受了许多条件的限制,不自由,而且不圆满;况且,既由“五取蕴”而来,所谓“有求皆苦”,除非解脱了所有结使,跳出三界,否则所有的“生”,都是痛苦的。这就是“生即是苦”。
  所谓“住即是病”,只要这个生命存在,不论色。
  受、想、行、识那一蕴,都带来许多不完美的种子。所以说“住”本身就是病,有心病,也有身病。
  再下面,“增长、衰坏即是老死”。所谓“增长衰坏”,用现代医学术语,也可以说是新陈代谢。细胞、组织不断更新,不断成长,同时也一天天老化,一天天趋向死亡。所以庄子早就潇洒的说了“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看通了这一点,对生命当然就少些贪恋,少些幻想与执着,也就少些烦恼和痛苦。只是,理论上虽然如此,事实上恐怕还是“看得破,忍不过。”就如袁太老师(焕仙)所说,“五蕴明明幻,诸缘处处痴。”
  而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依然苦口婆心的说:难陀啊,弄清楚生命怎么回事,谁还会爱恋不舍呢?更何况,一进入母胎,就受着极端痛苦的煎熬。
  下面他就要对胎儿在母体里的成长、变化,作更进一步的介绍。同时,我们拿现代医学的研究报告作一对比,会发现非常有趣的类同。

  复次难陀,如是应知,凡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
  这里是就人的入胎来说,胎儿在母体里大概经过三十八周。
  这点和目前西医的观点,完全一致。目前胚胎学对胎儿在母体里的变化,也是以七天为一个区分阶段。
  如果照道家所说,“人身为一小宇宙,宇宙为一大人身”的话,那么有个非常奇妙的吻合:基督教的《圣经》里面,上帝创造世界,也是七天的过程。
  (站在生命科学的立场,我们阐述佛法的同时,对于其他宗教文明的成就,也不妨欢喜赞叹的代为宣扬。其实,这也是任何一个宗教,所应有的精神与胸怀。)
◎胚芽的发展◎ 佛说入胎经今释14

第1周:
  初七日时,胎居母腹,如屑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名羯罗蓝。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方始现前。
  第一个七天当中,胚胎在母亲肚子里,就好像一片小木屑,又好像一个小肉疮,躺在气味恶臭的血肉堆里。它整个身子,乃至精神意识,就在这一小滴半透明的胚芽里。好像闷在一个不透气的热锅里,非常痛苦的受着煎熬。
  这个阶段的小生命,就叫“羯罗蓝”。外表看起来,好像一滴粥,又好像一滴乳浆。
  这七天里,生理方面,地、水、火、风这四大的“性”、“质”,开始逐渐发育。
  现在让我们看看,西医胚胎学对这个阶段所观察的结果:
  第一天:精子与卵子混合成一个“合子”。这时仍然是单细胞。细胞核内形成三十三对染色体。(见图一)(参见 http://www.fx120.net/yepd/rssc/syht/ydyaq/lm3644_1.htm )
  第三天:精子进入卵子三十个小时后,“合子”分裂成两个细胞。(见图二)再四个小时后,“合子”分裂成四个细胞。(见图三)
  第三天:“合子”已成为一个十六个细胞的卵裂球。轮廓像一粒桑椹,所以又叫做“桑椹胚”。体积和单细胞的“合子”相等,而且还被“透明带”围绕着。(见图四)
  第四天:“桑椹胚”抵达子宫内腔,腔内的液体渗透过“透明带”。“桑椹胚”的空隙逐渐变成一个泡,叫“胚泡”。(见图五)
  很快的,“透明带”消失,胚泡的外表形成“滋养层”,泡内腔有一小块增厚区,叫“胚胎细胞群”。(见图六)
  第五----第六天:“胚胎细胞滋养层”黏着子宫,形成了最初的胎盘,日后逐渐发展为胚胎。(见图七)
  卵子受精第一周变化示意简图
  把西医胚胎学对这个阶段的研究,作了一点概括的介绍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把释迦牟尼佛对这一阶段的介绍,拿来作个比对。
  对于这个受精卵的外观方面,他说:“如屑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
  质地方面,他说:“状如粥汁,或如酪浆。”
  至于内部成分方面,他就用“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来概括。
  如果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受精卵的染色体,已经蕴涵了日后生长出骨骼、毛发、肌肉、器官、血液、荷尔蒙,乃至强壮与否等的所有基因。
  当然,释迦牟尼佛所说,不如现代医学经过精密仪器实验,所观察的,来得细密,但却不失简要、中肯。
  而且,对两千五百年前,当时人们所能接受的概念来说,充其量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了。
  至于“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涉及到内心世界的部分,则有待各人的内证,以及日后科学的努力了。

第2周:

  难陀,第二七日,胎居母腹,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于母腹中,有风自起,名为遍触。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额部陀。状如稠酪,或如凝酥。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四界现前。
  这一段前面的“胎居母腹,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居一处,壮热煎熬,极受辛苦。”和第一个七天的描述一样,这里不再重复。
  再下面的叙述,不同了。“于母腹中,有风自起,名为遍触,从先业生。”
  现在问题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有风自起”?和前面“风界动性”那个风大的“风”,同还是不同呢?“从先业生”,又是什么意思?为了对这段的语意掌握得更明确,我们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是对阿难说的,主要内容也是介绍胎儿在母体里的变化。也有说,这两者是同一经本,但由于翻译的不同,而有差别。不论如何叫《佛为阿难说处胎会》对我们解读《入胎经》是很有帮助的。
  在《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里,讲到“第二七日”的时候,它的文字记载是:
  所感业风名为遍满,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今歌罗逻(即羯罗蓝)身相渐现,状如稠酪,或似凝酥。内热煎煮,便即转为安浮陀身。如是四大,渐渐成就。
  综合两部经对于这第二个七天的叙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要点:
  (1)这股风是“自起”,有别于父母的遗传而来。怎么“自起”的呢?《入胎经》上说,“从先业生”,是中阴身的阿赖耶识所带来的种子。混合了前面父精母卵所具备的风大,但又不限于那个风大。
  (2)这个“有风自起”的风,具备了“遍触”、“遍满”的特质,“令歌罗逻身相渐现”,能够使这个小小的胚芽逐渐生长。因此,“有风自起”这个“风”,主要是股生命能,也就是道家、中医所谓“人有三宝,神、气、精”的“气”。这是生命的精华,也是生命的原动力,是生命能的一个主要成分。
  因此,道家有“食气者寿”的说法。而佛家则基于同样的认识,有“安那般那”的修法,后来又发展出天台宗的数息、随息、止息等“六妙门”的修证。至于密宗,则普遍的着重于“气”、“脉”的修炼。这本经典,基于同等的认识,每七天的变化、成长,都由不同作用的“风”来主导。这个“风”,也就是“气”的代名词。
  (1)为释迦牟尼佛所传授,注意出入息的修法。
  (2)天台止观的修持法门,归纳为六个步骤:一数(数息),二随(随息),三止(止息),四观(慧观),五还(返本归元),六净(清净圆满)。
  (3)参考了《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句子,“吹母左胁及以右胁”。
  “胁”,是指胸部靠近两臂的部位。这一小片胚芽和母体胸部两侧的部位,建立了联系。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从中医来说,肝经的分布,正好联系了生殖器官与两胁部位。在五行属性上,肝属木。
  母体一旦受精,卵巢立即分泌孕酮(黄体素荷尔蒙),这是水大。水生木,于是肝经起了变化。在中医来说,肝藏血。肝属木,木能生火。火又属心,心主血脉, 于是又带动血液循环。
  因此,“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可以说就包含了上面这一连串的生理反应。
  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说,就是胚胎与母体建立了血液循环的脉道。开始由母体的血液输入氧气,以及其他的养分;同时把胚胎内部新陈代谢后的废气及其他剩余物,经由血液流入母体排出。
  第二个七天,也就是第二个周期的胚胎,在佛经里就叫“额部陀”。看起来,比第一个礼拜黏稠,所以说“状如稠酪”,“或如凝酥”。这七天里,附着在胚胎上面的神识,仍然是痛苦的,“内热煎煮”,好像闷在热锅里那样,受著煎熬。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西医对这七天作了那些观察?
  第八天:部分“胚泡”进人子宫内膜。“胚胎细胞群”增长成双层“胚芽盘”。(见图九)
  第九天:胚泡深入子宫内膜。开始入侵时的损口已由血纤维凝块盖起来。这时,“滋养层”出现一些小泡,互相溶合扩充,成为一网路系统(滋养层腔隙网路)。母体子宫内壁也起变化,细胞肿胀,细胞浆积聚大量积原和脂质,细微血管充血、扩张,形成了“血窦”。(见图十)
到第十二天左右,毛细血管破裂,母体血液流入“滋养层腔隙网”。此时,胚体本身的血管尚未形成,但是经由渗透作用,由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所需的养分。胎盘由此与母体的血循环建立了交流。(见图十一)
  第十三天:发展出“绒毛”、“绒毛腔”。
  “胚芽盘”首端出现“徵心基板”,日后发展为心脏;尾端连接“结缔组织柄”。
  这短短的七天里,真是变化得多彩多姿。概要来说,这片小小的胚芽,的确和母体的血循环建立了交流。也可以说是水大、人大、风大而致于地大的综合性的重要发展。
  在佛经上,就简单的用“四界现前”来概括。
  经过这些变化,当然,这时候的“胚芽”就不再是半透明的“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了。这时候它已经进入子宫内壁,看起来差不多如佛经所说,“状如稠酪”。“地大”逐渐发展,凝结拢来,固定一处,所以又说“或如凝酥”。
  当然,佛经上的叙述比现代医学简略得多。但是关键性的变化,譬如这个周期里,和母体血液循环所建立的联系,经典中就用“其风微细,吹母左胁及以右胁,令歌罗逻身相渐现。”来概括。用现代医学观点来说,这段叙述实在太拢侗。但是,如果综合中医的脏腑、经络,以及五行生克的的观点;再配合西医性荷尔蒙的变化、胚胎与母体血循环的联系;融汇贯通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经典上的这句话,那就不免要叹为观止的发出会心的一笑了。

第3周:

  难陀,第三七日,广说如前。于母腹中,有风名刀鞘口,从先业生,触彼胎时,名曰闭户。状如铁箸,或如蚯蚓。 于七日中,四界现前。
  第三个七天,在前面成长的基础上,又有一股风,叫“刀鞘口”。同样,也是胚芽所蕴涵的一股生命能。
  胚芽这个时候,叫做“闭户”,好像一把铁筷子,又好像只蚯蚓。地、水、火、风四大仍不断的成长着。
  现在让我们看看西医的研究成果:
  第三周时候,双层的“胚芽盘”变成三层。(图十二)
  第十八天前后,中胚层里发展出脊索。
  随着脊索的增长,胚芽盘逐渐变成长形。从纵剖面来看,它内部的结构,恰好如经典所说,“状如铁箸,或如蚯蚓。”(见图十三)
  胚芽发展到第三周,胚前期的发育完成。
  从第四周开始,进入了胚胎期。

◎胚胎的变化◎ 佛说入胎经今释15
 
第4周:

  难陀,第四七日,广说如前,于母腹中,有风名为内门,从先业生,吹击胎箭,名为健南。状如鞋楥,或如温石。 于七日中,四界现前。
  难陀,这第四个七天,就如同前面所说,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胚胎继续发展着。这个七天里面,发展着一股叫“内门”的生命能。在这股生命能的作用下,胚胎的形状发育得好像一只鞋楥(修补鞋子或缝制鞋子时,用来做底衬的木制脚模),又好像块温石。这个阶段又叫“健南”。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西医胚胎学对这个周期的观察结果。
  第二十二----第二十四天,三个胚层各自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各器官系统初步形成:
  1 发展出中空,两端开口的神经管。大约两天后,第二十四天左右,首尾两端管口封闭,成为一个密管组织。(见图十四)
  2 生长出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开始萌芽。
  3 体节开始生长,每天大约增长三节。同时发育出生骨节细胞、生皮节细胞,以及生肌节细胞。
  第二十五天:(见图十五)
  发展出鳃弓、脑泡、心泡,以及甲状腺、肺、肝、胰、中肾小管等的原基。开始了血循环和心博动。
  第二十六天----二十八天:
  出现眼基板(日复发展为眼)、耳基板(日复发展为耳)、手肢芽、脚肢芽。(见图十六)
  总之,从第四周开始,由三层的胚芽盘,各别生长分化成各类组织和器官。也就是细胞由多潜能化,趋向个别特殊性。因此,也可以说是,“内”部组织个别化,分“门”别类的各自发展。而经典中,则把这第四周的业风(气机),命名为“内门”。

第5周:
  
  难陀,第五七日,广说如前,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摄持。此风触胎,有五相现,所谓两臂、两髀及头。譬如春时,天降甘雨,树林郁茂,增长枝条。此亦如是,五相显现。
  难陀,到了第五个七天的时候,胚胎继续发展着。
  这个时期的生命能,叫做“摄待”,使得胚胎长出“五相”----两臂、两股(大腿连著臀部的部位)和头。就好像春天时候,经过春雨的滋润,树木增长出一些枝条。这个阶段就是这样,外观上,发展出了这五种生理现相。
  现在我们看西医的胚胎学,第五周时候的变化,大体也是如此。
  外型方面,颈曲加深,中脑曲出现。
  除了外型的特征外,内部的结构方面,脑、下丘脑、上丘脑的区域出现局部细胞增殖;中肾管、输尿管芽、生殖结节等都在发育中。

第6周:

  难陀,第六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广大,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肘、两膝。如春降雨,盖草生枝,此亦如是,四相显现。
  难陀,第六个七天的气机,把它订名为“广大”。
  这段期间,胚胎生长出两肘、两膝。这个阶段,就好像经过春雨的滋润,草木生出枝条。四肢就如此发展出来。
  从西医的观察,这个时期除了两肘、两膝之外,同时长出了两手、两脚;甚至十个手指、脚指也隐约可见。(见图十七)

第7周和第8周:

  难陀,第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为旋转。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手两脚,犹如聚沫,或如水苔,有此四相。
  难陀,第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翻转。此风触胎,有二十相现,谓手足十指。从此初生,犹如新雨,树根始生。
  在西医的胚胎学里,手脚的发育成长,比起这本《入胎经》略早几天。或许经过两千五百年的时间,胚胎在母体里的部分发育,略为提前。譬如现在的儿童,身心双方都比四、五十年前来得早熟。
  用现代知识来说,随着自然生态、物质条件的种种改变,人体也就相对应的作着调整、变化。从佛家的思想观念来说,随着众生共业的不同,人类的正报----诸如平均寿命、身高、体重,乃至其他各种生理机制,也都跟着变化。
  譬如佛家的劫数观念,有大劫、中劫、小劫。而小劫里又分为增劫、减劫。佛经上说,人类最开始的时候,寿命是八万四千岁。后来由于放逸、散漫,没有保持正念、善行, 于是每一百年,人的寿命就减少一岁。
  越到后来,人心越为险恶。众生共业所感,除了本身的正报之外,连带的依报也受到影响。自然环境越来越差,人为及自然灾害也越来越多,人的寿命就越来越短。到末法时代的后期,据佛经上记载,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只有十岁了。从八万四千岁到十岁这一段漫长的历程,就是“减劫”。
  由于长时期以来,各种灾害的磨难,后来人类开始忏悔,回心向善,于是每一百年又增加一岁。到后来,人的寿命又回到八万四千岁。这段历程就是“增劫”。
  照佛经上所说,我们现在正在减劫中,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渐减少。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整个地球人类平均寿命的长期统计资料,还无法对佛经这一论点提出数据性的证明。
  但是,据中国历史的记载,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等,都活了一百多岁。相比之下,人的寿命是减少了。
  虽然物质文明不断的进步,医药科技又不断的突飞猛进,但是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生态的破坏,乃至病毒顽强怪异的翻新、变化,所以人类所面临的死亡威胁,不但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减少,甚至有更趋增加的迹象。或许这就如佛经所说,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果报吧!
  以此类推,两千五百年后,如果这本佛经仍然存在,那么经典中的记述,比照当时胚胎的成长,很可能有着更多的差异。
  讲到这里,我们不要忘了这本经典的缘起,是由沉迷欲乐的难陀而来。为了使他迷途知返,使他领悟到生命的苦、空、无常、无我,释迦牟尼佛施展了各种方便,带他上了天堂,同时又带他下到地狱。然后再不厌其烦的为他讲说“入胎”的过程、变化。主要目的,在于点出生命现象的变化----没有一个永恒的归宿,也没有一个真实的幸福。同时寓意了“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小乘修证的中心。因此,这本《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的重点,并不在 于“胚胎学”的介绍和探讨。只不过,在释迦牟尼佛的接引方便中,我们对于佛陀的权巧智慧,又多了一层认识。
  也因此,从第九个七天开始,我们不再一项项与西医作精详的比对。我们只在个别的关键处,借用现代医学为类比说明。否则,一路像西医胚胎学似的详细介绍下去,恐怕读者们看了,也要觉得头大而乏味的。

第9周:
  
  第九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日分散。此风触胎,有九种相现。谓二眼、二耳、二鼻,并口,及下二穴。
  这九种相就是九窍。两眼、两耳、两鼻孔、嘴巴这七窍,加上下面的肛门、尿道,一共是九窍。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16

第10周:

  第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坚鞕,今胎坚实。即此七日,于母胎中,有风名曰普门,此风吹胀胎藏,犹如浮囊,以气吹满。
  到了第十个七天,这段时期的生理机能,就叫做“坚鞕”,胎兄发育得更为坚实。同时还有一股叫“普门”的风,使得整个胚胎饱满,好像充满了气的浮囊。
  就西医来说,第三个月开始,直到出生期,这个阶段叫做“胎期”。这期间,体躯增长;器官和组织开始正式发育。从前面的“胚胎期”,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入胎经》,恰好把这个阶段叫做“坚鞕”。
  不同的是,《入胎经》又再强调,整个胚胎是“以气吹满”。主要还是由于“气”的作用,“令胎坚实”。这种观点,和目前西医的观点则有所不同。

第11周:

  难陀,第十一七日,于母胎中,有风名田疏通。此风触胎,令胎通彻,有九孔现。若母行立坐卧,作事业时,彼风旋转虚通,渐令孔大。若风向上,上孔便开;若向下时,即通下穴。譬如锻师及彼弟子,以槖扇时,上下通气。风作事已,即便隐灭。
  “坚实”之后,接着就要“疏通”,把这胎充实。
  蓬勃的生机,运化到全身,胎儿才会健全的发育、成长。在“疏通”这个功能上,当然“气”的特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上面这段,对难陀说:
  第十一个七天当中,母胎里的气机,继续发挥了“疏通”的功能。这股生命能的作用,远及全身,使得九窍更为成熟。
  当母亲或走、或立、或坐、或卧、或者工作的时候,随着母体生命能的运作,又辅助了胎儿内在气机的运转,九窍逐渐发育成长。
  如果气机向上运行(上行气),就疏通身体上部的孔道(脉道);如果气机向下运行(下行气),就疏通下部的(下半身的)孔道(脉道)。胎儿和母体间,气机的互动,就好比锻师(冶金的师父)和他的徒弟(徒弟比喻胎儿,锻师比喻母亲)用的槖扇(风箱)上下通气。藉由上行气、下行气的交互作用,胎儿一天天的成长。
  气机运行到某个阶段,它又自然会进入“止息”的状态。这就是“风作事已,即便隐灭。”
  气机止息下来,这个时候并不是死亡,也不是停止生长。相反的,这时候的生机就好比在将养生息,也好比在充电。借用老子的话,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的道理。
  拿现代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比方,就好像动物的冬眠状态。停止了呼吸,生命能几乎不消耗,所以就不吃、不喝,像睡个大长觉,养足了精神,等冬天过了,再出来活动。
  其实,“息”在生命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远超过“冬眠”的作用。
  如果把“气”比方成一棵生命之树,那么“息”就好比这棵生命之树的根。地面上看不见它,但是“气”由它来,“气”由它而生。那么,我们如果追问,这棵生命之树的根又种在那里呢?勉强说,就是在“空”中。
  这个“空”,不是物理世界虚空的“空”,这个“空”是心物一元,真空生妙有的“空”。谈到这里,又是一个“唯证乃知”的实证境界了。
  胎儿出生后,随着后天生命的成长、物欲的干扰、身心的动乱,这种“息”的静止状态越来越少,越来越短。因此,老、弱、病、死也就随之而来,成为无法逃避的必然现象。
  佛道两家要想扭转这个恶性循环,提出了各种理论和修证方法。而“止息”,恰恰是佛道两家共通的基础功夫。如果达不到“止息”,那就谈不到“四禅八定”,也谈不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至于我们前面提到的,佛家“安那般那”,以及“六妙门”的修证,也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第12周:

  难陀,第十二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曲口。此风吹胎,于左右边作大小肠,犹如藕丝,如是依身交给而住。即此七日,复有风,名曰穿发,于彼胎内,作一百三十节,无有增减;复由风力,作一百禁处。
  在第十二个七天里,这个阶段的生命能,就叫做“曲口”。大、小肠开始发育着。同时又像“穿发”般的,生出一百三十节和一百个禁处。
  究竟“一百三十节”和“一百个禁处”是什么?看到这里,我们觉得文字的涵意不是十分明确。所以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一部分的原文如下:
  十二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曲口。由此风力,左右腮间生大小肠,犹如藕丝及紧纺线置在于地,十八周转,依身而住。复有一风名为穿发,由此风故,三百二十支节,及一百一穴生在身中。
  这部经典里记载的是,“三百二十支节,及百一穴。”数字上跟《入胎经》有出入,但是文字相互比对之后,意义比较明确了。
  今按:(1)胎儿的肠,大部分是由胚胎期的中肠发育演变出来。胚胎在第四周时,发育出一条直管状的中肠。
  中肠从第六周开始旋转、发育,到了第十一至第十二周时,完成了旋转,而且发育出了小肠(包括主肠、回肠、十二指肠),以及大肠(结肠、盲肠)。恰好,释迦牟尼怫就在这第十二周时,介绍出大、小肠的形成。
  (2)由于大、小肠是弯弯曲曲的,所以释迦牟尼怫就把这个时期订名为“曲口”。
  (3)接下来,这一周生理机能又发挥着“穿发”的特性。“穿发”又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大概差不多像发丝一样细,而且是细长的、穿越的。那么,这三百二十支节很可能指的是神经。至于《入胎经》上所说的“一百三十节”,与《处胎会》所说的“三百二十支节”,虽然数字上有出入,但是却分别用到了“节”与“支节”的字眼。而神经系统恰好如树枝状的,分在体躯、四肢,以及各个脏器官。
  为了再求佐证,我们再比照一下西医的胚胎学。又有一个奇妙的吻合,神经细胞在胚芽的第十八天左右,已经开始出现。但是直到第十二周的末期,神经系统才基本形成,开始感应到体外的刺激。譬如对于外在的触动,以及声、光等,作出了微弱的反射动作。
  (4)至于《 入胎经》上的“一百禁处”,或者《处胎会》中的“百一穴”,或许就是目前中医针灸上的一百多个常用穴了。近年来,针灸学配合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发现到经穴(或者称为气穴、穴道、穴位)恰好是沿着神经线(尤其是神经丛,或者神经节部位)分布。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17

第13周:

  难陀,第十三七日,于母腹中,以前风力,知有饥渴。母饮食时,所有滋味从脐而入,藉以资身。
  “以前风力”,由于前面那些生理机能的开展,有了饥渴的感受。母亲吃了东西,这些滋养经过胎盘、脐带,到了胎儿那里。胎儿因此不断的发育、成长。
  这里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
  (1)“以前风力,知有饥渴。”这步生理反映,如果用佛学名词的话,就相当于“受”的作用。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前面:“第九七日”,发展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到了“第十二七日”,神经系统的架构大致形成。用佛学名词的话,就是有了感应“触”“受”的基础。归纳起来,配合佛家解释生命缘起的“十二因缘”的概念,这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
  (2)前面,在“第二七日”时,我们讲过,胚芽已经跟母体的血循环建立了联系。母体的养分,已经经由血液,渗透进入这个新的生命。这里为什么又说,“从脐而入,藉以资身。”究竟什么意思呢?
  现在让我们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的相关的叙述:
  所有滋味,于身穴中,及以脐轮,资持润益。
  看到这里,意义比较明朗了,《入胎经》上所说的“脐”,并不限于肚脐或者脐带。它主要是指脐轮而言。胚胎体内的气机,开始孕育出最初步的气穴及脉轮。
  (3)脐轮是密宗“三脉七轮”中的一轮,又叫“化轮”。所谓“化”,就是生长、变化的意思。在密宗的气脉学说里,认为胎儿离开了母体,生命的功能,主要仍经由这里,不停的生发、变化。
  从西医观点来说,胎儿在母体里,是靠着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就佛、道两家的修证学说,一个新的生命,主要是经由这个部位的气化功能,变化、生长着。
  (4)从道家、中医的观点来说,密宗脐轮的范围,关联到“肾”。这个“肾”,跟西医里面的肾脏是两种概念。中医的肾,包括了有形的肾脏这个器官,还包括了肾经这整条经脉,同时关联到性荷尔蒙、脑下垂体等荷尔蒙系统。中医认为肾属水,把“肾”看成我们生命的先天之本,主脑,主生殖。肩负着生殖,以及脑部功能的重任。
  总之,“脐轮”这个范围,具备了重要的生长、变化的功能。因此,密宗把这个脉轮又叫做“化轮”。那么,它进一步会变化出什么呢?

第14周:

  难陀,第十四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线口。其风令胎生一千筋,身前有二百五十,身后有二百五十,右边二百五十,左边二百五十。
  第十四个七天里,这个阶段的生理机能叫“线口”,胎儿生出一千条筋。身前大约有两百五十条,身后大约是两百五十条,左边、右边也大约各有两百五十条。
  我们前面说了,脐轮的功能,关联到中医里面的肾。在中医的五行学说里,肾属水。水能生木,而木,属肝。中医的这个肝,除了器官方面的肝脏,还包括经脉方面的肝经。它主筋,主调达、疏泄。关系到筋的生长、发育,同时具备了调达、疏通的作用,使人体的气机和谐通畅的运行。
  在上一个周期,“第十三七日”,脐轮初步呈现之后,经过这个“化轮”的生化,体内的气机开始逐步形成经络、脉轮的系统,开始要形成一个规律性的网路。
  这时候,肝经同时也就要发挥它调达、疏泄的功能了。
  因此,“第十四七日”生出一大堆的筋,就象征着肝经为经脉系统所作的准备。也可以说是气机的混沌的状态,迈向规律化的经脉体系的一个过程。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18

第15周:

  难陀,第十五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莲花,能与胎子作二十种脉,吸诸滋味。身前有五,身后有五,右边有五,左边有五。其脉有种种名及种种色。或名伴,或名力,或名势。色有青、黄、赤、白、豆苏、油酪等色,更有多色共相和杂。难陀,其二十脉,别各有四十脉,以为眷属,合有八百,吸气之脉。于身前后左右,各有二百。难陀,此八百脉各有一百道脉,眷属相连,合有八万,前有二万,后有二万,右有二万,左有二万。难陀,此八万脉,复有袈多孔穴,或一孔、二孔,乃至七孔,-一各与毛孔相连,犹如藕根有多孔隙。
  释迦牟尼佛这段所讲的,在现代人看来,更是天花乱坠,匪夷所思了。究竟在说什么呢?让我们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本经吧!
  十五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莲花。由此风力生二十脉,饮食滋味流入此脉,润益其身。(下略)
  同样的,第十五个七天,生理机能的特征,被订名为“莲花”。胎儿生出二十条主要的脉道。但是比起《入胎经》里面“吸诸滋味”这句原文,《处胎会》这部分就说得清楚许多,它说“饮食滋味,流入此脉,润益其身。”母体的养分经由它们运化、生发,供应全身。
  现在我们再回到《入胎经》,继续往下看。
  这些脉道平均散布着,二十条主要的脉道,分布在身前五条,身后五条,右边五条,左边五条。其中,有些是从属性的,可以归为“伴”的一类;有些是强有力的,可以归为“力”的一类;还有些是蓄势而动的,那就归为“势”的一类。
  不同的脉,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同的生理功能,会发出不同的光色。因此,这些脉有青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奶油色的,还有些是不同光色混合的。
  这二十条主要的脉,各有四十条支脉。这样,总共就有八百条支脉。每条支脉又分出一百条细微的脉,这些微细的脉相互联系着,加起来,总共差不多有八万,平均分布在身体的前、后、左、右。这八万的微细细脉上,又有许多小孔穴。有的上面一个孔,有的上面两个孔,甚至于有多达七个孔的。这数不清的小孔,都跟毛孔相通。就像藕根那样,里面有几条粗大的管道,同时又有很多细小的孔隙。
  今按:这一段讲的,真让人觉得扑塑迷离,好像进入了天方夜谭似的。其实这些都是实际的状况,生命是非常奥妙的。这一段内容,涉及到很多重要的观点。
  (1 )这个阶段的发育,主要在于“脉”。“脉”是什么呢?所谓“脉”,就是通道。血液的通道是“血脉”,气机的通道就是“气脉”。多数的西医们,听到什么气脉、经络的,就头痛。在哪里呢?明明看不见嘛!把人体剖开了,即使用显微镜找,也找不到啊!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譬如空中的气流,海里的洋流(暖流、寒流),都没有一个具体、有形质的通道,但是他们----尤其是洋流,都循着固定的路线,就好像是经由一个通道在走动似的。人体里的气脉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看得见的,有形式的通道,但的确循着固定的通路运行着。
  (2)道家、中医把人体主要的气脉归纳为十二正经、十五络脉,以及奇经八脉。沿着经脉,又分布着一些经气汇聚的穴位。这就是武侠小说里所说的穴道,也就是中医针灸里所谓的经穴。
  这些经穴,近些年来,经过科学仪器的测试,已经有了初步的数据----穴位所经过的人体表面,产生出较大的电阻。
  (3)至于佛家的密宗,则偏重在实证的基础上,又作了更精简的归纳,把它分类为三脉(左脉、中脉、右脉)、七轮(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经过静定的修炼,这些脉轮就会逐步呈现出来。
  (4)如果打通了三脉七轮,在修密宗的看来,就认为了不起了。当然,这个成就是很难得的。可是在生理修炼上,只能说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过此以往,功夫越细密,对自己身体脉络的结构,才体会的更微细。再经修炼,才会认识到八万脉络是何等境况。
  (5)既然“脉”是“气”的通道,那么,发展过程中,肯定是先有“气”,然后才有“脉”、“轮”。
  我们回顾一下《入胎经》上,这个小生命的演进。
  “气”----生命的基础能量,发展到第十三周时,孕育出最初步的“脉轮”----开展出脐轮的作用。
  然后,第十四周时,肝经发挥了调达、疏泄的功能,帮着气机从混沌拢侗的状态,发展出规律性的轨道。到了第十五周时,终于开展出了八万“脉络”。
  (6)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这里讲到脉有“青、黄、赤、白、豆苏、油酪”等各种颜色。西医看到这里,头更大了。如果说“气”嘛,反正眼睛看不见的;而且气脉上穴位的皮肤表面,的确呈现了比较大的电阻反应。但是这里却说到这么明确的颜“色”,这就实在让人头晕目眩了。这些颜色在哪里啊?到哪里去看啊?
  很有趣的,道家、中医对于人体经脉的结构、体系,与密宗归纳的不同;与这本经典介绍的也不相同。
  但是,他们把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按照说法不同的生理功能,也配上了各种颜色。譬如心属火,是红色;肝属木,是青色;脾属土,是黄色;肺属金,是白色;肾属水,是黑色。
  不要说西医了,但凡具备一些生理常识的,看到这些颜色的配对,都要大摇其头了。肝里面都是血,怎么会是青色?肾脏掏出来,明明是暗红的。再怎么看也不是黑色的啊!
  比较包容的人们会认为,中医形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还没有解剖学,所以说的不科学,这是难怪的。其实,中医非常科学,它的许多理论都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如果具备了足够的静定修养,那么对体内经脉的走向,乃至脏腑的属性、光色,就会有所体认了。
  我们举个比较浅近的例子,假使你静坐时候,眼前呈现一片青色,那么你要当心,很可能肝出了问题。如果静下来,看到的是黑色,那么很可能肾有毛病了。不过,这些光色也可能不是生理方面的反应。譬如,黑色有时候也预示着外来的灾难;红色有时候也预示着血光之灾。总之,这些都属于身心科学的内涵,非常丰富,也很深奥,我们这里只能点到为止。
  如果脏腑由于不同的生理功能,而配属不同的光色,那么气脉当然也同样的,由于不同的生理功能,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光色了。
  这种“光色”,是生命能所放射的光。跟身体内部各种组织、器官的“颜色”,属于不同的范畴。所以,当我们这个生命死了,身体内部的气机停了,那么各种不同生理功能所呈现的光色也没有了。但是各部分生理组织,在没有烂坏之前,它的颜色还是保持不变的。
  有现代的物理学概念的就知道,不同的光色,是由不同的光波而来。其实,光除了“粒子”的特质外,同时也是一种“波”。现代科学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知道,波是能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能量会呈现出一种波的状态。宇宙间充满了各种不同频率的波,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波,又叫“可见光”。它在宇宙各种不同的波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非常小。
  不同频率的光,呈现不同的光波,同时呈现不同的光色,有着不同的功效。譬如紫外线光有杀菌的作用;红外线光则有止痛的作用。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我们身体内部的脉络,由于不同的生理功能,当然也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光色了。有关生命与光的关联,读者可参考朱文光博士著作的《生命的神光》一书。(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7)这个阶段的生理机能,叫做“莲花”,也很有意思。
  ①莲花的根、茎,和其他植物有所不同。不论它的根或者茎,里面都分布着一条条明显的、中空的管道,管壁上又分布著一些小孔隙。恰好象征人体气脉、网络的分布。
  ②脐轮的形状,就好像一朵绽放的莲花,在腹部,有如一把倒转、张开的伞,如伞状般的散布开来。一般佛经里所谓的“千叶莲花”,就象征着生命里的这个“化轮”。一般显教不跟你谈气脉,但是气脉的道理往往就藏在一些比喻,或者名词里。普通人看了,以为是佛经夸大或神化式的形容。殊不知,里面正蕴藏着身心科学的内涵。密宗的“三脉七轮”,认为脐轮有六十四脉,那只是概要的归纳。事实上,它的微细脉络就如“千叶莲花”,一个一个数,是数不清的。莲花盛开之后,当然就像其他花朵一样,渐渐凋谢。但是它和其他植物的开花有所不同,它是“花果同时”。开花的同时,莲子就在莲蓬里成长;花瓣凋谢后,莲子也差不多成熟了。又象征着生命中,生生不已的生机。任何人只要善于掌握这股生机,就能生生不己的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并明。于是道家有所谓的长生不老,而佛家则传下了留形住世的佳话。
  (留形住世:释迦牟尼佛圆寂前,吩咐罗侯罗、君荼钵叹、宾头卢尊者、迦叶尊者这四大弟子“留形住世”。保持这个肉体的生命,一直活下去,给世人作个活的证明----生命的力量是不可思议,而永无止境的。)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19
 
第16周:

  难陀,第十六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甘露行,此风能为方便,安置胎子二眼处所。如是两耳、两鼻、口咽、胸臆,令食入得停储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譬如陶师及彼弟子,取好泥团,安在轮上,随其器物,形势安布,令无差舛。此由业风,能作如是,于眼等处,随势安布,乃至能今通过出入气息,亦无爽失。
  第十六个七天当中,生理机能发挥了“甘露行”的特质,把胎儿的两眼安置妥当。
  同时,两个耳朵、两个鼻孔、口腔、咽喉,以及通过食物的食道管,通过呼吸的气管,都生长发育起来。
  就好像做陶器的师父,帮助他的徒弟,选了质地细腻,可以做陶器的泥团,放在做陶坯的转轮上,做出想要做的东西。
  这股生理机能就是这样的,安置了两眼、两耳、口、鼻,以及食道、气管等,使得各就其位,以备各司其职。
  上面是这一段的白话解释。现在,有几点要提起大家注意的:
  (1 )西医的胚胎学里,在第十六周末时,胎儿的两眼向前迁移,同时耳朵在头的两边,明显的长了出来。
  (2)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用泥坯在转轮上的比喻,很有意思,恰好象征了脉轮的作用。
  这一段文字所叙述的生理变化,用密宗观点来讲,涉及到头轮、眉间轮、喉轮,与心轮的范围。
  (3)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只讲了上半身。“令食入,得停储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这句话的语意不是根明确,是不是涉及到消化、排泄系统?有没有涉及到下半身?还是只发展到胃部呢?
  现在让我们再参考一下《佛为阿难说处胎会》,这一段怎么说的呢?
  十六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为甘露。由此风力,令此眼、耳、鼻、口、胸臆、心脏、四边、九孔之处,悉令开发。出入气息上下通彻,无有障碍。若有饮食,滋润其身,有停积处,复能销化,从下流出。譬如窑师及其弟子,能善调泥,安布轮绳,下上迥转,所造器物而得成就。 此亦如是,皆由风力及善恶业,令眼耳等,渐渐具足。
  (1)四边:指的是身前、身后、身左、身右。
  (2)九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九窍”。参考原经文“第九七日”的“九相”,及“第十一七日”的“九孔”。
  (3)“出入气息上下通彻,无有障碍。”胎儿还没有接触到外面的大气,所以这个“出入气息”,不是指肺部的呼吸,它指的是包括了呼吸系统的全身的气机。道家有所谓“至人之息以踵”,修炼有成就的人,气机就如胎儿那样,上下通畅,直到脚底。“常人之息以喉”,一般的凡人,都在忙乱烦恼中,没有静定的修养,“方生方死”,分分秒秒都在外放、消耗。原本胎儿时期,“上下通彻,无有障碍”的气机,逐渐衰弱、闭塞。到后来,就只剩下肺部的呼吸还是通畅的。所以说,“常人之息以喉”。
  (4)饮食的通道、贮存、消化、排泄等功能,都在发育成长中。
  今按:(1)读了《处胎会》这段原文,意义明朗了。很明显的,这第十六周的生理变化,不仅仅限于上半身的组织、功能。它影响到全身的范围。
  (2)如果就实际的气脉修证而言,海底气机发动后,沿着中脉上冲顶轮。不论密宗或者道家都是这个路线。顶轮的运化,直接影响到脑垂体以及下丘脑的荷尔蒙;由此,又关联到全身的荷尔蒙系统。吕纯阳《百字铭》所说的“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就是指的这个境况。生命在母体里的发育,大致循着类同的路线。经脉网络孕育之后,到了这“第十六七日”,由脐轮运化出的生命能,向下通至海底;向上,则经由心轮、喉轮、眉间轮而至顶轮。所以叫《处胎会》这本经的比喻,说到“安布轮绳,下上廻转,所造器物,而得成就”,藉着“轮绳”以及“下上迥转”,象征这个阶段脉轮的运化。顶轮一经开发,同时关联到荷尔蒙系统的发育。荷尔蒙对人体的生长,新陈代谢的活动,乃至各个脏器的功能,都有密切的关系。在脉轮(气大),以及荷尔蒙(水大)的双重作用下,胎儿成长、发育着。所以《处胎会》上说“由此风力,令此眼、耳、鼻、口、胸臆、心脏、四边、九孔之处,悉令开发。出入气息上下通彻,无有障碍。”
  (3)如我们前面所说,每种“业风”的名字,都有它的涵义。如果把住胎当中,这些业风的名字陈列出来,我们不难发现,“甘露行”这个名字的特殊性。在这“第十六周”之前的业风,依次命名为:羯罗蓝、遍触、刀鞘口、内门、摄持、广大、旋转、翻转、分散、坚鞭、疏通、曲口、线口、莲花。在这之后的业风的名字为:毛拂口、无垢、坚固、生起、浮流、净持、滋漫、持城、生成、曲药、花条、铁口、蓝花。前后对照下来,“甘露行”这个名字,似乎特别突显了体内腺体的成长、运行。看到这里,我们不免好奇,西医胚胎学对于这个阶段,有那些研究成果呢?
  (4)根据胚胎学的研究显示,到了第四个月时,脑垂体的各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分化。在细胞分化的同时,脑垂体的分泌功能也在同步的发展着。由于脑垂体的分泌,又带动了其他的内分泌系统。恰好,第四个月时,胎儿体内产生了胰岛素,以及微量的肾上腺素。同时在一百天左右,胎儿的血液中测量出了甲状腺素。除了上面各种内分泌的发展,胎儿体内其他的分泌,譬如由胸腺和骨髓分化出的淋巴细胞,也在第四个月时,进入了血循环。胎儿的汗腺,则在第15、16周左右,开始出现在手掌,以及脚底部位。至于胎儿的脂性分泌,也是在第16周至17周时,开始了活动。
  看到这里,我们禁不住再一次的讶异,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是如何窥知,这部分微妙的变化?而把这个周期的生理机能订名为“甘露行”,同时又描述得那么简单扼要。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20
 
第17周:

  难陀,第十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毛拂口。此风能于胎子眼、耳、鼻、口、咽喉、胸臆、食入之处,今其滑泽,通出入气息,安置处所。譬如巧匠,若彼男女,取尘翳镜,以油及灰,或以细土,揩拭令净。此由业风,能作如是安布处所,无有障碍。
  第十七周的生理机能叫“毛拂口”。能使胎儿的眼、耳、鼻、口、咽喉,乃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等,更加润泽、通畅。
  就好比巧手的工匠,用油沾上粗灰,或者细土,把积了尘垢的镜子擦拭干净。这周的生理机能就是这样,使得各处发育妥当。
  今按:我们前面讲到,胎儿到16~17周时,开始了脂性分泌。而《入胎经》这里则说到“令其滑泽”,同时又作了譬喻说“以油及灰”、“揩拭令净”。

第18周:

  难陀,第十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如日月轮,大云覆蔽,猛风忽起,吹云四散,光轮清净。难陀,此业风力,令其胎子六根清净,亦复如是。
  在第十八周,一股叫“无垢”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的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等整体的生理器官、组织)清爽。
  好比太阳、月亮被云遮住。忽然起了大风,把云吹散开来,阳光、月光就朗照中天。这个时期的气机,使得胎儿六根清爽的机理,大致就是如此。
  今按:胎儿越趋成熟,它的各个器官、组织间的界限,才越趋完整的孕育出来。譬如孵化中的小鸡,如果时间没到,提早几天把蛋壳剥开,那么小鸡的眼睛、耳朵、绒毛等等都还没有发育完成,很可能还是血肉模糊的,很不清爽。
  胎儿在母体里也是如此,没发育完成前,眼睛、耳朵等各部分组织的界限都还不够完整。当然,也就不清爽。到了第十八周,发育得比较成熟了,所以这里说“令胎子六处清净”。

第19周:

  难陀,第十九七日,于母腹内,令其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腹时,先得三根,谓:身、命、意。
  胎儿的眼、耳、鼻、舌这几部分的组织,经过前面“无垢”的生理作用,清爽之后,这一周发育得更成熟了。至于身根、命根、意根这三部分,是初入胎时就已经有了的。

第20周:

  难陀,第二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坚固,此风依胎,左脚生指节二十骨,右脚亦生二十骨,足跟四骨,髆有二骨,膝有二骨, 髀有二骨,腰髋有三骨,脊有十八骨,肋有二十四骨。复依左手,生指节二十骨,复依右手,亦生二十。腕有二骨,臂有四骨,胸有七骨,肩有七骨,项有四骨,颔有二骨,齿有三十二骨,髑髅四骨。难陀,譬如塑师,或彼弟于,先用鞍木,作其相状,次以绳缠,后安诸泥,以成形像,此业风力,安布诸骨,亦复如是。此中大骨,数有二百,除馀小骨。
  到了第二十周,一股叫“坚固”的生理机能,发育出许许多多的骨头。
  就好比一个雕塑师和他徒弟一起,要塑成一尊像,首先要用木头做出一个架子,然后用绳子缠好,最后再敷上泥料,才完成一尊塑像。这一周,“坚固”的气机,发育出大大小小的骨头,也就是这个道理。其中,除了细小的骨节外,大一点的骨头总共差不多有两百个。
  今按:(1)一般成人骨头有206块,婴儿刚生下来有300多块,后来有些骨头相互融合,就成为206块。(本站注:实际上东方人204块,西方人206块,差脚小指各一块。)
  《入胎经》这一段,有关各部位骨头的数字,并不准确,甚至有不少出入。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佛经是弟子们在佛陀去逝后,凭着记忆追录的。为了佛经的记录,佛陀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又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各持己见,相互非议。所以这一部分传述下来的骨节数字,究竟是否确为佛陀当年所说,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不过,不论如何,我们前面曾经提起大家注意,这本经的重点并不在于胚胎学的介绍。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主要在于点醒难陀对于女色、欲乐的沈迷。于是就入胎、住胎的过程,顺手拈来,作为方便说法的题材。
  所以,在介绍过程中,即使略有出入,也不足以影响他在身心修证方面的卓越成就。
  (2)骨骼系统的发育,早在胚胎的第五周时就已经开始,逐步经过软骨内成骨的方式,骨化成骨。
  到了第二十一周,肢体的比例已经和出生时差不多,各部位的骨节,大部分已经定数、定形。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第二十周时,把全身的骨节作了概要的介绍。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21

第21周:

  难陀,第二十一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生起,能今胎子身上生肉。譬如泥师,先好调泥,泥于墙壁。此风生肉,亦复如是。
  释迦牟尼佛继续对难陀说,第二十一周,一股叫“生起”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生出肌肉。就好比泥水匠,把泥调好后,涂到墙上。
  今按: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观察,从二十一周后,胎儿的体重迅速增长。

第22周:

  难陀,第二十二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浮流,此风能令胎子生血。
  第二十二周时候,一股叫“浮流”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生血。
  今按:西医胚胎学的研究观察,血细胞早在第四周左右,已经由印黄囊制造出来。随后,由肝、脾接替了造血的功能。但是,直到二十二周左右,细微血管才开始清楚的显现出来。

第23周:

  难陀,第二十三七日,于母腹内,有风名曰净持,此风能令胎子生皮。
  第二十三周时,叫做“净持”的生命能,使胎儿的皮肤组织发育完整。
  今按:西医胚胎学的观察,恰好在这一周里面(第160天左右),胎儿的表皮有了成长组织的特征。

第24周:
 
  难陀,第二十四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滋漫,此风能令胎子皮肤光悦。
  第二十四周,一股叫“滋漫”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皮肤光润。

第25周:

  难陀,第二十五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持城,此风能今胎子血肉滋润。
  到了第二十五周,叫做“持城”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血肉滋润。
  今按:目前西医认为,二十六周左右,皮下脂肪逐渐积聚,皮肤皱摺减少,肤色由暗红转为浅红。

第26周:

  难陀,第二十六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生成,能令胎子身生发毛、爪甲,此皆一一共脉相连。
  难陀,第二十六周时,有股叫“生成”的生理机能,使胎儿生出毛发、指甲。这些毛发、指甲,和体内的气脉也是相连的。
  今按:(1)头发、指甲这些角质组织没有神经分布。但是,如果我们经过相当程度的静养,就会感受到它们上面也分布着无数的毛细孔,也有气息出入。
  (2)西医胚胎学里,第二十六周长出脚指甲。至于手指甲,则在稍早一两周出现。

第27周:

  难陀,第二十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曲药,此风能令胎子,发毛、爪甲悉皆成就。
  难陀,第二十七周有股生理机能叫“曲药”,使胎儿的毛发、指甲等都发育完成。
  今按:释迦牟尼佛对这第二十七周的介绍比较特别。前面二十六个周期,都在陈述生理的变化。到这第二十七周时,生理方面的介绍,只有上面短短的一句。随后讲的一大段,都是有关胎儿的因果报应。
  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让我们先继续看这个周期的原文,然后再作讨论。

  难陀,由其胎子先造恶业,悭涩吝惜于诸财物,坚固执着、不肯惠施;不受父母师长言教,以身语意,造不善业,日夜增长,当受斯报。若生人间,所得果报,皆不称意。
  如果这个胎儿从前非常吝啬,从来舍不得把自己的财物分送给别人;同时又不听从父母、师长的教诲;身、口、意这几方面不断造作恶业。那么,如果转生为人的话,就会有下面各种不如意的恶报。这本经把它大致归纳为三大类。

  (一)
  若诸世人以长为好,彼即短;若以短为好,彼即长;以粗为好,彼即细;若以细为好,彼即粗;若支节相近为好,彼即相离;若相离为好,彼即相近;若多为好,彼即少;若少为好,彼即多;爱肥便瘦,爱瘦便肥;爱怯便勇,爱勇便怯;爱白便黑,爱黑便白。
  (按:上面这一段,主要叙述胎儿外观方面的果报。)
  如果当时社会上认为长得高大才好,他就会长得矮小,如果认为长得短小才好,他就长得高大。
  如果一般人认为粗犷才好,他就长得细小;反过来,如果一般人认为细致才好,他就长得粗犷。
  如果当时认为某些支节部位长得接近比较好,他就恰恰离得远;如果认为那些部位长得远些比较好,他就偏偏长得近。
  如果认为某些部位,长得多一点才好,那么他就长得少;相反的,如果当时认为某些部位长得少才好,那么他就偏偏长得多。
  当时如果喜欢肥胖,他就长得清瘦;当时如果喜欢清瘦,他就长得肥胖。
  当时如果喜欢柔弱斯文,他就长得魁武勇猛;当时如果喜欢魁武勇猛,他就长得柔弱斯文。
  认为长得白才美,他就长得黑;认为黑才美,他就长得白。

  (二)
  难陀,又由恶业,感得恶报:聋盲疡痉,愚钝丑陋。所出音响人不乐闻,手足挛襞,形如饿鬼。亲属皆憎,不欲相见,况复余人。
  (按:这一段,主要叙述胎儿生理机能方面的果报。)
  难陀,由于从前的恶业,还可能招致一些其他的恶果。譬如聋、盲、哑;或者痴呆;或者讲话的声音,让人听了讨厌;或者手脚扭曲变形;或者长得丑陋,像个饿鬼。连亲人们看了都觉得讨厌,至于其他的人,就更不想和他接近。

  (三)
  所有三业,向人说时,他不信受,不将在意。何以故?由彼先世造诸恶业,获如是报。
  (按:这一段,则是人际关系方面的果报。)
  由于从前在身、口、意方面所造的恶业,这一生所说的话,他听了不信服,也不接受;即使最有道理,他也不放在心上。
  以上这些,就因为前生造作了各种恶业,所以得到这生种种的恶报。
  讲完了恶报之后,下面继续介绍的就是善报方面。

  难陀,由其胎子先修福业,好施不悭,怜愍贫乏,于诸财物,无吝著心,所造善业,日夜增长,当受胜报。若生人间,所受果报,悉皆称意。
  难陀,如果这个胎儿从前修了很多福德,对自己的财物毫不吝惜,一向慷慨好施,积功累德下来,就会得到善报。如果转生为人,所得的果报就是称心如意的。
  释迦牟尼佛讲到善报方面,同样的,也归纳为三大类。

  (一)
  若诸世人,以长为好,则长;若以短为好,则短;粗细合度,支节应宜。多少肥瘦,勇怯颜色,无不爱者。
  (按:这是就外观方面来说。)
  如果当时一般人认为长得高大才好,他就会长得高大;如果当时一般人认为长得短小才好,他就长得短小。总之,粗细、比例、多少、肥瘦、气质、肤色等等,都恰恰合于时宜,得人喜爱。

  (二)
  六根具足,端正超伦,辞辩分明,音声和雅,人相皆具,见者欢喜。
  (按:这部分属于生理机能,以及内五行方面。)
  五官端正,四肢健全,气质端庄,谈吐大方,声音悦耳。总之,内外五行都可圈可点,自然具有一股吸引力,使得人们都乐于亲近。

  (三)
  所有三业,向人说时,他皆信受,敬念在心。何以故?由彼先世造诸善业,获如是报。
  (按:这部分属于人际关系方面。)
  由于从前在身、口、意三方面的善业功德,所以这生说出的话,人们都会听信,而且非常敬重的乐于接受。
  上面所列举的各方面的善报,就是由于从前所作的各种善行而来。
  讲过了胎儿前生今世的因果关系之后,接着叙述的就是胎儿当时在母体里的受报状况。

  难陀,胎若是男,在母右胁,蹲踞而坐,两手掩面,向母脊住;若是女者,在母左胁,蹲踞而坐,两手掩面,向母腹住。
  如果是男胎,多半偏向母亲的右胁,两臂在胸前弯曲着,两手对着自己的脸,半蹲半坐的,面向着母亲的背脊。
  如果是女胎,多半偏向母亲的左胁,两手弯曲的对着自己的脸,半蹲半坐的,面向母亲的肚皮。

  在生藏下,熟藏之上,生物下镇,熟物上刺,如缚五处,插在尖标。
  今按:(1)如果就生理部位来讲,“生藏”相当于胃部,“熟藏”相当于膀胱。刚装进肚里的东西,就是“生物”,经过分解、消化后的,就是“熟物”。
  (2)有关生藏、熟藏,释迦牟尼佛在《禅秘要法》里也提到。读者可参考南怀瑾老师《禅秘要法》的白话解释《禅观正脉》,书中同时附有洪文亮医师从西医角度对白骨观的一些诠释。其中也提到了对生藏、熟藏的观点。
  (3)这段原文的最后一句,“插在尖标”是什么意思呢?为了明确起见,我们再参考《处胎会》中相关的原文:
  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内热煎煮,五处紧缚,如在革囊。
  子宫里的胎儿,被装了食物的胄部向下压,同时又被装了尿液的膀胱向上挤。整个躯干和四肢就好像紧紧的被裹在这个皮袋里。

  若母多食,或时少食,皆受苦恼。如是,若食极腻,或食干燥,极冷极热,咸淡苦醋,或太甘辛,食此等时,皆受苦痛。
  如果母亲吃多了,或者吃少了,胎儿都会受到感应,都会觉得不舒服。如果吃得太油腻,或者太干燥;太冷、太热、太咸、太淡、太苦、太酸、太甜、太辣等等,胎儿都会觉得不舒服。

  若母行欲,或急行走,或时危坐,久坐久卧,跳踯之时,悉皆受苦。
  如果母亲行房事,或者走路走得太快,或者坐得笔直,或者坐久一点,躺久一点,或者跳上跳下,胎儿在里面都会觉得很痛苦。

  难陀,当知处母胎中,有如是等种种诸苦,逼迫其身,不可具说。于人趣中,受如此苦。何况恶趣、地狱之中,苦难比喻。是故难陀,谁有智者,起居生死无边苦海,受斯厄难?!
  难陀,你要知道,在妈妈肚里,受到种种的痛苦,详细状况数说不清的。上面这些,还只是转生人胎所受的煎熬。如果转生其他恶道或者地狱的话,所受的苦难更是无法想像。
  所以说难陀啊,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爱恋这个生命,又怎么会愿意沉溺在这无边的苦海中呢?!
  今按:(1)讲完了这些果报之后,进入第二十八周,这是目前医学界认为胎儿能够脱离母体独立生存的分界。因为这期间,肺部已经发育完成,神经系统也趋向成熟,体温调节和呼吸神经中枢的功能也都建立。胎儿已经开始具备在母体外生存的能力。
  (2)释迦牟尼佛恰好在这分界的第二十八周前,插入一大段有关胎儿的因果报应,似乎又是个巧妙的安排。
  (3)进入这分界的第二十八周,这本经典怎么说的呢?这段描述也很有意思。

◎胎儿的发育◎ 佛说入胎经今释22
 
第28周:

  难陀,第二十八七日,于母腹中,胎子便生八种颠倒之想。云河为八?所谓屋想、乘想、园想、楼阁想、树林想、床座想、河想、池想。实无此境,妄生分别。
  胎儿生出八种颠倒的妄想,呈现出房屋、车乘、庭园、楼合、树林、床座、河流、水池等境界。
  今按:外在世界的景像在这个周期出现,或许也寓意著,胎儿已经具备了到母体外独立生存的能力。
 
第29周:

  难陀,第二十九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花条,此风能吹胎子,令其形色鲜白净洁。或由业力,令色黧黑,或复青色,更有种种杂类颜色。或令干燥,无有滋润。白光黑光,随色而出。
  第二十九个七天当中,一股叫“花条”的生理机能,使胎儿肤色显得鲜白,洁净。由于业力的不同,也可能是黑色,或者带着青黄,乃至其他一些颜色。业力好的话,皮肤润泽有光;业力差的话,皮肤就干燥枯涩。
  照目前西医的研究,大约第二十六周开始,皮下脂肪逐渐积聚,所以胎儿皮肤较白。
  从第三十到三十四周,体内脂肪大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八。所以胎儿日见丰润,皮肤也逐渐转白。
 
第30周:

  难陀,第三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铁口。此风能吹胎子发毛爪甲,令得生长。白黑诸光,皆随业现,如上所说。
  难陀,第三十周时,一股生理机能叫“铁口”,使胎儿的毛发爪甲,发育得完善齐全而有光泽。
 
第31周----第34周:

  难陀,第三十一七日,于母腹中,胎子渐大。如是三十二七、三十三七、三十四七日已来,增长广大。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难陀,从第三十一周,经过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周,胎儿逐渐长大、长胖。
  今按:照西医的胚胎学来说,从三十到三十四周,由于体内脂肪积聚,所以胎儿除了皮肤转白之外,手脚和体躯也逐渐变得肥胖。过了三十四周,胎儿的生长又缓慢下来。
 
第35周:

  难陀,第三十五七日,子于母腹,支体具足。
  难陀,到第三十五周时,胎儿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备。
 
第36周:

  难陀,第三十六七日,其子不乐住母腹中。
  到了第三十六周时,胎儿已经不再喜欢住在母亲肚里了。
 
第37周:

  难陀,第三十七七日,于母腹中,胎子便生三种不颠倒想。所谓不净想、臭秽想、黑暗想,依一分说。
  难陀,到第三十七周,胎兄在母亲肚子里,有了三种确实的感受,觉得很不干净,而且气味恶臭,周遭黑暗。
 
第38周:

  难陀,第三十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蓝花。此风能令胎子转身向下,长舒两臂,趋向产门。次复有风,名曰趣下,由业力故,风吹胎子,令头向下,双脚向上,将出产门。
  难陀,第三十八周时,一股叫“蓝花”的生理机能,使胎儿转身朝下,趋向子宫口。
  同时又有股叫“趣下”的生理机能,把头下脚上的胎儿推出产门。
  今按:现代医学的研究,母体在怀孕的第三十八周时,脑垂体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生产时,这激素使子宫壁强烈收缩,同时使子宫颈肌纤维松弛。于是子宫口扩张,同时藉着子宫壁肌、母体腰肌的收缩,胎儿逐渐被推出母体。

  难陀,若彼胎子,于前身中造众恶业,并堕人胎。由此因缘,将欲出时,手足横乱,不能转侧,便于母腹以取命终。
  如果这个转为人胎的胎儿,前生造了许多恶业,将要出生时,很可能由于先世的罪业,手脚横侧,头部无法顺利转下,无法脱出子宫,那么就会胎死腹中。

  时有智慧女人,或善医者,以软酥油,或榆皮汁,及余滑物,涂其手上。即以中指夹薄刀子,利若锋芒。内如粪厕,黑阕臭秽可恶坑中,有无量千虫恒所居止,臭汁常流,精血腐焖,深可厌患,薄皮覆盖,恶业身疮。
  这时,必须有个伶俐的女人,或者懂得医术的,用软酥油或榆皮汁,或者其他的润滑物涂在手上。然后用中间的两指夹住锋利的刀片,进入腹内。这里面就好像是个又黑又臭的粪坑,有数不清的虫,到处是臭汁烂肉。总之,我们这层薄皮下面,就是一瘫恶业身疮。

  于斯秽处,推手令入,以利刀子,向割儿身,片片抽出。其母由斯,受不称意,极痛辛苦,因此命终。设复得存,与死无异。
  手指夹着刀子进入子宫,用小刀把胎儿一片片割下,取出。这时母体非常痛苦,很可能因此丧命;即使有幸,母命保住了,也是元气大伤,像是大死一场。

  难陀,若彼胎子善业所感,假令颠倒,不损其母,安隐生出,不受辛苦。
  难陀,如果这个胎儿由于善业因缘,头向下的顺利出生,那么就母子平安。

  难陀,若是寻常无此厄者,至三十八七日将欲产时,母受大苦,性命几死,方得出胎。难陀,汝可审观,当求出离。
  多数到了三十八周,要临盆时,母亲都经过非常痛苦的折磨,才把胎儿生出来。
  难陀啊,生命就是这样来到人间。你想想看,哪儿还有一片净土?哪儿还有一块乐园呢?你看清楚了,就要好好发心,跳出这生死轮回啊!

  《入胎经》到这里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问题并没有告一段落,并没有解决。譬如释迦牟尼佛在这本经典最后,叮咛----“当求出离”。究竟怎么样跳出生死?

◎怎么样不再被轮回所转◎ 佛说入胎经今释23

  怎么样不再被轮回所转?为了正视这个问题,有几点我们必须再作强调说明:
  (1)真能从生死的轮回中跳出来,不再被生死、烦恼所转,才叫解脱。解脱不完全等于悟道。照见一念无明,觉悟到生命的本来,这是“般若”,又叫悟道。
  悟道之后,配合修证,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照见五蕴皆空,都在“常、乐、我、净”的境界,这才是“解脱”。解脱了,连解脱这个概念都放下,不认为自己在解脱,不认为自己在修行,这才算真正证到“不生不死”“不垢不净”的“法身”。
  所以,“法身、般若、解脱”虽然是三位一体,却也是一体的三面。唐朝的永嘉大师针对这个关键,就作过很精辟的解说,“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清净即法身。”
  (2)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生命是由性欲关头的一念无明,配合父亲的精虫,母亲的卵子,由这三缘和合而来。
  神识一旦转进去了,这三缘一旦结合起来,就好像奶粉、白糖和水搅在一起。水里有糖,有奶粉;奶粉里有水,也有糖;糖里又有水和奶粉。这三样东西混成一体了。不经过特别的处理,是分不开了。
  神识一旦转入胚胎里,又好比一只苍蝇,停到电扇中间的转轴上。停上去之后,电扇转动了,这么一转动,里面那只苍蝇再也飞不出来了。
  神识在入胎前,属于心灵--肉眼看不见的“能量”的状态;而精虫、卵子则是有形有状的“物质”的状态。神识和受精卵一结合,就成为质、能的结合。这个之 后,“能”就受到“质”的制约,也就是精神(心)被物质(物)所困;心被物所转了。
  (3)我们要求解脱,就是要做到不被物质所困,甚至于翻转来,从心所欲的主导物质、调配物质,这也就是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这点,《楞严经》作了非常扼要的提示,那就是“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要想解脱,必须从色法上下手。
  (4)色法上下手,也就是调理色身、修炼气脉。
  佛学把色法(物理部分),归纳成五大:地、水、火、风、空。
  不论从那一大种下手起修--譬如不净观(属地大),水观(属水大),火观(属火大),安那般那(属风大),到最后都要通到“空大”,才可能超越了物质、色法的束缚。
  而“四大”当中又以“风大”和“空大”最为接近。“安那般那”则是利用“风大”起修。比较起来,最容易证到“空性”。这也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特别提出“安那般那”,认为这个修法特别奥妙的关键所在。
  (5)除了“色法”部分,我们生命还有“心法”部分。因此《楞严经》在“五大”之外,又加了“觉、识”,而成为“七大”。如果从风大起修,进入“空大”,超越了物质、生理方面的障碍,同时配合心智上的觉悟,解脱“觉、识”这两大,那才算是真正得了自在。
  所以,“安那般那”的修法,不是只练呼吸,而是从呼吸下手,然后通达“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空妙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才是究竟。
  (6)尽管佛法一再强调“唯心”,但是严格说来,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一般的修证上,不论见解,或者功夫、境界,差不多都在“唯物”方面转。
  究竟心如何变成物?心物怎么样一元?无法求证到,这是个大问题。真求证到,真的心转了物,心物圆融无碍了,才算真正见了道,证了道。
  (7)我们不能见道,不能证道,简单说,就是业力的关系。我们这个后天生命活动,整个都是业力的作用。所谓“力”,就是一股力量。虽说是唯心的,但同时联带 着物,所以严格说,它(业力)也是心物一元的。
  所谓业力,所谓习气,不单单指我们现在的思想。
  我们现在所想的,所感受的,都还是这股业力的现象、外表。促使每种思想模式、喜好类型不同的那个根源,才是业力所在。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思想清净了,念头停止了,没有了,就以为没有业了。要知道,整个睡眠状态,都是业;即使断了气,死亡的境界,也还是在业中;甚至 于打起坐来,一念清净,那也是业。
  总之,我们现在活动,所有的细胞,任何心理状态,里里外外,整个都是业力、业气所形成。
  一般说习气转不了,很难转得过来。这是过去多生累积的习惯、习性,也叫业习。转得过来,才叫修行。
  (8)所以,听到一句“灭从色除”,千万不要又被这句话所误,一味的只管色身气脉,而不注意心理结使的去除。那就真要驴年才得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