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效应
101拍球效应 (!)
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得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优秀的老师总是尽可能地信任学生,不断鼓励学生;而批评则尽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102旁观者效应(!!!)
1993年,四川达竹矿务局一名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28分的韩姓男同学,戏水不慎滑入深水区。结果围观者甚众,且其中不乏青壮年,却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小韩溺水而死。 黑龙江一级飞行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歹徒刺死。 1993年夏,在云南昆明,一位农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压迫裸体游街…… 虽然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而显得小了。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戏称为“龙多不下雨”。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 吉诺维斯案件是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件凶杀案。案发的那天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一歹徒持刀杀害。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持续了30多分钟,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与 跬讲 返?0多分钟里,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有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则不这么悲观。他们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就越小,因而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越小;而那些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去帮助受害者”的旁观者则会感觉到自己对受害者负有不可推卸的救护之责,因而实际上提供援助的情况倒比较多。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如此之多的惨剧。
103泡菜效应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对某些XXXXX而言的,却不符合儿童的实际。
启示:幼儿直接浸泡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环境之中,每一位教师和父母是否认真细致地考虑过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种因素将对幼儿产生怎样的作用?对显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积极的消除或控制?从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了物质环境的作用,老师与父母为孩子营造了怎样的精神环境?是否是多支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欣赏、多自由、多自主、多选择精神环境?
104培哥效应 (!)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105配套效应 (!!)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可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当多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106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107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 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还有一个被称为校园里的"破窗现象":班里新来了一个留级生,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学受到震动,学习气氛开始转好,有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有的人或许不以为然,但是他的一句话--这个内容要考试--便会立即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留级生的话比老师的话还有效!这说明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将"破窗理论"中的玻璃换XXXXX,它变成了另一种说法,也是我对"破窗理论"的触动:一个人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取决于他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随地吐痰,暗示一个人缺乏必要的修养;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暗示一个人喜欢表现自己;
穿什么样的袜子,暗示一个人的品位如何;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在暗示他不可信任;
对任何事都怀疑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对任何事都不满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愤世嫉俗者;
不贪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完美。人的一生也由无数细节组成,将小事做好,给他人留下美好印象,将来才会更美好。
108瀑布心理效应
某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别人十分“不得意”,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象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溅花腾雾。
109齐加尼克效应 (!)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在教育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松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自由发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对有上进心的同学施加安慰,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110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111青蛙效应 (!!!!!)
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牠便會縱身而出
;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牠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昇溫,即使
昇至攝氏80度,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裡。隨著溫度的繼續上昇至90
-100度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
力了,直至把牠煮熟為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擺脫險境呢?
這是因為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
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這就是一種「青蛙效應」。「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12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113权威效应 (!)
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114热手效应(!)
如果篮球队员投篮连续命中,球迷一般都相信球员“手感好”,下次投篮还会得分。在轮盘游戏中,赌徒往往认定其中的红黑两色会交替出现,如果之前红色出现过多,下次更可能出现黑色。可是,直觉未必是靠得住的。事实上,第一次投篮和第二次投篮是否命中没有任何联系,转动一回轮盘,红色和黑色出现的机会也总是0.5。
就像受“热手效应”误导的球迷或受“赌徒谬误”左右的赌徒,投资者预测股价也容易受到之前价格信息的影响,用直觉代替理性分析,产生所谓的“启发式心理”。举个例子,一家制药公司的股价长期上扬,在初期,投资者可能表现为“热手效应”,认为股价的走势会持续,“买涨不买跌”;可一旦股价一直高位上扬,投资者又担心上涨空间越来越小,价格走势会“反转”,所以卖出的倾向增强,产生“赌徒谬误”。“‘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都来自人们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即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由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林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俞乔、汤震宇、周建四位学者组成的团队,利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个体投资者在面对过去股价信息时的交易行为与心理预期。
林树、俞乔等发表在《经济研究》8月号、题为《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的心理实验研究》的文章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或潜在个人投资者中,‘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序列变化的作用均要强于‘热手效应’,占据支配地位”,也就是说,无论股价连续上涨还是下跌,投资者更愿意相信价格走势会逆向反转。根据这一发现,研究认为“在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中长期‘熊市’时,较高知识水平的个体投资者存在预期市场回升的基本心理动力。”
115热炉法则 (!!!!!)
每个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使犯错人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单位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116人耳的遮蔽效应(The Masking effect)
蔽效应表现在强信号会遮蔽邻近频率的弱信号。用生活经验来说,在安静的房间中,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可到了大街上,就算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来电时也未必能听见,而手机的声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原因就是被周围更大的声音遮蔽了。有了对遮蔽效应的研究成果,编码器就能根据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强信号对附近弱信号的遮蔽,把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声音才保留。
我们在于人交流时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一些“效应”在作怪。了解一些交往心理学知识,了解印象形成的一些“效应”,我们可以学会怎样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
117 人际吸引律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对某人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心理倾向,才会产生深入交往的愿望和要求。
118 人际邻近律
在很多情况下,人际吸引是以空间的接近为先决条件的,这就是人际邻近律。
119人际相似律
人与人在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同和近似因素,能够使人际间产生相互吸引。
120 人际互补律
人与人在需要的具体内容上能够相互满足,会产生强烈的人际间相互吸引。
121 人际相悦律
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可以强化人际间的相互吸引。
122人际互动效应
《诗经》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便是生动的互动效应。人际交往中由于一方给予另一方的奖(惩)、恩(怨),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奖(惩)、恩(怨)交换的效应即为人际互动效应。这种交换与互动,可以是积极、肯定的,也可以是消极、否定的。你爱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爱。
123软化效应
“软化”是相对于“硬化’而言的。在管理学中,权力、制度作为管理者的手段,对人言行的约束确实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功效。但是,仅仅依靠权力和制度所创造的管理气氛显得冷冰冰、硬邦邦的,可以称之为一种“硬化”的环境。而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同学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则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造成一种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可称为“软化”环境。
“软化”和“硬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硬化”的管理环境,往往导致专制,产生对立。诚然,专制可以营造鸦雀无声的氛围,可以养成学生服从的习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很多班主任老师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心安理得。实质上,这种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泯灭了学生最宝贵的“天性”——好奇心、探索欲望、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表里不一、口服心不服以及师生之间的对立。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以“心目中喜欢的老师”为题对九万名学生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有十二种素质最受学生喜爱:友善的态度、尊重教室里每一个人、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个人关注、勇于信错、宽容、颇有办法。总括这十二条,不难发现,学生们希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够民主一些,有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软化”的学习环境。“软化”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情绪上镇定、安静,意志上振作、向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偏激、冲动、生硬等行为,可以缓解学生心理的紧张度和烦躁感。
124锐化效应 (!)
在社会知觉中,波斯托曼作了有趣的实验,事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作了调查,接着把与这种价值有关的单词在银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当测定各人的认知阈限时发现,以前认为价值越大的单词,认知阈限就越低。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是有促进作用的。象这种由主体方面的内在条件而促进知觉的作用,就叫做知觉的锐化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价值观。
125社会惰化效应 (!!)
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按课前预想,合作学习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合作学习中,往往能发现小组成员你推我让,抱怨所分配的任务太多或不喜欢,习惯把困难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造成整体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造成惰化的原因之一是不公平感。人们常常习惯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与别人(或过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证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就会心情舒畅地继续努力工作,如果比较的结果得出相反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公平理论,亚当斯,1965年)。
原因之二是“责任分散”。所谓责任分散是指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个人有责任感下降,将工作推给别人去做的倾向。产生责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体的责任压力在群体中分散开来,落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就很少了。因此,个人没有什么责任压力,而且互相依赖,所以产生推诿。我们看到,人越多,责任分散得越厉害,个人的责任感越低,而减少人数,会增强责任感。总之,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时,合作小组的合作效率就会下降。所以为了削弱社会惰化效应,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增强学生的公平感,公平、客观地测量小组的每个成员所完成的任务质量和数量;同时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共同目标,进行明确细致地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严格检查、个别测试验收和反馈,使学生感到虽然在小组中学习但不能依靠他人,另外还要缩小小组人数的规模,从而避免责任分散。
126狮羊效应 (!!!!!)
“狮·羊效应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家家喻户晓的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九十九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九十九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的重要性。
“狮羊效应”对学校管理启示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校长,校长是一所学的灵魂。务必建立严格的选拔校长和管理学校等制度,能够真正选拔和重用一批政治素过硬、思想解放、勇于开拓、魄力大的创造型人才来担任校长。
127食盐效应 (!)
做菜时,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却让人皱眉。好东西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么领情,原因在此。
128视网膜效应 (!!)
记得4年前我刚回国时,首先想到要买的就是一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又很有品位。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部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时,我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于我住的大楼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与我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我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所以我就把我的观察与同事们分享。有一位女同事当时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我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两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台湾的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凑巧。
后来我有一次在国外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那么,这个发现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那位仁兄,常常自己就是一位脾气很坏的人?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创办卡耐基训练时,就一直强调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全世界有450万人接受过卡耐基训练,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卡耐基能有效帮助这么多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成长经验的人改善人际关系。我猜想“视网膜效应”是原因之一吧! 129收入效应:
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世界15个最顶级的技术类博客网站排行榜
2009-04-13 19:20
互联网世界当中,博客网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中的一些旨在教导、帮助人们交流协作、激发灵感,并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而另一些博客则侧重于激发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感到愤怒,或是让我们开怀大笑。
世界数字实验室(World Digital Lab)的分析家们这些优秀博客网站搜集整理在了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最受他们所钟爱的博客网站的列表。最后,我们根据这些博客自身的信息广度、新闻价值、网站设计、更新频率以及娱乐价值,将这份50多位候选人的大名单做了进一步的缩减,最终得到了这份15个世界最顶级的技术类博客网站排行榜。
不错,这份排名的确包含了很大的主观成分,但是我们认为它是有史以来发表过的此类博客网站的最棒的排行榜之一。这份名单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严肃的技术性新闻,到对电脑游戏测评和评论,再到新潮消费者电子产品介绍。我们同时也在本份名单的最后增加了一些“荣誉提名”,因为这次排名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让我们感到很难取舍。
当然了,肯定不会是每一个人都赞同我们的观点。如果你认为有某个博客网站非常的优秀,而又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前15名排行榜“中的话,请在本文后面的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分享。
1) 生活骇客(Lifehacker)
http://www.lifehacker.com
生活骇客(Lifehacker)的座右铭表达了它的全部理念:“不要为技术而生活,要为生活而关注技术!”这个博客提供了有关于各方各面的“时间节省”小贴士,从Firefox网络浏览器的快捷操作,到来自“时间管理教”忠实信徒的谆谆教诲。
2) IT工具箱博客(IT Toolbox Blogs)
http://blogs.ittoolbox.com
IT工具箱博客(IT Toolbox Blogs)有着一大群“战斗在第一线”的IT专家们讨论有关于技术和IT管理的话题。它拥有一系列专业性的博客在处理跟IT安全、数据库、项目管理和其它等等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网站。
3) 硅谷闲话(Valleywag)
http://valleywag.com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硅谷闲话(Valleywag)是专门为那些相信“在技术行业中的生死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硅谷周围所传播的闲话”的人准备的。对于那些热衷于制造、听闻和传播硅谷谣言的那些人来说,这个网站凭借着其卓越的“专业素养”而让人大为惊叹。
4) Kotaku
http://kotaku.com
Kotaku是电脑游戏爱好者的“加油站”。它拥有跟电脑游戏有关的一切,从对游戏的测评,到相关的讨论和扯淡,再到作弊技巧。这里有你所需要的一切,比如某款游戏到哪里去购买,以及怎样进行玩耍。
5) 威胁空间(Danger Room)
http://blog.wired.com/defense
《连线(Wired)》杂志所推出的军事和防卫博客网站,它向读者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新、最酷、最令人震撼的军事技术——更不用提那些丑闻、争论和其它类型的军事新闻。网站中还提供了许多视频和图片。
6) 小发明(Gizmodo)
http://gizmodo.com
小发明(Gizmodo)网站专门为读者挖掘全世界最新、最酷、或是最稀奇古怪的技术发明——从高清晰电视、到咖啡机、到弹力腰带,再到USB驱动器。是的,他们同样也发布那些严肃的技术性新闻。
7) O'Reilly 雷达(O'Reilly Radar)
http://radar.oreilly.com
这是你能够阅读到Tim O'Reilly(著名的O'Reilly出版公司的创始人)和其它人讨论有关于网络、编程、开放源代码运动、知识产权、政策、Web 2.0和其它前沿科技的地方。
8) 技术丑闻(Techdirt)
http://www.techdirt.com
技术丑闻(Techdirt)是一个话题中心,以在当前的互联网和电脑领域的热门事件上引发激烈争论而闻名。流言蜚语是它的所爱!简洁是它的特点!
9) Groklaw
http://www.groklaw.net
Groklaw网站的原本存在目的是支持SCO公司对IBM和Novell公司所发起的漫长的专利侵权诉讼,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的讨论转向了其它方面,话题包括了技术、知识产权以及政府法规。
10) 改造一整天(Hack a Day)
http://www.hackaday.com
想要学习怎样为一个廉价的Linux路由器添加一个USB设备吗?想要制作一个蛇形机器人吗?或是将自己的XBox 360游戏机改造成一台笔记本?“改造一整天(Hack a Day)”上提供了这些地下室项目,以及其它更多有趣的项目。这个网站是为那些真正有一定技术素养,喜欢自己动手改造技术产品的玩家所准备的。但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在这里发现很多乐趣,说不定还会从中开发出一项新的爱好。
11)小玩意儿(Engadget)
http://www.engadget.com
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关系一样,小玩意儿(Engadget)和小发明(Gizmodo)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也是专注于技术产品相关的介绍、评论,有时候也会有充满激情的演讲和辩论。小玩意儿(Engadget)上充满了摄制精美的产品图片,而它网站的编辑们还有着广泛的内部渠道,可以在新潮的技术产品还处于先期或早期发布阶段,就可以一睹它们的芳容。同样的,小玩意儿(Engadget)上面也会刊登一些真正非常有趣的手工制作的玩意儿。但是,我们更喜欢小发明(Gizmodo)一点。
12) Feedster
www.feedster.com/feedpapers/Technology
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这个网站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博客站点,包括技术类、体育类、名人八卦、美食、个人体验等等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它都拥有。同时,它还提高了卓越的站内搜索功能,以及一个非常酷的RSS新闻阅读软件。它在技术新闻里面加入了非常出色的幽默感。这真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网站。
13) 永远的骇客(Forever Geek)
http://forevergeek.com
永远的骇客(Forever Geek)是一个非常棒的网站,它有无数的博客文章,覆盖了多种多样的话题,从技术,到大众新闻,到好莱坞电影,再到电脑游戏测评。这绝对是一个骇客的天堂。假如你想要了解即将上映的好莱坞巨片《变形金刚》的最新消息,或是阅读一篇有关于Photoshop CS3软件的测评,这就是你应该去的地方。
14)粗鲁的文字(Rough Type)
www.roughtype.com
Nick Carr(笔名“Does IT Matter?”)撰写的一个思想锐利的博客,专门讨论与技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话题和趋势。他的文章文笔优美,让人阅读起来津津有味,但是同时也会常常激烈那些被批评的公司、人物、技术和政策。
15) 自助餐(Smorgasbord)
www.smorgasbord.net
作为一个为那些喜爱数码产品和电脑游戏的骇客们所专门打造的站点,这个网站同样也提供最新的有关于政治和名人的新闻。这种娱乐价值和技术新闻的战略组合,让自助餐(Smorgasbord)跻身于最优秀者的行列。
荣誉提名:
1) 苹果(Apple)非官方博客 (TUAW)
www.tuaw.com
TUAW集结了许多独立的博客——这些独立的博客虽然和苹果公司官方没有正式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信息不充分、意见没有影响力。这是一个了解苹果公司相关新闻的最好来源。它没有跻身前15名的唯一原因是它太过于专注于一个单一话题。
2) Elliot Back 的博客(Elliot Back's blog)
http://elliottback.com/wp
作为自封的“计算机科学家”,Elliot对于每一件自己所关注的事情大放厥词,从为什么XML标准很糟,到泰坦尼克号的旅客名单,再到对好莱坞巨片《斯巴达300勇士》的影评。这个网站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是安排巧妙。此外,他还会提供一些非常棒的小贴士,比如如何增进系统的性能,以及屏蔽垃圾邮件。
3) Ed Foster 的牢骚录(Ed Foster's Gripelog)
www.gripe2ed.com/scoop
时下有一类新的博客网站涌现了出来,它们专门抨击和曝光那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公司和产品,诸如数码产品恶劣的售后服务、粗糙的产品外观或是其他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但是Ed Foster可谓是这一行的开山鼻祖。看看他最新所关注的一些话题:有缺陷的DRM系统、plasma品牌电视机的质保陷阱,以及糟糕的移动电话服务质量。
4) Gadgetell
www.gadgetell.com
假如你想要了解最新的数码产品、电玩游戏新闻,以及其他相关的一些消息,这是一个很棒的网站。
5) 4sysops
http://4sysops.com
它为Windows系统的管理员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小提示和操作教程。
本帖转载自:http://home.thatsmetro.com/space.php?uid=1694&do=blog&id=20600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推荐】几个免费英文文献的网站
2008-02-22 04:15
①:学术英文资料 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
简介:生物、医学、药学等
友情提示1:PMC搜索入口(在Search下拉列表中找到),可以找到全文的免费文献
友情提示2:其它入口也有部分文献可查看全文,如PubMed,右上角会有“Full-Text Article”
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
HighWire Press
网址:http://highwire.stanford.edu/
简介:综合类。斯坦福大学下属的出版机构。
ScienceDirect
网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
简介:综合期刊、论文。
友情提示:仅带绿框的文章可全文浏览。
沃顿知识在线
网址: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
简介:商业,金融经济类为主。分中、英文两个版本。
Marxists
网址:http://www.marxists.org/
简介:文史类。有中文版。
友情提示:一切与马克思主义挨边的资料(人、事件、国家),都可以在这儿找。比如可以找到列宁、毛泽东、鲁迅等的生平和著作,还有法国大革命、古巴导弹危机……。
literature
网址:http://www.literature-free.com/
简介:综合类。类似于一个文献搜索的搜索引擎。
友情提示:“Free Full Text”一栏值得关注,提供了一些全文免费文献的搜索入口。
②:普通英文资料
Wikipedia(维基百科)
网址:http://en.wikipedia.org/
简介:英文大百科全书。查单个词条十分方便。
友情提示1:适合于查找资料性的东西,比如,电冰箱的诞生史、微软的概况、《红楼梦》的简评和人物分析等
友情提示2:无法访问该网站的解决方法:①:找IP代理;②:利用Google的网页快照。比如:滑雪。就这样:先输入关键词:skiiing site:en.wikipedia.org,然后点击“网页快照”。只是速度有点慢。
Archive
网址:http://www.archive.org/
简介:资源丰富,被称为网络的“黑洞”。
友情提示:要找某个网站的历史网页,可以到这儿来碰碰运气。
Encyclopedia
网址:http://www.encyclopedia.com/
简介:英文大百科全书,类似于Wikipedia。
Answers
网址:http://wiki.answers.com/
简介:搜索引擎Answers做的百科。
Article Bar
网址:http://www.1b111.com
简介:文章的门类挺齐全,属于小品文,但不是正式的论文,文章都不太长,适合作为英文范文
友情提示:最近好像无法访问了。可用访问Wikipedia的方法。
About
网址:http://www.about.com/
简介:类似一个门户网站,可以找找分类文章。
其它(未整理):
http://steptwo.com.au/papers/
http://www.science.com/
http://www.nature.com/
http://www.modernnet.net/major.htm
http://www.clinchem.org/cgi/collection/MDG?page=77
http://highwire.stanford.edu/cgi/search/
http://www.genome.org/content/vol11/issue3/index.shtml
http://www.stemcell.com.cn/retrieval/English.htm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cgi
http://nar.oupjournals.org/content/vol32/suppl_1/
http://www.pnas.org/current.shtml
http://www.biomedcentral.com/
http://biovisa.net/
http://prox2.harper.cc.il.us:2048/menu
http://www.lib.subr.edu/data/databases_alpha.htm
http://www.medbioworld.com/
http://mcc-b114.monroecc.edu:2048/login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
http://www.bmjjournals.com/
http://content.nejm.org/
http://www.freemedicaljournals.com/
http://www.sciencemag.org/
http://www.cdgdc.edu.cn/yxbslw/pxjg/2004/2004ybxk.htm
①:学术英文资料 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
简介:生物、医学、药学等
友情提示1:PMC搜索入口(在Search下拉列表中找到),可以找到全文的免费文献
友情提示2:其它入口也有部分文献可查看全文,如PubMed,右上角会有“Full-Text Article”
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
HighWire Press
网址:http://highwire.stanford.edu/
简介:综合类。斯坦福大学下属的出版机构。
ScienceDirect
网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
简介:综合期刊、论文。
友情提示:仅带绿框的文章可全文浏览。
沃顿知识在线
网址: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
简介:商业,金融经济类为主。分中、英文两个版本。
Marxists
网址:http://www.marxists.org/
简介:文史类。有中文版。
友情提示:一切与马克思主义挨边的资料(人、事件、国家),都可以在这儿找。比如可以找到列宁、毛泽东、鲁迅等的生平和著作,还有法国大革命、古巴导弹危机……。
literature
网址:http://www.literature-free.com/
简介:综合类。类似于一个文献搜索的搜索引擎。
友情提示:“Free Full Text”一栏值得关注,提供了一些全文免费文献的搜索入口。
②:普通英文资料
Wikipedia(维基百科)
网址:http://en.wikipedia.org/
简介:英文大百科全书。查单个词条十分方便。
友情提示1:适合于查找资料性的东西,比如,电冰箱的诞生史、微软的概况、《红楼梦》的简评和人物分析等
友情提示2:无法访问该网站的解决方法:①:找IP代理;②:利用Google的网页快照。比如:滑雪。就这样:先输入关键词:skiiing site:en.wikipedia.org,然后点击“网页快照”。只是速度有点慢。
Archive
网址:http://www.archive.org/
简介:资源丰富,被称为网络的“黑洞”。
友情提示:要找某个网站的历史网页,可以到这儿来碰碰运气。
Encyclopedia
网址:http://www.encyclopedia.com/
简介:英文大百科全书,类似于Wikipedia。
Answers
网址:http://wiki.answers.com/
简介:搜索引擎Answers做的百科。
Article Bar
网址:http://www.1b111.com
简介:文章的门类挺齐全,属于小品文,但不是正式的论文,文章都不太长,适合作为英文范文
友情提示:最近好像无法访问了。可用访问Wikipedia的方法。
About
网址:http://www.about.com/
简介:类似一个门户网站,可以找找分类文章。
其它(未整理):
http://steptwo.com.au/papers/
http://www.science.com/
http://www.nature.com/
http://www.modernnet.net/major.htm
http://www.clinchem.org/cgi/collection/MDG?page=77
http://highwire.stanford.edu/cgi/search/
http://www.genome.org/content/vol11/issue3/index.shtml
http://www.stemcell.com.cn/retrieval/English.htm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cgi
http://nar.oupjournals.org/content/vol32/suppl_1/
http://www.pnas.org/current.shtml
http://www.biomedcentral.com/
http://biovisa.net/
http://prox2.harper.cc.il.us:2048/menu
http://www.lib.subr.edu/data/databases_alpha.htm
http://www.medbioworld.com/
http://mcc-b114.monroecc.edu:2048/login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
http://www.bmjjournals.com/
http://content.nejm.org/
http://www.freemedicaljournals.com/
http://www.sciencemag.org/
http://www.cdgdc.edu.cn/yxbslw/pxjg/2004/2004ybxk.htm
2009年4月2日星期四
total video converter 注冊碼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韩非的自然观,表现在他对于《老子》的自然观的改造,表现在他所作的《解老》、《喻老》两篇中。《解老》是他讲说《老子》书中的道理。《喻老》是他用实际的事例说明《老子》书中的道理。
有人认为,《解老》、《喻老》并非韩非所作。《韩非子·五蠹》反对所谓“微妙之言”,《忠孝》反对所谓“恬淡之学”、“恍惚之言”。《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可见《老子》的学说,正是“微妙之言”、“恍惚之言”。韩非既反对这一类的“言”,怎么又作《解老》、《喻老》呢?
其实,韩非在《解老》、《喻老》这两篇中所解释的《老子》,既不“恍惚”,也不“微妙”。《解老》是与《管子》四篇(《白心》、《内业》、《心术上、下》),即稷下黄老之学相通的,把精神解释为一种细微的物质——“精气”。《喻老》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老子》,以见《老子》中的原则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这种唯物主义的、注重实际的思想,跟《韩非子》中的别篇是一致的。这两篇中,所表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正是他的进步的社会思想的根据。
这是韩非所改造的《老子》。原来的《老子》也有讲“精”“气”的地方,但其为庄周所发展而对以后影响较大的,正是些“微妙之言”,“恍惚之言”和“恬淡之学”。这是法家所批判、排斥的。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38章)韩非解释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得),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安;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全)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有德(得)。德(得)则无德;不德(得)则有德。故曰:上德不德(得),是以有德。”(《解老》)(“德”、“得”二字各本互有不同,今据四部丛刊影宋本而注其正字于括弧内)。一般的注释向来都照“德”和“神”这两个名词的一般的意义,了解这一段。其实“德”和“神”是先秦道家的专门名词。韩非明白地说:“身以积精为德。”(《解老》)“神”是“精”的别名,照稷下黄老之学的说法,人所得的精气就是他的“德”。这些精气,应该加以保持,让它不能跑出来。一个人必须“无为”,这些精气才能集合在一起(“以无为集”)。他必须“无欲”,他的“德”才能安全(“以不思安”)。他对于这些精气必须不多使用,这些精气才能固定下来(“以不用固”)。如果不然的话,他的精气就没有合适停留的地方(“则德无舍”)。这样,他的身就不能安全,他的“德”也不能巩固,不能发生很大的效用(“不固则无功”)。
韩非认为“德”是人所有的“精气”;“得”是人对于外界的欲求。有了对外的欲求就是“神淫于外”,人如果这样,不仅失了他的“德”,而且作事也不能成功(“无功”)。《喻老》讲了一个实际的例。
“赵襄主学御于王於期。俄而与於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尚)何以调于马?’”(《喻老》)在这个实际的例中,赵襄主的心中,要有所“得”,以致“神淫于外”,所以“无功”。他所以无功,因为他要有所得,所以说“无功则(一本无则字)生有德(得)”。要有所得,即不能不“神淫于外”,所以“德(得)则无德”。不要有所得,即能不“神淫于外”,所以“不德(得)则有德”。
《老子》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54章)韩非解释说:“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而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一建其趋舍,虽见所好之物不能引,不能引之谓不拔。一于其情,虽有可欲之类,神不为动,神不为动之谓之脱。……身以积精为德,家以资财为德。”(《解老》)这就是韩非所了解的“恬淡”。照他所了解的,“恬淡”就是不欲求有“得”,不要“神淫于外”,不要散失了身体中所积的“精气”。这样,身体就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作事就可以成功。这也可以说是“恬淡之言”。不过韩非的恬淡之言,其目的是要使身体发生最大的作用,作事得到最大的成功。这跟道家的“恬淡之言”是不同的。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59章)
韩非解释说:“聪明睿知,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解老》)这里所说的正是荀况所说的“天人之分”。韩非继续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荀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解老》)“费神”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名词。可是韩非所说的“费神”有特别意义。照他所说的,人的聪明睿知,是人的身体中所藏的“精气”的表现。人的动作思维,对于“精气”都是一种消耗。“精气”消耗多了,动作思维就要迟钝,甚至于使人有生命的危险。因为据说人的生命所以维持,就是由于他的身体中有足够的“精气”。所以对于“神”的“消费”,不可太多。用“神”必需吝啬。
韩非接着说:“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故曰:重积德。夫能令故德不去,新和气日至者,蚤服者也。故曰:蚤服是谓重积德。”(《解老》)照这个解释,一个人应该尽力保持他原有的精气,让它不要跑走(“故德不去”)。另一方面,又要争取更多的外边的精气使他进来(“新和气日至”),这样,他的德就越来越多,就是所谓“重积德”。所谓“孔窍”就是人的耳目等,是说人身体的“精气”是通过人的耳目以为出入的。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47章)后来解《老子》的人,都把这几句话解释为《老子》的唯心主义认识论。韩非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他说:“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离其实也。”(《喻老》)照这样的解释,“不出户”、“不窥牖”,是说一个人必须保持他的身体里所有的精气,不让他从空窍(耳目口鼻等)中跑出去。这样,他的聪明智慧就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以至于“知天下”,“见天道”。
《老子》在下又接着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韩非解释说:“(圣人)能并智(知),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同上)照他的说法,“圣人”不仅保持他自己的聪明智慧,而且善于利用别人的聪明智慧,所以能“无为而无不为”。
韩非的这些思想跟黄老之学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不同之处。
韩非有他自己关于“虚”的见解。他说:“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所无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谓上德。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解老》)这也是对于《老子》三十八章的解释。韩非所解释的“虚”,就是心不为某一事物所支配(“意无所制”)。如果有意于“无为无思”,认为这样才算是“虚”(“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这样的人心就为“虚”所支配(“制于为虚”)。这样的“虚”实在是不虚。上面所引的赵襄主的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他跟人家赛车,当他在别人前面的时候,他惟恐别人追上他;当他在别人后面的时候,他只想追过别人;这都是“意有所制”。只有“意无所制”,才可以成功。“意无所制”就是“无为”。只有“无为”,才可以“无不为”。但也不可有意于“无为”(“不以无为为有常”)。如果有意于“无为”,就又为“无为”所制。照韩非所解释的,真正的“无为”并不是经常什么事都不作,而实在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所说的。不过《老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注重在“无为”,韩非解释这句话的时候,注重“无不为”。
黄老之学要求人保持精气,其目的是要保全生命。韩非要求人保持精气,其目的在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以控制自然,战胜敌人。他解释了《老子》所说的“重积德”以后,接着说:“积德而后神静,神静而后和多,和多而后计得,计得而后能御万物,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论必盖世,故曰:无不克。”(《解老》)这是新兴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气概。
韩非说:“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扬权》)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来在韩非的体系里“道”和“德”的关系。稷下黄老学派说,作为构成万物的物质实体的道就是“精气”,“其大无外”,但又是“其小无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韩非说,道“弘大而无形”,也就是这种意思。道是构成万物的实体,“其大无外”所以说是“弘大”。但又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所以说是“无形”。德是一个事物所得于道的一部分,事物有了这一部分,就有它的性质,所以说是“核理”(详下)。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德,所以说是“普至”。所有的事物都从道得到或多或少的一部分,有或大或小的德(“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一切事物都有所得于道,都有其德,然后才能成其为某种事物(“万物皆成”)。道并不是有目的地使万物安宁,而它们自然安宁(“而不与其宁”)。
韩非还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描写他所谓“道”。他说:“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以为近乎,游于四极;以为远乎,常在吾侧。……而功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韩非明确地说,即使天地也是“道”构成的。
“气禀”是后来中国哲学所常用的一个概念。韩非在这里也用了“气禀”这个名词,但是他没有进一步说明“气禀”的涵义。他也没有明确地说明道是“精气”。可是他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解老》)这应该是韩非对于《老子》第一章的解释。照这里所说的,天地也是有始有终的,始于剖判,终于消散。可见在有天地以前,就有一种东西。由这种东西“剖判”而为天地,天地在终结的时候,又“消散”为那种东西。那种东西可以“剖判”,可见它是物质性的东西。在当时的唯物主义思想中,这种东西就是“气”。由混沌之气,剖判而为天地;天地消散复归于混沌之气。这一个程序就是一个“周行”。由此可见,韩非所说的“道”也就是“气”或“精气”。
韩非提出“理”这个范畴。在《解老》篇中,他有很多次说到理。他说:“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物可得道也。”韩非这里所谓“理”,就是事物所有的性质;事物有某一种性质,就成为某一种事物;这样它就有名可以称谓(“可得道也”)。韩非又说:“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理定而物易割也。故议于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对《老子》第六十七章的解释。照这段话所说,理就是“万物之规矩”,也是事物的规律。凡是讨论一件事情,最后才可以得到它的规律(“议于大庭而后言则立”)。了解了事物的规律,对于事物就可以制裁(“理定而物易割也”)。得了规律以后,就要照着规律做事,这样就可以成功(“万事之功形焉”)。人只能处于规律之后,不能处于规律之先。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其本来的意思是要人“濡谦弱下”。韩非解释为服从规律,这就是对《老子》的改造。发挥唯物主义精神。
照规律作事,韩非称为“缘理”、“履理”或“缘道理”。他说:“行之不已,是谓履理”(《扬权》)(已见上文)又说:“所谓处其实不处其华者,必缘理,不径绝也。”(同上)“径绝”就是不照规律作事。又说:“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同上)又说:“今众人之所以欲成功而反为败者,生于不知道理而不肯问知而听能。”(同上)韩非认为,凡能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事,就能成功;不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按照主观意见作事,必定失败。他说:“好用其私智而弃道理,则网罗之爪角害之。”(同上)
《老子》说:“夫惟啬,是谓早服(王弼本作复)。”(59章)韩非解释说:“众人离(罹)于患,陷于祸,犹未知退,而不服从道理。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虚无服从于道理,以称早服。”(《解老》)所谓“虚无”就是说,不要有主观的成见;没有主观的成见,才能服从客观的规律。照韩非的解释,“服”就是服从;“圣人”不待有了祸患才服从道理,而是本来就服从;所以说“早服”。
韩非又说:“思虑熟则得事理”(同上)。“事理”和“道理”是有区别的。韩非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同上)照这里所说的,道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实体(“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以成也”)。这一方面,上边已经讨论过。另外一方面是作为一切客观规律的根据的总规律,即最一般的规律(“万理之所稽也”;“尽稽万物之理”)。韩非把《老子》和稷下黄老学派所说的“道”的意义扩大了。他所说的“道”也指最一般的规律;所说的“道理”,是指比较一般的规律;所说的“事理”,是指比较特殊事物的规律。
韩非认为,理不是永恒不变的。他说:“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同上)理就是事物之理,事物有变化;理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道”“尽稽万物之理”;理有变化,所以“道”也“无常操”。韩非的这个思想应用在政治方面就是断言没有永恒不变的制度,这就为他的变法思想提供了理论的根据。
从韩非的这些话也可以看出来,他认为“道”不是离开“理”而独立存在的;“理”也不是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作为事物的总规律的“道”,以及作为事物特殊规律的“理”,都存在于事物之中,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中,“理”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在韩非以前也有提到理的,但是韩非特别强调地把它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他并且明确地说明理是客观的规律,人必须依照客观的规律做事才能成功,不然就要失败。这是在中国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韩非继承了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宗教迷信和巫术作了明确的批判。他也是一个无神论者,特别从富国强兵的角度,驳斥了宗教迷信。他举出了许多可以使国家灭亡的事情,其中有一种就是迷信和巫术。他说:“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亡征》)
韩非又举例说:从前赵国要攻燕国,“凿龟(卜)数 (筮)”,得了大吉之兆。攻燕的结果,果然得到胜利。燕国要攻赵国,“凿龟数”,也得了大吉之兆,可是结果大失败。韩非又举例说:魏国连续几年向西边攻打秦国,全失败了。照宗教迷信,有些星主胜利,它如果出现在哪一个方向,在那个方向的人就要胜利;还有些星主失败,它如果出现在哪一个方向,在那个方向的人就失败。事实上,据说是主胜利的星并不是连续几年都在西方,据说是主失败的星也不是连续几年都在东方。为什么魏国连续几年都失败,秦国连续几年都胜利?可见宗教迷信完全是骗人的。
根据这些事实,韩非得出结论说:“龟□、鬼神,不足举胜;左右背乡,不足以专战。然而恃之,愚莫大焉。”(《饰邪》)这是他根据战争的经验,驳斥了宗教迷信。
《老子》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60章)。韩非解释说:“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圣人在上则民少欲,民少欲则血气治而举动理,举动理则少祸害。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而外无刑罚、法诛之祸者,其轻恬鬼也甚。”(《解老》)韩非在这里接触到鬼神迷信的来源。鬼神迷信,起于对于自然界的不了解和对于不可抗拒的力量的畏惧。韩非在这里,特别指出统治阶级的刑罚和疾病对于老百姓的祸害。有了这些祸害,人就迷信怕鬼。韩非又指出,所谓祟(见鬼和受鬼的欺负)是由于人的精神错乱。他说:“上盛蓄积而鬼不乱其精神,则德尽在于民矣。”(同上)“凡所谓祟者,魂魄去而精神乱;精神乱则无德。”(同上)上面讲过,韩非和稷下黄老学派一样,所谓“德”就是“精神”,“精神”不乱就是“有德”;“精神”乱就是“无德”。
韩非把宗教迷信和社会生活情况联系起来,认为改善老百姓生活情况,使人有足够的财富(“上盛蓄积”),免除疾病和刑罚的祸害,这样就可以解决宗教迷信的问题。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
《老子》是反对变法的。它说:“治大国者若烹小鲜”(60章)。韩非解释说:“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本作贵静,不重变法。依王先慎校改)”(《解老》)“重变法”就是说,以变法为难而不轻易变法;在表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反对变法的,似乎与法家的基本精神不合。
在这一点上,韩非也是改造《老子》以为地主阶级服务。韩非的这句话的上文说:“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反对的是“数变法”,不是“变法”。何谓“变法”,我们也要具体分析。法家所主张的“变法”是改变奴隶主贵族的制度。“变”了这种“法”以后,封建地主建立了自己的“法”。韩非所说的“重变法”是对地主阶级的“法”而言。韩非说:“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之谓变业。”(同上)韩非指出:“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人之功矣。万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万人之功矣。”(同上)这是从生产的观点反对法令的轻易改变。这与对于奴隶主贵族的制度而言的变法,毫无关系。
韩非说:“饬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原作售,依王先慎校改)法。”(《饬令》)这也是说,法已定了,就不可轻改动。或者可说,这一篇是商鞅的著作,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对于奴隶主贵族的制度说,商鞅也是主张变法的。法家对于奴隶主贵族的制度,则积极主张变法;对于地主阶级自己的法,则主张不可轻易改动。这是合乎规律的发展。
关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韩非也有所发展。《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8章)韩非解释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解老》)
这是韩非对于矛盾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辩证法的认识。《老子》讲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而没有讲互相转化的条件;这就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韩非在三点上比老子前进了一步。第一,他认识到,对立面的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互相转化,条件不具备是不能转化的。上面引文中的许多“则”字就指祸福互相转化的条件。第二,在社会现象中,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并不仅只是一个客观的规律,而且跟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密切关系。上面引文中所说的“行端直”和“思虑熟”等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第三,人的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决定于“得事理”或“动弃理”,就是说,决定于人是依规律办事或任意妄为。这三点是韩非对于《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有了这三点,对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辩证法的认识就不致陷入相对主义。
更重要的是,《老子》讲对立面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而没有讲对立面的互相矛盾。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都是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对立面的矛盾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我们现在所用的“矛盾”这个名词,就是从韩非所讲的一个故事出来的。这个故事说:“楚国有个人卖盾也卖矛。他吹嘘他的盾说:‘我的盾的坚固,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过的’。又吹嘘他的矛说:‘我的矛的锋利能够穿过任何东西’。有人问他说:‘用你的矛穿你的盾,结果如何?’那个楚人不能回答。”(《难一》)这就是“矛盾”这个名词的出处。“矛盾”是一个翻译过来的名词。上面所讲的故事,只是这个译名的出处,不能由此认为韩非已有“矛盾”这个概念。韩非由这个故事所得的结论是:“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同上)这个结论是从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出发,也不是辩证思想。
但是,韩非确是有见于事物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社会中某些阶级之间和某些阶层之间的矛盾。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基本上是自发地从这个认识出发的。韩非说:“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扬权》)就是说,每一种东西都有同它合适的工作,每一种材料都有同它的合适的用处。比如说,鸡能打鸣,猫捉耗子。这都是出于自然,并不是道使它们如此,而它们自然就是如此。韩非认为,君主以道为法,鸡能打鸣就叫他司夜;猫能捉耗子,就叫他捉耗子。君主不必自己司夜,只要他能养鸡,自然有鸡替他司夜,不必自己捉耗子,只要他能养猫,自然有猫替他捉耗子。鸡或猫好比他的群臣。只要君主能用群臣,他的群臣会给他办事,他自己不必办事,也无事可办,这就叫“皆用其能上乃无事”。这是韩非对于《老子》的“无为无不为”的原则的改造。
韩非又说:“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参名异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扬权》)“夫道者弘大而无形”这几句也见于《解老》。在那里他是讲《老子》,在这里他是把《老子》的原则加以改造和他所讲的统治术结合起来以作为他的统治术的哲学根据。每一种东西都有它的才能,它的才能就是他的“德”。每一种东西都有它的德所以说是“普至”。每一种东西的德都是从道分出来的,所以说道是“下周于事”。君主照着每一种事物的德随着不同的情况任命它作它所能作的事,每一种事都有他的特殊性,但是,可以分不同的类。同一类的事情可以给以同一的名。每一个名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事。万物都是从道出来的,可是道不同于万物,阴阳也是两种事物,也可有他的德,但是,万物各有其德,所以德不同于阴阳。衡就是秤。秤是用以量轻重的,可是秤不同于轻重,绳是用以量曲直的,有了绳,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材料对于绳有所出入,但是,绳并不同于出入。和是湿度的适中,但和不同于燥湿。君靠群臣替他办事,但是君不同于群臣。韩非认为,君主应该以道为法,把自己放在衡、绳、和的地位,高踞于群臣之上,让群臣各凭他们自己的才能办事,这样君主就可无为而无不为了。
对于能够这样做的君主,韩非作了一个具体的描写。他说:“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出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不在乎人。”(《大体》)韩非的这一段话,是他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术一个总结。用本章所讲的韩非的统治术的要点,同这一段话比较起来就可以看出,他在这段话所讲的,并不是一种浮泛的空谈而是确有实际内容的。这是对于《老子》的哲学加以改造,与法家所讲的统治术结合起来,以为其哲学的根据。这就是汉朝的人所说的黄老之学。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话是有根据的。
孔丘
生 卒 年:公元前551~前479年
出 生 地: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 理 想:“天下大同”
著 作:《论语》
特 长:教育、六艺
偶 像:周公
历史评价
以仁爱、礼义为本,建立了儒家学派,中国历史上谁也没有他那样对两千年的社会和思想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
一生成就
孔丘20岁左右,在季氏门下做了两次小官,一次是委吏,主管仓库;还一次是司职吏,主管牛羊喂养、繁殖。这两次做官,地位相当卑微,但他还是很认真地把仓库管理得井井有条,把牛羊喂得又肥又壮。
鲁定公八年,孔丘被任命为中都宰,这是掌管国家都城的长官,多年的期盼,他终于第一次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为官一年,不仅国都安宁,而且四方的诸侯国都竞相学习、仿效。一年后,他由中都宰升任司空,掌管工程与手工制造。再升任大司寇,掌管国家刑狱。
定公十年,孔丘随同定公参加了齐鲁两国的夹谷之会。定公十四年,他任大司寇并代理相事,是仕途上最辉煌的时候,参与主持治理国家才三个月,商人诚信,男女有别,道不拾遗。
但是,孔子所处时代的那些君主只对称霸感兴趣,对孔子的“仁义”理论不会真正实行,自然也不可能真的重用孔子。这位充满理想和抱负的思想家最终认识到:也许收徒传播自己的思想更能对这个社会有所改变和裨益。孔子的最大成就之一也恰恰体现在教育方面。
他三十岁左右开始收授弟子,是他开拓了私人兴教授业的道路,也许是从这时起,他被弟子们称为孔子。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只要给他送上一束干肉做学费,不管什么人他都一视同仁地传教。他以《诗》、《书》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又与文、行、忠、信相辅而行。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而做人的关键是要具备爱心。这在血缘关系表现为孝悌,在血缘关系外表现为仁爱之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有敬父母爱兄弟之心,才会有敬君爱长之心,做到事君就像侍奉父亲一样。而统治者也应该从爱心出发,为政从德或者克已复礼,才能有“天下归仁”的社会局面。在道德修养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学文。这样,孔丘以道德作为媒介,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启发式的教学和弟子积极领悟结合。
在他晚年的那些日子里,他仍不断地从事教育事业。弟子相随,他一日都未忘给予教诲。孔子收弟子三千,精通六艺的有72人,他能够因材施教,注重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论语》中看到孔子传道授业、教育学生时的风采,他是真正伟大和优秀的教育家。
晚年的孔子把剩余的时间集中于他一直都在进行的文化教育事业上,并对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相传《诗》、《书》、《礼》、《易》、《乐》、《春秋》都是他整理的,并把它们作为基本的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播和保存了古代的珍贵文学遗产。
孔丘有相当深厚的音乐素养,他十分重视音乐,认为音乐有教化作用。他正《雅》、《颂》之乐,使其各得其所。同时他对《风》诗也进行过整理。
孔子的成就还体现在他的思想方面。在政治上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以礼制建立一个严格有序的社会。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导精神,其内容非常广泛,体现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礼为行为规范就是仁了。这里,礼是人们行为的外在标准,仁是内在的主观意识。礼乐的内容和实质又由仁来充实和决定,原有的礼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孔子又提出“仁者爱人”,仁者要对世人有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他又把这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原则概括为“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要追求实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去实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从仁爱的精神出发,孔子在伦理上始终主张以道德为中心,在政治生活中也要贯彻道德的原则,使政治行为道德化。在他看来刑罚可以使人畏惧而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动机,只有用德和礼对人民进行感化和引导,提高人民的道德意识才能使社会长期稳定。而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统治者必须成为道德的楷模,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教育人民。孔子反对暴政,反对滥用民力,希望君主能够“惠民”、“爱民”。
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在道德修养上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主要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为人应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己有德行,就不要老去担心别人是否赏识和理解自己。君子要安贫乐道,舍身取义。孔子还提倡自我反省式的修身养性之法。
孔子以仁爱、礼义为根本,建立了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了它,直至今天。
生活速写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在位已是22年,在邹邑昌平乡(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年迈的叔梁纥在泥丘求子后果然与颜氏女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呱呱降生的时候,头顶中凹而四周隆起像山丘。叔梁纥十分高兴,暗暗感谢神灵,很有意味地给儿子取名为丘,取字为仲尼。这就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和中国的大圣人——孔子。
和大多数人类伟大的哲人一样,孔丘晚年比他中年有更多的人生悲哀,69岁时,儿子孔鲤死去。71岁时,他最赏识的学生颜渊死去。72岁时,勇敢刚直的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人砍成了肉酱。尽管孔丘认为自己到了从心所欲,行为不超越道德规范的年龄,但少而壮者死了,老而衰者活着,不能不增添他晚景的悲凉;心中理想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差距又使他感到人生的失落。子路死后,孔丘病倒了,子贡去看望他,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口缓缓而行,见到子贡感伤地说:“赐啊!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于是长叹一声,低声唱道:“太山崩坏啊!梁柱折断啊!哲人萎枯啊!”随着歌声泪流满面,7天以后就告别人世。这是鲁哀公十六年4月,孔丘享年73岁。中国文明史上最亮的一颗巨星就此陨落。
生前他汲汲追求而郁郁不得志,死后他当之无愧地受到后人的尊敬。汉平帝追封他为哀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谥他为文宣王,元成宗加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他的学说在西汉武帝时代就被定为享有独尊地位的国教,清圣祖为他亲笔题书:万世师表。学者、百姓莫不尊他为孔圣人。他必将永远受到世人的敬仰和纪念。
传世佳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名人年谱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邹邑昌平乡(今山东泗水县东南)。
鲁定公八年,孔丘被任命为中都宰。
鲁定公十四年,任大司寇并代理相事,是仕途上最辉煌的时候。
鲁哀公十六年4月(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于鲁国,享年73岁。
老子
生 卒 年:不详
出 生 地:春秋时代楚国苦县
理 想:“无为而治”
著 作:《老子》
历史评价
以“道”这个概念为中心推演出其具有整体观念和朴素辩证法的哲学体系,其影响深远,为中华民族国民精神两大源头之一。
一生成就
老子在自己的书中,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整个老子哲学是由“道”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推演出来的。老子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始祖。就其基本内涵而言,“道”是指构成世界的实体;在有些地方,“道”是指创生宇宙的动力;在有些地方,“道”又是万物运动的规律,以及人类行为的准则。老子通过这样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道”,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古代的哲学,大都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而老子哲学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把思考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宇宙,树立起朴素的整体观念,并由此出发,审视人间的万事万物。
老子这种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应当师法自然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论。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和发展。庄子说:“万物一体”,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同一生存,而万物与我合而为一。圣人依傍着日月星辰,怀抱着宇宙万物,与它们吻合为一个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气功学都以此为理论基础。
老子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等。它们都是相反相成的。老子还认识到对立物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能够充满,破旧反而能够新鲜,少取反而能够多得。这些说明了对立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能互相转化的。这些都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那里,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老子把这个“自然”哲学运用于天道观上,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观念,认为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不假外力的。同时,他又把这一观念运用于人道观上,认为人也应该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人生也必须消除主观和外在的干涉,使其自然发展。最后,在这种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老子建立起了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论。由于老子把这种自然无为的“天之道”运用到了人类社会,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听任百姓自作自息,不加干涉,按天道自然的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于是,“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社会就在自然无为的原则上统一了起来。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的老子,主张清静自正,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他的这些思想为战国时代的庄子等人所继承,形成了道家学派,而老子也就成了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思想对先秦诸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先秦诸子的启蒙者。著名的法家韩非不仅在思想上深受老子的熏陶,而且写有《解老》、《喻老》二篇著名的论著,《吕氏春秋》和后来西汉时的《淮南子》中也大量宣扬道家的思想。其他如荀子、公孙龙子等人的思想中无不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痕迹。随着老子学说影响的扩大,老子的面目也逐渐改变,被人们神化起来。道教创立后,老子一跃而成为了道教的教祖,被称为“太上老君”。《老子》一书,也被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称《道德经》
生活速写
相传孔子到东周王都时,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对他说:“您所谈的礼,制定它的人早已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遇到适当的形势就出仕,遇到不适当的时势就隐居起来。我听说,会做生意的人都深藏货物,看去好像什么也没有;君子具备了很高的德行,看上去却如同愚钝之人一般。去掉您雍容华贵的风度和过高的志向吧!这些对于您都没有好处。我所要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一生为了恢复周礼,“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对于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不太赞同,便委婉地提出了批评。
孔子后来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游的可以用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无法知道了,它是乘着风云而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大概就像一条龙吧!”孔子对老子可谓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贵族王子朝在夺权中失败,遂席卷了周王室的典籍,带着自己的同党,仓皇逃到楚国去了。
老子本来是负责管理图书典籍的,现在这些典籍被王子朝洗劫一空,他自然也就失去了职务,于是骑着青牛,离开东周,向西而去。
老子来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镇守函谷关的周大夫尹喜早就风闻老子的学识,见他到来,喜不自胜。请求说:“您就要隐居了,请您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老子见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下来,写成了共有五千字的一本书,分上、下两篇,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老子》一书。老子写完书后,重新骑上他的青牛,出了函谷关。此后,世人就“莫知其所终”了。
传世佳句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老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名人年谱
老子生活于孔子同时代,曾做过周柱下史,即管理周朝收藏文献国书的“藏宝”的史官。他比孔子大十几岁,孔子曾向他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老子离开东周,下落不明了。
人际天书,大学生难念的经
亦凡商城
新闻中心
商务助理
聊天广场
四海纵谈
贺卡天地
亦凡书库
人际天书,大学生难念的经
颜文智
在世人的眼里,大学校园像一座象牙塔。在这里,人们的关系纯洁,精力都倾
注在学习之中,尤其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学子。但是,人性的复杂并不因年轻而简单,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因他们年轻而难以把握。中国有句古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大学生中,洞明练达者有之,糊涂偏狭者有之。悲悲喜喜,
分分合合,演出一幕幕青春短剧。
嫉妒,我怎么受得了你的伤害呢?
黄晓菲的故事让人听起来有点压抑:
那天下午,我有点事中途回了一趟宿舍,屋里只有刘丽一个人,她一见到我,
神情特别慌张,两只眼睛死死地瞪着我,好像要生吃了我似的。我以为是我不小心
窥探了她的什么秘密,赶紧说:“对不起,我只拿些东西就走。”她没言语,转身
怔怔地望着窗外。我静静地离开了,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但是刘丽那阴沉沉
的脸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和平时一样,我晚自习到十一点才回宿舍,推开门,只见屋里乱糟糟的,王雪
珍趴在床上哭着,舍友们正神情慌张地说着什么。我赶紧问她们发生了什么事。当
我望着桌上的那堆东西,我顿时明白了。那是王雪珍花了好多钱买的一套裙子,大
概是一千多吧,还有另外几件都是王雪珍平时最喜欢的衣服,然而这些时髦漂亮的
衣服却成了丝丝碎片。这分明是有人故意干的。此时刘丽正躺在床上,若无其事地
看着她的小说,还是黄易的。我正纳闷,她怎么会这么泰然自若,一点儿也不心虚,
真是可怕。这时,系里的领导和保卫处的人进来了,他们把我带到一间无人的待客
室,查问我们宿舍的事。我感到意外,甚至有点突然,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干嘛怀
疑我呢?盘问良久,系书记说:“今天已太晚了,你先回去写个书面报告,说明事
情发生的经过。你知道该怎么写,弄虚作假对你没有好处。另外,在事情还未查清
之前,暂时停止你的入党考察,希望你好自为之。”我没有听清任何一句话,但我
知道,他们都把我当成了肇事者。
回到宿舍,我感到舍友鄙夷的目光。我知道她们都误会我了,也把我当成了丧
心病狂的人。然而,真正的变态狂却正在那儿得意地笑着。我从心底里感到一阵恶
心。我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我不能让她得逞,我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真正的孤独的人了,看着那些平时巴结拍马奉承的姐妹们,
此时却如几代冤家似的,我感到悲哀。我不知道,她们难道就没有头脑,难道就不
知道我的为人,亏那些人整天还像知己一般。但是这些都没用了,真是世态炎凉啊!
然而,孤独却让我有了反思的空间,我在自省着,把往事一点一滴拾掇起来,再想
想今天下午刘丽凶狠的目光,我更加明白了。
第二天,我将书面报告交到系里,然而,另一份报告却早已躺在那里了,只是
里面的角色正好相反,我无言以对,只能盼望保卫处能尽快查清事实真相。但是,
这世界只有好人才会受伤害的。我的善良与宽容换来的却只是对我的处分。我拒绝
“画押”,将事情捅到校长那儿,找他讨个清白。之后,公安局的人来了,经过取
证,化验,终于得出衣服上的指纹和刘丽是一致的,我被宣布是无辜的。此时,距
事情发生已有两个多月了,我的入党考察期已经过去了。更惨的是,我的期末成绩
得不到全优了,但我得到了可贵的清白。我不禁潸然泪下。此时,刘丽也哭了,同
屋的舍友也哭了,尽管哭的原因各异,但我们确实是开了个哭宴。
最终的定案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校园。刘丽抵挡不住流言蜚语的伤害,终于在一
个飘雪的日子里神经分裂了,从此,她离开了我们。
本来,事情不会这么严重的,只是我们现在的人太想当然了,这是多么可悲的。
贪婪、好胜、多疑和超强的欲望,使刘丽对那些拥有比她多的人痛恨不已。从大一
起她就是班里的团支书,又是党员,在系里和院里都有一定的权力。但她并不满足,
她想成为武则天,可她又没那能耐,只能耍些小伎俩。如果说嫉妒是女人的天性,
那她的嫉妒简直是一种病了。由于我和珍学习成绩都比她好,而且家庭也比她优越,
使她嫉妒得要命,简直把我们当成了眼中盯、肉中刺。尽管,她的前途并不会很差,
但她还是想置我们于死地,于是就演出了这一出戏。嫉妒这东西真可怕,这使我想
起了一位哲人说的话:世上真正的悲剧有两个,一个是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另一个
是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虽然这个故事已经远去了,受伤害的晓菲也考上了研究生,但这种事情却多少
让人深思。于是我走访了该校学生处的负责老师,黄老师解释说:“大学里的学生
来自四面八方,性格多元化是个很难控制的因素。女孩子天性比较敏感,而且嫉妒
心较强,女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难处了。嫉妒引起心里不平衡,又不敢说出来,窝
在心里,造成心理障碍,容易出现报复和毁灭心理,而引发悲剧。另一方面,也暴
露了学校的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及时地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
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修养素质。这是我们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竞争,逃避不了的现实
杨伟发是某理工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同时还兼任系学生会主席和系党支部的组
织委员,可谓是大权在握。他成天忙碌于各个办公室之间,行色匆匆。或许他的经
历会体现着高校中的一个主流,那就是竞争。
从大一开始,我就热衷于竞选各种职位,从学生会到其他社团,我已是大大小
小近十来个部门的负责人了。我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成就人才的地方,大学教育不
应该遏制人才的成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会
更快地使自己成才。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大学已经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年代了,因为大
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只一味地钻在书堆里,只掌握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是不能适应社
会的需求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加了各种的社团,提高自己的活动能力。这
样,大学里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了。
然而,竞争又并非单纯的、单方面的竞赛,有时也会很惨烈的。同时,也不可
避免地会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有的也很卑鄙。这样的竞争使纯洁的大学蒙上了一层
不和谐的东西。
还记得我在大一竞选班长的时候,当时有个竞争对手,成绩比我好,而且颇得
班主任的宠幸。只是我人缘比他要好得多,因为我性格开朗、热于助人又有组织能
力,最后同学们都选了我。但他并不善罢甘休,想尽办法找班主任发难,后来,我
才知道他如此热衷于这些职位,仅仅是为了将来留京和拿奖学金这些东西,而并不
关心为班级做多大贡献。
不单在工作上,学习上也充满了竞争。现在的大学生已不像以前那帮“60分万
岁”的大学生了,在学习上,谁也不马虎,且经常发生一些同学因为担心得不到第
一而不惜冒险作弊,最后被处分了的悲剧。其实,我们这代大学生的入学平均年龄
也不过才19岁左右,心理上大多还未成熟,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难免有人承受不
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犯有心理疾病的事实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杨伟发的观点或许已经包含了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啊,年轻的我们本来就很脆
弱,又怎经得起这种折腾呢?从火爆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和每年北外TOFEL、GRE报名
时万人聚会的场面,我们不难发现,竞争已悄然在大学校园里生根,莘莘学子们不
但在班里校内“争奇斗艳”,而且扩大战场,“寄”“托”到国外去了,同时,这
几年考研热潮的骤然升温,使象牙塔又多了一群“不寐人”。然而,毕竟我们太年
轻了,繁重的生活压力已经让我们喘不过气来,还要面对这么多竞争如此激烈的考
试。于是乎,心理疾病也悄悄降临于详和的象牙塔中,自杀、精神病事件时有发生。
据对北京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近十年间因精神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的因
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5%和64.6%,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学生总数
的20%,且以每年1%~2%的比例上升,宁静的校园已笼罩着一层阴影,象牙塔已
不再是一片圣洁之地了。
带着一种焦虑的心情,我请教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的胡老师。作为心
理学家,她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社会与个人两个方面,就社
会方面而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促使竞争日益激烈,造成大学生的危机感增强,
使大学生压抑、紧张而导致心理平衡失调,产生心理障碍,同时学校里繁重的学习
任务,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造成的紧张和压力,重分数而忽视综
合素质培训的应试教育及单调的课余生活都对大学生心理有极大的影响,而个人方
面的原因首先是情绪的不稳定使一些同学遇事缺乏冷静思考,对挫折以点代面、以
偏概全,使人生蒙上灰暗色调,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其次是个性的缺陷,使自己
与大部分同学孤立起来,独来独往,最终与集体隔离,陷入痛苦。自私、多疑、孤
僻、懒惰往往是这些人的天敌。
大学,英雄的末路?
邹慧的故事我以前曾隐约听过,当时的感受很复杂,只是我很难说清楚。不光
是为他,也为我们这些被称为“骄子”的大学生。看了邹慧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不
知您有何感想?
邹慧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能上大学已是不容易了。所以,他很用功,但淳
朴正直的他却惹来不少麻烦。那天,他下自习时,正好碰到一伙流氓在欺负一个女
生,他奋勇地为她解围,身上还挨了两刀。然而,他却受到了记过的处分,而那个
女孩也不敢出来作证,只因为那伙流氓中有个副校长的公子。他成了流氓了,品质
恶劣,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那眼光中分明带有一种鄙视。邹慧想不通,在床上静
静地躺着。但他还是想通了,别人不让我过得好,我偏要过得更好,绝不能让他们
得意。他不管同学的冷嘲热讽,平静地对待着。他全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他相信
“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
他还是那样一如继往地热情、真诚,有时他觉得自己是个没落的英雄,没有喝
彩却仍不改英雄本色。邹慧知道那些人是不懂他的真诚与热情,但他不能因此而放
弃了自己的品质。他想,就是成了最后的牛仔也情愿,一个人在历史的长河里,也
只是沧海一粟,又何足惜个人的得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邹慧只属于
自己的,他的心思只有笔和纸知道。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得了急性胃炎,需送医院急救。女生们心急如焚地
找到班长,但他却找借口溜脱了,还让那女生白等了十五分钟。邹慧听到此事之后,
二话不说,主动和其他同学把病人送往医院。挂号、拿药,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但是,人们并未因此而接受他,那个处分依然横在他与同学之间。他只有坚持
着,不计较别人的态度,用热情感化别人。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尽可能地与其他同
学交流,尽可能地多作一些集体事务。他忍着,这么长的日子都忍过了,还有什么
不能忍的呢,但他清楚:“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
还有一回,平时对邹慧最看不起的胡志平遭人诬陷,但是却没有人为胡志平说
一句公道话。胡志平成了一个贼。邹慧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只有他知道真正的
贼是傅晓东。他很想告诉人们真相,只是想及自己受过的处分,他心有余悸。他害
怕自己又一次英雄难当成狗熊。但又想到自己遭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的痛苦。良知
和侠义战胜了畏缩和明哲保身。胡志平得到了清白,但傅晓东却对他恨之入骨。邹
慧很坦然,他觉得一个人应该对得起自己,更应该对得起良知。邹慧的真诚、勇敢、
耿直、坦率终于得到了同学的信任,更赢得同学的尊重。
经过了挫折磨难、世态炎凉的邹慧学会了平静地对待任何事情。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他明白人性的脆弱,他也知道世人浮躁,在大学里也不外乎如此。他学会
了保护自己,也学会了与别人的相处。
或许,这个开始由独生子女挑大梁的时代是不会再有宁静的日子了,从小他们
就没有受苦,也不懂得人的仁爱之心。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只教他们如何读书、写字,
如何获得成功,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去爱别人。所以他们会为一些蝇头
小利而放弃尊严,暴露动物的本性。我想起了纪伯伦说过的一句话:“我说生命的
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的工作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
识都是徒劳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是有了爱。当你仁
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是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连系为一。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回目录
語
成语
去甚去泰
成语发音
qù shèn qù tài
成语解释
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成语出处
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成语示例
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居物之外。 ★唐·姚元崇《口箴》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去甚”就是不去追求量多;“去奢”就是不去追求奢华;“去泰”就是不去追求庞大;即是把“甚、奢、泰”统统去掉,也就是去掉心中的一切,以“无为”的方式去“取天下”或者说“得道”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人生的追求
2003-10-18 17:44 转自: 搜狐IT
信息时代的人们越是成功,越是忙的不可开交,往往有些迷惘:我到底在忙些什么,到底为什么而忙?我想真正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恐怕现在不多了,偶有一念闪过,也就顺其自然,随它闪过吧!终有一日,遇高人点拨,顿感恍然大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人生追求,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在四个层面保持平衡的人才会拥有圆融的人生。
首先是体to live(生理需求),我们忙来忙去,初衷无非首先是要让生活过得好一些,衣、食、住、行不断改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工作心情越来越主动、越轻松,越顺利,简称体,这点很容易理解。
紧跟着就是爱to love(人际层次),也就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七个(8个)关系:爱人、父母、孩子、同事、上级、朋友,(若是宗教信仰者,还应加1个:上帝或佛祖),大家之间的爱与被爱,对于华旗人,我们可以自豪的讲,“六赢”理念早已帮我们明确了与同事、上级、下级之间的缺一不可的真心关“爱”的关系,然而我们是不是应该相互提醒一下,我们工作忙了之后,对爱人、父母、孩子、朋友是否还顾得上关照,是否在工作之余,能够真正用心关怀一下这些人生中非常亲密的亲人,也许他(她)们最需要的并非是你能花多少时间来陪伴他(她)们,也许仅仅是你的一句关怀的问候,或是结婚纪念日的一束玫瑰,或是一段耐心而真诚的谈心,其实爱就是这么简单,只要真心对待,爱与被爱就会不断升华,只要有爱,家庭和事业完全可以双赢。
再就是智To learn( 学习需要),人要有不断更新,不断学习的内心需要,我的表哥仅比我大两天,但他已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目前正与表嫂一起比翼双飞,都在读博士后,我问他此时感受如何,他说虽然经济条件差一些,但每天精神生活都很充实,攻克一个个课题,就象游戏机中过了一道一道关一样很有成就感,而且新知识不断增长。说实在的,我很羡慕他那悠闲的神情,不过,华旗的不断成长,也给我和同事们提供了不断从实践中学习管理方法,不断从各个推广方案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从代理的国际品牌的运作中学到全新的工作理念的机会,同时,每遇到一次市场难关或机遇时,通过团队的沟通、协作,最终克服了挑战或把握了机遇时,也仿佛打赢了一场游戏。这种工作中的乐趣,只要抱着主动去学习的态度,早晚我们也能享受如我表哥那悠闲的胸有成竹的神情,想到我们的目标:“将华旗资讯建设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型企业”,不禁心潮澎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让我们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学习吧!另外,千万别忘了,与同事分享心得,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最重要的,也是当今中国我们这个年龄段最易被人忽视的德To leane(精神层次),也是最难发觉和理解的人们内心深层次的追求,其实关于这一点也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衡量标准,那就是当我们百岁之后,静躺于遗体告别会时,我们周边的亲人、同事、朋友、上级、下级、合作伙伴们,他们所给予我们的内心深处的悼词是什么,也许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终极追求吧!
也许,这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真正内涵。
说到这,我终于好像有点弄懂了为什么上学时,学校老师没完没了的要求我们“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也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老是有人说“虽然我很有钱,但是我并不幸福,并不开心”这类“无病呻吟”,也搞清楚了为什么有人将“空虚”和不断麻醉自己当作家常便饭,也理解了僧侣们所追求的清教徒式的修炼生活。
原来,人生的追求,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只有在四个层面保持平衡的人才会拥有圆融的人生。华旗人,让我们用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崇高的追求,一起来体会这种内心的平静!
道言浅近说
失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二)
内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三)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②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力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四)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足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浦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跃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五)
心上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杰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六)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七)
学道甚难,传道亦不易。传道右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八)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规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九)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十)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勤鄂,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十一)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础!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十二)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十三)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十四)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末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十五)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十六)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人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十七)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十八)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十九)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二十)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二十一)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二十二)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二十三)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二十四)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二十五)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二十六)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诚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二十七)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二十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二十九)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三十)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三十一)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三十二)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注释:
①本条与下列各条的顺序号皆点校者所加,以便称引。
②一:原缺,从抄本补。
附:三丰先生辑说
先生曰:"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来游,留下丹诀去者,此亦度人觉世之心也。山中人何必另寻瑶草、别采仙花,只此是救命符、延年药也。今特节录存之,以公好道之士。"
白紫清《凋息诀》云:夫调息有法度,有器用,有火候,三者有参伍错综之妙用,须知之熟,思之稔,下手自砉然而解。调息火候:有摄取之息。必要能虚能谦,精方入鼎,所谓缩地法也;有采取之息,神要不动不摇,药自就范,所谓拿云手也;有交媾之息,须要六极大定,片念不生;有进火之息。以意逼之,所谓起巽风。运坤火是也;有退符之息。以神敛之,所谓归其根、复其命是也;有卯酉沐浴之息,乃柔字而已。诸般调息,与法度、器用宜参看。调之者,调度得其宜也。
紫清翁《玄关决》云:玄关者,求玄之关道、玄妙之机关也。有体有用。何谓体?寂然不动。何谓用?感而遂通。不动有时候。神气交嫡之初,纟因 纟因 缊缊,浑浑沦沦,是为一关,所谓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神气交媾之际,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又一关,所谓无声无臭、天内无外是也;及至静极生动,而用乃出焉,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真气从规中起,是又一关。所谓念头起处为玄牝是也;念头起处,醉而复苏,有一个灵觉,当下觉悟,是又一关,所谓时至神知是也;此时以灵觉为用,如线抽傀儡,机动气流,微微逼过尾闾,是叉一关,所谓斡转魁罡运斗构,正此时也;沐浴卯门又一关;飞上泥丸又一关;归根复命。沐浴酉户又一关;大休歇、大清静,空空忘忘,还于至静又一关。玄关之体用如此,千经万论皆在是也。
紫清翁《炉鼎诀》云:《四百宇》宜熟玩"此窍非凡窍"一首,道尽鼎器之妙。"此窍"二字,分内外两个看。"非凡"者,赞词也。乾坤合之为外窍,神气藏于其中为内窍。神气交而坎离生,坎离交而元精产。此精不是寻常精,乃是白虎首经至宝也,得之者立登仙界。此就还丹言。若小丹所用,则试与人言曰:"此窍非凡窍,阴阳共合成。名为二气穴,内有真阳生。"可晓然矣。仙家有三秘:火候、药物、炉鼎,此诗尽炉鼎之妙矣。
紫清翁《动几论》云,孔子曰:"几者动之微"。又曰:"夫乾,其动也直"。孟子以直养,是以微动之直,养而至大,塞乎天地之间也。直,刚气也,即乾爻之一也,即初九也,即颜子得一之一也。直与一一也,动在人之窍中,十二时皆有。总要静以存之,方能动以察之耳。无味之中寻有味,无事之中寻有事,其在斯乎?
陆潜虚者,明嘉靖间回翁度之。其《论调息法》云:如何是勿忘?曰:守自然。如何是勿助?曰,顺自然。如何守?曰:依息。如何顺?曰,平息。依息则息能通矣,平息则息能匀矣。问,守与顺是二乎?是一乎?曰,知所以守,则知顺之矣;知所以顺,则知守之矣。是二是一,原是不错。由博返约,惟在凝神,切勿用意,如用意,则非真意。真意从静中生,鸿檬初判,无有染着,乃克用之。故要死过来乃知生,不知生亦不知死,生死是动静深机。
潜虚翁《又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气穴中,默注阴跃,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谓隔体神交理最详,古仙已言之确矣。所谓离形交气,别有口传也。所谓男不宽衣;女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皆此凝神聚气而已,故曰道归自然。《参同》曰,"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此之谓也。
潜虚翁《三论调息法》云:今夫水与水合,火与火合,风与风合,云与云合,常理也。调息者以气合气,何待强为?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光下照阴跃脉,不期而会者,一气之感通,自然而然也。屯封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咸卦曰:"止而悦,男下女,是以亨。"《易》于交接之道,盖已言之的矣。但调息之法,有法功,有器用,丹道始终不离。
先生曰,"吾与涵虚子谈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道,涵虚曰:据先生言,是皆刀圭妙用耳。他曰见涵虚作《戊已二土篇》,深合元意,爱录而传之。学人欲了长生,舍此不能通神也。"
涵虚曰,《悟真篇》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此四句诗,极尽和合丹头之妙。盖以火中生木汞,水皿产金铅,木火金水,含四象于坎离之间,此时离中有己,坎中有戊,二土为媒,四象可合也。或谓真意属土,土有戊已,得非有二意乎?曰:似也,然非也。名为意则一,号为土则二,以一意分作两意。乃有二土之可名,始有内外之可别,然必知动知静焉。原夫戊土者,外药也,阴里真阳也。以动为主,故取坎之期,惟侦其动,知动者意也,即以知动之时为一土;己土者,内药也,阳里真阴也,以静为主,故填离之后,致养于静,知静者意也,即以知静之时为一土。此一意分为两意,而可名为二土者也。又以两意合为一意,斯无二土之可拘,并尤内外之可执,然必能动能敝焉。原夫己上者,内丹也,亦可变为戊土,以离日而映坎月,种铅得铅,只见戊而不见己,静能入乎动也;戊土者,外丹也,亦可化为己土,以坎阳而补离阴,种汞得汞,只见己而不见戊,动能并乎静也。此两意合为一意,而不拘为二土者也。然则彼此怀真土,亦各怀其一土乎?亦共怀其一土乎?聪明活泼人自了然也。金丹返还之道,非此真意不行。匪惟和合四象,并能驱使四象,何也?盖以木中藏火,投之水乡而火发,木载金升,汞去复来,火得金而为返也;水里生金,烹以大功而水沸,金随木上,铅去复回,金得火而为还也。金火返还之术,即是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人欲大丹成就,舍此真意奚由哉?紫阳曰:"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已中。"陶仙谓"龙从火出,青龙变为赤龙;虎向水生,白虎更名黑虎。"只这"龙虎赤黑"四字。已具四象。交加者,攒簇也。愚按作丹之士。欲使四象攒簇,必令五行棚辕,其所们,戊已中"者,不是离中、坎中。乃是中宫、中央也。东西间隔,刀土仑之,二物变为四象,四象团入一村,一村聚会五行。五行聚而丹乃结,故下二句曰:"复垢自兹能应用,金丹谁道不成功!复垢应用,十月火符也。进火于复,退符于垢,运用抽添,自然中度,金丹乃可成矣。丹家以"戊己”为"刀"、"二土"为"圭"者,结字肖形,正示人以打合之意。但二土为圭,人所共知;戊己为刀,人所鲜知者。潜虚云:"有一士人会意而解勹①己字、丿②戊字。前无所本,似为得之。"涵虚云:非无本也。琴谱以数字攒一字,一字取一画,合左右投弹之法,备见于一字之中,此即以琴谱为本者也。勹者已之头,丿者戊之旁,戊己,以"刀圭"两字合之,盖望人将离己坎戊之二土合为一处也。仙家隐语,往往如是。
①原注:音捏。
②原注:音撇。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修心養性經驗談
箇人經驗
我箇性直爽,直言直語,年輕氣盛,又有點憤世嫉俗,因此常得罪人;我又很敏感,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尤其容易衝動生氣發怒,性子又急,脾氣實在不是太好。再加上有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身心互相影響,這箇壞脾氣似乎極難控制或克服。
後來我讀了一些書,明白了一箇道理。一是我自己,一是我身外的世界。身外的世界無論怎樣,它是不會因爲我箇人的好惡而發生改變的,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我自己、和我對外界的看法。眞正影響我們幸福快樂與否的,其實並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我們對外界人事物的看法。能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看法,就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通過觀察思考和反省,我又發現了一箇普遍的現象:許多平常的道理,其實人們都懂,但人們縱然明白了,也極少會付之於行動,總是把明白的道理與自己的身心言行分爲二截。我當時立下決心,要把悟得的道理付之於自己的身心行動。於是我就先在心中爲每一件事判別:是非、善惡、邪正,然後只做我認爲正確的、該做的事,凡不對的、不該做的事,我就堅決不做,而且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做起。說來也怪,就這麼簡單,但眞的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我立卽覺得自己與以前不一樣了。
大約一箇月後,我感覺自己變得心平氣和多了,遇事也較有理智,不再那麼容易衝動了。後來我又學習道儒佛三家的修養法,我將學到的理法與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動念相結合,身心慢慢發生變化。眞的是奇怪得很,我以前不明白的許多道理覺得淺顯了,不知如何處理的世事逐漸得心應手,待人接物也變得圓通,說話不再高昂急促,內心也不再急躁,大多能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我以前有點自卑,至此也變得十分自信。同事們說,我簡直是換了一箇人。
後來由於外緣的影響和工夫的鬆弛,身心素質明顯下降。修心養性,不進則退!
明理第一
無論是平常做人,還是希聖希賢修道,窮理明理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且也最不容易。讀書思考、尋師訪友、觀察體悟,以求窮理明理,雖有箇進展,但永遠沒有盡頭。所謂修道,就是修心,“心卽是道”。要修煉好這一顆心,一要辨明道理,並付之於行動,還要講究方法,尤重反省內察,所謂“只求諸己,不求諸人”;二要身心功夫結合,因爲身心互相影響。降心伏氣齊頭並進,則易見功效。
洗心第二
身體髒了,感覺不舒服,我們就洗澡,洗完澡後,眞的是渾身舒暢。可是當我們心中感覺不舒服時,怎麼就沒想到:這是因爲我們的心靈髒了,也需要清洗?
什麼是我們心靈中的汙垢?受這箇肉體的制約,局限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生活於人爲的環境之中,受習俗的潛移默化、文化教育的無形束縛,知識學問、思想道德觀念、思維方式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心靈的汙垢。“不識廬山眞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切身感受到了這些汙垢,纔談得上洗心,也纔談得上眞正的明理,否則,難矣。
譬如我想專心讀書或入睡,可周圍總是有囂雜的聲音,令我無法專心或入睡,有時越想越覺得這聲音煩人、制造噪音的人可惡。但要求周圍的人不發出聲音,勢有不能,也乾涉了別人的自由,太過於霸道。回想自己一邊讀書一邊聽音樂時,不是感覺挺舒服的嗎?但旁人卻說:煩死了,這麼難聽的音樂!看來關鍵不在於聲音本身,而在於對這箇聲音的感受。一箇聲音,我或者喜歡它接受它,或者厭惡它拒絕它,喜者愈喜,惡者愈惡。人事亦同於此。令我厭惡的噪音固然讓我感覺不舒服,令我無法專心讀書或入睡,是我心靈的灰塵汙垢;我自己播放的音樂,雖然我自己喜歡,如果同樣不能令我專心讀書或入睡,也一樣是我心靈的灰塵汙垢。我一邊放著音樂一邊又能專心讀書或入睡的時候,其實我的心根本不在音樂而在讀書或入睡,只是最初的那一念誘導或暗示罷了。外界的聲音與我的內心,就像是外物與鏡子的關係。任外物媸妍善惡紛沓而至,鏡子總是任其來去自由,毫不罣礙,毫不沾滯,總是光明瑩徹。無論美丑,稍有沾滯,卽成汙垢。我明白了這箇道理後,無論做什麼事,我只專心做我自己想做該做的事,至於外界的聲音或其他因素,就毫不掛懷在意了,自覺無往而不相宜,無入而不自得。
除過第三
對於我們自己身心上的缺點不足,我們應該深刻反省自己,把自己的缺點過錯一件件找出來,勇敢地正視自己醜陋邪惡的一面,並堅決予以根除。看到別人有缺點過錯,我們也要反省內察,“見不賢則內自省”,往往也正是我們自己的缺點過錯。我們的日常言行如果不反省內察,視聽言動也就這樣平常過去。但一反省內察,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在視聽言動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總會有覺察,譬如當我們生氣發怒時,我們就知道或覺察到自己在生氣發怒。這箇時候,如果再反省內察,還會有一箇驚人的發現:其實此時此刻,我們的內心根本沒有生氣發怒,一點兒都沒有!想一想,這是什麼狀態?能不能保持?其實,不單是視聽言動我們能覺察,就連每一箇起心動念我們自己都知道。每一箇正念邪念善念惡念起來,我們自己都立卽知道,不過一晃就過去了,故態復萌,普通的人就是這樣。這一覺察,可以說是修心煉心的最大關鍵。“纔動卽覺,覺之卽無”,“念起是病,不續是藥”,這是最上乘的方法。其次,當正念善念生起時,就要擴充,並立卽付之於行動;當邪念惡念發動時,就要立卽消滅,絕對不可付之於行動,並立卽提起正念,以正理自解自勸,遣散邪念惡念。最低劣的方法是強力克制,因爲妄念沒有斬草除根,日積月累,後患無窮。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的過錯缺點必然有反省不到的地方,這時就需要有人指出來,我們再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尤其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仇敵,他們往往會直言不諱地指出我們最害怕讓別人知道的缺點過錯,我們應當虛心接受,勇於改過。只有虛心,如一只桶,裏面空空的,纔能裝東西;我們先有成見,就如桶裏已經裝滿了,別人就有再好的東西,我們也無法接納了。
在平常無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經常設想種種會令自己的缺點爆發出來的特定情境,然後從理論上明確自己當時應該如何言行——如我在憑空設想令人氣憤的事情時,心中就會很生氣,這時以理自勸自解,就會感覺好多了——以後在現實生活中再碰到類似的情形,自然較易處理了。
日常的爲人處事、待人接物,固當未事綢繆,謀定而後動,更當事來則應,事過不畱,任萬事萬物紛紜來前,我只一心不亂,隨事而應,循理而行,不起愛憎,自得心胸灑脫,一塵不染,身體亦會因此而不至於太疲累。
眞誠第四
人際交往,最貴眞誠相待。可想想平生所交往的人中,有誰對自己是最眞誠的?父母、夫妻、兒女、兄弟姐妹、師長、朋友,都難免欺騙自己,眞覺得天下之大,無一人可靠!但我們捫心自問:我對誰是最眞誠的?我就從來沒有欺騙過自己?知對不能行,知錯還要做,給自己找藉口,我對自己都不是最眞誠,還會對誰最眞誠?自欺欺人,又哪裏來的眞誠?若要別人對我眞誠,先要我對別人眞誠;若要我對別人眞誠,先要我對自己眞誠。根本只是:不自欺。自己的每一箇起心動念,自己最清楚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是爲公的還是自私的,但大多一霎時流于私欲,天理良心立卽被淹沒,虛僞欺詐習以爲常,人世從此不得安寧。不自欺,只在念頭起處下工夫:是邪惡自私的念頭,立刻消滅,絕對不可做;是善良爲公的念頭,要保持,並付之於行動。一直這麼做下去,最終只有天理良心,沒有半點私心雜念,也就達到了“克念作聖”、“至誠”的境界;《中庸》上說“誠則明矣”,又說“唯天下至誠爲能化”。“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連無知覺的金石都能爲精誠所感動,這世上還會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擴充度量第五
人生在世,如意事少,不如意事多,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究其原因,只是自私,以自我爲中心。人生世事變幻莫測,男女老少各不相同,怎麼可能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如果事事計較,憂愁煩惱,人活著豈不是太累了?爲什麼就不能放寬胸懷、安心接受不如意的人事?要想人世間的多少紛爭仇恨,只是因爲一時不能接受忍耐所致。難道退讓一步、受一點委曲侮辱就那麼了不得,以至於要不惜一切代價以避免?爲什麼我們總是只看到別人的不是,而不能反省自己有什麼不對?若能設身處地、善體人情,世上誰是不可相處之人?若能通達事理,天下哪有不可能之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廣,何物不容?爲什麼我們自己的器量胸襟就這麼褊狹窄小呢?《尚書》中說:“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陳白沙說:“若無天度量,怎得聖胚胎?”
人際交往,難免會有不如意事或矛盾沖突。遇到時,如果細細檢點反省自己的言行,總會發現,卽使對方確實一無是處,但自己亦難脫干係,所謂“一箇巴掌拍不響”,至少亦是自己沒能妥善處理好這一關係。譬如自己上當受騙,至少也是自己不能慧眼識破,遇事不夠細心。又如明知對方無理取鬧,我卻恃彊爭勝,眼看對方怒火中燒,我卻火上加油,不能以柔剋剛、順應人情,能不起沖突嗎?只知一意孤行,一定要見是非對錯,不能設身處地、善體人情、善解人意,不能理解包容原諒他人,亦見得自己的胸襟褊狹,不能大肚能容。凡有矛盾沖突或不如意事,不計他人的是非對錯,只是眞心誠意地挑剔自己的不足,必能於“通情達理”四字有更深刻的體悟。若能善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人際關係自當無在而不通達。
自強第六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子說:“自勝者強。”自強就是勝過自己,不是勝過別人。人人都想勝過別人,必然競爭,競爭難免不擇手段,勾心鬥角,弄虛作假,陷人坑人,人際沒有一日平靜,內心也沒有一天安寧,害己又害人,可人們爲什麼就是不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爲?人人都想勝過自己,當然只看見自己的缺點不足,哪裏還會有坑人害人爭競的心?要自強,也不是一時性起,發憤圖強;一旦熱情消退,意志懈怠,也就半途而廢。地球的自轉若是忽快忽慢,毫無規律,忽而有晝無夜,忽而有夜無晝,世上萬事萬物豈不亂套?只是日日如此,從不停息。一天不反省自己待人處事言語行爲的過失,一天沒有缺點過錯可改,一天沒有進步,就如同少吃了一頓飯、沒有睡覺一樣。只是天天這樣,沒有間斷,自強不息,自然日趨完善,已立於不敗之地,哪裏還會有誰能勝過我呢?持之以恆的祕密,也在於此。
養氣第七
說起來就這麼簡單,但實際做起來,還眞是非下大決心不可!又況視聽言動、起心動念都能卽時覺察了,但瞬間又恢復常態,這裏除了要有明理的工夫之外,還須要有養氣的工夫。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一般養氣有素的人,浮躁之氣逐漸消散,正氣常存,心念自然堅定。沒有養氣工夫的人,就在浮躁之氣的衝動之下,心念雖然能夠覺知,卻不能保守,自然隨波逐浪,故態復萌。但是養氣工夫好的人也有問題。有時外緣觸動,因爲明理功夫欠缺、心性功夫不夠,怒氣激發正氣,力量非常強大,功夫越好,這股力量就越大,心中雖然能夠覺察,但根本控制不住。曾聽說有養氣功夫非常好的人,就在一次大怒後不久卽去世,實在是非常危險又非常可惜的事。
“煉心伏氣,道在其中!”
以上只是粗略的介紹,僅供參考。此外還可參看王陽明《傳習錄》、高濂《遵生八箋·清修妙論箋》、黃元吉《樂育堂語錄》、青華老人《唱道眞言》、陽道生《眞詮》、王棲雲《盤山語錄》、袁了凡《了凡四訓》。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外語系蔣門馬
2005年10月16日定稿
《武穆遗书》
南宋 岳飞 著
要 论 一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变,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从上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联而为一贯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贯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这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如塌,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始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争遽,按步就步,循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
要 论 二
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可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平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行即为阳,此阴阳之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浑而言之统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此即对待循环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要 论 三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也。以身言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而下节。以上节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以下节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中节,掌根为根节。观于是,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要之,若无三节之分,即无著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顾可忽乎哉。至于气之发动,要皆梢节动,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然此犹是节节而分言之者也,若夫合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要 论 四
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绪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论。捶以内而发外,气由身而达梢,故气之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形诸梢,则实而仍虚,梢亦乌可不讲。然此特身之梢耳,而犹未及乎气之梢也。四梢维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似不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诲,纵不必本诸发以论气,要不能离乎血而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及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其他如舌为肉梢,而肉为气囊,气不能形诸肉之梢,即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后肉梢足矣。至于骨梢者,齿也。·筋稍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乎齿,即未及乎筋之梢,而欲足乎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透骨,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亦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者乎。
要 论 五
今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生性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是也。心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为土,而有敦厚之势;肺为金,而有从草之能;肾为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必准之于气者,以其各有所配合焉。此所以论武事者,要不能离乎斯也。胸膈为肺经之位,而为诸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静。两乳之中为心,而肺包护之,肺之下,胃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合焉。而两肋之间,左为肝,右为脾,背脊十四骨节,皆为肾,此固五脏之位。然五脏之系,皆系于背脊,通于肾髓,故为肾。至于腰,则两肾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尤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水足,而金木水火土咸有生机,此乃五脏之位也。且五脏之存于内者,各有其定位,而具于身者,亦自有所专属,领顶脑骨背,肾是也。两耳亦为肾,两唇两腮,皆脾也。两发则为肺。天庭为六阳之首,而萃五脏之精华,实为头面之主脑,不啻一身之座督矣。印堂者,阳明胃气之冲,天庭性起,机由此达,生发之气,由肾而达于六阳,实为天庭之枢机也。两目皆为肝,而究之上包为脾,下包为胃,大角为心经,小角为小肠,白则为肺,黑则为肝,瞳则为肾,实为五脏之精华所聚,而不得专谓之肝也。鼻孔为肺,两颐为肾,耳门之前为胆经,耳后之高骨,亦肾也。鼻为中央之土,万物资生之源,实中气之主也。人中为血气之会,上冲印堂,达于天庭,亦为至要之所。两唇之下为承浆,承浆之下为地阁,上与天庭相应,亦肾经位也。领顶颈项者,五脏之道途,气血之总会,前为食气出入之道,后为肾气升降之途,肝气由之而左旋,脾气由之而右旋,其系更重,而为周身之要领。两乳为肝,两肩为肺,两肘为肾,四肢为脾,两肩背膊皆为脾,而十指为心,肝,脾,肺,肾是也。膝与胫,皆肾也。两脚根为肾之要,涌泉为肾穴。大约身之所系凸者为心,窝者为肺,骨之露处皆为肾,筋之联处皆为肝,肉之厚处皆为脾。象其意,心如猛虎,肝如箭,脾气力大甚无穷,肝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其为用也,用其经,举凡身之所属于某经者,终不能无意焉,是在当局者自为体认,而非笔墨所能为者也。至于生克制化,、虽别有论,而究要领,自有统会,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奚必昭昭于某一经络,而支支节节言之哉。
要 论 六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此为六合。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亦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岂但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形百骸,悉用其中矣。
要 论 七
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惟此是赖。故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行,根基在膊,膊不进而手则却不前矣,此所以膊贵于进也。气聚中腕,机关在腰,腰不进,而气则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堂然无能为矣。此所以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须进右,上右必须进左,其为七进,孰非所以著力之地欤,而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而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而俱无抽扯游移之形。
要 论 八
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若有增长之势。低则抑其身,而身若有攒捉之形。当进则进,殚其身而勇往直冲,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伏势。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使左右无敢当我,而要非拘拘焉为之也。必先察人之强弱,运吾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以转移,不可执格而论,时而宜进,故不可退而馁其气,时而宜退,即当以退而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而亦实以赖其进。若反顾后,顾其后而亦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亦不觉其为左右矣,总之,机关在眼,变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令而行矣,身而却,则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要 论 九
今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敌,皆本诸身,而实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所谓机关者在眼,变化者在心,而所以转变抹角,千变万化,而不至于窘迫者,何莫非步为之司命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亦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似逼,不期然而然,莫知驱而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者,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然而无定位者,亦为步。如前步进焉,后步随焉,前后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后,后步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则前后亦自然无定位矣。总之拳以论势,而握要者为步,活与不活,亦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捶名心意,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人,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膝起有数,动转有位,合膊望胯,三尖对照,心意气内三相合。拳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相合。手心足心本心三心一气相合。远不发手,捶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不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发手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发手快似风箭,响如雷鸣,出没如兔,亦如生鸟之投林。应敌似巨炮推薄壁之势,眼明手快,勇跃直吞,未曾交手,一气当先,既人其手,灵动为妙。见孔不打,见横打,见孔不立,见横立,上中下总气把定,身足手规矩绳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精明灵巧,全在于活,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不动如出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曜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有上法,动以处静有借法,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交勇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难行。起如箭攒落如风,手搂手兮向前攻,举动暗中自合,疾如闪电在天,两边挝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斩捶勇猛不可当,斩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好似鹰鹯下鸡场,翻江倒海不须忙,单凤朝阳势为强,云背日月天地交,武艺相争见短长。步路寸开把尺,劈面就去,上右腿,进左步,此法前行,进人要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发中有绝何从用,鲜明其意妙如神。鹯子镄林莫著翅,鹰捉小鸟势四平。取胜四梢要聚齐,第一还要手护心。计谋施运化,霹雳走精神,心毒称上策,手毒方胜人。何谓闪?何谓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谓打?何谓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心如火药拳如子,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回鸟落见神奇。起手如闪电,闪电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迅雷不及掩耳。五道本是五道关,无不把守自遮栏,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腮手过去,左腮手来,两手束拳迎面出,五关之门关得严。拳从心内发,向鼻尖落,足从地下起,足起快时心火作,五行金木水火土,火炎上而水就下,我有心肝脾肺肾,五行相推无错误。
交 手 法
占右进左,占左进右。发步时足根先著地,足尖以十趾抓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捶要沉实而有骨力,去是撒手,著人成拳。用拳要锩紧,用把把有气,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心为主宰,眼手足随之去,不贪不歉,不即不离,肘落肘离,手落手窝。右足当先,膊尖向前,此是换步。拳从心发,以身力摧手,手以心把,心以手把,进人进步,一步一捶,一支动,百支俱随。发中有绝,一握浑身皆握,一伸浑身皆伸,伸要伸得进,握要握得根,如锩炮卷得紧,绷得有力。不拘提打,按打,烘打,旋打,斩打,冲打,锛打,肘打,膊打胯掌打,头打,进步打,退步打,顺步打,横步打,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百般打法,皆要一起相随。出手先占正门,此之谓巧,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举手要活,不活则不快。打手要跟,不跟则不济。存心要毒,不毒则不准。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作要鹰捉勇猛,外静胆大,机要熟运,切勿畏惧迟疑,心小胆大,面善心恶。静似书生,动如雷发。人之来势,亦当审察。脚踢头撞,拳打膊作,窄身进步,仗身起发,斜行换步,拦打倒身,抬腿伸发,脚指东顾,须防西杀,上虚下必实者,诡计指不胜屈。灵机自揣摩,手急打手慢,俗言不可轻,的确有识见。起望落,落望起,起落覆相随,身手齐到是为真。翦子股,望眉斩,加上反背,如虎搜山。起手如闪电,打下如迅雷,雨行风,鹰捉燕,鹞钻林,狮搏兔。起手时三心相对,不动如书生,动之如龙虎。远不发手打,双手护心旁,右来右迎,左来左迎,此为捷取。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便脚踢,近了便加膝,远近宜知,拳打足踢,头至把势,审人能叫一思进,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捷取人法,审顾地形,拳打上风,手要急,足要轻,把势走动如猫行。心要正,目聚精,手足齐到定要赢。若是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把草,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胁在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者只在一寸间,身动时如崩墙倒,脚落时如树载根。手起如炮直冲,身要如活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节则首尾皆相应。打前要顾后,知进须知退,心动快似马,臂动速如风,操演时面前如有人。交手时有人如无人。起前手,后手紧摧,起前脚,后脚紧跟,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如见空不打,见空不上,拳不打空起,亦不打空落,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前腿似跏后腿似忝,首要仰起,胸要现起,腰要长起,丹田要运气。自顶至足,要一气相贯。胆战心寒,必不能取胜,未能察言观色者,必不能防人,必不能先动。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叫一思进,莫教一思退。三节要停,三尖要照,四梢要齐,明了三心多一力,明了三节多一方,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气,明了三节,不贫不歉,起落进退多变,三回九转是一势,总要一心为主宰。统乎五行,运乎二气,时时操演,勿误朝夕,盘打时而勉强,工用久而自然。诚哉是言,岂虚语哉!
值得收藏的146条经典秘方
说 明
1、本文所用药物,以食物为主,绝对无毒。
2、为使读者易懂,剂量单位均用旧制,如:斤、两、钱等,有的用碗,是指一般性中碗。
3、所用药物凡带有*记号的一般可到中药店买,药店都有。
4、文中所讲的醋,就是一般食用醋,如果用白醋的,将另有注明。
5、文中所讲的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
6、有些疾病治疗期间需忌口,是指用药期间如不忌口,则会影响疗效。
7、本文系转载,谨供参考,盲目使用,后果自负!
一、内 科
1、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塘称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3、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4、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5、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6、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7、有痰咳(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气管炎):白萝卜二两,鸭梨二两,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清热化痰。可与第九条同用。
8、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9、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10、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吃辣物。
11、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12、胃、十二脂肠溃疡: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抖匀,早晚饭前用。开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一日二次,一般一付药可愈,重病需二付。
13、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14、心脏病、冠心病:花生壳一次一两,绿豆5钱,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15、肠胃炎、腹泻: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忌吃柿子、香蕉、油腻。
16、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鸡盹皮4两炒黄研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调羹)、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17、胸闷气胀:白萝卜籽*5钱、煎一碗汤服,一日三次,连用3天有消积顺气之功效。
18、神经衰落:猪脑1两,加入蜂蜜一调羹,蒸熟吃,一日一次,连吃5-10天。
19、 贫血:杀鸡、鸭时,将鲜血流在一张干净白纸上,晒干揉成粉,用葡萄酒调服,一次半调羹粉,一日二次,连服半月。忌海带。
20、内热口干:芦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吃豆喝汤,日服二次,连服3天。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21、慢性肝炎:每次用白茅根*二两,烧一碗水服汤,一日三次,一般需服半月,忌辣物。 22、胆、肾、尿道结石: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23、急、慢性肾脏炎:4两重左右黑鱼一条,去鳞、肠等,绿茶叶2钱,包入鱼肚内用线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鱼喝汤,一日一剂,连吃10-15天。忌酒、盐、香蕉、房事。
24、胆囊炎:冬瓜籽、绿豆各5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三次,连用10日。
25、糖尿病:猪胰一条,冬瓜皮1两,加水煮熟,少加些油、盐和调料(勿加酒、糖)吃下,一日一剂,连吃20天。
26、记忆力差:鹅蛋一只2,打入碗内加适量白糖搅匀,蒸熟早晨空服,连吃5天,有清脑益智功能,对增强记忆有特效,忌吃海带、花椒、动物血、酒、绿豆。
27、小便不通:杨柳树叶1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2-3天即可通尿无阻。
28、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鸡肠一付,洗净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29、尿频(小便次数多):生韭菜籽*3两,研成粉,每次2钱用白开水送服,一日二次,一般需服2-10天。忌浓茶、牛奶。
30、便秘(大便燥结、排便困难):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愈。
31、痢疾、泄泻:每次用大蒜两头,连皮放火内烧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汤,一日二次,连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泻不愈特别有效。
32、打鼾: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以后再也不打鼾。
33、打嗝:用手指甲一小条,点燃闻味,即止。
34、晕车:乘车时切一片生姜含口中,或用一块膏药贴在肚脐上(此条孕妇禁用),对于晕车教严重者,可两方同用,有特效。
35、中风:每日喝1两生芹菜只汁,病轻者服半月,病重者服一月可愈,忌吃羊肉、鸭血。
36、神经病(又叫癫痫、羊癫痫、疯狂病、狐大仙):干桃化*3两,用刀切成细末,分成十份,每次一份,在发病时用淡明矾水送服,一日二次,5天一疗程,连用3疗程。
3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黄药子*9-12克,用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一次;另可用50克泡1斤白酒,日服1两,5-8周代谢率明显降低。
38、慢性肠炎:鸡蛋清1只,白酒半两,混合,每晚睡前服。
二、儿科
39、小儿感冒(包括婴儿):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塘服下,一日二次,2天可愈。
40、百日咳(及婴儿气喘):大蒜一头,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开水一两冲,两天可治小儿咳嗽、婴幼儿气喘,有特效。
41、小儿遗尿:生葱白一根,捣烂,每晚睡前敷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5天,可治愈。
42、夜啼:大人用一小撮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
43、婴幼儿腹泻、腹胀:大蒜一头,连皮烧焦,再与半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服汤,一日一次,一般两三天即可消食止泻。
44、盗汗(成人盗汗同):老豆腐半斤,切片贴锅内烧成巴,再加水一碗,白糖适量,烧汤连巴一同食用,每晚睡前服,3天痊愈。
45、打蛔虫:生南瓜籽20粒,去壳饭前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
46、经常肛门痒:伤湿解膏一块,每晚睡觉前贴肛门上,次日晨揭去,连用三天。
47、小儿厌食(不思吃饭):山楂*3钱,鸡盹皮1钱,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一日二次,连吃三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48、腹痛(成人腹痛同):用一片桔皮敷在肚脐上。再用半斤盐炒热(不要太烫),敷在桔皮上,可立即止痛。
49、误食杂物:韭菜半斤,不要切碎,炒熟多加些猪油,一次吃光,杂物可随大便排出。
50、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51、流口水(成人、老人睡觉流口水方法同):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52、儿童缺钙:每次用虾皮5钱,海带1两,一起煮汤,加油盐食用,一日一次连用半月。
53、腮腺炎:醋和墨汁按1:1配好,用毛笔蘸此,涂于患处,每天5-6次,一般二三天腮部肿胀自消。
54、小肠气:生姜汁5钱,先给患儿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擦患部,一日二次,连用三、四天,以后不再复发。
55、考场镇静良方:学生进考场如临战场,往往由于过度紧张,使自己产生心慌、怯场现象,从而不能正常发挥而名落孙山。现介绍一种单方:酸枣仁*、绿豆各一两,煮一碗汤一次吃完,一日二次,次方要在考试前两天开始服,至考试结束,有镇静安神功效。
三、外科
56、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57、劳伤腰痛:艾叶*一两,炒黄的蟹壳一两,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一日2-3次,7-10天,可治多年腰痛。
58、肾亏腰痛: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
59、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加艾叶*一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
60、颈椎痛:羊骨头(生的,煮过均可)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以根治。
61、骨刺(骨质增生):狗骨头三两,砸碎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用酒擦患处(最好带吃此酒一盅),一日三次,需用半月可愈。
62、腿抽筋: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63、四肢麻木:老丝瓜筋*一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有特效。
64、内、外痔疮:大田螺每天一只,将盖去掉。放入冰片*1钱,5分钟后取田螺水涂肛门,每天2次,7天痊愈,忌吃酒、辣物。
65、打针结块:将土豆切成半公分厚的薄片,敷在患处,再用热毛巾捂,一日二次,一次20分钟,2-3天肿块消散。
66、狐臭:胡椒、花椒各50粒,研成粉,再加入冰片*2钱,用医用酒精调匀,每日取一小团涂患处并用胶布贴好,一日换一次,连用半月可根除。
67、口眼歪(面部神经麻痹):黄鳝血涂面部,向左歪涂左边,并用手掌从左向右反复抹,每次2分钟,一日二次,向右歪则反做,连用三四天即正。
68、脱肛(解大便时肛门脱下):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开洗肛门,一日二次,洗三天。
69、落枕(睡觉时由于枕头或姿势不适,而引起的颈痛):韭菜汁加热擦颈部,日擦七八次。2-3天可治好。
70、戒烟:干南瓜藤*一两,煎一碗汤加适量红糖一次服,一日三次,7天后永不想抽烟。
71、戒酒: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二天后此酒,1次1-2两,一日三次,将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72、喝酒不醉:葛根*1钱,在喝酒前泡一杯开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所以人不会醉。
73、疥疮(老烂脚):豆腐渣炒热,敷患处,用布包好,日换一次,可治愈烂脚久不收口。
74、淋巴结核:田螺壳炒黄研成粉,用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日换一次,连用7-10天。
75、长寿保健药酒:磁石、何首乌*、大枣、核桃、枸杞*各一两,浸白酒或黄酒二斤,两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如常饮能使老人面部红润,增强抗病力,有延迟衰老功效。
四、皮肤科
76、皮肤痒:鲜韭菜、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二小时再连韭菜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一次见效,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日一次,连洗三天永不再痒。
77、牛皮癣、顽癣(银屑病):侧柏叶*、苏叶*、各200克,蒺藜*40克,共研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6斤沸煮后小火煮30分钟,涂洗患处,日3次。
78、神经性皮炎(或过敏、或季节性发生):老豆腐三、四两炒焦,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日3次,三、四天有特效。
79、湿疹(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80、风疹块、痱子:鲜韭菜汁每天涂患处,一次即明显见效,一日三次,2-3天即愈。
81、白癜风:乌梅*30-50克浸泡在95%酒精100毫升中,2周后过滤再加二甲亚矾*5毫升,每日擦患处3次,每次用力擦5分钟。
82、手气、脚气: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83、手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84、手足开裂、粗糙:生猪油二两,加白糖1钱。捣匀擦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克愈,再擦几天以后永不复发。
85、冻疮未破:尖头辣椒5钱,白酒或酒精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热时涂患处,一日五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来年永不再发。
86、冻疮已破: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日三次。
87、鹅掌风、灰指甲:醋1斤熬至半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只,二日后用醋每天浸手二次,一次10分钟,浸后再用清水洗净,7天即可。
88、疮、疔、疖:用生土豆捣烂,涂患处用布包好,日换一次,一般5天即可。
89、鸡眼、侯子:先将患处外部老皮消去,再涂上清凉油,用香烟火熏烤,至疼时稍坚持后拿掉烟火,一日二次,5天可脱落不发。
90、烫伤:可选用蛋清、白糖水、醋、蜂蜜、在烫伤时马上涂伤处,就不会起泡又易好。
91、流火、丹毒(多患于下肢、皮肤红、肿、热痛并伴有寒战、高热、头痛):用鲜丝瓜叶汁拌金黄散*成糊状,外涂患处,内服三妙丸*中成药有奇效。
92、蚊虫咬伤(红肿、痒):可选用大蒜、生姜擦或用醋、牙膏、盐水、香烟灰加水调匀涂,均可立即见效止痒、解毒消肿。
五、妇科、男性科
93、妇女白带(白带多、有异味):生鸡蛋一只,从一头敲一小洞,将7粒白胡椒装入蛋内,用纸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连吃一星期,忌吃猪血、绿豆。
94、月经不调(来经提前或推迟均在7天以上):干藕节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一日三次,一次2钱,服完即可每月来经。
95、血崩(月经量太多):黑木耳3两,炒干研成粉,红塘水送服,一次3钱,一日二次。
96、闭经(少女18岁后和非怀孕妇女二月以上不来月经):茄子切片晒干,炒黄研成粉。黄酒送服,一日二次,一次5钱,十天可愈。
97、通经(来经时腹痛):用丝瓜筋一次一两,烧一碗汤服,一日二次,7天痊愈。
98、外阴痒:葱白连根一两,花椒10粒,一起煎水一碗,洗阴部,每天二次,共洗3天。
99、产后缺乳:莴苣籽*5钱,煎汤一碗,加白糖一次服下,一日二次,5天后乳汁充足。
100、产前知男女:将孕妇清晨第一次小便滴入两滴医用酒精,变红者为男,无变化为女。
101、女不孕:生鸡蛋一只开一小孔,放入红花*0.5钱左右,再蒸熟吃蛋,每天一只,连吃一个月,(要在月经干净后开始吃)。
102、子宫、卵巢肿瘤:红花6克、黑豆30克,水煎服,去红花食黑豆与汤,日2次。
103、男不育:每天用麻雀一只,去掉毛和内脏,将菟丝籽*2钱放入麻雀肚内,包好蒸熟后吃麻雀,连用半月,可治男子婚后久不生育。
104、阳痿(男子阳茎不能◆):磁石(吸铁石)5钱,公鸡睾丸5只,浸白酒一斤,三日后按常日量吃酒,一般需吃半至一月。(磁石可反复使用)。如不吃酒人,每日炒二只公鸡睾丸吃,连吃半月至一月,完全恢复性功能。
105、遗精(睡觉做梦流精):猪腰子一个,切开放入韭菜籽*2钱,用线扎好蒸熟,再切碎加油盐吃,一日一个,连吃四、五个腰子。
106、早泄(男子在房事时过早射精):韭菜籽*半斤炎黄,用黄酒送服,一次2钱,一日三次,服完即痊愈。
107、小肠气:食盐半斤炒热,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最好睡前用,连用4、5天有特效。
108、男子性功能减退(不属于阳痿,只是性功能减弱力不重心,多见于年老体弱者,也有房事过度引起的):活大青虾或白虾一两,白酒1斤、浸5天后按常日酒量吃酒,酒完后将虾炒吃。连用半月,有补阴壮阳、补充男性激素、增强性机能之功效。
109、前列腺炎: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成细末,装瓶备用。将脐用酒精洗净,将麝香放入肚脐内,再将胡椒粉盖在上面,后盖圆白纸一张,外用胶布贴紧,每隔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110、前列腺肥大:冬瓜籽*30克、黑木耳15克、秦皮*15克,水煎服,日2次。
六、五官科
111、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112、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113、牙出血(经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两,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钟,一日2次,连用5天有特效。 114、电光性红眼病:用人乳滴入眼内,闭眼10分钟,一日二次,一次二滴,有特效,忌辣。
115、结膜炎(非电光红眼病):用绿茶水,每日洗眼3-5次,一般2-3天有消炎抗菌之功效。忌吃酒、辣物。
116、流泪眼、沙眼:干桑叶*1两,加一碗水烧开、每日洗眼3-5次,连用一星期。
117、视力衰退(老光、老花、视物不清):白菊花*2钱,枸杞子*2钱,每日用开水泡饮(一剂可泡三遍),连饮半至一月,有清水明目之功效。忌吃辣物、海带。
118、偷针眼:用缝衣针的针鼻部反复摩擦患处,并稍用力挤压,每日2-3次,不出二日即可治愈。
119、白内障(晶状浑浊、使视力下降):白蒺藜*250克,羊肝250克,白糖200克,研为末,每次服15克,日服2次,8周见效。
120、青光眼(眼球内压力太高,角膜水肿或呈雾状,视力下降):猪眼一付,加绿豆一两煮熟,再加油、盐适量,每日吃一剂,连吃半月,能使眼内轻松,眼睛明亮。
121、中耳炎(耳内长期流水、流浓、胀痛):鲜韭菜汁5钱,加入明矾半钱,溶化后滴入耳内,一次1-2滴,一日2次,连用5天。
122、耳鸣、耳聋:当归*15 钱,黑豆30克,红塘30克,水煎服,日2次,2周见效。菊花*30克,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水煎服,每日2次,2周见效。
123、虫入耳:用猫尿一滴,滴入耳内,虫子会自动出来。(提取猫尿法:用大瓣大蒜头,去皮擦猫鼻子,猫即撒尿)。
124、口疮(又叫羊胡疮,在口内叫口腔溃疡):醋、蒸馏水等量搅匀,涂患处,一日5次,连用2-3天,可消炎止痛,效果极佳。
125、咽喉痛(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入半两蜂蜜搅匀,每日分几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日一剂,连用3-5天,消炎镇痛,湿润咽喉,治急、慢性咽喉炎。忌吃烟、酒,一切有刺激性食、
126、扁桃体炎(一般多发于着凉后):黑木耳一两,炒干研成粉,每次用半调羹粉与蜂蜜调匀口服,一日二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扁桃体炎正在发作时用)。
127、声音哑(咳嗽、讲话太多、唱歌、内火大等原因引起的音哑):鸡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醋一条羹、搅匀蒸熟食用,一日一剂,连吃2-3天,声音响亮。忌辣。
128、口臭: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129、鱼刺卡喉:较轻者用好醋喝一口即可。如果不行,可用鸭口水一调羹喝下,鱼刺可自动化掉。(取鸭口水法:用一片生姜,放入鸭嘴内,再将鸭倒吊,鸭即流口水)。
130、鼻炎(包括过敏性、萎缩性和鼻窦炎,有的流脓流水、鼻涕多、有的闻味不灵敏):用黄砖一块,放火上烧烫,取下,将一调羹醋倒在热砖上,此时有大量热气上冒,患者用鼻闻其热气,一日二次,连用7天,消热、消炎,解毒通窍,治各类鼻炎,有特效。
131、流鼻血: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七、美容
132、除面部皱纹:鲜黄瓜汁二调羹,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能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
133、皮肤粗黑:靠化妆品增白皮肤,只能一时掩饰,治表不治本,现向你介绍一种治表治本能使皮肤增白而真白的妙方,既简单又有特效:用白醋甘油按5:1混合,常擦皮肤(一日二三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黑皮肤均有效).
134、除雀斑:杏仁*5钱,研成细粉,用鸡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涂面部,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一日一次,10-15日显效,以后不发.
135、黄褐班蝴蝶斑:冬瓜汁白醋等量,调匀涂面部,一日2-3次,涂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136、除面部色素斑:鲜西红柿汁蜂蜜,按5:1混合,涂面部,过10分钟后洗净,连用10-15日,能使黑色素分解,皮肤变白红润.
137、除粉刺(酒刺青春豆座疮):鲜黄瓜汁白醋等量调匀,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涂脸,一日三次,涂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连用半月可愈,以后不老.
138、除黑痣:花生仁烧焦捣碎,用酒精调匀,涂痣上,每晚睡前涂上并包好,次日晨洗去,连用半月可除,(大痣需涂一月).
139、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生发.
140、斑秃秃顶:按134条使用,并用老姜片每日擦头皮3-5次,与134条同用半月,以后不出一两月便会重新长出一头浓发.
141、头发增亮:啤酒醋按2:1混合.每日用毛巾吸湿再涂头发一次,连用半月.
142、白发变黑:何首乌*黑芝麻各三两,一起炒干研碎,用白糖水调服,每次3钱,一日一次,连服半月,可补肾健发.忌蚕豆.
143、减肥:干荷叶*干冬瓜皮*按1:2配好,每日用一两泡一斤左右热水喝,有去厚腻刮油手之功效,忌肥肉.
144、瘦人增胖:鸡蛋二只,打在碗内,加生番茄汁一调羹和适量白糖,用等量开水冲成半熟食用,每日一次,早晨空服(也可吃稀黄荷包蛋)连吃一月,以后会逐渐变胖.
145、牙变白:用食盐小苏打等量,加入调成牙膏状,每日刷牙一次,3-4天可除牙齿表层所有色斑,使牙齿洁白.
146、除汗毛胡须(多毛症):旧电池粉碱粉等量,用医用酒精调匀,过5分钟即可自动洗去,一日一次,5-7天后汗毛胡须即可自动脱落。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日语哇学习
朝日新闻 http://www.asahi.com ;
读卖新闻 http://www.yomiuri.co.jp ;
每日新闻 http://www.mainichi.com ;
产经新闻社 http://www.sankei.co.jp ;
共同新闻社 http://www.kyodo.co.jp ;
时事通信社 http://www.jiji.co.jp ;
在线放送
和风日语 http://www.jpwind.com/jponline.asp
NHK每日日语新闻 http://www.nhk.or.jp/rj/ram/jp/japanese.ram ;
读卖新闻在线新闻在线收看 http://www.yomiuri.co.jp/stream/ ;
TBST每日新闻在线收看 http://news.tbs.co.jp ;
jetro新闻在线 http://www.jetro.go.jp/cstv/ ;
青森新闻放送在线收看 http://www.rab.co.jp ;
大阪在线新闻收听 http://mbs.co.jp/rnews ;
impress电视新闻 http://www.impress.tv/ ;
株式会社E-NEWS http://www.e-news.co.jp/ ;
NNN24日本新闻网络 http://www.nnn24.com/ ;
搜索引擎
yahoo日文搜索 http://www.yahoo.co.jp ;
goo搜索 http://www.goo.ne.jp ;
infoseek搜索 http://www.infoseek.co.jp ;
bekkoame搜索 http://www.bekkoame.ne.jp ;
lycos搜索 http://www.lycos.co.jp
网络词典
三省堂网络词典 http://www.sanseido.net ;
goo辞书 http://dictionary.goo.ne.jp/ ;
infoseekマルチ辞书 http://jiten.www.infoseek.co.jp/ ;
日汉汉日词典 http://bitex-cn.com/
网上翻译
excite中日英韩翻译 http://www.excite.co.jp/world/ ;
日语学习
和风日语 http://www.jpwind.com
谜语网站 http://www.geocities.jp/nazo2club/
日本传说(有声http://www.digital-lib.nttdocomo.co...shi4/index.html ;
ALC语言教育出版社 http://www.alc.co.jp ;
许多日语读解材料 http://language.tiu.ac.jp ;
说话方法商谈室 http://www2.plala.or.jp/tngc ;
日语教师个人网页链接 http://nihongo-online.jp/links/t-links.htm
日文听力FLASH http://www.pref.toyama.jp/sections/.../dream/navi.swf
日语水平测验网站 http://www.dragons.com.tw/jptest/testmain.asp ;
关于“敬语”的网站 http://www3.kcn.ne.jp/~jarry/keig/keimn.html
留学信息
日本大学索引 http://www.tokyohotline.net/htdocs/study/map.htm ;
日本大学 http://www.gakkou.net/daigaku/ ;
日本大学入试情况 http://www.yozemi.ac.jp/ ;
SCHOOLNAVI http://www.schoolnavi-jp.com/ ;
日本留学综合指南 http://www.studyjapan.go.jp/ch/index.html ;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 http://www.jasso.go.jp ;
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 http://www.jees.or.jp ;
日本就业信息 http://www.ejbox.com/carifo/ ;
东京外国人雇佣服务中心 http://www.tfemploy.go.jp
休闲娱乐
和风日语 http://www.jpwind.com
日语歌词 http://www.utamap.com ;
日语歌词搜索 http://www.uta-net.com ;
日本旅行 http://www.nta.co.jp ;
日本棋院 http://www.nihonkiin.or.jp ;
http://www.jasso.go.jp/examination/efjuafis_exami_voice01.html 日语听力
http://www.kantsuu.com/ 贯通日本语
http://bbs.hzmjp.com/ 日语学习网
http://blog.hjenglish.com/merrysue/category/236.html?Show=All 标日初级天天学
http://www.jpschool.net/ 日语学园
http://www.trycn.com/HomePage.aspx 上海特爱学习网
就这些吧,这几个资料较丰富。
另外,贯通日本语网站的这个网页(http://www.kantsuu.com/Article/cainiao/fangfa/200409/8236.html)还有日语学习网页汇总,够你看了吧。
AtomServer
你的任务?使这些截然不同的系统能彼此之间方便快捷的共享关键数据。
你的设计准则是:
高传输能力——该服务在启动后每天需要传送大约1M的数据块。
事务的正确性——作为所有客户端数据的权威来源,该服务必须是精确的。
弹性——当数据因格式变更而重新发布时,该服务必须能够方便地进行无缝升级。
松耦合——对于如此多的系统,每个都必须能自我独立管理。
可采纳——对于以各种语言(Java、C#、PHP、Ruby和ColdFusion)实现的客户端而言,采纳该系统的门槛必须足够的低。
自适应性——该系统必须能够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按照需要进行扩展以增加数据类型。
一年之前,在我们俩服务的Homeaway.com公司,我们面对的正是以上问题。没过多久,我们就认识到了两条设计原则:首先,一个分布式的发布-订阅服务是应对子系统的弹性和松耦合的极佳选择;其次,对于需要高伸缩性、可扩展性和易采纳性的系统而言,构建RESTful服务(相对于SOAP等重量级协议而言)是自然之道。这两条原则直接将我们引向了Atom——一个RESTful发布协议——以及一种名为Atom存储的新型数据产生服务。我们去年一直都在为Homeaway实现Atom存储。我们从实际实现中抽取出了开源的Atom存储框架,命名为AtomServer(http://www.atomserver.org),本文将对其进行描述。
Atom
Atom由两份规范组成:Atom聚合格式,它基于XML定义了描述web feeds的语言;Atom发布协议,它描述了检索和操纵feeds的一种RESTful HTTP协议。
Atom被认为是RSS(Rich Site Summary,富站点摘要)的接替者,后者通常包含了人为撰写的内容,比如博客条目。因此,一个Atom条目或feed(XML元素和属性)内部结构传达了诸如作者、语言、标题等发布内容的语义。可别被这一点给骗了;Atom条目非常适合将所有类型数据作为有效负载进行传送。
Atom条目是数据记录个体,Atom feeds是条目的列表。因为Atom是RESTful协议,所以对资源的访问是通过对标识资源(这里指的是条目和feeds)的URI执行HTTP方法来完成的。举例来说,获取一个博客条目的feed可能是通过对http://your-atomserver/entries/myblog这样的URI执行GET方法来完成的,而响应可能会是:
Atom还支持可被应用于条目的类别概念。类别是任意的字符串标签,可被应用于条目,使其成为某个分组的一部分。然后,可修改Feed URI包含过滤功能——只从feed返回那些应用了特定类别的条目。
有些术语在Atom上下文中具有特殊含义。条目被组织成固定的两级层次结构:工作空间和集合。工作空间包含着一定数量的集合,集合包含着一定数量的条目。一个feed的URI由其工作空间和集合组成。
http://your-atom-server/workspace/collection
而一个条目的URI就由工作空间、集合和条目id来组成。这一标识符在包含该条目的集合内必须是唯一的:
http://your-atom-server/workspace/collection/entryid
像RSS一样,Atom也为web聚合框架提供了基础。支持Atom的客户端有很多,包括浏览器,新闻阅读器,以及几乎每种流行语言中的可编程客户端。再加上,Atom实际上是建立在HTTP与XML之上的一个精简约定集合,因此几乎任何支持web的编程平台都可以很容易地访问它。
扩展和分层协议
核心Atom协议描述了操纵feed和条目的基本操作,错误报告与处理的方法,并特别提供了扩展概念。Atom扩展是可在Atom XML文件中出现的附加XML元素和属性,以及可被应用于URI的附加HTTP请求参数,它可被用来修改支持Atom的服务器的行为。两个重要的扩展是:
OpenSearch——定义了一个搜索协议,包括确定支持哪类搜索的服务器内省方法。一个支持OpenSearch的服务将会将搜索结果作为Atom feed返回,其中每个结果被表示为一个条目。
Feed分页——为基于时间的数据提供了分页功能,定义了Atom feeds的下一页和上一页链接类型,这样客户端就能使用它在多页Atom feed中前后翻页。
或许最显而易见又影响深远的Atom应用就要数GData了,它是Google用来访问它们服务数据的Web API。GData包含了核心Atom规范和OpenSearch,以及为覆盖这些规范未涉及的附加特性而进行的大量扩展。
当你不再将Atom条目局限于博客与新闻feed等web内容,并将其扩展到一般性的数据管理时,你就得到了Atom存储;一个由互联Atom条目组成的通用数据存储,你可以用Atom发布协议来编辑它,用OpenSearch来搜索它。AtomServer正是在这样的期望中成长起来的:利用这一策略实现对我们数据的分布式访问。
数据访问的分布式控制
使用Atom协议的好处之一就是其系统内含的分布式特性。在AtomServer里,我们将分页概念与向服务器轮询feed更新的机制相结合,限制了每次请求返回的条目数量。客户端最初从头请求feed,接着按页请求数据,直到没有新数据。之后,客户端需要定期检查新数据(例如,在上次成功处理的数据之后,是否有新的一页数据传送?)
每次变更的时候,Atom都会用一个递增的计数器来标记每一个条目,而客户端被要求为每个它请求的feed保存被处理的计数器的最后一值。在随后对feed的轮询时,下一页数据的起始位被设置成上一页的终止位。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应对使用AtomServer来处理大容量、快速变化数据的场景。
当你不使用起始位“拉取”feed,它将默认从0开始。举例来说,
GE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
将返回http://atomserver.org/namespaces/1.0/名字空间中一个名为endIndex(终止位)的扩展标签作为这个feed的子元素。它将包含当前检索页的最后一个标志位:
在下次轮询时,这个数字将被作为start-index(起始位)查询参数传送:
GE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start-index=23
当被请求页没有新数据了,服务器将会返回一个304 NOT MODIFIED(304未修改)响应。该信号表明,在请求下一页数据之前最好等待一段可配置的轮询间隔时间。
使用POST和PUT管理条目标识
在Atom,每个条目在其所属工作空间和集合中都有一个ID是至关重要的——这三个部分加起来使条目的URI成为该条目的唯一标识符,将其与服务中的其它条目分别开来。AtomServer支持使用两种不同HTTP方法创建新条目:POST和PUT。
当条目是由POST方法创建时,所用的URI是该条目将要插入的集合的URI。在这种情况下,AtomServer将负责为新条目分配条目id,并在响应体中将这个id返回给POST调用者。
POS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
取而代之,当条目是由PUT方法创建时,为条目分配id的责任就落到了完成PUT操作的客户端头上。PUT要操作的URI就成了欲创建条目的URI。
PU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1000.xml
现有条目更新是通过对该条目的URI进行PUT操作来完成的——从这种意义来说,使用PUT创建一个条目就好像是“延迟更新”。如果没有这样的条目,就创建它,否则就对该条目进行更新。
使用乐观并发性(Optimistic Concurrency)保证数据完整性
为了在高度分布的Atom世界里确保一致、可预见的数据,AtomServer使用了乐观并发性(Optimistic Concurrency)管理对系统的写入。乐观并发性(Optimistic Concurrency)规定:AtomServer的写入者必须知道他编辑资源的当前修订号,并且应当在假定他的写入操作可以完成的前提下来进行操作,但要优雅地处理其他人同时对该资源进行写入操作的情形。
例如,假设系统A和B同时想要更改某个数据feed中的Acme部件。A先来到,它请求Acme部件 123的当前表述:
GE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123.xml
然后feed响应返回了如下的“编辑链接”。
于是现在A着手对123.xml的表述开始编辑。此时B来到并请求123.xml的当前版本,并得到了同样的响应。B的编辑比A用时要短,因此B立即将更改写回了编辑链接:
PU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123.xml/2
操作成功,返回200 OK(200成功),让B知道其编辑已成功提交给AtomServer。此时,A完成了编辑并试图将其写入同一个编辑链接,但是由于B的编辑,修订号已经被改变了。因而,A将会收到一个409 CONFLICT(409冲突)HTTP错误,表示他尝试更新的资源自从他最近一次刷新其视图之后已被他人更改过了。遇到这种情况,A应该再次GET这个资源,这次会获取一个新的编辑链接,然后重复这个过程。注意,这使得A在B已经改动后的/widgets/acme/123.xml的副本上进行编辑,因此系统避免了A盲目地覆盖B的变更。
在许多系统中,对给定数据集合将只有单个权威的写入者。在那些场景中,为了降低乐观并发性(Optimistic Concurrency)带来的开销,可通过将星号(*)作为修订序号来屏蔽乐观并发性(Optimistic Concurrency):
PU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123.xml/*
然而,使用这一特性记住一点非常重要:只适于客户端知道给定资源仅有一个写入者的情形。
类别查询
在Atom中,条目“类别”是由一对值来明确说明的:Scheme和Term。Scheme实质上是类别的“名字空间”,而Term是这一名字空间中一个特定的值。
借用GData对Atom的扩展,AtomServer支持一种特殊的feed语法,它可以让客户端基于应用于条目的“类别”来对feed进行过滤。比如,为了只获取Acme部件中被标记为“红”颜色的feed,请求可能是这样的形式:
GE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urn:colors)red
如果指明了多个类别,只有满足全部指定类别(逻辑与)的条目能被接受。例如,
GE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urn:colors)red/(urn:size)big
将会返回所有大号、红色的Acme部件。利用前缀表示法可指明使用“AND(与)”和“OR(或)”的任意类别组合:
GET http://your-atom-server/widgets/acme/-/OR/(urn:colors)red/AND/(urn:size)big/(urn:color)blue
这将返回所有要么是红色,要么是大号、蓝色的Acme部件。客户端应该将这些feed跟其它feed一视同仁:它们跟没有类别的feed一样同样可以被轮询与分页。
AtomServer
AtomServer是实现Atom存储的一款现成实现。它是以Java web应用实现的,应该部属于任何J2EE Serlet容器中。幕后,AtomServer使用了Apache的Atom协议开源实现——Abdera——处理RESTful动词与Atom的XML词汇。
就给现有应用加上Atom前端而言,Abdera是一款极其出色的类库。与之相比,AtomServer则是一个完整的Atom存储实现。它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存储和与Atom元数据(以及Atom条目本身内容)交互需要的所有组件。
AtomServer的协议尽可能地借鉴了GData的设计。在某些场合我们做了一些轻微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URL的可读性,简化查询结构,或者实现GData规范所未能涉及的特性。
AtomServer在关系数据库中管理条目关联的所有Atom元数据;在关系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管理条目实际内容,这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 AtomServer自动地为你处理Atom协议相关的每个方面(URI解释,解析Atom元素与扩展,更新时间戳,对条目分门别类),因此你只需要将改动发布到服务器并每隔一段时间轮询feed更新。
AtomServer使用非常方便。它可以部署为一个简单的WAR文件,或者作为替代,部署为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运行于其内部嵌入的Jetty服务器上。大多数的应用都只需要很少的配置(一些用于配置Atom工作空间和内容存储的Spring Bean)就可以用上AtomServer了。
结论
AtomServer仍有一些重要、高级的特性我们还没有涉及到。这次就没有机会展开讨论了,在今后的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
Atom类别自动标记器:一种方便的配置机制,用于创建或更新条目时对其进行“自动标记”。其中内置了XPathAutoTagger,使得你能够“XPath”你的内容并根据条件将其与Atom类别关联。
批处理操作:全面支持创建,更新或者删除等请求混合而成的“批处理”操作。
Feed聚合:一种将来自不同集合或工作空间的不同条目聚合到一个条目的强大能力,使用了ATom类别。包括请求这些聚合feed的能力。因此它让你从与不同的feed 打交道——自行在后端将信息联结起来——中解脱出来,你只需监听一个单一的聚合feed,它将反映其内部任一部分的变化 。
AtomServer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正运用在我们公司的实际生产环境中,每天处理着上百万的请求,存储着几百万的条目。构建于Atom这样的 RESTful规范之上,同时利用诸如GData这样的现有服务的设计,保证了其构建根基是坚固的。我们希望你能下载一份拷贝,并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你可以从这里得到它:http://www.atomserver.org,只需简单的步骤它就能很好的为你工作。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灵魂灵魂专著目录
概述
宗教的灵魂观
现代科学的灵魂否定说
灵魂不灭的科学观
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
dhhwanghu的灵魂观
[编辑本段]概述
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故这里的灵魂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既能附着人体又能在人死后脱离人体的鬼魂了,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中基础定律——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即灵魂出现定律、灵魂层次定律以及灵魂效应定律)可有完美科学的诠释。
下文是既往人们对灵魂解释……(仅供参考)
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类之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
盖承认灵魂存在,虽为许多宗教、哲学、社会学所主张,然论及其特质、本源、究极,则有极大之分野。有主张其与精神或心意等同义者,如灵魂生活(soul-life)一语,殆与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义无有分别。而主张灵魂说(Soul Theory)者,若自其所说之身、心关系而言,则立足于二元论;若自精神之体、用关系而言,则立足于实体论。近世哲学出现现象论、现实论、唯物论等学说,则大抵反对灵魂存在而否定其为实有。
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实践之主体而重视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论,系彻底立于心、物二者相关之立场,并不视一方为不灭之实体,另一方为生灭之假相,而认为心、物二者皆空,无自性可得。而当轮回转生之说被佛教采纳后,有关轮回主体之问题却引起佛教史上之重大论争,如南北朝时之‘神灭不灭论争’等;其结果则致使轮回主体呈现出一种犹如灵魂之色彩。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灵与魂是分开的两个部分:
在旧约中, 灵(spirit)的希伯来文是 rûwach,意义很广, 可表明气息(breath), 气(air), 风(wind), 或精力(strength)。它也指方向或方面(side, 译成“方”或“面”)。概括来说, 灵主要是指非物质的生命本质, 包括:
(a)无血肉之体的灵界之物如神, 天使, 魔鬼或邪灵。
(b)有血肉之体的人那里面非物质的要素(element)灵性或灵命。
(c)人那内灵命的性格或特征(character)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表现, 所以灵也译作“怒气”; 胆气(即胆量)。
在新约中, 灵(spirit)的希腊文是 pneuma,原意也是风(wind)或气息(breath)[希腊文 pneô 是指呼气或吹气], 亦指像风一样眼不能见, 非物质及有能力的“灵”。灵是人的生命力(life energy)或生命的本能(life principle), 所以“叫人活着的乃是灵”。正如风虽是眼不能见, 但借其表现(风吹草动)可知其存在; 同样的, 灵虽是眼不能见, 但其存在也可借人内在灵命的各种外在表现来证明。而人有灵的最大证据, 莫过于人能进到灵界, 与灵沟通。所以圣经说神是灵, 只有在灵里, 人能真正的敬拜神和向神祷告。信徒与神的相交, 也必须透过人的灵与神的灵之间的相交。
由于魂常被人误解, 产生不少混乱。在旧约中, 魂(soul)的希伯来文是 nephesh ,源自 nâphash (呼吸, breathing)。魂的意义很广, 普遍上可指:
(a) “内在的己/自我”(the inner self): (1)对人而言: 在这非物质的层面, 魂(和合本译作“心”)是有情感 ¾ 例如会有对食物的欲望, 会悲伤, 会愁苦, 会契合相爱; 但魂也有思想或意志 ¾ 例如会知道, 会想念, 会说(话)(指在思想上自语)。(2)对神而言:“我的(灵)魂”是表达“我”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提到神的“灵魂”( nephesh , 和合本作“心”)时, 是总括地包含了神的爱, 圣洁, 愤怒及信实等 (Colin Brown)。
(b) 肉身的生命(和合本作“命”), 包括动物;
(c) 有生命的“人”。
在新约中, 魂(soul)的希腊文是 psuchê,原意也指气息或呼气(breath)。在广义上, 这字的用法与旧约相同, 可指:
(a) 内在那非物质及眼不能见的自我(self)(注: 魂在和合本常译作“灵魂”); (1)对人而言: 这非物质的层面是有情感(和合本译作“心”)、思想和意志(和合本译成“意”)。概括来说, 魂可指整个性格(personality)。(2)对神而言:当神提到“我的灵魂( psuchê)”(和合本作“心”)时, 是表达“我”的另一种方式。
(b) 肉身的性命或生命, 包括动物;
(c) 有生命的“人”。
有圣经学者相信人只有身体与灵魂两部分, 因灵与魂是相同的, 但这看法并不正确。虽然在普遍上, 灵与魂都属内在的非物质层面, 但两者是可以区别的, 并非完全相同。人的“灵(spirit), 与魂(soul), 与身子(body)”,一个完整的人是由这三部分组成, 所以灵与魂是不同的部分。此外, 虽然灵与魂的意思非常接近, 关系非常密切, 但却要把这两者剖开辨明。
简单来说, 我们可以如此解释灵魂体三者之间的分别:
(a)体(body)- 是对“物质世界”的知觉(World-consciousness)。
体是以五大感官(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来意识周围的物质世界。
(b)魂(soul)- 是对“己或自我”的知觉(Self-consciousness)。
魂是指思想(mind)或情感(feeling)的层面, 发挥理性(intelect)或感性(emotion)的功能。借着魂, 人能感觉, 能思考理解, 能有意志作决定。
(c)灵(spirit)- 是对“神或灵界”的知觉(Godf-consciousness)。
灵是与神或灵界沟通的层面。人有灵, 所以能与灵界相通, 能向神祷告敬拜, 也会想到死后灵魂的问题。
威廉.筏隐(William E。Vine)指出: “普遍来说, 灵是较高的要素(element), 而魂则较低。灵可说是神赐予人的生命本能(life principle), 魂则是在个人里面的生命表现(resulting life), 而体是灵与魂所活动的物质生物或机体(material organism).”
灵魂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都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它们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们对灵魂有不同的解释。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任何灵魂存在的证据。
[编辑本段]宗教的灵魂观
灵魂的宗教意义:
灵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不同的宗教对人死亡后灵魂去向解释不同:
死后灵魂就会烟消云散;
死后永生,到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复活,例如古埃及。
死后生命,相信死后会再次轮回,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例如印度教和佛教。
面临上天的审判。
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以澳洲的原住民为例,他们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 soul)。内部灵魂是整个身体(即物质部份);外部灵魂则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部份。外部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会停留在图腾(即生物的替身)上。
中国人认为,灵魂分作“魂”和“魄”两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传统上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惊吓,可能会使魂魄离开身体,若不好好处理的话,人就会步向死亡。因此,当有人被吓至昏迷之时,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别的“招魂”仪式,意图使昏迷的人起死回生。
佛教的灵魂观
佛教基本上是否定灵魂。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否定灵魂存在,而因果关系所联系的是记忆,不是灵魂。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先灵,因而使得中国佛教发展灵魂观念。通俗之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极乐西方,这明显是肯定灵魂观念之做法。
道教的元神说
除了魂魄说以外,中国的道教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并称之为“元神”、又叫作“内丹”。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而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他们称之为“元神出窍”。
基督教的灵魂说
原始基督教将灵魂分作“灵”(希腊文pneuma)和“魂”(希腊文psyche)两部份:“魂”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即生命力)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因此,西方人有“人类是万物之灵”之说。《圣经》的原文用词“魂”(即希伯来文nephesh和希腊文psyche)显示,是没有将身体和“魂”加以划分,而且描述“魂”是会死亡的。
传统认为灵魂乃是不灭的,最终会到天堂或地狱。因受古希腊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影响,今天一般的基督教信仰中,将人划分为两部分-灵魂与身体,在生之时是不分离的。根据《圣经》的描述,巳死信徒的身体会改变,与得荣耀的耶稣的身体相似。
中世纪最广泛的观点认为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这想法受到改革宗传统和加尔文宗等支持。另一个观点认为个人的灵魂承自父母,这受到一些基督教教父和天主教派别所接受。
古希腊哲学的灵魂论
在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是单纯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发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被圈入于肉体中,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灵魂是会轮回转世。其后的新柏拉图主义都有对灵魂作描述。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将灵魂与心理学一同讨论。亚里士多德将《论灵魂》列为“第二哲学”的范畴。对灵魂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只是质料,灵魂才是实体。灵魂分为3个部分,有理性﹑感觉和营养的机能。
伊斯兰教的灵魂观
伊斯兰教灵魂观所根据的是《可兰经》。灵魂的意义与“呼吸”、“风”相关联。灵魂是在身体受造后,才受造的;但灵魂是永恒的。在人死亡时,灵魂会与身体分开;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重新复合。
回教的灵魂观包含了传统、神学、哲学、神秘主义等四种看法。
[编辑本段]现代科学的灵魂否定说
现代科学认为,没有灵魂存在的证据。人死后,生命消失,肉体逐步分解,不会留下任何非物质的存在。这种观点不同于信仰,而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集到无可争议的、来自已知的已死去的人的、能被人或仪器所感知的任何信息。
实验案例
在调查很多濒死经验临床案例后,有部分科学家将灵魂定义为以某一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场。
Duncan MacDougall 医生让濒死经验的人躺在一个秤上,然后量度他们死后体重的变化,并发现有人在死后立即减少了21克的体重。他们认为,这个重量就是灵魂的大约重量,并以能量的形式离开了肉体。 但后来更多的类似实验表明,人死后,重量并未立刻减轻;此实验由测量误差所致。
Sam Parnia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块板子,天花板与板子放一些小物体(只有Sam知道是什么物体,别人不知道),灵魂应该能看到这些小物体。
Sam对濒死的病人进行实验,其中有7个被救回的病人醒来后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特别是板上的小物体,说的全都对。山姆的实验成功。 Sam Parnia于是提出以下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意识是在神经网络中产生的,脑死即意识消失;意识是由量子效应产生;意识是由于形态共振]效应产生的;意识是独立于大脑而存在的;精神本身即是一门科学。
[font color=#ff0000]
[编辑本段]灵魂不灭的科学观
自古以来,大宗教家、大哲学家等无不坚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例如犹太族的摩西、耶稣,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以及我国的老子和孔子等,都亲证灵魂(神识)不灭,轮回确有。大哲学家如希□的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以及德国的叔本华等,都认定心灵不灭。毕达哥拉斯说:“不洁的灵魂,因为灵气重浊,而堕地狱。”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著作《神曲》中,也有关于地狱的描述。叔本华也说:“死为物质生命的最后,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后”。
值得高兴的是,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学家们也正在用他们的科学实验探索灵魂的奥秘。196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这就是灵魂的构成。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指挥电脑,它使大脑内的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英国另一位著名科学家柏颇博士经过实验研究后,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结论。柏颇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独创的“科学正统的辩证系统”理论,至今仍为世界科学家们所采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贡献的科学成就而被英国女王册封爵位。加拿大著名神经生理学家潘非特博士也认为,人类并不仅是有物质的躯体,必然兼有无形的非物质灵魂。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说:“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和实验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颇博士的生物有灵魂的理论”。
美国加州工学院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史柏理博士,曾经以其分解人类大脑两半球的详细功能学说而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他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必要的非物质,只出现于复杂分层结构组织的肉体大脑,控制着大脑的每部分,制约着合计一百亿个脑神经细胞的机械功能的本能活动。”
全世界很有名的数学家约翰冯纽曼博士,曾经发明精密的数学定理,为新兴的“量子学”奠下基础。他也提出了惊人的新理论:“人体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识我’控制肉体的大脑和遥控物质。”
冯纽曼博士曾被很多科学家誉之为“世上最聪明的人”。诺贝尔文学奖金桂冠诗人汉斯贝德说过:“我有时不禁这样想,像约翰冯纽曼那样聪明的脑子,是不是显示着世界上还有一种比我们人类更超越的种族?”
著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说:“冯纽曼的精微量子学说显示出物质上的实物只不过是人类意念所造成的而已,真正的实体是思想意念。”
伦敦博士此语,与佛经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及“相由心生”等不谋而合。这正接近了佛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及“有相皆妄”的境界,也正证明了佛经内对于宇宙奥秘早有精微细致的认识了!对照佛经来多看这些大科学家的论著,越来越感觉到佛经是超越太空时代的科学文献!
1963年诺贝尔物理发明奖得主尤金威格纳博士,这位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大力支持冯纽曼博士的量子学说内涵的哲学部份:“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变化!”
有些顶尖科学物理学家把冯纽曼的逻辑更向前推进一步,说:“量子学可作为超感能力(心力)的理论基础。”最敢言的科学家之中,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奥立弗柯斯达狄布赫格非常向往于爱因斯坦与朴多斯基与鲁珊三人合创的“宇宙中光速最快”学说(EPR学说),但是他亦倾倒于量子物理学说。
爱因斯坦与其合创学说者所注意到的量子物理学预言这样说:“当两个双生般完全相同的分子被创造成完全相同物质的特性时,科学家若对它们两个分子之任何一个的观察,就会推动两个分子的另一个的‘立即’反应,纵然那另一个分子可能是在宇宙的另一端!”
狄布赫格强调称:“爱因斯坦的三氏(三人)学说──光速最快说(没有任何其他速度比光速更快)并不完全正确,这学说无法解释上述的立即反应。”
狄布赫格将从事一项新的实验,希望击破及推翻爱因斯坦的EPR学说,他认为“宇宙中光速最快”是似是而非的真理。他要用反传统的实验来证明:心力比光速更快!
狄布赫格认为:两个相同而又分隔于宇宙两端的分子,只有在物体直接接触之时才可适用爱因斯坦三氏的“光速最快”理论,否则,EPR学说是不能解释两分子的遥远无限空间的立即反应的。
上面一直都是在说明“心力”、“识力”的速度是立即的,而且是最迅速的,比光速更快的,而心力显然是由大脑内的非物质辐射超微波所发出来的“识”与“慧’。1984年,加拿大著名佛学家冯冯先生在香港《内明》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心力速度超过光速。从念佛修禅中获得佛力引导的心力可立即穿越字宙时空;佛力又比心力更快、更强不知有多少亿万倍。”
如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些世界上顶尖科学家已经开始求证心力比光速更快,他们已经逐渐步趋佛经的先见真理。很多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被佛教的真理及禅定所解放的潜能所折服。因在“超级导性”上的先进发现而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白赖恩约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认真研习佛教经论和坐禅的科学家,他每天都坐禅以求进一步进入客观的真正内明的状况。这位剑桥大学的名教授得过很多著名的科学奖,包括著名的“菲列兹伦敦科学发明奖”,那是奖贺他的初次引起科学界注意的量子物理学的内涵精神,即“心力”与“识我灵魂”。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神经学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谛文逊博士,根据科学家的灵魂不灭理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灵魂不灭和转世轮回(再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并出版了著作进行论述。他说:“有确凿的科学实验和现实事例的证据,证实东方古老的灵魂转世轮回的理论是真实的。”
将佛学与科学同参互证的科学家为数不少。西方著名物理学家F卡普拉菱说:“古老的佛教典籍《华严经》中所叙,与现代物理学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事统一场论等尖端科学项目研究的日本著名科学家松下真一,发现佛学中的许多精义与现代一些科学实验所证实的结果极为一致,为此他着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一书,其论述令人惊叹!此外,佛教宇宙观中对宇宙的一些定量,宇宙中心说、时空相对观,观测宇宙的四维或多维空间、天文观等,与现代科学的内容及结论极相近似,令人叹服,真是不可思议!正是因为佛法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才使西方各国开始重视沸法,重新认识来自东方的智慧和真理。
正如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有一个能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编辑本段]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
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灵魂的定义
看了上面关于灵魂的一些述说,主要引用的是一些宗教或是哲学学派对于灵魂的概括,我想把我自己对于灵魂的一些理解组合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把灵魂看成一个具体的事物。简单的说,灵魂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所有的意识活动的集合体。平时,我们在谈论到灵魂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鬼魂,人死后,灵魂就会从身体里跑出来变成鬼魂,这些都是我们习惯性的想象,灵魂是无形的,我们的感官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
灵魂并不是我们身体中一个细胞或是一个系统,灵魂与我们身体的关系不是灵魂是属于我们身体的,所以,在物质世界中,灵魂是不存在的,又或者说,我们的身体是灵魂存在并得以体现的依托。对于灵魂的研究,应该要从灵魂有怎样的组织构成,作用原理以及演化进程等方面着手。
[编辑本段]dhhwanghu的灵魂观
真实存在于肉体之中,由若干层次(50个不等)灵体嵌套而成。每个人有主要的灵体一个,主宰深层意识。人可以没有灵体而活着。灵体的存在需极细微的能量(特殊光的能量)。死后可去灵界。有控制细微能量能力,特殊的人可看到是几个光团。有修行者灵体发散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646
扩展阅读:
1.《生物体灵魂三定律--科学人生与灵魂医学导论》李建民著「M」.中国国际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2.《佛学大词典》
3.http://www.malaccagospelhall.org.my/bqa/bqa19.htm
4.http://www.cnufo.com/wjzm/smsk/lhbm.htm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肉体真理理想生命教条性命虚无心灵
开放分类:
宗教,社会科学,灵魂,未解之谜,灵异
更多 合作编辑者:
夜桦岚℡、灵魂医学、dhhwanghu、734431158、tsh981、guoruiqicom、B·A·K·A·Ⅱ、ys2536、夙歆风、音符涵涵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灵魂”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the soul; the spirit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60245 次
编辑次数:20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01-21
创建者:km9618
什么是突出贡献者突出贡献者
ys2536 七级 版本
©2009 Baidu 权利声明
2009年3月6日星期五
web2.0酷站
浏览器类:
Netvibes.com是一个Web 2.0网站,像是一个可以带着走的桌面,把自己常去的网站加入到书签,把常去的BLOG把RSS抓回来,还有气象台随时可以掌控天气状况。
OpenID.net可以同一名称分散式登入所有符合和支持OpenID标准的网站。
Stumbleupon.com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频道化浏览最好的网站。
Yourminis.com控件在线,很多控件都有Apollo版,可以直接加到自己的桌面上。
通信类:
GrandCentral.com是一个可以提供语音邮件和短信服务的网站。类似一号通。
Meebo.com是一个AJAX技术实现的WEB式IM系统,通过这个网站可以登录AIM、ICQ、Yahoo! Messenger、Jabber、GTalk、MSN等IM软件,并且通过WEB方式进行即时聊天。
社区类:
Bebo.com是英国第一大社交网站。
deviantART.com是一个艺术交流网站。
Dogster/Catster是一个宠物类的社会化网络社区。
GaiaOnline.com是一个虚拟世界站。
LinkedIn.com是一个社交网站。
Me.dium.com是一个核心基于浏览器的协作、分享、即时通讯等社会化应用元素的工具。
资料数据类:
Allpeers.com,AllPeers是FireFox的一个P2P插件,注册时会要求输入三个友人的邮件,理由是AllPeers是为分享而设计的。
Box.net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存储站。
ChaCha.com是一个向回答访问者所提问题的人支付报酬的社交搜索网站。
Pando是一个P2P的文件分享工具。
YouSendIt.com是一个网上文件共享服务网站。
娱乐类:
Desktop Tower Defense(handdrawngames.com/DesktopTD)是一个有趣的Flash游戏。
Eventful.com是一个日程安排服务网站。
GameGum.com是一个flash游戏站。
HomestarRunner.com是一个动画网站。
OfficialLineRider.com是一个有趣的Flash游戏。
Newgrounds.com是一个flash游戏站。
Revision3.com是一个在线视频站。 S
tardoll.com是一个玩偶(或者洋娃娃)网站。
You Don’t Know Jack是一个有趣的电脑游戏。
多媒体类:
Fotki.com是一个图片编辑冲印和分享类的网站,可以说是图片处理的一条龙服务。
Netflix.com是全球最大的在线电影租赁服务商。
Pandora.com是一个智能型在线音乐服务网站,可以根据你的偏好推荐音乐。
Photobucket.com是一个图片分享站。
uStream.TV是一个实时视频互动服务提供商。
Zooomr.com是一个图片分享站。
移动应用:
3Jam.com可以提供短消息群发的服务,可以同时和多个人一起交谈。
Radio.Mundu.com是一个针对移动设备的免费线上广播平台,提供了编辑电台清单的功能。
Radar.net是一个手机照片分享站。
ShoZu.com是一个手机照片视频分享站。
SoonR.com是一个手机手机适用的多功能整合远端服务网站。
生产力类:
basecamphq.com是一个免费的项目管理服务网站。
blinksale.com是一个免费的在线货单服务网站,可以创建、发送并跟踪货单。
出版类:
drupal.org(Drupal CMS)是一个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CMS)。
polldaddy.com是一个提供blog投票系统服务的网站。
typepad.com(TypePad)是SixApart针对网络用户提供的weblog服务。
vox.com是一个基于个人Blog托管系统,和多种媒体的Mashup为主的社会化网络。
知识参考类:
Geni.com是一个flash架构的在线家谱网站,用户很可以很方便的编辑自己的家谱树。
webmd.com是一个在线健康网站。